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張漢水想低調,都低調不了,隻得承認。


    “謝謝!”劉萬元感謝道。


    有這種醫術,交好一下,以後自己或家人有病啥的,或疑難雜症,就找他治一治,多一條路,何樂而不為。


    “醫者仁心,您不必客氣。”


    “不知你找我有什麽事?”劉萬元看著眼前的年輕人,沒事應該不會找自己。


    “是的。”


    張漢水看了看門外,見無人靠近,才道:“我有糧食,不知道供銷社收不收?”


    嗯?


    這年頭吃都吃不飽,真的有人有多餘的糧食賣嗎?


    要知道,如今供銷社都缺糧食。


    全國各地都缺衣少食,有的話,哪裏能不要。


    “收是收,不知道你有多少?”劉萬元問道。


    “要知道,現在全國各地都缺糧,各地鬧饑荒,逃饑荒,都是糧食不夠鬧的,如果你有糧食,我們供銷社有多少收多少的。”


    “有一些,不過我有一個條件,不知道劉主任能不能同意?”


    “你說?”劉主任問道。


    現在能拿出糧食來,沒有幾個人敢聲張,既然聲張出來,沒有所求是不可能的。


    “用糧食兌換茅台酒,可不可以?”


    嗯?


    劉萬元想了想,好像沒這種先例,搖搖頭:“暫時不可以,錢倒是可以。”


    張漢水點點頭,也就是問問,不行就算了,畢竟有規定,不是個人想改變就能改變的。


    又聊了會兒,也就離開供銷社。


    看來要買茅台,還是要到外麵去收集酒票才行。


    另外一點就是,把糧食賣給供銷社,不好解釋來曆。


    少的話還行,多了就說不清楚,會被調查。


    現在全國各地都缺衣少食的,突然一個人能拿出無數糧食來,還光明正大的賣給供銷社,很難不讓人懷疑糧食的出處。


    也解釋不了。


    畢竟處處鬧饑荒,哪裏都不可能有多餘的糧食,怎麽和人解釋都解釋不通,所以想把糧食賣給供銷社還是行不通。


    所以隻能拿到黑市去賣,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誰也不認識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人走賬清,別人懷疑也找不到自己人。


    中午,張漢水帶著秋丫與小妹來食堂炒了三個菜,兩葷一素,一人要了一碗素麵,兩個小丫頭吃的津津有味。


    下午去黑市賣了些糧食,換了些票和錢,五點鍾就收工迴家。


    一個禮拜後。


    吃完早餐,張漢水就帶著招弟她們一起去種大棚蔬菜。


    黃瓜、茄子、玉米、小白菜、苦瓜等。


    還有西瓜、香瓜。


    每樣都種上一些。


    五畝地的蔬菜大棚,能種不少瓜果蔬菜,自由發揮。


    家裏人多,對蔬菜的需求比較大,多種點也可以滿足一家人的蔬菜需求。


    引弟、大妮她們非常開心,一邊播種,一邊澆水,種下去,就等著種子生根發芽,長出菜苗以後,施肥除草,以後就有自己種的瓜果蔬菜吃。


    而且種菜之後,她們就有事情做,也有成就感。


    五畝地,沒有完全種完,主要是分時段種,就可以接的上蔬菜供應。


    一起種,收成的時候吃不完,沒長大又沒得吃,所以隔段時間種一些,正好吃完上一批,下一批長大又收獲接著吃,再種下一批,一年到頭全都可以替補,四季都不缺瓜果蔬菜吃。


    種下去後,以後澆澆水,發了芽,隔三差五施點肥,除下草,除病與害蟲等,就等待它們長大收獲。


    需要一定的時間。


    種菜,並不是那麽輕鬆的事情,要長的好,必須每天照應好才行。


    又過數月。


    村裏就要開始播種,種莊稼,每天出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村裏麵的食堂已經解散,今年各自都是自己在家做飯吃,不再吃大鍋飯。


    吃不吃大鍋飯,對於張漢水來說,他在山上當護林員,在山上吃飯,對他影響不大。


    今天陽光明媚。


    萬裏無雲。


    林家溝曬穀場上。


    一大早,林大山就通知村裏所有人在這裏開早會,有重要事情和大家宣布。


    張漢水也在場,掃向村裏的男女老少,最後把目光落到隊長身上。


    林平平、林娜、大棗、鳳丫幾人都站在他的身邊,一起等待著林大山接下來的話題。


    “鄉親們,今天開個會,有件事情和大家宣布一下,非常重要,這關係到全村能不能吃飽飯的事情,所以要認真聽。”林大山非常嚴肅的道。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道他要表達什麽。


    林大山見眾人安靜下來,目光掃向張漢水笑道:“漢水,下麵由你來給大家講一講?”


    嗯,張漢水上前,想低調都不行,林大山退到一邊,帶頭鼓掌,他才開始道:“隊長剛剛說了,此事關係到大家能不能吃飽的問題。”


    “所以這件事情,就是和莊稼有關。”


    “我這裏有一種水稻種子,叫雜交水稻,這種水稻種子,畝產可翻倍,加上農藥化肥,畝產千斤不是問題。”


    嗯?


    眾人以為自己聽錯,再好的田,畝產也就三、四百斤。


    還是第一次聽到,水稻能畝產千斤的,都覺得有些天方夜譚,表示懷疑。


    “漢水,真的有這種畝產千斤的水稻種子嗎?”一位大爺非常有興趣的問道。


    “是呀?”


    眾人的目光都投向他,半信半疑。


    要是別人說,他們不相信,但他的話,村民們還是相信一些的。


    “是的,畝產千斤,甚至一千二百斤每畝,最少都有八、九百斤一畝。”張漢水非常肯定道。


    以雜交水稻的產量,加上化肥與農藥,在後世,種的好,最少千斤左右,這是不用懷疑的。


    喔,村民們馬上興趣滿滿,雖然不知道真假,但張漢水在他們心目中的誠信度非常高,即使懷疑,也相信他。


    張漢水笑了笑,繼續道:“當然,一切以事實說話,所以我已經和隊長商量好,也和鄉親們商量一下,打算先種十畝地做個試驗田。”


    “是不是像我說的那樣,待到莊稼豐收時,自見分曉。”


    村民們點點頭,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即使不成功,損失也不大,所以非常讚同張漢水搞這個試驗。


    “隊長,我說完了。”張漢水讓到一邊,接下來就是投票環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是西紅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是西紅柿並收藏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