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田皇後麵色不好,蕭頡忙問道:“母後,怎麽了?”
田皇後皺著眉,一臉不滿地說道:“你二哥身為太子,代你父皇行祭天之禮,無可厚非,可那蕭頡又去做甚?陛下到底怎麽想的?”
蕭頡微微一頓,笑道:“父皇說是怕二哥忙不過來,才叫三哥來幫忙的。”
“有禮部的人在,用得著他蕭潁幫忙嗎?”田皇後冷笑。
“這次二哥和三哥去京郊,不僅行祭天之禮,還要代父皇去迎保成夫人進宮來。”蕭頡說道,“父皇想是二哥的精力主要放在祭天大典上,三哥可以抽身去接保成夫人。”
田皇後一愣,問道:“怎麽又去接保成夫人進宮?”
保成夫人嚴氏乃是元靖皇帝的乳母,與他形同母子。如今保成夫人隨兒子居住在離京不遠的水沐鎮,離圜丘不過二十裏地,皇帝想念嚴夫人的時候,有時也會差人接她來宮裏住幾日。田皇後記得,初夏的時候保成夫人才進宮住了半個多月,怎麽這時候皇帝又派人去接她來?
蕭頡笑了笑,說道:“母後可能忘了,臘月初九是保成夫人六十五歲的壽辰,父皇應該想在宮裏為她過壽。”
聽到蕭頡如此說,田皇後一臉了然地點了點頭:“應該是這個道理。太後早逝,陛下與保成夫人感情深厚,如今夫人年紀大了,陛下肯定想為她多過幾個壽日。”
“母後說得是,保成夫人的身子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能過一年是一年了。”蕭頡輕輕歎了一口氣,然後又轉過臉,望著田婉笑道,“阿洛姐姐,你這迴應該會多住一些日子吧?”
田婉還沒說話,田皇後便說道:“你阿洛姐姐要在宮裏住到過年。”
田婉畢竟是田家的人,自然還是要迴田府過年的。
“那過完年,阿洛姐姐還會迴宮裏來嗎?還是迴文州?”蕭頡又問道。
田皇後微微一怔,應道:“這個,到時候再說吧。”
聽到田皇後的話,田婉沒作聲。
如果沒有變故的話,上元節之日,太子妃的人選便會定下來。自己要是選上了,就要留在京中田家等著行大婚之禮,如果沒選上,那也是要迴文州了。當然,田皇後要留她在宮裏多呆一些日子,也是可以的。不過,那時候強留在宮裏還有何意義呢?隻不過是徒增世人的笑柄而已,還不如早些迴文州,陪伴父母。
蕭頡卻似乎沒想那麽多,隻對著田婉笑道:“如果阿洛姐姐要迴文州,我可以隨阿洛姐姐一道去。”說到這裏,他轉臉朝著田皇後笑了笑,“母後,兒臣也該去探望一下外祖母了。”
“你有這個心,自然好。”田皇後一臉愛憐地望著蕭頡,“不過,你倒不一定非要與阿洛一道去,說不定阿洛到時有事情迴不去。”
蕭頡一愣,像是想到了什麽,應了一聲:“哦。”
用午膳的時候,蕭頎沒過來。田皇後想他應該忙著準備前往寰丘祭天之事,也就沒多問。
午食過後,蕭頡因下午還要去北苑書房聽夫子授課,便先迴宮休息去了。田婉將田皇後送迴寢殿之後,便也迴自己所居的清韻閣午憩。
還未到未正之時,鳳台宮那邊便來人傳話,說田皇後叫田婉與她一道去禦花園裏走走。
田婉一聽,不敢耽擱,叫連雪趕緊幫著自己梳妝好,披上鬥篷便從小門去了鳳台宮。待她到的時候,田皇後已經收拾妥當,正在殿內等著田婉。
見田婉過來了,田皇後忙笑道:“阿洛,今日天氣這麽好,我們去園子裏走走吧。”
“好,姑母。”田婉一邊應著話,一邊上前扶著田皇後。
姑侄二人出了鳳台宮,一邊說笑著,一邊往禦花園而去。
雖說正值冬日,花草樹木大多凋零。但禦花園中栽種著從各地搜羅的奇花異草,根據各自的開花的季節,分種在不同的地方,讓宮中的貴人們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賞。比如,在禦花園西北邊,便遍種梅花、冬芙蓉、蘭草、山茶花等。對這些冬日開花的花草來說,此時正是當季之時。
今日天公作美,陽光正好,走在花叢中,芳香沁人,仿佛春日一般,人的心境也好了起來。
田皇後此時的心情不錯,帶著田婉,一邊悠哉地在園子裏逛著,一邊跟田婉介紹著禦花園的布局及各種花的習性。田婉專注地傾聽著,偶爾插兩句話。
梅園的臘梅剛打了花骨朵,還未怎麽開。兩人隨意看了看,便從梅園出來,便進了山茶園。此時山茶園卻是另一番景象,各色山茶花競相開放,紅的,黃的,白的,紫的,交相輝映,煞是好看。
正在這時,一個少女的聲音傳了來:“姑母,這是什麽花?真好看!”
