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府,林易在聽李管家給他的匯報。
今天白天李管家親自去了儒林驛館,打聽葉風等人的情況。
葉風他們幾個昨晚剛住進來,在驛館裏登記的都是假名。
分別葉正一,洪天星,雲寒汐,神芙女,秦靜旻。
雖然是假名字,但林易在雲海宗多年,立刻便認出這五人分別是葉風,洪九,雲霜兒,神天乞與秦楚楚。
至於葉風等人為什麽會出現在京城,又為什麽會住進儒林驛館,倒是沒有任何頭緒。
唯一探查到的消息,這五人並不是短住,而是長住。
已經向儒林驛館預付了一個月的房資與酒菜錢。
這讓林易有些不安起來。
他在星羅峰時,便聽說葉風拐著雲霜兒與神天乞一起下山曆練。
既然是曆練,那就應該到處走才對。
葉風等人為什麽會在京城停留這麽久的時間呢?
真的是衝自己來的嗎?
林易忽然有些後悔,自己就不該離開皇宮的。
在宮城內,有儒家修士與司天鑒的修士,自己還算比較安全。
現在自己跑到了宮外,住進了自己的寧王府,這情況可就不同了。
若葉風真是衝著自己來的,就寧王府那幾個護衛,根本連葉風的毛都傷不到。
林易是一個謹慎的人,他打算明天一早就返迴皇宮裏居住才行。
“李管家,這五個人非同小可,沒露出什麽蹤跡吧。”
“放心吧小王爺,儒林驛館的掌櫃的是長寧公主年少時的教習先生,是我們自己人,他不會亂說的。”
“嗯,讓驛館那邊暗中盯著他們五個人,千萬不要打草驚蛇。”
“明白!小王爺,要不要派人暗中跟蹤這五人,看看他們在京城都做些什麽?”
“不,你們這些凡人,怎麽可能跟蹤得了修士?不可派任何人跟蹤,隻需要儒林驛館那邊暗中留意即可。”
林易還沒有被仇恨衝昏頭腦。
讓凡人跟蹤一群修為精湛的修士,這不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嗎?
打發走了李管家後,林易坐在火爐前,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他在推測葉風此次來到京城,到底是不是聽說自己迴京了,所以才來斬草除根的。
與此同時。
觀星樓。
觀星樓是整個京城內最高的建築,足足百丈之高,站在觀星樓上,可以將整個京城,包括皇城皇宮在內,都盡收眼底。
此處屬於司天鑒。
以前司天鑒隻是禮部下屬的一個專門用來觀星與占卜吉兇的機構。
後來為了防止儒家一脈控製京城,便將司天鑒從禮部中獨立出來,招募了一批修士為皇室效命。
經過近千年的發展,如今司天鑒已經頗具氣候。
擁有近千名修士。
其中鑒正雲虛子的修為最高,據說已經達到天人巔峰境界,距離化虛境隻是一步之遙。
至於傳言是不是真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是皇室用來牽製儒家的重要手段。
也是皇室用來穩定京城,以免正魔修士在京城搗亂的重要力量。
如今是十二月上旬,月牙如刀,星辰明亮,正是觀星的好時段。
三名身穿玄衣的司天鑒弟子,正站在觀星樓上,用一種類似望遠鏡的東西,正在觀測今夜星宿,然後記錄在案。
他們除了要記錄每天晚上的星宿變化之外,還要看看有沒有流星墜落。
流星墜落對皇室來說並不是好的現象,必須要留心觀測。
三人正在認真觀測時,忽然,一道霧氣緩緩的湧來。
他們並沒有在意。
這位置極高,偶爾湧來一些霧氣也是常有之事。
可是,片刻之後,三人身體開始有些不穩。
然後便倒了下去。
三人昏倒後,從昏暗之中緩緩的出現了兩道身影。
一男一女。
男子身穿黑衣,麵色蒼白。
女子身穿粉紅衣裙,蒙著麵紗。
蒙麵女子看了看腳下的三個昏倒之人,笑盈盈的道:“鬼公子果然是宅心仁厚,竟沒有殺死他們。”
黑衣男子哼了一聲,道:“這裏是京城,他們三人又是司天鑒的術士,殺死他們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隻會讓儒家修士與司天鑒的術士警惕起來。
我們這一次是為了玉冕針而來,能不殺人就不殺人。”
蒙麵女子點頭道:“鬼公子所言甚是。”
這二人竟然是魔教鬼公子陸寒鴉,與神女宮的靈音聖女。
二人越過三位昏迷的術士,來到了觀星樓的邊緣。
這是一處並不算大的平台,高高聳立在京城之上。
在邊緣位置有一根三尺多高的石柱,石柱上頂著一個圓球,圓球上則放著一塊直徑大概兩尺多的圓形玉盤。
這玉盤上刻著密密麻麻的線條,還有一個紅點。
在圓形玉盤的邊緣,還刻著許多文字。
都是天幹地支,五行八卦之類的字眼。
在圓形玉盤的上麵,竟然有一根一尺多長的玉柱,準確的來說是白玉雕刻的長針。
一端粗,一端細。
這才是完整的晷儀。
由玉晷麵與玉冕針組成。
在冕針上還有一個小孔,則是用來觀星定位的。
靈音聖女來到晷冕前,仔細打量。
鬼公子陸寒鴉則是垂手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
片刻後,見靈音聖女沒有什麽動作,陸寒鴉忍不住道:“聖女,怎麽樣?看出點什麽嗎?”
