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老先生此次留下葉風單獨聊聊,詩文倒是其次,而是對葉風在雲海宗內門大試上施展出來的儒家神通十分感興趣。
儒家修真一脈經過幾個王朝上萬年的打壓,已經幾乎沒落了。
古人言,帝王與士大夫共天下。
士大夫便是讀書人。
讀書人幫助帝王治理天下,反之,帝王要為讀書人聚攏王朝氣運。
試問,有哪個帝王願意將王朝的氣運,轉手讓給一群讀書人?
所以才有了幾次的滅儒行動。
現在儒家修真一脈已經沒落,那些讀書人不照樣要為帝王賣命,為帝王治理天下嗎?
儒家神通流傳下來的,百不存一。
葉風這個小少年,沒有名師指點,年紀還這麽小,就算從三歲開始讀書,每天讀八個時辰,至今也讀不了幾本書。
可是,卻能催動儒家法術。
儒家一脈非常特別,他們不同於道家,佛門,魔門,巫術,鬼道……
儒家法術一定要以浩然正氣為根基,以氣運為根基。
葉風能催動儒家法術,就說明他已經凝聚了很強大的浩然正氣。
這一點令易老先生十分奇怪。
易老先生道:“葉公子,老夫聽說你有一隻儒家法器,好似是一支毛筆。”
葉風心中一動,心想這老頭子不會是想看自己的毛筆吧?
這老頭子身懷很醇厚的浩然正氣與氣運之力,絕不是樓下那些酒囊飯袋的讀書人。
那些讀書人肯定瞧不出那支定山河神筆的奧秘。
這個易老先生可說不準。
葉風端起茶杯,似乎在掩飾神態,輕輕的抿了一口,道:“老先生說的不錯,我確實得了一件毛筆,聽說是儒家的法器。我主修道家玄門與劍道法則,對儒家法器與儒家修煉一道其實不感興趣,隻是當做枯燥的修煉生涯中的小小雅趣。”
易老先生並沒有要看葉風身上神筆的意思。
他正色道:“葉公子此言差矣,儒家修真一脈,曾經不比道門與佛門弱,甚至乃是萬法之首,隻是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沒落了。
葉公子身為正道修士,此生自當以俠義為本,造福黎民蒼生,可是修煉一道容易滋生心魔,而我儒家的浩然正氣,可以讓葉公子的內心一直保持純淨,不受心魔與其他隱晦邪氣汙染。
所以啊,葉公子有時間還是多多參研儒術,對以後的修煉是有很大益處的。”
通過易老先生的話,葉風便知道這儒家果然與其他門派不同。
修真門派最忌諱的便是偷學它派真法。
如果自己修的不是儒術,而是佛門或者魔門的功法神通,隻怕早就被對方找上門派,讓師父給他們一個交代。
儒家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則與其他修真派係完全不同。
不僅不在乎你偷學儒家法術,而大力你鼓勵去學。
“怪不得我在鬥法中催動儒家神通,師父他們都沒有當迴事呢,敢情儒家這麽大方啊……”
葉風心中暗暗佩服,心想既然施展儒家法術不犯忌諱,那麽以後自己可以大大方方的催動神筆與神硯了。
儒家法術有很多獨到之處。
尤其是那言出法隨,簡直方便的不要不要的。
葉風開口道:“老先生所言甚是,晚輩謹記在心,以後若是有機會,晚輩會勤加修煉儒術之道。”
易老先生大喜,道:“我儒家一脈出現葉公子這等奇才,看來是複興有望啊。”
葉風聞言,心中有些無語。
自己什麽時候成為了儒家一脈的弟子了?
你們儒家複不複興關自己毛事兒?