這山茶園中,除了齊腰高的山茶花外,還有著不少常青樹,其中一株特別高大,要六七人才可合抱,立在園子正中,將山茶園隔成兩邊,也正好擋住了田婉與田皇後的視線。因而,此時田婉隻聽得到有人說話的聲音,卻看不見人。
聽到這聲音,田婉眉頭微微一皺。如果沒聽錯,這應該是楊竹欣的聲音。雖然她與隻楊竹欣交道了兩迴,可對她的聲音卻是印象深刻。
一個年長一些的女子聲音又響了起來:“阿寶,這你可問著我了。這花好像是皇後娘娘叫人新種的,我也不認識。”
阿寶!果然是楊竹欣。那日蕭潁也是這般喚她的。楊竹欣叫這女子為姑母,想必她應該便是楊淑妃了吧?
正在田婉愣神之際,楊竹欣帶笑的聲音又響了起來:“那晚上待潁哥哥迴來的時候,我去問問他!”
“潁兒是男子,更不懂得這些花花草草了。”楊淑妃笑道。
“可我怎麽覺得潁哥哥什麽都懂啊。”楊竹欣崇敬地說道,“我覺得,這天底下便沒有他不知道的。”
聽楊竹欣如此說,楊淑妃笑出聲來,這笑聲裏,帶著幾分驕傲。畢竟蕭潁是她撫養長大的,也是她唯一的依靠。蕭潁出色,她心裏自然歡喜。
田皇後的眉頭卻慢慢地蹙了起來。與楊淑妃相反,她最聽不得別人誇讚蕭潁了。她微微頓了頓,帶著田婉便向著楊淑妃與楊竹欣所在之處走了過去。
田婉自然緊緊跟上。
繞過擋在麵前的常青樹之後,田婉看見,一位披著海棠紅鬥篷的嬌豔少女,正扶著一位著紫色宮裝,外披銀鼠皮大氅的中年婦人,正站在一叢豔麗的山茶花前。這二人,正是楊淑妃與楊竹妃姑侄。
聽見有人過來的聲音,楊淑妃和楊竹欣轉臉望過來。看見田皇後突然出現,楊淑妃微微怔了一下,然後趕緊帶著楊竹欣上前見禮。
田皇後免了二人的禮,神情淡然地說道:“楊淑妃的身子可大好了?”
