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母親竇太後這麽明裏暗裏指責‘沒教好兒子’,天子啟麵上雖還賠著笑,但麵色卻也有些尷尬了起來。
天子啟今日前來,主要的目的,也同樣是匯報工作——就匈奴使團的事,和母親竇太後通個氣,順帶提一嘴再召梁王劉武入朝的事。
這或許會讓很多人感到奇怪。
劉榮一個皇子,出門辦事需要給太後祖母匯報一下,倒也勉強可以理解;
怎麽連堂堂漢天子,也需要向太後匯報工作?
這漢家,到底是皇帝坐天下,還是東宮太後?
但實際上,這也正是漢室特有的、東西兩宮共治天下的二元製度,得以運轉的根本。
——對於漢太後,天子務必要做到事事有交代、句句有迴應。
說的直白些,便是確保太後對一切事物,都具有基本的知情權,及建議權。
至於太後,理論上具備對皇帝的一切政策,乃至於舉措的一票否決權,並盡量不去動用這個權利,凡事盡量商量著來。
劉榮去少府辦事,需要來東宮向竇太後匯報一聲,也同樣是源於此:皇帝都要跟太後匯報工作,你區區一個皇子,還想背著皇太後做點什麽?
你眼裏,還有沒有漢家的太後了?!
在原本的曆史時間線上,自天子啟後即皇帝位的漢武大帝劉徹,便曾險些栽在這一點上。
——少年天子幹勁十足,要搞建元新政!
竇太皇太後穩坐東宮長樂,隨時準備著給皇帝孫子收拾爛攤子之餘,也抱著‘讓皇帝折騰吧,撞疼鼻子就會懂事兒了’的念頭,對漢武大帝的新政樂見其成。
但在劉徹聽了身邊人蠱惑,決定從此‘不再事事奏請東宮’之後,竇太皇太後幾乎是第一時間,便將為少年天子主持新政的丞相罷黜!
若非館陶公主劉嫖及阿嬌皇後從中轉圜,漢武大帝劉徹,未必就不會成為又一個孝惠皇帝,乃至漢家第三位‘少帝’。
從這一點便不難看出:對於漢家的太後而言,皇帝對自己‘事事有交代’,究竟有多麽重要。
而當今日,竇太後揪著劉榮沒按時來匯報工作,後又拿劉榮‘製作奢靡’之物發難時,天子啟一時間,也有些不知該如何應對了……
“孫兒,確實是要做些奢靡之物。”
“但孫兒做奢靡之物,不是為了供自己享樂,而是想要借此,來為少府內帑開一財路。”
漫長的沉寂,終還是被劉榮不卑不亢的沉穩聲線所打破。
天子啟下意識皺起眉頭,循聲望去,便見劉榮稍咧嘴一笑,再對上首禦榻一拱手。
“父皇削藩在即,關東將有大變;”
“孫兒嚐聞:夫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在孫兒看來,打仗,打的並非是精兵強將,而是府庫充盈。”
自信滿滿的道出此語,劉榮也終是從地上直起身,還不忘順手揉了揉酸澀的膝蓋。
而後,才再抬頭含笑道:“在太祖高皇帝、呂太後掌政年間,誰人曾料到吳王劉濞會反?”
“現當下,又有誰人會說:吳王劉濞不會反?”
“——太祖高皇帝、呂太後年間,乃至先帝早年,吳王劉濞,都斷無反叛的可能!”
“而現如今,吳王劉濞反叛作亂之心,幾可謂天下人盡皆知……”
說到這裏,劉榮不由有些忐忑的抬眸,撇了眼端坐禦榻的皇帝老爹。
待老爹不著痕跡的一閉眼,同時微不可見的一點頭,劉榮才安下心來,繼續道:“坊間傳聞:吳王劉濞反叛,是因王太子當年慘死長安,故而對父皇心懷仇怨。”
“但孫兒不以為然。”
“——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縱然王太子在長安被扒皮抽骨,劉濞,何敢?”
“若是如今日這般國富民強,兵多將廣,縱然太祖高皇帝、呂太後臨朝,劉濞,又何懼?”
