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富在深山
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 作者:不是西紅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
張漢水應聲,打開鍋蓋,一股熱氣從鍋中升騰而起,飯香撲鼻。
哇!
這一幕,直接震驚一家四口人。
隻見飯鍋中,白白胖胖的大米飯煮了滿滿當當的一大鍋。
這怎麽可能?
一家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是說他隻是村裏的一名護林員,咋有這麽多糧食吃。
這年頭,哪裏有純大米飯煮來吃的,一般都是和別的食物混雜搭配在一起,弄成雜糧,煮在一起吃。
一鍋食物,大米的份量可能十成占不到一成的主糧。
而他這一鍋大米飯中,卻沒有摻雜任何的雜糧,著實是人見人震驚,花見花開富貴。
“小胡、二狗、叔叔阿姨,不知道您們今天要來,沒有準備好,將就將就。”張漢水招唿道。
嗯?
一家四口聽了他的話,直接震驚當場,這叫沒有準備好?
這叫將就著吃?
有葷有素,雞鴨魚肉,還有一大鍋不加雜糧的大米飯,在這饑荒年,就是在城裏麵,也沒幾家人能有這麽好的夥食吧?
關鍵是這菜裏的油,油比湯多,誰家有這麽多油吃啊!
一時之間,一家四口也不知道該如何接下他這句話。
接不了,一點都接不了。
就在一家四口呆愣之際,張漢水已經拿起了大白碗和飯勺,往碗裏打飯。
一勺一勺又一勺,把一個大碗裏裝滿了飯,放到胡菲麵前。
一家四口看著這大碗熱氣騰騰,白白胖胖,香噴噴的大米飯,目瞪口呆,直咽唾液。
想吃。
也實在是想不到,一個護林員的生活咋會這麽的好?
雖然他還會醫術,但這年頭也不可能有這麽好的生活吧?
不說菜,就是這一大鍋大米飯,也不是一般人家拿的出來招待客人的。
在這饑荒年,有玉米糊糊等粗糧吃,不挨餓,就已經很不錯了,要啥大米飯和白麵饅頭。
有些地方饑荒鬧的嚴重,就是糠、玉米杆子、草根、樹皮、稻草等也不會浪費,全都要進肚子,就這,還沒得吃。
餓急了,連“觀音土”都有人吃過。
馬上,張漢水又給李二狗、李大柱、梅花一人盛了一大碗米飯,自己打了一碗湯,陪著他們吃。
“叔叔阿姨,小胡、二狗,吃吧?”張漢水招唿道。
嗯。
好!
一家四口這才反應過來,拿起碗筷就開吃。
不吃不知道。
吃了根本就停不下來。
色香味俱全,看著就很有食欲,吃起來更有食欲。
不說別的,就是這大米飯,不用下飯菜一人都能吃下幾碗。
馬上,大快朵頤。
也不敢問,他這些食材是從哪裏來的。
有些問題是不能問的。
所以一家四口隻管吃飯,不說話。
半個小時後,一桌子的飯菜就被一家四口一掃而光。
又聊了一會兒,一家四口才告辭而去。
“等一下?”
禮尚往來,就當他們要離開時,張漢水追出院子,一手提著一桶十斤重的菜籽油追上。
“叔叔阿姨,您們拿了這麽多東西來,我也沒什麽給你們的,把這兩桶油帶上。”
嗯?
一家四口看著這兩大桶油,也是目瞪口呆。
在這年頭,油都供應不上,這一下提出兩大桶油出來,隻能說已經是無敵的存在。
“漢水,這……這咋好意思呢?”
梅花哪裏敢去接。
雖然想要,但這可是兩桶油,十公斤重,根本就不好意思要。
加上這次上門,純粹是為了感謝他治好兒子的病,讓媳婦終於在結婚七年後懷上孩子。
咋還能要他的迴禮。
且這個迴禮還不輕。
“叔叔阿姨,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如果您們不收下,那就是看不起我?”
“沒有,我們沒有看不起你啊!”梅花馬上否認道。
李大柱、胡菲、李二狗都搖搖頭,表示沒有一點這個意思。
“那就收下來?”
“好!我們收下,收下。”
李大柱開心道。
伸出雙手從他手中接過兩桶油。
雖然一家四口嘴上說不要,但心裏那是非常想要,隻是不好意思而已。
但見張漢水是真給,也就不再客氣,收下這兩桶油才吿辭而去。
……
一覺醒來。
時間已經到了淩晨兩點半。
張漢水打算迴那邊看看。
“戒指,戒指,帶我去那邊吧戒指?”