楊淑妃低著頭笑道:“謝皇後娘娘掛念,妾身子已無大礙。”
“你身子剛好,還是要顧惜點。”田皇後聲音不輕不重地說道,“你這身子可嬌弱得很,一年怕有十個月都在養病,我都免了你每日請安的禮了。你沒事兒也就別出來吹風了。”
楊淑妃笑了笑,說道:“皇後娘娘體恤妾,妾身一直銘感於心。得皇後娘娘開恩,準許妾身侄女阿寶進宮來陪妾,妾一時心頭歡喜,病也就好得差不多了。之前,妾身天天悶在屋子裏,再不出來曬曬,怕都要發黴了。今日阿寶說想來山茶園逛逛,妾便陪著她一起過來。跟阿寶這般年少女子在一起,妾身覺得自己好像也年輕了幾歲。”
在田皇後與楊淑妃說話時,田婉仔細瞅了瞅這個將蕭潁養育長大的女子。
雖然楊淑妃已經年近四旬,可仍然看得出來,年少時她是一位姿容出眾的女子。可惜,一紙詔書,這個美麗女子的一生就這樣被困在深宮裏,守著活寡。想到這裏,田婉心裏不禁有幾分惋惜。
聽到楊淑妃的話,田皇後笑了笑:“淑妃說的倒也是,我也是與侄女阿洛出來曬曬太陽,跟她們這些年輕姑娘在一起,心境確實要年輕不少。”
聽到田皇後提起自家侄女,楊淑妃忙抬眼過來,笑道:“想必這位便是田姑娘……”當她的目光定在田婉的臉上時,她臉上突然一僵,餘下的話陡然收住,隻呆呆地望著田婉,神色似有幾分震驚。
田皇後見楊淑妃如此,皺了皺眉頭,問道:“淑妃,你怎麽了?”
楊淑妃微微一震,迴過神來,轉過臉,望著田皇後不自然地笑了笑,告罪道:“妾身沒想到世間還真有……真有像田姑娘如此美貌的女子,有些失態了,還請皇後娘娘恕罪。”說到這裏,她又迴過眼來,看向田婉。
她的目光裏似乎包含著什麽東西,讓田婉感覺有些不自在。
這時,楊竹欣也在一旁打著圓場,對著田皇後笑道:“皇後娘娘,我姑母身子剛好,精神難免有些不濟,還請皇後娘娘千萬別怪罪她。”
與田皇後說話之時,楊竹欣麵帶微笑,語氣輕柔,神情溫和,一派謙和有禮的大家閨秀之態,完全沒有對著田婉的傲慢和蠻橫,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
田皇後強壓著心頭的不快,淡笑著說道,“如今天氣冷,淑妃你既然不舒服,便多在宮裏呆著,沒事就別出來走動了。我一會兒叫人給你送一枝老山參,給你補補中氣。”
“多謝皇後娘娘。”楊淑妃趕緊謝恩,又說道,“妾久病初愈,多走幾步,這身子確實有些疲累。皇後娘娘,田姑娘,你們慢慢賞花,妾身與阿寶這便迴宮了。”
“你們去吧。”田皇後點了點頭。
楊淑妃與楊竹欣又行了禮,這才退了下去。就在楊淑妃的腳快要踏出山茶園的石門時,她又迴過頭來,望了望田婉,似乎有些欲言又止。可終究還是什麽都沒說,與楊竹欣一起離開了山茶園。
田皇後似乎也注意到了楊淑妃的異常之處,轉過臉來,對著田婉問道:“阿洛,你與楊淑妃可是舊識?”
田婉一臉茫然地搖了搖頭,說道:“迴姑母的話,阿洛今日與淑妃是初見。”
田皇後想想也是。田婉久居文州,剛來京城,怎麽可能之前便認識楊淑妃?可先前楊淑妃看田婉的眼神,怎麽看怎麽古怪。
見田皇後心情又不怎麽好了,田婉趕緊岔開話,指著先前楊淑妃與楊竹欣看那山茶花,一臉驚喜地說道:“姑母,你快看,這花長得果真很是奇異,明明在一株山茶花樹上,卻開有粉、紅二色的花呢。”
田皇後見田婉被山茶花吸引了去,忙上了前來,對著她笑道:“這叫鴛鴦雙嬌,就是一株樹上,開兩色花的。我上迴聽人說說蜀地有此奇花,可以一枝開雙色,特意叫人移了幾株來。不過,它這花骨朵打了快一月了,一直沒開花,我正等得心急來,沒想到,阿洛你一來,這花便開了。”說到這裏,田皇後看向田婉,笑道,“可見,阿洛怕是有喜事了。”
田婉臉一紅,趕緊說道:“那是阿洛運氣好,才有福氣來陪姑母來賞這奇花。”
田婉這番話,田皇後聽得極其舒服,將先前遇到楊淑妃和楊竹欣的不快之感一掃而光,興致勃勃地向田婉說起這山茶園裏各色品種的山茶花來,直到盡了興,才與田婉迴了鳳台宮。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玩遊戲去了……
田皇後皺著眉,一臉不滿地說道:“你二哥身為太子,代你父皇行祭天之禮,無可厚非,可那蕭頡又去做甚?陛下到底怎麽想的?”
