“少府所言~”
“倒也並非全然沒有道理?”
天子啟新元三年,夏四月初。
長安西郊,上林苑,獵場外。
策馬行走在前往獵場的小道上,聽聞自家大哥說起自己和少府岑邁之間的交談,河間王劉德如是道出一語,旋即便苦笑著搖了搖頭。
“館陶姑母平日裏,便同功侯貴戚素有往來。”
“在某些情況下,說長安的功侯貴戚,皆以館陶姑母馬首是瞻,也是沒什麽不對的。”
“——糧食的事兒,本就不是什麽關乎功侯貴戚命脈的大事,頂天了去,也就是多賺點和少賺點的差別。”
“有父皇在大哥背後撐腰,若是館陶姑母也能出麵,那大哥此番平抑糧價,當也不會有多大阻礙?”
聽聞此言,一旁跟著的臨江王劉淤、魯王劉餘等一眾新封藩王,也是麵帶讚同的連連點下頭。
對於館陶公主劉嫖這個姑母,哥兒幾個的感官基本一致:令人不齒歸令人不齒,但手眼通天,那也是真手眼通天。
拋開別的不說,單就是在東宮竇太後那裏的分量,便使的整個已知世界,都沒人能小覷這位孝文長公主。
——甚至就連天子啟,都得給這個一母同胞的姐姐三分薄麵,以圖東、西兩宮能和平共處。
在如今漢家的東、西兩宮——在漢家的‘兩個皇帝’麵前都有這麽大麵子,到了功侯貴戚麵前,館陶主劉嫖的名號,自更是響當當的分量。
再加上劉嫖平日裏,也沒少幫朝野內外的功侯貴戚、朝臣百官尋門路平事兒,就更使得這位不在編的辦事處主任,在如今漢家的貴族群體當中,地位頗有些超然於物外的意味。
說迴此番,劉榮以平抑關中糧價,來作為自己獲封為儲之後的第一考,卻遇到了相當大的阻礙;
找劉嫖,行不行?
行。
隻要找上劉嫖,讓這位姑母點頭幫自己,那劉榮此番平抑糧價的事兒,便不再需要麵對大半個貴族階級,所組成的既得利益集團;
而是隻需要對付那些個商賈賤戶,外加極個別不信邪的、可以忽略不計的蠢貨。
眾所周知:漢家的商賈不如狗;
如果連幾個商人都收拾不好、整治不妥當,那劉榮也別想著位即九五、君臨天下了——不如直接尋座煤山,挑棵歪脖子樹吊死……
隻不過,與劉嫖‘收錢必辦事’的信譽齊名的,是將這句話反過來說。
——劉嫖收錢必辦事,辦事,也必收錢。
具體到劉榮此番,劉嫖要收的,那就不是通俗意義上的‘錢’了。
“大哥應該是在擔心館陶姑母借機發難,再提太子妃那樁子事?”
遞過投名狀,也接受了和弟弟平分一郡的事實,常山王劉彭祖在劉榮麵前,也是沒了許多拘謹。
自以為一語中的,卻不料劉榮聞言,隻笑而不語的側頭望向身側,正皺眉用力思考的三弟劉淤。
“臨江王認為呢?”
含笑發出一問,劉榮便將期待的目光,灑向這位近日裏頗有長進的幼弟。
隻是終歸得了母親栗姬更多遺傳基因,饒是一朝開竅,這位臨江王殿下,也還是很難達到劉榮所期望的層次。
“唔……”
“讓阿嬌做太子妃的事,母親當年已經拒過一迴了。”
“若大哥此番登門,即是有事相求,便不得不擺低姿態……”
麵帶遲疑的說著,劉淤不由稍一抬眼皮,捉摸不定道:“館陶姑母,怕是會獅子大開口吧?”
“除了太子妃,恐怕還會讓大哥再加點什麽。”
“——單隻是這樣,倒也罷了;”
“咬咬牙忍了就是。”
“就怕館陶姑母因為當年的事懷恨在心,讓阿嬌做了太子妃都還不能作罷,還要拿著當年的事兒折辱母親,更甚是折辱大哥?”