……
上午。
謝莉莉就來家裏找他,主要是帶他去參觀參觀村裏種植的有機瓜果蔬菜試驗田。
不得不說,她還是有一套的,加上請了陸可欣這麽一位農業技術員的專門指導,有機瓜果蔬菜的種植非常成功,長勢良好,過些日子就可以采摘拿去賣。
“漢水,村子裏麵種下的這十來畝有機白蘿卜、大白菜和胡蘿卜長勢良好,再過數月就可以采收,你那邊可以一起完成收購,銷售出去嗎?”
謝莉莉問道。
擔心的就是這個。
東西是種出來了,賣不賣的動,能不能賣個好價錢才是問題的所在。
沒有收購商來采購,推銷不出去,種的再多,再好也要爛在地裏或便宜大甩賣,可能虧的血本無歸。
“可以,有多少我就能吃下多少。”
張漢水胸有成竹。
不是吹牛皮,而是實話實說。
就算一時半會真賣不出去,他還有第二條方案,可以完全止損,那就是收入空間裏麵慢慢賣。
第一空間儲物空間裏麵足有999個正規足球場大小,加上裏麵的時間是靜止的。
瓜果蔬菜在空間裏麵無論放多久,都不會壞,一下賣不出去,留著慢慢賣。
這邊賣不出去,還可以拿到1960那邊去賣。
有了空間的輔助,穿越與儲存功能,就沒有賣不出去的可能。
區區十畝地的有機蔬菜,更不在他的話下。
哇,聽到男人這吊炸天的迴答,謝莉莉眼睛裏麵直冒星星。
隻要銷售問題解決,價格上還過的去,那村民們隻要能種出來,就有了穩定的收成,創收致富已經不是難題。
至於價格,謝莉莉現在沒有和他談,那是對他的信任。
也是對他實力的一種肯定。
同時,如果沒有他的一次性捐款一千萬,這次楓樹村裏的有機瓜果蔬菜試驗田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辦的這麽順利。
所以她完全相信張漢水,不會虧待村民,更不會給父老鄉親們挖坑,忽悠他們,會給一個比較公道的價格來收購這批有機瓜果蔬菜。
張漢水應聲,打開鍋蓋,一股熱氣從鍋中升騰而起,飯香撲鼻。
哇!
這一幕,直接震驚一家四口人。
隻見飯鍋中,白白胖胖的大米飯煮了滿滿當當的一大鍋。
這怎麽可能?
一家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是說他隻是村裏的一名護林員,咋有這麽多糧食吃。
這年頭,哪裏有純大米飯煮來吃的,一般都是和別的食物混雜搭配在一起,弄成雜糧,煮在一起吃。
一鍋食物,大米的份量可能十成占不到一成的主糧。
而他這一鍋大米飯中,卻沒有摻雜任何的雜糧,著實是人見人震驚,花見花開富貴。
“小胡、二狗、叔叔阿姨,不知道您們今天要來,沒有準備好,將就將就。”張漢水招唿道。
嗯?
一家四口聽了他的話,直接震驚當場,這叫沒有準備好?
這叫將就著吃?
有葷有素,雞鴨魚肉,還有一大鍋不加雜糧的大米飯,在這饑荒年,就是在城裏麵,也沒幾家人能有這麽好的夥食吧?
關鍵是這菜裏的油,油比湯多,誰家有這麽多油吃啊!
一時之間,一家四口也不知道該如何接下他這句話。
接不了,一點都接不了。
就在一家四口呆愣之際,張漢水已經拿起了大白碗和飯勺,往碗裏打飯。
一勺一勺又一勺,把一個大碗裏裝滿了飯,放到胡菲麵前。
一家四口看著這大碗熱氣騰騰,白白胖胖,香噴噴的大米飯,目瞪口呆,直咽唾液。
想吃。
也實在是想不到,一個護林員的生活咋會這麽的好?
雖然他還會醫術,但這年頭也不可能有這麽好的生活吧?
不說菜,就是這一大鍋大米飯,也不是一般人家拿的出來招待客人的。
在這饑荒年,有玉米糊糊等粗糧吃,不挨餓,就已經很不錯了,要啥大米飯和白麵饅頭。
有些地方饑荒鬧的嚴重,就是糠、玉米杆子、草根、樹皮、稻草等也不會浪費,全都要進肚子,就這,還沒得吃。
餓急了,連“觀音土”都有人吃過。
馬上,張漢水又給李二狗、李大柱、梅花一人盛了一大碗米飯,自己打了一碗湯,陪著他們吃。
“叔叔阿姨,小胡、二狗,吃吧?”張漢水招唿道。
嗯。
好!