蕭頡微微一頓,笑道:“父皇說是怕二哥忙不過來,才叫三哥來幫忙的。”
“有禮部的人在,用得著他蕭潁幫忙嗎?”田皇後冷笑。
“這次二哥和三哥去京郊,不僅行祭天之禮,還要代父皇去迎保成夫人進宮來。”蕭頡說道,“父皇想是二哥的精力主要放在祭天大典上,三哥可以抽身去接保成夫人。”
田皇後一愣,問道:“怎麽又去接保成夫人進宮?”
保成夫人嚴氏乃是元靖皇帝的乳母,與他形同母子。如今保成夫人隨兒子居住在離京不遠的水沐鎮,離圜丘不過二十裏地,皇帝想念嚴夫人的時候,有時也會差人接她來宮裏住幾日。田皇後記得,初夏的時候保成夫人才進宮住了半個多月,怎麽這時候皇帝又派人去接她來?
蕭頡笑了笑,說道:“母後可能忘了,臘月初九是保成夫人六十五歲的壽辰,父皇應該想在宮裏為她過壽。”
聽到蕭頡如此說,田皇後一臉了然地點了點頭:“應該是這個道理。太後早逝,陛下與保成夫人感情深厚,如今夫人年紀大了,陛下肯定想為她多過幾個壽日。”
“母後說得是,保成夫人的身子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能過一年是一年了。”蕭頡輕輕歎了一口氣,然後又轉過臉,望著田婉笑道,“阿洛姐姐,你這迴應該會多住一些日子吧?”
田婉還沒說話,田皇後便說道:“你阿洛姐姐要在宮裏住到過年。”
田婉畢竟是田家的人,自然還是要迴田府過年的。
“那過完年,阿洛姐姐還會迴宮裏來嗎?還是迴文州?”蕭頡又問道。
田皇後微微一怔,應道:“這個,到時候再說吧。”
聽到田皇後的話,田婉沒作聲。
如果沒有變故的話,上元節之日,太子妃的人選便會定下來。自己要是選上了,就要留在京中田家等著行大婚之禮,如果沒選上,那也是要迴文州了。當然,田皇後要留她在宮裏多呆一些日子,也是可以的。不過,那時候強留在宮裏還有何意義呢?隻不過是徒增世人的笑柄而已,還不如早些迴文州,陪伴父母。
蕭頡卻似乎沒想那麽多,隻對著田婉笑道:“如果阿洛姐姐要迴文州,我可以隨阿洛姐姐一道去。”說到這裏,他轉臉朝著田皇後笑了笑,“母後,兒臣也該去探望一下外祖母了。”
“你有這個心,自然好。”田皇後一臉愛憐地望著蕭頡,“不過,你倒不一定非要與阿洛一道去,說不定阿洛到時有事情迴不去。”
蕭頡一愣,像是想到了什麽,應了一聲:“哦。”
用午膳的時候,蕭頎沒過來。田皇後想他應該忙著準備前往寰丘祭天之事,也就沒多問。
午食過後,蕭頡因下午還要去北苑書房聽夫子授課,便先迴宮休息去了。田婉將田皇後送迴寢殿之後,便也迴自己所居的清韻閣午憩。
還未到未正之時,鳳台宮那邊便來人傳話,說田皇後叫田婉與她一道去禦花園裏走走。
田婉一聽,不敢耽擱,叫連雪趕緊幫著自己梳妝好,披上鬥篷便從小門去了鳳台宮。待她到的時候,田皇後已經收拾妥當,正在殿內等著田婉。
見田婉過來了,田皇後忙笑道:“阿洛,今日天氣這麽好,我們去園子裏走走吧。”
“好,姑母。”田婉一邊應著話,一邊上前扶著田皇後。
姑侄二人出了鳳台宮,一邊說笑著,一邊往禦花園而去。
雖說正值冬日,花草樹木大多凋零。但禦花園中栽種著從各地搜羅的奇花異草,根據各自的開花的季節,分種在不同的地方,讓宮中的貴人們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賞。比如,在禦花園西北邊,便遍種梅花、冬芙蓉、蘭草、山茶花等。對這些冬日開花的花草來說,此時正是當季之時。
今日天公作美,陽光正好,走在花叢中,芳香沁人,仿佛春日一般,人的心境也好了起來。
田皇後此時的心情不錯,帶著田婉,一邊悠哉地在園子裏逛著,一邊跟田婉介紹著禦花園的布局及各種花的習性。田婉專注地傾聽著,偶爾插兩句話。
梅園的臘梅剛打了花骨朵,還未怎麽開。兩人隨意看了看,便從梅園出來,便進了山茶園。此時山茶園卻是另一番景象,各色山茶花競相開放,紅的,黃的,白的,紫的,交相輝映,煞是好看。
正在這時,一個少女的聲音傳了來:“姑母,這是什麽花?真好看!”