此言一出,眾兄弟自是連連點頭之餘,不忘將驚異的目光,撒向這位腦子向來不大靈光的臨江王殿下。
唯獨劉榮,先是麵帶認可的對劉淤含笑一點頭,旋即又望向另一側的二弟:河間王劉德。
“老二教的不錯。”
“能想到這一層,老三就了藩,當也不至於被臣下欺了去。”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引得臨江王劉淤一陣竊喜,劉榮便自然的正過身,昂頭望向遠方的田野。
春耕已過,個把月前還光禿禿的田野,已經被一層細小的粟苗所鋪滿;
即便是這片獵場外的田野,也已經被上林苑的佃農們,種下了自己今年的期盼。
而在這片田野的盡頭,那處被林木層層圍起的獵場外——那座行宮之中,天子啟和館陶公主劉嫖,也難得相聚在一起,進行一番姐弟間的私下交談……
“父皇和館陶姑母,應該是在聊梁王叔的事。”
“——田叔此去睢陽,待其歸來,皇祖母當再也無法生出邪念,重提什麽儲君皇太弟之類。”
“而我,也要把這次的事漂漂亮亮辦完,把皇祖母的嘴徹底堵死……”
暗下如是想著,劉榮那張已經顯露出些許威嚴的麵容,卻是悄然被一抹惆悵所充斥。
在兄弟眾人各懷心緒的目光下沉默許久,終,還是駐馬止步,側身望向左側的二弟劉德。
“老二說的對。”
“如果我想把這次的事辦好,把關中的糧價平抑下去,館陶姑母的堂邑侯府,便是怎都要走上一遭的。”
“——太子妃也好,少府瓷器也罷,總歸是能喂飽館陶姑母的肚子,好讓館陶姑母出麵,讓功侯貴戚把伸向糧食的手,再原封不動的收迴去。”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父皇此番要考驗我的題目,當真是‘平抑糧價’這四個大字……”
···
“如果是,那我去尋館陶姑母,自是不無不可。”
“——便是父皇當年,也曾為了穩固自己的儲位,而尋得了東宮薄太後的幫助。”
“也正是父皇那一次求助東宮,才有了彼時的太子妃薄氏、如今的薄皇後。”
“但倘若父皇的考題,並非是平抑糧價呢?”
“如果父皇想要的,並非是‘太子平抑糧價’的結果,而是要看我在平抑糧價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手段呢?”
說著,劉榮不由又是一陣搖頭歎息。
“若是後者,那我尋館陶姑母來解決此事,那和交白卷,又有什麽區別呢……”
劉榮的一番話,無疑是讓在場的兄弟眾人陷入沉思。
而劉榮此刻,想的卻是比這八個弟弟加起來,所想的東西都還更多些。
——還有一件事,劉榮沒跟弟弟們說。
不知道是不是多年來,在宮中養出來的敏銳嗅覺:劉榮總覺得關中這次糧價上漲,背後未必就沒有那位姑母的手筆!
如果隻是商人們具體操作,功侯貴戚們背後操縱,那劉榮確實可以通過劉嫖這個中間人,來和功侯貴戚們達成妥協。
比如在其他方麵,給予功侯貴戚們一定補償,以換取功侯們在糧食的事上,不站在劉榮的對立麵之類。
但倘若劉榮猜對了——關中此次糧價上漲,當真是館陶公主劉嫖在背後操盤,那一切,就都要變得複雜許多了……
“商人們想多賺錢,功侯們想多撈一筆,館陶姑母插手分杯羹,自是再正常不過。”
“——於是,父皇便‘因勢導利’,讓我去平抑糧價,看我在麵對館陶姑母時,究竟會采取怎樣的措施。”
“是向館陶姑母妥協,付出至少一個太子妃得價碼,來解決這場‘太子首考’?”