靈音聖女瞥了他一眼,道:“把玉晷儀拿出來。”
陸寒鴉猶豫了一下,然後從儲物鐲中取出了一個小小的布包,打開後裏麵放著三塊破碎的玉晷儀。
這是他們前段時間,從雙龍山,青龍山二地得來的。
“你確定能修複玉晷儀?”
“玉晷儀是神器異寶,京城內的兩座晷冕儀,都是根據這麵玉晷儀建造的,午門前的晷冕是用來計時的,而觀星樓的這麵晷冕儀則是用來觀星的。
這塊晷冕中,蘊含著玉晷儀的一股靈力。
根據我得到的消息,用觀星樓的這塊晷冕,是可以修複碎裂的玉晷儀。”
靈音聖女在說話間,已經將三枚玉晷儀碎片輕輕的拚湊在了一起。
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玉晷儀。
隻是玉片上的那幾道細微的裂縫,看起來十分的明顯。
今天白天李管家親自去了儒林驛館,打聽葉風等人的情況。
葉風他們幾個昨晚剛住進來,在驛館裏登記的都是假名。
分別葉正一,洪天星,雲寒汐,神芙女,秦靜旻。
雖然是假名字,但林易在雲海宗多年,立刻便認出這五人分別是葉風,洪九,雲霜兒,神天乞與秦楚楚。
至於葉風等人為什麽會出現在京城,又為什麽會住進儒林驛館,倒是沒有任何頭緒。
唯一探查到的消息,這五人並不是短住,而是長住。
已經向儒林驛館預付了一個月的房資與酒菜錢。
這讓林易有些不安起來。
他在星羅峰時,便聽說葉風拐著雲霜兒與神天乞一起下山曆練。
既然是曆練,那就應該到處走才對。
葉風等人為什麽會在京城停留這麽久的時間呢?
真的是衝自己來的嗎?
林易忽然有些後悔,自己就不該離開皇宮的。
在宮城內,有儒家修士與司天鑒的修士,自己還算比較安全。
現在自己跑到了宮外,住進了自己的寧王府,這情況可就不同了。
若葉風真是衝著自己來的,就寧王府那幾個護衛,根本連葉風的毛都傷不到。
林易是一個謹慎的人,他打算明天一早就返迴皇宮裏居住才行。
“李管家,這五個人非同小可,沒露出什麽蹤跡吧。”
“放心吧小王爺,儒林驛館的掌櫃的是長寧公主年少時的教習先生,是我們自己人,他不會亂說的。”
“嗯,讓驛館那邊暗中盯著他們五個人,千萬不要打草驚蛇。”
“明白!小王爺,要不要派人暗中跟蹤這五人,看看他們在京城都做些什麽?”
“不,你們這些凡人,怎麽可能跟蹤得了修士?不可派任何人跟蹤,隻需要儒林驛館那邊暗中留意即可。”
林易還沒有被仇恨衝昏頭腦。
讓凡人跟蹤一群修為精湛的修士,這不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嗎?