一家四口這才反應過來,拿起碗筷就開吃。
不吃不知道。
吃了根本就停不下來。
色香味俱全,看著就很有食欲,吃起來更有食欲。
不說別的,就是這大米飯,不用下飯菜一人都能吃下幾碗。
馬上,大快朵頤。
也不敢問,他這些食材是從哪裏來的。
有些問題是不能問的。
所以一家四口隻管吃飯,不說話。
半個小時後,一桌子的飯菜就被一家四口一掃而光。
又聊了一會兒,一家四口才告辭而去。
“等一下?”
禮尚往來,就當他們要離開時,張漢水追出院子,一手提著一桶十斤重的菜籽油追上。
“叔叔阿姨,您們拿了這麽多東西來,我也沒什麽給你們的,把這兩桶油帶上。”
嗯?
一家四口看著這兩大桶油,也是目瞪口呆。
在這年頭,油都供應不上,這一下提出兩大桶油出來,隻能說已經是無敵的存在。
“漢水,這……這咋好意思呢?”
梅花哪裏敢去接。
雖然想要,但這可是兩桶油,十公斤重,根本就不好意思要。
加上這次上門,純粹是為了感謝他治好兒子的病,讓媳婦終於在結婚七年後懷上孩子。
咋還能要他的迴禮。
且這個迴禮還不輕。
“叔叔阿姨,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如果您們不收下,那就是看不起我?”
“沒有,我們沒有看不起你啊!”梅花馬上否認道。
李大柱、胡菲、李二狗都搖搖頭,表示沒有一點這個意思。
“那就收下來?”
“好!我們收下,收下。”
李大柱開心道。
伸出雙手從他手中接過兩桶油。
雖然一家四口嘴上說不要,但心裏那是非常想要,隻是不好意思而已。
但見張漢水是真給,也就不再客氣,收下這兩桶油才吿辭而去。
……
一覺醒來。
時間已經到了淩晨兩點半。
張漢水打算迴那邊看看。
“戒指,戒指,帶我去那邊吧戒指?”
……
上午。
謝莉莉就來家裏找他,主要是帶他去參觀參觀村裏種植的有機瓜果蔬菜試驗田。
不得不說,她還是有一套的,加上請了陸可欣這麽一位農業技術員的專門指導,有機瓜果蔬菜的種植非常成功,長勢良好,過些日子就可以采摘拿去賣。
“漢水,村子裏麵種下的這十來畝有機白蘿卜、大白菜和胡蘿卜長勢良好,再過數月就可以采收,你那邊可以一起完成收購,銷售出去嗎?”
謝莉莉問道。
擔心的就是這個。
東西是種出來了,賣不賣的動,能不能賣個好價錢才是問題的所在。
沒有收購商來采購,推銷不出去,種的再多,再好也要爛在地裏或便宜大甩賣,可能虧的血本無歸。
“可以,有多少我就能吃下多少。”
張漢水胸有成竹。
不是吹牛皮,而是實話實說。
就算一時半會真賣不出去,他還有第二條方案,可以完全止損,那就是收入空間裏麵慢慢賣。
第一空間儲物空間裏麵足有999個正規足球場大小,加上裏麵的時間是靜止的。
瓜果蔬菜在空間裏麵無論放多久,都不會壞,一下賣不出去,留著慢慢賣。
這邊賣不出去,還可以拿到1960那邊去賣。
有了空間的輔助,穿越與儲存功能,就沒有賣不出去的可能。
區區十畝地的有機蔬菜,更不在他的話下。
哇,聽到男人這吊炸天的迴答,謝莉莉眼睛裏麵直冒星星。
隻要銷售問題解決,價格上還過的去,那村民們隻要能種出來,就有了穩定的收成,創收致富已經不是難題。
至於價格,謝莉莉現在沒有和他談,那是對他的信任。
也是對他實力的一種肯定。
同時,如果沒有他的一次性捐款一千萬,這次楓樹村裏的有機瓜果蔬菜試驗田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辦的這麽順利。
所以她完全相信張漢水,不會虧待村民,更不會給父老鄉親們挖坑,忽悠他們,會給一個比較公道的價格來收購這批有機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