“還是給出另外的答案,來讓老爺子眼前一亮/大跌眼鏡……”
如是想著,劉榮終又是一聲長歎,旋即似笑非笑的搖了搖頭。
“想來此刻,館陶姑母心裏,已經是樂開花了吧?”
“——知道負責平抑糧價的是我,便料定我必定會登門,低聲下氣的求館陶姑母出手;”
“怕是連價碼,館陶姑母都已經在暗下加了好幾迴……”
半帶自嘲,半帶苦澀的一番話,惹得兄弟眾人再度低下頭去,重新陷入各自的思緒之中。
有慶幸自己不是皇長子,不用過這種非人般的日子的(如某位臨江王);
有為劉榮的才智、心思縝密讚歎不已,自詡不如的;
自也有河間王劉德這樣,即便已經獲封為宗親諸侯,也依舊習慣性為大哥謀算的。
“太子妃的事兒,大哥應該要在館陶姑母那裏受點氣。”
“再有便是母親那邊,大哥要費點心思,讓母親在館陶姑母泄憤的時候,盡量別再鬧出亂子出來。”
“至於少府瓷器,本就已經歸了父皇、歸了宗社,不是大哥能把握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替館陶姑母求得一二成分利。”
“若除此之外,館陶姑母還另有所求……”
話音未落,一隻細嫩卻又有力的大手,隻冷不丁的落在劉德肩上,將劉德趕到嘴邊的話生生止住。
待劉德順著那隻手緩緩抬起頭,引入眼簾的,是劉榮那張隱約帶著疲憊,更多卻是自信、從容的笑容。
“這些年,辛苦老二了。”
“尤其是老三性子直,不長於謀算。”
“——苦了老二,為我這個做大哥的籌謀。”
說著,劉榮再稍一翹嘴角,手也在劉德肩上又拍了拍,才將手收迴,重新握住韁繩。
眼睛雖仍是看著二弟劉德,但嘴裏的話,卻分明是說給兄弟眾人聽的。
“人各有命。”
···
“弟弟們封了王,就了藩,便是治國安民,鎮守一方的命。”
“我做了太子儲君,便是親力親為——以一己之力,為天下謀算的命。”
“各認其命,各安其分。”
“此,謂天道也……”
語調平和,卻也頗有些意味深長的一語道出口,劉榮也不忘驅馬迴過身,正對向弟弟們,鄭重其事的拱起手。
見此,兄弟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終也是齊齊拱手,對劉榮深深一拜。
“太子長兄諄諄教誨,弟等,銘記……”
兄弟眾人一對拜,原本還算輕鬆愜意的氛圍,隻頓時陷入一陣詭異的沉寂。
臨江王劉淤左顧右盼,似是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麽;
江都王劉非再三看向四哥劉餘,明顯是迫切需要得到指引。
最局促的長沙王劉發,更是幾欲翻身下馬,根本無法在馬背上安坐。
如此足有三五息,劉榮才將拱起的手收迴,麵上咧出一抹燦爛的笑容。
“走吧。”
“此番春獵,是父皇考校我兄弟眾人的武藝,免得各自就藩封國,丟了我劉氏宗親的臉。”
“——都把看家的本事拿出來,不用有諸般顧慮。”
“若是誰遊獵一日無功而返,我這個做大哥的,可就要替父皇動家法了……”
有了劉榮這故作嚴肅的調侃,氣氛總算是重歸尋常。
兄弟眾人相視一笑,再度策動胯下馬匹,緩緩朝著不遠處,設在獵場外的露天宴場而去。
·
·
·
“這些年,皇帝整日整日操勞國事,便是我那棟公主府,都有段日子沒去過了?”