當然,這隻能在心中腹誹幾句。
他還想著從這個易老先生身上,套一些關於儒家修真的秘密。
他身上沒有一絲一毫的浩然正氣。
催動儒家法術,完全是依靠神筆與神硯內蘊含的浩然正氣與眾生氣運。
不過,神筆與神硯就像兩個大的充電寶,蓄電池,這兩件儒家法器並沒有自行吸收並補充損耗的電力,需要時不時的為這兩件法器充電才行。
現在葉風隻知道,眾生氣運是可以剝奪與轉移的。
而眾生氣運之力便是這兩件儒家法器所需要的電能。
葉風此次前往京城,可不僅僅是要去會一會那個穿越者老太婆。
他在心中還盤算著另外一件事。
那邊是給神筆與神硯充點電。
可是,怎麽剝奪氣運,怎麽轉移氣運,當今皇室的氣運藏在哪裏,自己都不清楚。
他覺得這個易老先生身懷如此深厚的浩然正氣,一定知道這些隱秘。
於是,葉風道:“老先生,我最近在儒道修煉上,倒是有些感悟,但是更多的卻是不解。
浩然正氣與我們道家玄門紫薇真氣完全不同,我在書中還了解道,儒家修士想要大乘,好像與什麽眾生香火之力,信仰之力有關係,晚輩一直不明白何為眾生香火,眾生信仰,還請老先生不吝賜教。”
易老先生捏著胡須,微笑道:“看來你在儒家修真上的造詣,比老夫預想的還要高深一些。
既然你我在此相遇,便是緣分,老夫便竭盡所能,為你解惑,或許能助你早一次問鼎儒修大道。
我們儒家一脈,不修丹田,不修真元,不修元嬰,我們修的是心。
催動儒家法術的根基是來自三魂七魄的精神力。
所謂浩然正氣,它是來自你內心之中的一股氣息。
心越正,浩然之氣便越渾厚。
反之,若是心腸歹毒之人,攻於算計之人,就算讀再多書,懂得再多的學問,也很難在內心之中凝聚浩然正氣。
一個正字,已經說明了一切。
而正字不一定是正,而是要無愧於心。
就算殺人,隻要是無愧於心的殺人,對你來說,依舊是正義之事。
讀書人自己通過讀書求學修出來的,名喚浩然正氣。而來自與外的,則是眾生氣運,其實二者本是同源。
而儒家修士想要大乘,自己所修的那點浩然正氣是難以支撐的,需要眾生氣運的加持。”
“幹貨啊,這老頭子果然有兩把刷子,這一次沒白來!也沒白抄老範大人的《嶽陽樓記》。”
葉風心中暗暗歡喜。
然後問道:“老先生,這眾生氣運到底是何物?又該如何吸收呢?”
儒家修真一脈經過幾個王朝上萬年的打壓,已經幾乎沒落了。
古人言,帝王與士大夫共天下。
士大夫便是讀書人。
讀書人幫助帝王治理天下,反之,帝王要為讀書人聚攏王朝氣運。
試問,有哪個帝王願意將王朝的氣運,轉手讓給一群讀書人?
所以才有了幾次的滅儒行動。
現在儒家修真一脈已經沒落,那些讀書人不照樣要為帝王賣命,為帝王治理天下嗎?
儒家神通流傳下來的,百不存一。
葉風這個小少年,沒有名師指點,年紀還這麽小,就算從三歲開始讀書,每天讀八個時辰,至今也讀不了幾本書。
可是,卻能催動儒家法術。
儒家一脈非常特別,他們不同於道家,佛門,魔門,巫術,鬼道……
儒家法術一定要以浩然正氣為根基,以氣運為根基。
葉風能催動儒家法術,就說明他已經凝聚了很強大的浩然正氣。
這一點令易老先生十分奇怪。
易老先生道:“葉公子,老夫聽說你有一隻儒家法器,好似是一支毛筆。”
葉風心中一動,心想這老頭子不會是想看自己的毛筆吧?