···
“往日,父皇曾教導兒臣:為人君者,不必考慮某人想不想反、敢不敢反,隻需要看這個人,有沒有謀反作亂的力量。”
“而在孫兒看來,吳王劉濞之所以會反,絕非是因為王太子身死長安,而是因為有了足夠謀反的力量,便不甘心做個諸侯藩王罷了。”
“胸懷利器,殺心自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說完這段話,劉榮沒急著往下說,而是止住了話頭,給禦榻上這對全天下最尊貴的母子二人——主要是祖母竇太後一點時間,消化自己這段話。
過了足有數十息,見祖母麵上終不再是沉思之色,劉榮才帶著自嘲的笑容,將雙手稍舉於身側。
“孫兒,年十六。”
“父皇要削藩,劉濞要造反,孫兒既不能為君父出謀劃策、籌謀布局,也不能身著甲兵,率軍討賊。”
“隻是想到吳王劉濞的反叛之心,是吳地的銅山銅礦,以及熔銅所鑄的錢所致,孫兒便想當然的以為:如果能給父皇賺點軍費,那父皇日後應對起吳王賊子,也當能少些頭疼的事……”
“至少不用擔心軍費不足,以致糧餉不得其時,乃至軍心渙散?”
說到最後,劉榮總是慘然一笑,搖頭歎息的再度跪下身。
卻並沒有拱起手,而是像一個受了委屈的婦人般,戚戚然將頭一聳拉。
“孫兒知道,皇祖母不喜孫兒。”
“尤其是自母親拒了館陶姑母的姻親之後,孫兒,就更難討皇祖母的歡心了。”
“但孫兒再怎麽說,也終歸是皇長子,是父皇的子嗣啊?”
“是要以身作則,給弟弟們做榜樣的啊?”
“難道孫兒,當真錯了嗎……”
丟著這麽一句似是而非的話,劉榮便似是遭受了什麽人生打擊般,愣愣癱坐在地;
隻是淚珠自眼眶滴滴滑落,啪嗒啪嗒直掉……
“行了!”
“好歹是條丈夫,當著親長的麵甩什麽髒水?!”
“下去!!!”
似是惱怒,又像是生怕母親眼睛不好、看不見劉榮正在落淚般,如是一聲輕斥,天子啟便擺擺手,示意一旁的宮人將劉榮帶下去。
而在天子啟餘光所及:端坐於禦榻之上的竇太後,此刻也有些木然的呆坐原地,不知在想些什麽……
“母後?”
溫和一聲輕唿,卻並未讓竇太後從呆愕狀態中迴過神。
隻又呆坐許久,才神情呆滯的起身,緩步朝著後殿而去。
“皇帝,也迴去吧。”
“和親的事,皇帝看著辦便是。”
“召阿武入朝的事,皇帝,也自己拿主意吧……”
天子啟今日前來,主要的目的,也同樣是匯報工作——就匈奴使團的事,和母親竇太後通個氣,順帶提一嘴再召梁王劉武入朝的事。
這或許會讓很多人感到奇怪。
劉榮一個皇子,出門辦事需要給太後祖母匯報一下,倒也勉強可以理解;
怎麽連堂堂漢天子,也需要向太後匯報工作?
這漢家,到底是皇帝坐天下,還是東宮太後?
但實際上,這也正是漢室特有的、東西兩宮共治天下的二元製度,得以運轉的根本。
——對於漢太後,天子務必要做到事事有交代、句句有迴應。
說的直白些,便是確保太後對一切事物,都具有基本的知情權,及建議權。
至於太後,理論上具備對皇帝的一切政策,乃至於舉措的一票否決權,並盡量不去動用這個權利,凡事盡量商量著來。
劉榮去少府辦事,需要來東宮向竇太後匯報一聲,也同樣是源於此:皇帝都要跟太後匯報工作,你區區一個皇子,還想背著皇太後做點什麽?
你眼裏,還有沒有漢家的太後了?!
在原本的曆史時間線上,自天子啟後即皇帝位的漢武大帝劉徹,便曾險些栽在這一點上。
——少年天子幹勁十足,要搞建元新政!
竇太皇太後穩坐東宮長樂,隨時準備著給皇帝孫子收拾爛攤子之餘,也抱著‘讓皇帝折騰吧,撞疼鼻子就會懂事兒了’的念頭,對漢武大帝的新政樂見其成。
但在劉徹聽了身邊人蠱惑,決定從此‘不再事事奏請東宮’之後,竇太皇太後幾乎是第一時間,便將為少年天子主持新政的丞相罷黜!