獵場外的行宮內,聽聞姐姐劉嫖這似是調侃,也像是試探的一問,裹著薄毯側躺在禦榻上的天子啟,隻微搖頭一笑。
“都是這把年紀的人了,阿姊,便莫在調笑做弟弟的了。”
“——就阿姊府上那些個鶯鶯燕燕,弟早些年還勉強能應付。”
“隻如今這幅身子骨,若是再不老老實實調養,怕是不日便要一命嗚唿,去地底下見父皇了……”
嘴上雖然說著‘不不不’,但天子啟的身體卻很誠實——幾乎是在劉嫖說起‘公主府’三個字的瞬間,便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
自太祖高皇帝以來,漢家對於皇子皇孫‘某些方麵’的管教力度,便始終維持在一個非常微妙的程度。
就拿當今天子啟的兒子們,也就是劉榮兄弟九個舉例;
過去這些年,別說是女人了——和各自的母親一起,住在未央宮各處嬪殿的哥兒幾個,連宮外都不怎麽能見到!
頂天了去,也就是每年有那麽兩三次機會,能去母親的娘家看一看,別說是出長安城,就連在城內轉一轉,都是絕對意義上的奢望。
或許有人會說了:誒,不對啊?
怎麽先帝年間,當今天子啟就能帶著弟弟劉武,整天整天的在關中大地撒歡,甚至有機會‘誤了宮禁’,從而給彼時的廷尉張釋之刷聲望的機會?
這你就要問問當時,負責守衛未央宮各處宮門,以及長安各處城門的門衛了。
——我也想攔啊!
——可這兩個毛頭小子,一個是太子儲君,一個是當朝梁王!
——我能有什麽辦法?
所以,在獲封為王,又或是得到封號、嫁出宮之前,漢家的皇子、公主們,基本就是養在未央宮裏的金絲雀。
能三不五時走到宮牆外,就已經是頂天了。
至於封王之後,如果能留在長安,那便都是住在尚冠裏的王府之中,吃穿住行怎麽舒服怎麽來,隻要別太過分,就沒人管你有多荒唐。
而在當年,那段可以隨時出宮,甚至是出長安‘自由活動’,但在天黑前必須迴宮的歲月,天子啟的女人們,都是養在姐姐劉嫖的館陶公主府的。
一開始,是天子啟少年血熱,一時激動推了妹子,又沒地方安置,就托姐姐替自己照顧著;
後來慢慢地,劉嫖也動了心思——為了免去太子弟弟到處獵豔的麻煩,直接就開始在府上,給弟弟養好一群群婀娜多姿的美豔嬌娘。
啥時候來了,看上哪個摟哪個,完事兒之後也不用操心別的,就還是養在劉嫖這裏。
憑著這麽一手頗有些令人不齒的拉皮條,劉嫖在天子啟這個皇帝弟弟眼中,分量也是愈發的重。
——不是天子啟有多需要這麽一個皮條客,而是這麽一個能給自己養著女人的姐姐,讓天子啟感到很親近,很值得信任。
即便是到了如今,天子啟也依舊對曾經,那棟由姐姐劉嫖親手建造的溫柔鄉帶著眷戀。
若非身體狀況實在不允許,換做是三五年前,天子啟怕是當即就要派人迴長安,從姐姐劉嫖府上打包幾個美人,到這上林行宮供自己肆意了。
隻是今日,天子啟難得有心思和劉嫖閑聊,劉嫖話裏話外,卻是帶上了滿滿的算計。
“皇帝這說的哪裏話?”
“——才坐了這麽幾年天下,哪有這麽容易老的?”
“先帝在位二十三年,皇帝縱是即位時年紀大些,也總能坐個十幾年天下。”
“這才三年而已,還遠不至敬酒色而遠之的地步呢……”
嘴上說著,劉嫖手上也已經是斟好了酒,將酒爵自然的送到了天子啟身前。
天子啟含笑接過,卻並沒有往嘴前送,而是自然的放在麵前的案上;
旋即抬起頭,故作隨意道:“田叔送迴了書信,說是過了函穀。”
“至多再十日,便可抵達長安。”
“等田叔到了長安,母後召見田叔的時候,還要勞煩阿姊,在母後旁邊安撫著些。”
“——田叔此去睢陽,查到的東西不少。”
“我擔心母後得知阿武那些事,會經受不住打擊。”
“若沒阿姊在旁勸著些,隻怕母後此番……”
(本章完)
“倒也並非全然沒有道理?”