這老頭子身懷很醇厚的浩然正氣與氣運之力,絕不是樓下那些酒囊飯袋的讀書人。
那些讀書人肯定瞧不出那支定山河神筆的奧秘。
這個易老先生可說不準。
葉風端起茶杯,似乎在掩飾神態,輕輕的抿了一口,道:“老先生說的不錯,我確實得了一件毛筆,聽說是儒家的法器。我主修道家玄門與劍道法則,對儒家法器與儒家修煉一道其實不感興趣,隻是當做枯燥的修煉生涯中的小小雅趣。”
易老先生並沒有要看葉風身上神筆的意思。
他正色道:“葉公子此言差矣,儒家修真一脈,曾經不比道門與佛門弱,甚至乃是萬法之首,隻是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沒落了。
葉公子身為正道修士,此生自當以俠義為本,造福黎民蒼生,可是修煉一道容易滋生心魔,而我儒家的浩然正氣,可以讓葉公子的內心一直保持純淨,不受心魔與其他隱晦邪氣汙染。
所以啊,葉公子有時間還是多多參研儒術,對以後的修煉是有很大益處的。”
通過易老先生的話,葉風便知道這儒家果然與其他門派不同。
修真門派最忌諱的便是偷學它派真法。
如果自己修的不是儒術,而是佛門或者魔門的功法神通,隻怕早就被對方找上門派,讓師父給他們一個交代。
儒家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則與其他修真派係完全不同。
不僅不在乎你偷學儒家法術,而大力你鼓勵去學。
“怪不得我在鬥法中催動儒家神通,師父他們都沒有當迴事呢,敢情儒家這麽大方啊……”
葉風心中暗暗佩服,心想既然施展儒家法術不犯忌諱,那麽以後自己可以大大方方的催動神筆與神硯了。
儒家法術有很多獨到之處。
尤其是那言出法隨,簡直方便的不要不要的。
葉風開口道:“老先生所言甚是,晚輩謹記在心,以後若是有機會,晚輩會勤加修煉儒術之道。”
易老先生大喜,道:“我儒家一脈出現葉公子這等奇才,看來是複興有望啊。”
葉風聞言,心中有些無語。
自己什麽時候成為了儒家一脈的弟子了?
你們儒家複不複興關自己毛事兒?
當然,這隻能在心中腹誹幾句。
他還想著從這個易老先生身上,套一些關於儒家修真的秘密。
他身上沒有一絲一毫的浩然正氣。
催動儒家法術,完全是依靠神筆與神硯內蘊含的浩然正氣與眾生氣運。
不過,神筆與神硯就像兩個大的充電寶,蓄電池,這兩件儒家法器並沒有自行吸收並補充損耗的電力,需要時不時的為這兩件法器充電才行。
現在葉風隻知道,眾生氣運是可以剝奪與轉移的。
而眾生氣運之力便是這兩件儒家法器所需要的電能。
葉風此次前往京城,可不僅僅是要去會一會那個穿越者老太婆。
他在心中還盤算著另外一件事。
那邊是給神筆與神硯充點電。
可是,怎麽剝奪氣運,怎麽轉移氣運,當今皇室的氣運藏在哪裏,自己都不清楚。
他覺得這個易老先生身懷如此深厚的浩然正氣,一定知道這些隱秘。
於是,葉風道:“老先生,我最近在儒道修煉上,倒是有些感悟,但是更多的卻是不解。
浩然正氣與我們道家玄門紫薇真氣完全不同,我在書中還了解道,儒家修士想要大乘,好像與什麽眾生香火之力,信仰之力有關係,晚輩一直不明白何為眾生香火,眾生信仰,還請老先生不吝賜教。”
易老先生捏著胡須,微笑道:“看來你在儒家修真上的造詣,比老夫預想的還要高深一些。
既然你我在此相遇,便是緣分,老夫便竭盡所能,為你解惑,或許能助你早一次問鼎儒修大道。
我們儒家一脈,不修丹田,不修真元,不修元嬰,我們修的是心。
催動儒家法術的根基是來自三魂七魄的精神力。
所謂浩然正氣,它是來自你內心之中的一股氣息。
心越正,浩然之氣便越渾厚。
反之,若是心腸歹毒之人,攻於算計之人,就算讀再多書,懂得再多的學問,也很難在內心之中凝聚浩然正氣。
一個正字,已經說明了一切。
而正字不一定是正,而是要無愧於心。
就算殺人,隻要是無愧於心的殺人,對你來說,依舊是正義之事。
讀書人自己通過讀書求學修出來的,名喚浩然正氣。而來自與外的,則是眾生氣運,其實二者本是同源。
而儒家修士想要大乘,自己所修的那點浩然正氣是難以支撐的,需要眾生氣運的加持。”
“幹貨啊,這老頭子果然有兩把刷子,這一次沒白來!也沒白抄老範大人的《嶽陽樓記》。”
葉風心中暗暗歡喜。
然後問道:“老先生,這眾生氣運到底是何物?又該如何吸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