這山茶園中,除了齊腰高的山茶花外,還有著不少常青樹,其中一株特別高大,要六七人才可合抱,立在園子正中,將山茶園隔成兩邊,也正好擋住了田婉與田皇後的視線。因而,此時田婉隻聽得到有人說話的聲音,卻看不見人。
聽到這聲音,田婉眉頭微微一皺。如果沒聽錯,這應該是楊竹欣的聲音。雖然她與隻楊竹欣交道了兩迴,可對她的聲音卻是印象深刻。
一個年長一些的女子聲音又響了起來:“阿寶,這你可問著我了。這花好像是皇後娘娘叫人新種的,我也不認識。”
阿寶!果然是楊竹欣。那日蕭潁也是這般喚她的。楊竹欣叫這女子為姑母,想必她應該便是楊淑妃了吧?
正在田婉愣神之際,楊竹欣帶笑的聲音又響了起來:“那晚上待潁哥哥迴來的時候,我去問問他!”
“潁兒是男子,更不懂得這些花花草草了。”楊淑妃笑道。
“可我怎麽覺得潁哥哥什麽都懂啊。”楊竹欣崇敬地說道,“我覺得,這天底下便沒有他不知道的。”
聽楊竹欣如此說,楊淑妃笑出聲來,這笑聲裏,帶著幾分驕傲。畢竟蕭潁是她撫養長大的,也是她唯一的依靠。蕭潁出色,她心裏自然歡喜。
田皇後的眉頭卻慢慢地蹙了起來。與楊淑妃相反,她最聽不得別人誇讚蕭潁了。她微微頓了頓,帶著田婉便向著楊淑妃與楊竹欣所在之處走了過去。
田婉自然緊緊跟上。
繞過擋在麵前的常青樹之後,田婉看見,一位披著海棠紅鬥篷的嬌豔少女,正扶著一位著紫色宮裝,外披銀鼠皮大氅的中年婦人,正站在一叢豔麗的山茶花前。這二人,正是楊淑妃與楊竹妃姑侄。
聽見有人過來的聲音,楊淑妃和楊竹欣轉臉望過來。看見田皇後突然出現,楊淑妃微微怔了一下,然後趕緊帶著楊竹欣上前見禮。
田皇後免了二人的禮,神情淡然地說道:“楊淑妃的身子可大好了?”