若非館陶公主劉嫖及阿嬌皇後從中轉圜,漢武大帝劉徹,未必就不會成為又一個孝惠皇帝,乃至漢家第三位‘少帝’。
從這一點便不難看出:對於漢家的太後而言,皇帝對自己‘事事有交代’,究竟有多麽重要。
而當今日,竇太後揪著劉榮沒按時來匯報工作,後又拿劉榮‘製作奢靡’之物發難時,天子啟一時間,也有些不知該如何應對了……
“孫兒,確實是要做些奢靡之物。”
“但孫兒做奢靡之物,不是為了供自己享樂,而是想要借此,來為少府內帑開一財路。”
漫長的沉寂,終還是被劉榮不卑不亢的沉穩聲線所打破。
天子啟下意識皺起眉頭,循聲望去,便見劉榮稍咧嘴一笑,再對上首禦榻一拱手。
“父皇削藩在即,關東將有大變;”
“孫兒嚐聞:夫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在孫兒看來,打仗,打的並非是精兵強將,而是府庫充盈。”
自信滿滿的道出此語,劉榮也終是從地上直起身,還不忘順手揉了揉酸澀的膝蓋。
而後,才再抬頭含笑道:“在太祖高皇帝、呂太後掌政年間,誰人曾料到吳王劉濞會反?”
“現當下,又有誰人會說:吳王劉濞不會反?”
“——太祖高皇帝、呂太後年間,乃至先帝早年,吳王劉濞,都斷無反叛的可能!”
“而現如今,吳王劉濞反叛作亂之心,幾可謂天下人盡皆知……”
說到這裏,劉榮不由有些忐忑的抬眸,撇了眼端坐禦榻的皇帝老爹。
待老爹不著痕跡的一閉眼,同時微不可見的一點頭,劉榮才安下心來,繼續道:“坊間傳聞:吳王劉濞反叛,是因王太子當年慘死長安,故而對父皇心懷仇怨。”
“但孫兒不以為然。”
“——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縱然王太子在長安被扒皮抽骨,劉濞,何敢?”
“若是如今日這般國富民強,兵多將廣,縱然太祖高皇帝、呂太後臨朝,劉濞,又何懼?”
···
“往日,父皇曾教導兒臣:為人君者,不必考慮某人想不想反、敢不敢反,隻需要看這個人,有沒有謀反作亂的力量。”
“而在孫兒看來,吳王劉濞之所以會反,絕非是因為王太子身死長安,而是因為有了足夠謀反的力量,便不甘心做個諸侯藩王罷了。”
“胸懷利器,殺心自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說完這段話,劉榮沒急著往下說,而是止住了話頭,給禦榻上這對全天下最尊貴的母子二人——主要是祖母竇太後一點時間,消化自己這段話。
過了足有數十息,見祖母麵上終不再是沉思之色,劉榮才帶著自嘲的笑容,將雙手稍舉於身側。
“孫兒,年十六。”
“父皇要削藩,劉濞要造反,孫兒既不能為君父出謀劃策、籌謀布局,也不能身著甲兵,率軍討賊。”
“隻是想到吳王劉濞的反叛之心,是吳地的銅山銅礦,以及熔銅所鑄的錢所致,孫兒便想當然的以為:如果能給父皇賺點軍費,那父皇日後應對起吳王賊子,也當能少些頭疼的事……”
“至少不用擔心軍費不足,以致糧餉不得其時,乃至軍心渙散?”
說到最後,劉榮總是慘然一笑,搖頭歎息的再度跪下身。
卻並沒有拱起手,而是像一個受了委屈的婦人般,戚戚然將頭一聳拉。
“孫兒知道,皇祖母不喜孫兒。”
“尤其是自母親拒了館陶姑母的姻親之後,孫兒,就更難討皇祖母的歡心了。”
“但孫兒再怎麽說,也終歸是皇長子,是父皇的子嗣啊?”
“是要以身作則,給弟弟們做榜樣的啊?”
“難道孫兒,當真錯了嗎……”
丟著這麽一句似是而非的話,劉榮便似是遭受了什麽人生打擊般,愣愣癱坐在地;
隻是淚珠自眼眶滴滴滑落,啪嗒啪嗒直掉……
“行了!”
“好歹是條丈夫,當著親長的麵甩什麽髒水?!”
“下去!!!”
似是惱怒,又像是生怕母親眼睛不好、看不見劉榮正在落淚般,如是一聲輕斥,天子啟便擺擺手,示意一旁的宮人將劉榮帶下去。
而在天子啟餘光所及:端坐於禦榻之上的竇太後,此刻也有些木然的呆坐原地,不知在想些什麽……
“母後?”
溫和一聲輕唿,卻並未讓竇太後從呆愕狀態中迴過神。
隻又呆坐許久,才神情呆滯的起身,緩步朝著後殿而去。
“皇帝,也迴去吧。”
“和親的事,皇帝看著辦便是。”
“召阿武入朝的事,皇帝,也自己拿主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