天子啟新元三年,夏四月初。
長安西郊,上林苑,獵場外。
策馬行走在前往獵場的小道上,聽聞自家大哥說起自己和少府岑邁之間的交談,河間王劉德如是道出一語,旋即便苦笑著搖了搖頭。
“館陶姑母平日裏,便同功侯貴戚素有往來。”
“在某些情況下,說長安的功侯貴戚,皆以館陶姑母馬首是瞻,也是沒什麽不對的。”
“——糧食的事兒,本就不是什麽關乎功侯貴戚命脈的大事,頂天了去,也就是多賺點和少賺點的差別。”
“有父皇在大哥背後撐腰,若是館陶姑母也能出麵,那大哥此番平抑糧價,當也不會有多大阻礙?”
聽聞此言,一旁跟著的臨江王劉淤、魯王劉餘等一眾新封藩王,也是麵帶讚同的連連點下頭。
對於館陶公主劉嫖這個姑母,哥兒幾個的感官基本一致:令人不齒歸令人不齒,但手眼通天,那也是真手眼通天。
拋開別的不說,單就是在東宮竇太後那裏的分量,便使的整個已知世界,都沒人能小覷這位孝文長公主。
——甚至就連天子啟,都得給這個一母同胞的姐姐三分薄麵,以圖東、西兩宮能和平共處。
在如今漢家的東、西兩宮——在漢家的‘兩個皇帝’麵前都有這麽大麵子,到了功侯貴戚麵前,館陶主劉嫖的名號,自更是響當當的分量。
再加上劉嫖平日裏,也沒少幫朝野內外的功侯貴戚、朝臣百官尋門路平事兒,就更使得這位不在編的辦事處主任,在如今漢家的貴族群體當中,地位頗有些超然於物外的意味。
說迴此番,劉榮以平抑關中糧價,來作為自己獲封為儲之後的第一考,卻遇到了相當大的阻礙;
找劉嫖,行不行?
行。
隻要找上劉嫖,讓這位姑母點頭幫自己,那劉榮此番平抑糧價的事兒,便不再需要麵對大半個貴族階級,所組成的既得利益集團;
而是隻需要對付那些個商賈賤戶,外加極個別不信邪的、可以忽略不計的蠢貨。
眾所周知:漢家的商賈不如狗;
如果連幾個商人都收拾不好、整治不妥當,那劉榮也別想著位即九五、君臨天下了——不如直接尋座煤山,挑棵歪脖子樹吊死……
隻不過,與劉嫖‘收錢必辦事’的信譽齊名的,是將這句話反過來說。
——劉嫖收錢必辦事,辦事,也必收錢。
具體到劉榮此番,劉嫖要收的,那就不是通俗意義上的‘錢’了。
“大哥應該是在擔心館陶姑母借機發難,再提太子妃那樁子事?”
遞過投名狀,也接受了和弟弟平分一郡的事實,常山王劉彭祖在劉榮麵前,也是沒了許多拘謹。
自以為一語中的,卻不料劉榮聞言,隻笑而不語的側頭望向身側,正皺眉用力思考的三弟劉淤。
“臨江王認為呢?”
含笑發出一問,劉榮便將期待的目光,灑向這位近日裏頗有長進的幼弟。
隻是終歸得了母親栗姬更多遺傳基因,饒是一朝開竅,這位臨江王殿下,也還是很難達到劉榮所期望的層次。
“唔……”
“讓阿嬌做太子妃的事,母親當年已經拒過一迴了。”
“若大哥此番登門,即是有事相求,便不得不擺低姿態……”
麵帶遲疑的說著,劉淤不由稍一抬眼皮,捉摸不定道:“館陶姑母,怕是會獅子大開口吧?”
“除了太子妃,恐怕還會讓大哥再加點什麽。”
“——單隻是這樣,倒也罷了;”
“咬咬牙忍了就是。”
“就怕館陶姑母因為當年的事懷恨在心,讓阿嬌做了太子妃都還不能作罷,還要拿著當年的事兒折辱母親,更甚是折辱大哥?”