楊淑妃低著頭笑道:“謝皇後娘娘掛念,妾身子已無大礙。”
“你身子剛好,還是要顧惜點。”田皇後聲音不輕不重地說道,“你這身子可嬌弱得很,一年怕有十個月都在養病,我都免了你每日請安的禮了。你沒事兒也就別出來吹風了。”
楊淑妃笑了笑,說道:“皇後娘娘體恤妾,妾身一直銘感於心。得皇後娘娘開恩,準許妾身侄女阿寶進宮來陪妾,妾一時心頭歡喜,病也就好得差不多了。之前,妾身天天悶在屋子裏,再不出來曬曬,怕都要發黴了。今日阿寶說想來山茶園逛逛,妾便陪著她一起過來。跟阿寶這般年少女子在一起,妾身覺得自己好像也年輕了幾歲。”
在田皇後與楊淑妃說話時,田婉仔細瞅了瞅這個將蕭潁養育長大的女子。
雖然楊淑妃已經年近四旬,可仍然看得出來,年少時她是一位姿容出眾的女子。可惜,一紙詔書,這個美麗女子的一生就這樣被困在深宮裏,守著活寡。想到這裏,田婉心裏不禁有幾分惋惜。
聽到楊淑妃的話,田皇後笑了笑:“淑妃說的倒也是,我也是與侄女阿洛出來曬曬太陽,跟她們這些年輕姑娘在一起,心境確實要年輕不少。”
聽到田皇後提起自家侄女,楊淑妃忙抬眼過來,笑道:“想必這位便是田姑娘……”當她的目光定在田婉的臉上時,她臉上突然一僵,餘下的話陡然收住,隻呆呆地望著田婉,神色似有幾分震驚。
田皇後見楊淑妃如此,皺了皺眉頭,問道:“淑妃,你怎麽了?”
楊淑妃微微一震,迴過神來,轉過臉,望著田皇後不自然地笑了笑,告罪道:“妾身沒想到世間還真有……真有像田姑娘如此美貌的女子,有些失態了,還請皇後娘娘恕罪。”說到這裏,她又迴過眼來,看向田婉。
她的目光裏似乎包含著什麽東西,讓田婉感覺有些不自在。
這時,楊竹欣也在一旁打著圓場,對著田皇後笑道:“皇後娘娘,我姑母身子剛好,精神難免有些不濟,還請皇後娘娘千萬別怪罪她。”
與田皇後說話之時,楊竹欣麵帶微笑,語氣輕柔,神情溫和,一派謙和有禮的大家閨秀之態,完全沒有對著田婉的傲慢和蠻橫,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
田皇後強壓著心頭的不快,淡笑著說道,“如今天氣冷,淑妃你既然不舒服,便多在宮裏呆著,沒事就別出來走動了。我一會兒叫人給你送一枝老山參,給你補補中氣。”
“多謝皇後娘娘。”楊淑妃趕緊謝恩,又說道,“妾久病初愈,多走幾步,這身子確實有些疲累。皇後娘娘,田姑娘,你們慢慢賞花,妾身與阿寶這便迴宮了。”
“你們去吧。”田皇後點了點頭。
楊淑妃與楊竹欣又行了禮,這才退了下去。就在楊淑妃的腳快要踏出山茶園的石門時,她又迴過頭來,望了望田婉,似乎有些欲言又止。可終究還是什麽都沒說,與楊竹欣一起離開了山茶園。
田皇後似乎也注意到了楊淑妃的異常之處,轉過臉來,對著田婉問道:“阿洛,你與楊淑妃可是舊識?”
田婉一臉茫然地搖了搖頭,說道:“迴姑母的話,阿洛今日與淑妃是初見。”
田皇後想想也是。田婉久居文州,剛來京城,怎麽可能之前便認識楊淑妃?可先前楊淑妃看田婉的眼神,怎麽看怎麽古怪。
見田皇後心情又不怎麽好了,田婉趕緊岔開話,指著先前楊淑妃與楊竹欣看那山茶花,一臉驚喜地說道:“姑母,你快看,這花長得果真很是奇異,明明在一株山茶花樹上,卻開有粉、紅二色的花呢。”
田皇後見田婉被山茶花吸引了去,忙上了前來,對著她笑道:“這叫鴛鴦雙嬌,就是一株樹上,開兩色花的。我上迴聽人說說蜀地有此奇花,可以一枝開雙色,特意叫人移了幾株來。不過,它這花骨朵打了快一月了,一直沒開花,我正等得心急來,沒想到,阿洛你一來,這花便開了。”說到這裏,田皇後看向田婉,笑道,“可見,阿洛怕是有喜事了。”
田婉臉一紅,趕緊說道:“那是阿洛運氣好,才有福氣來陪姑母來賞這奇花。”
田婉這番話,田皇後聽得極其舒服,將先前遇到楊淑妃和楊竹欣的不快之感一掃而光,興致勃勃地向田婉說起這山茶園裏各色品種的山茶花來,直到盡了興,才與田婉迴了鳳台宮。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玩遊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