打發走了李管家後,林易坐在火爐前,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他在推測葉風此次來到京城,到底是不是聽說自己迴京了,所以才來斬草除根的。
與此同時。
觀星樓。
觀星樓是整個京城內最高的建築,足足百丈之高,站在觀星樓上,可以將整個京城,包括皇城皇宮在內,都盡收眼底。
此處屬於司天鑒。
以前司天鑒隻是禮部下屬的一個專門用來觀星與占卜吉兇的機構。
後來為了防止儒家一脈控製京城,便將司天鑒從禮部中獨立出來,招募了一批修士為皇室效命。
經過近千年的發展,如今司天鑒已經頗具氣候。
擁有近千名修士。
其中鑒正雲虛子的修為最高,據說已經達到天人巔峰境界,距離化虛境隻是一步之遙。
至於傳言是不是真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是皇室用來牽製儒家的重要手段。
也是皇室用來穩定京城,以免正魔修士在京城搗亂的重要力量。
如今是十二月上旬,月牙如刀,星辰明亮,正是觀星的好時段。
三名身穿玄衣的司天鑒弟子,正站在觀星樓上,用一種類似望遠鏡的東西,正在觀測今夜星宿,然後記錄在案。
他們除了要記錄每天晚上的星宿變化之外,還要看看有沒有流星墜落。
流星墜落對皇室來說並不是好的現象,必須要留心觀測。
三人正在認真觀測時,忽然,一道霧氣緩緩的湧來。
他們並沒有在意。
這位置極高,偶爾湧來一些霧氣也是常有之事。
可是,片刻之後,三人身體開始有些不穩。
然後便倒了下去。
三人昏倒後,從昏暗之中緩緩的出現了兩道身影。
一男一女。
男子身穿黑衣,麵色蒼白。
女子身穿粉紅衣裙,蒙著麵紗。
蒙麵女子看了看腳下的三個昏倒之人,笑盈盈的道:“鬼公子果然是宅心仁厚,竟沒有殺死他們。”
黑衣男子哼了一聲,道:“這裏是京城,他們三人又是司天鑒的術士,殺死他們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隻會讓儒家修士與司天鑒的術士警惕起來。
我們這一次是為了玉冕針而來,能不殺人就不殺人。”
蒙麵女子點頭道:“鬼公子所言甚是。”
這二人竟然是魔教鬼公子陸寒鴉,與神女宮的靈音聖女。
二人越過三位昏迷的術士,來到了觀星樓的邊緣。
這是一處並不算大的平台,高高聳立在京城之上。
在邊緣位置有一根三尺多高的石柱,石柱上頂著一個圓球,圓球上則放著一塊直徑大概兩尺多的圓形玉盤。
這玉盤上刻著密密麻麻的線條,還有一個紅點。
在圓形玉盤的邊緣,還刻著許多文字。
都是天幹地支,五行八卦之類的字眼。
在圓形玉盤的上麵,竟然有一根一尺多長的玉柱,準確的來說是白玉雕刻的長針。
一端粗,一端細。
這才是完整的晷儀。
由玉晷麵與玉冕針組成。
在冕針上還有一個小孔,則是用來觀星定位的。
靈音聖女來到晷冕前,仔細打量。
鬼公子陸寒鴉則是垂手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
片刻後,見靈音聖女沒有什麽動作,陸寒鴉忍不住道:“聖女,怎麽樣?看出點什麽嗎?”
靈音聖女瞥了他一眼,道:“把玉晷儀拿出來。”
陸寒鴉猶豫了一下,然後從儲物鐲中取出了一個小小的布包,打開後裏麵放著三塊破碎的玉晷儀。
這是他們前段時間,從雙龍山,青龍山二地得來的。
“你確定能修複玉晷儀?”
“玉晷儀是神器異寶,京城內的兩座晷冕儀,都是根據這麵玉晷儀建造的,午門前的晷冕是用來計時的,而觀星樓的這麵晷冕儀則是用來觀星的。
這塊晷冕中,蘊含著玉晷儀的一股靈力。
根據我得到的消息,用觀星樓的這塊晷冕,是可以修複碎裂的玉晷儀。”
靈音聖女在說話間,已經將三枚玉晷儀碎片輕輕的拚湊在了一起。
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玉晷儀。
隻是玉片上的那幾道細微的裂縫,看起來十分的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