此言一出,眾兄弟自是連連點頭之餘,不忘將驚異的目光,撒向這位腦子向來不大靈光的臨江王殿下。
唯獨劉榮,先是麵帶認可的對劉淤含笑一點頭,旋即又望向另一側的二弟:河間王劉德。
“老二教的不錯。”
“能想到這一層,老三就了藩,當也不至於被臣下欺了去。”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引得臨江王劉淤一陣竊喜,劉榮便自然的正過身,昂頭望向遠方的田野。
春耕已過,個把月前還光禿禿的田野,已經被一層細小的粟苗所鋪滿;
即便是這片獵場外的田野,也已經被上林苑的佃農們,種下了自己今年的期盼。
而在這片田野的盡頭,那處被林木層層圍起的獵場外——那座行宮之中,天子啟和館陶公主劉嫖,也難得相聚在一起,進行一番姐弟間的私下交談……
“父皇和館陶姑母,應該是在聊梁王叔的事。”
“——田叔此去睢陽,待其歸來,皇祖母當再也無法生出邪念,重提什麽儲君皇太弟之類。”
“而我,也要把這次的事漂漂亮亮辦完,把皇祖母的嘴徹底堵死……”
暗下如是想著,劉榮那張已經顯露出些許威嚴的麵容,卻是悄然被一抹惆悵所充斥。
在兄弟眾人各懷心緒的目光下沉默許久,終,還是駐馬止步,側身望向左側的二弟劉德。
“老二說的對。”
“如果我想把這次的事辦好,把關中的糧價平抑下去,館陶姑母的堂邑侯府,便是怎都要走上一遭的。”
“——太子妃也好,少府瓷器也罷,總歸是能喂飽館陶姑母的肚子,好讓館陶姑母出麵,讓功侯貴戚把伸向糧食的手,再原封不動的收迴去。”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父皇此番要考驗我的題目,當真是‘平抑糧價’這四個大字……”
···
“如果是,那我去尋館陶姑母,自是不無不可。”
“——便是父皇當年,也曾為了穩固自己的儲位,而尋得了東宮薄太後的幫助。”
“也正是父皇那一次求助東宮,才有了彼時的太子妃薄氏、如今的薄皇後。”
“但倘若父皇的考題,並非是平抑糧價呢?”
“如果父皇想要的,並非是‘太子平抑糧價’的結果,而是要看我在平抑糧價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手段呢?”
說著,劉榮不由又是一陣搖頭歎息。
“若是後者,那我尋館陶姑母來解決此事,那和交白卷,又有什麽區別呢……”
劉榮的一番話,無疑是讓在場的兄弟眾人陷入沉思。
而劉榮此刻,想的卻是比這八個弟弟加起來,所想的東西都還更多些。
——還有一件事,劉榮沒跟弟弟們說。
不知道是不是多年來,在宮中養出來的敏銳嗅覺:劉榮總覺得關中這次糧價上漲,背後未必就沒有那位姑母的手筆!
如果隻是商人們具體操作,功侯貴戚們背後操縱,那劉榮確實可以通過劉嫖這個中間人,來和功侯貴戚們達成妥協。
比如在其他方麵,給予功侯貴戚們一定補償,以換取功侯們在糧食的事上,不站在劉榮的對立麵之類。
但倘若劉榮猜對了——關中此次糧價上漲,當真是館陶公主劉嫖在背後操盤,那一切,就都要變得複雜許多了……
“商人們想多賺錢,功侯們想多撈一筆,館陶姑母插手分杯羹,自是再正常不過。”
“——於是,父皇便‘因勢導利’,讓我去平抑糧價,看我在麵對館陶姑母時,究竟會采取怎樣的措施。”
“是向館陶姑母妥協,付出至少一個太子妃得價碼,來解決這場‘太子首考’?”
“還是給出另外的答案,來讓老爺子眼前一亮/大跌眼鏡……”
如是想著,劉榮終又是一聲長歎,旋即似笑非笑的搖了搖頭。
“想來此刻,館陶姑母心裏,已經是樂開花了吧?”
“——知道負責平抑糧價的是我,便料定我必定會登門,低聲下氣的求館陶姑母出手;”
“怕是連價碼,館陶姑母都已經在暗下加了好幾迴……”
半帶自嘲,半帶苦澀的一番話,惹得兄弟眾人再度低下頭去,重新陷入各自的思緒之中。
有慶幸自己不是皇長子,不用過這種非人般的日子的(如某位臨江王);
有為劉榮的才智、心思縝密讚歎不已,自詡不如的;
自也有河間王劉德這樣,即便已經獲封為宗親諸侯,也依舊習慣性為大哥謀算的。
“太子妃的事兒,大哥應該要在館陶姑母那裏受點氣。”
“再有便是母親那邊,大哥要費點心思,讓母親在館陶姑母泄憤的時候,盡量別再鬧出亂子出來。”
“至於少府瓷器,本就已經歸了父皇、歸了宗社,不是大哥能把握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替館陶姑母求得一二成分利。”
“若除此之外,館陶姑母還另有所求……”
話音未落,一隻細嫩卻又有力的大手,隻冷不丁的落在劉德肩上,將劉德趕到嘴邊的話生生止住。
待劉德順著那隻手緩緩抬起頭,引入眼簾的,是劉榮那張隱約帶著疲憊,更多卻是自信、從容的笑容。
“這些年,辛苦老二了。”
“尤其是老三性子直,不長於謀算。”
“——苦了老二,為我這個做大哥的籌謀。”
說著,劉榮再稍一翹嘴角,手也在劉德肩上又拍了拍,才將手收迴,重新握住韁繩。
眼睛雖仍是看著二弟劉德,但嘴裏的話,卻分明是說給兄弟眾人聽的。
“人各有命。”
···
“弟弟們封了王,就了藩,便是治國安民,鎮守一方的命。”
“我做了太子儲君,便是親力親為——以一己之力,為天下謀算的命。”
“各認其命,各安其分。”
“此,謂天道也……”
語調平和,卻也頗有些意味深長的一語道出口,劉榮也不忘驅馬迴過身,正對向弟弟們,鄭重其事的拱起手。
見此,兄弟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終也是齊齊拱手,對劉榮深深一拜。
“太子長兄諄諄教誨,弟等,銘記……”
兄弟眾人一對拜,原本還算輕鬆愜意的氛圍,隻頓時陷入一陣詭異的沉寂。
臨江王劉淤左顧右盼,似是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麽;
江都王劉非再三看向四哥劉餘,明顯是迫切需要得到指引。
最局促的長沙王劉發,更是幾欲翻身下馬,根本無法在馬背上安坐。
如此足有三五息,劉榮才將拱起的手收迴,麵上咧出一抹燦爛的笑容。
“走吧。”
“此番春獵,是父皇考校我兄弟眾人的武藝,免得各自就藩封國,丟了我劉氏宗親的臉。”
“——都把看家的本事拿出來,不用有諸般顧慮。”
“若是誰遊獵一日無功而返,我這個做大哥的,可就要替父皇動家法了……”
有了劉榮這故作嚴肅的調侃,氣氛總算是重歸尋常。
兄弟眾人相視一笑,再度策動胯下馬匹,緩緩朝著不遠處,設在獵場外的露天宴場而去。
·
·
·
“這些年,皇帝整日整日操勞國事,便是我那棟公主府,都有段日子沒去過了?”
獵場外的行宮內,聽聞姐姐劉嫖這似是調侃,也像是試探的一問,裹著薄毯側躺在禦榻上的天子啟,隻微搖頭一笑。
“都是這把年紀的人了,阿姊,便莫在調笑做弟弟的了。”
“——就阿姊府上那些個鶯鶯燕燕,弟早些年還勉強能應付。”
“隻如今這幅身子骨,若是再不老老實實調養,怕是不日便要一命嗚唿,去地底下見父皇了……”
嘴上雖然說著‘不不不’,但天子啟的身體卻很誠實——幾乎是在劉嫖說起‘公主府’三個字的瞬間,便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
自太祖高皇帝以來,漢家對於皇子皇孫‘某些方麵’的管教力度,便始終維持在一個非常微妙的程度。
就拿當今天子啟的兒子們,也就是劉榮兄弟九個舉例;
過去這些年,別說是女人了——和各自的母親一起,住在未央宮各處嬪殿的哥兒幾個,連宮外都不怎麽能見到!
頂天了去,也就是每年有那麽兩三次機會,能去母親的娘家看一看,別說是出長安城,就連在城內轉一轉,都是絕對意義上的奢望。
或許有人會說了:誒,不對啊?
怎麽先帝年間,當今天子啟就能帶著弟弟劉武,整天整天的在關中大地撒歡,甚至有機會‘誤了宮禁’,從而給彼時的廷尉張釋之刷聲望的機會?
這你就要問問當時,負責守衛未央宮各處宮門,以及長安各處城門的門衛了。
——我也想攔啊!
——可這兩個毛頭小子,一個是太子儲君,一個是當朝梁王!
——我能有什麽辦法?
所以,在獲封為王,又或是得到封號、嫁出宮之前,漢家的皇子、公主們,基本就是養在未央宮裏的金絲雀。
能三不五時走到宮牆外,就已經是頂天了。
至於封王之後,如果能留在長安,那便都是住在尚冠裏的王府之中,吃穿住行怎麽舒服怎麽來,隻要別太過分,就沒人管你有多荒唐。
而在當年,那段可以隨時出宮,甚至是出長安‘自由活動’,但在天黑前必須迴宮的歲月,天子啟的女人們,都是養在姐姐劉嫖的館陶公主府的。
一開始,是天子啟少年血熱,一時激動推了妹子,又沒地方安置,就托姐姐替自己照顧著;
後來慢慢地,劉嫖也動了心思——為了免去太子弟弟到處獵豔的麻煩,直接就開始在府上,給弟弟養好一群群婀娜多姿的美豔嬌娘。
啥時候來了,看上哪個摟哪個,完事兒之後也不用操心別的,就還是養在劉嫖這裏。
憑著這麽一手頗有些令人不齒的拉皮條,劉嫖在天子啟這個皇帝弟弟眼中,分量也是愈發的重。
——不是天子啟有多需要這麽一個皮條客,而是這麽一個能給自己養著女人的姐姐,讓天子啟感到很親近,很值得信任。
即便是到了如今,天子啟也依舊對曾經,那棟由姐姐劉嫖親手建造的溫柔鄉帶著眷戀。
若非身體狀況實在不允許,換做是三五年前,天子啟怕是當即就要派人迴長安,從姐姐劉嫖府上打包幾個美人,到這上林行宮供自己肆意了。
隻是今日,天子啟難得有心思和劉嫖閑聊,劉嫖話裏話外,卻是帶上了滿滿的算計。
“皇帝這說的哪裏話?”
“——才坐了這麽幾年天下,哪有這麽容易老的?”
“先帝在位二十三年,皇帝縱是即位時年紀大些,也總能坐個十幾年天下。”
“這才三年而已,還遠不至敬酒色而遠之的地步呢……”
嘴上說著,劉嫖手上也已經是斟好了酒,將酒爵自然的送到了天子啟身前。
天子啟含笑接過,卻並沒有往嘴前送,而是自然的放在麵前的案上;
旋即抬起頭,故作隨意道:“田叔送迴了書信,說是過了函穀。”
“至多再十日,便可抵達長安。”
“等田叔到了長安,母後召見田叔的時候,還要勞煩阿姊,在母後旁邊安撫著些。”
“——田叔此去睢陽,查到的東西不少。”
“我擔心母後得知阿武那些事,會經受不住打擊。”
“若沒阿姊在旁勸著些,隻怕母後此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