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雪剛下不久,還不是很大,地上還沒啥積雪,出行還是可以的。


    如果雪下太大,就不適合讓三妮趕路,畢竟才六歲,下這麽大的雪可是很危險的。


    聽二妮的話,她娘的情況不是很妙,張漢水打算早點去她家給二妮娘看看病,救救她們的娘也好。


    “小棗、招弟你們就在家待著,我和二妮她們去劉家屯子一趟。”


    張漢水說著就進入自己臥室,避開她們的目光,從空間裏麵取出一些營養品、糧食與食材,裝入編織袋內,帶去二妮家。


    不然缺衣少食的,去了她家也沒啥好吃的,再說,病人也要點營養品補補身子,好的更快。


    本來不需多此一舉,去了那邊從空間裏麵取出就行,隻是有二妮和三妮一路同行,這個懶也就偷不得。


    張漢水一邊把二八大杠自行車推出家門,一邊對女孩子們道:“如果今天晚上不迴來,估計會在那邊住下,晚飯就不用等我迴來再吃,知道了嗎?”


    “嗯嗯,我們知道了!”女孩子們異口同聲道。


    “水哥,你們路上小心。”招弟也關心的道。


    “嗯嗯”,小棗、引弟她們也點點頭,和招弟一樣叫他們三個路上注意安全。


    “知道了!”張漢水也迴了句,就和二妮姐妹倆一起向院門口走去。


    下山的路太陡峭,太小,不好騎自行車走,張漢水就推著自行車走在前邊,二妮、三妮就跟在自行車後麵一起向山下走去。


    他尋思著,有時間這條上山的路與村裏連接的路真要修一修才好。


    不說通汽車,卡車那麽大的路,最起碼自行車可以騎著上下山才行。


    但要修,還是要修大一點,以後弄輛農用拖拉機來開開也好。


    “小棗,二妮她們真可憐!”招弟看著姐妹倆如今的遭遇,有種同病相憐的感受。


    她的奶奶與娘是在逃饑荒的路上沒的,而她的父親是在路上走失,下落不明,不知生死,已經無處去尋。


    以後還能不能相遇,這都是一個未知數。


    但在十姐妹的心中,希望會有這一天,也期盼這一天的到來。


    覺得她們的爹隻是走失,或許還好好的活著,並沒有死,或許有一天爹會來尋她們,團聚。


    小棗點點頭,也是早有體會,她爹已經沒了多年,日子過的有多難她是親身經曆過的:


    “看到她們,就像看到我爹當年沒的時候,我和姐姐與我娘當時是多麽無助!”


    “好在如今已經挺過來,我和姐姐也已長大,又有水哥的幫助,我們的日子比之前過的更好,現在也不缺糧食吃,偶爾還能吃頓肉。”


    “嗯嗯”,招弟和九個妹妹同時點點頭,沒有張漢水收留她們十姐妹,這個冬天還不知道在哪裏,如何撐下去,有沒有糧食過冬都是個未知數。


    所以十姐妹對於張漢水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現在這裏就是她們的新家,這個男人就是她們的依靠,雖然院子裏隻有幾間小木屋,但起碼能遮風擋雨,糧食夠吃,這大冬天的也不需要再忍饑挨餓。


    比起她們之前逃荒出來,一路風餐露宿,忍饑挨餓,好了不知多少倍。


    一大二小來到山下,路平坦了,張漢水才停下二八大杠自行車對姐妹倆道:“二妮,你坐後麵,三妮坐前麵。”


    “我載著你們騎車走,速度快的多,個把小時就能到你們村。”


    嗯嗯,二姐妹應聲,二妮十二歲,坐車後麵正好,三妮才六歲,正好坐前麵的單杠上。


    這在六、七、八、九十年代,甚至是在兩千年初期的鄉下,別的出行交通工具少的情況下,用自行車載人出行的畫麵並不少見。


    六十年代的話,有自行車的人家還是少之又少的。


    特別是七、八十年代,普遍自行車,別的交通工具少,這個時期,基本上是自行車當道。


    八十年代,也有了摩托車,但能買的起的人家非常少,自然主要還是以自行車為主。


    到了九十年代後,摩托車開始盛行,但主要的交通工具還是以自行車為主,原因很簡單,摩托車幾千塊錢一輛,還要加油啥的,一般人家也買不起,自行車勉勉強強百來塊,普通老百姓咬咬牙還是能買的起的。


    小車,九十年代開始上市,到了兩千年後已經盛行,之後就是路上的車比人多,自行車漸漸的被汽車、二輪電動車取代。


    當然,雖然被取代,但自行車的市場還在,還是有小部分人騎的,雖然騎的人少,卻也把這種人力交通工具保留了下來,沒有絕跡。


    自行車載人,上坡太費力,下坡怕太快刹不住車。


    但他的速度不減,飛馳向前,這就是他如今的過人之處,力氣和耐力已經不是一般的大。


    不到一個小時,張漢水搭著姐妹倆已經到劉家屯子二妮家門口。


    馬上,大妮迎出來:“水哥,嗚嗚……”


    衝上來抱住他,已經破防哭出聲音。


    張漢水拍了拍少女的肩膀,叫她安心:“嗯,問題不大。”


    讓她哭出來,發泄一下也好。


    等大妮哭完,張漢水才走進屋子裏麵,見錢桂花躺在炕上已經奄奄一息,快不行的樣子。


    上去檢查了下,把把脈,確實有病,但不是身體上的病,而是心病。


    丈夫的死對她打擊很大,這是心病,不敢獨自麵對未來的生活,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急火攻心,一下就病倒在床。


    加上營養不良,她的身子骨也就一天比一天虛弱,到了現在,也可以說是已經病入膏肓。


    以現在她家和村裏的條件,沒有能力接受更好的治療,除了等死也沒有別的辦法。


    另外嚴冬的到來,對於她這副虛弱的身子骨更是雪上加霜,如果沒有自己出麵,她這個冬天還真不一定能挺過去。


    張漢水給她把把脈,診斷了一下,找出治療的方法,才好對她對症下藥。


    “水哥,我娘還有救嗎?”大妮擔心的問道。


    張漢水點點頭:“問題不大,心放寬點,吃點營養品調理調理就會好的。”


    “就這麽簡單?”大妮、二妮和三妮都有些不相信,覺得自己母親已經病入膏肓,撐不了多久,咋會沒事。


    另外這個營養品,她們也買不起,家裏養的兩隻老母雞,前些日子也發病死了,連雞蛋也吃不上,更別提別的營養品。


    即使她們有錢,也沒票去買,更何況她們現在是既沒錢,也沒票,難上加難。


    “你們娘主要是心病,加上急火攻心,營養不良和體虛,需要藥物調理,寬心和營養補充。”張漢水簡單和三姐妹解釋下,讓她們不用那麽擔心。


    “漢水,孩……孩他爹沒了呀!”


    嗚嗚嗚~


    錢桂花見到他來家裏看自己,馬上破防哭了起來。


    張漢水點點頭:“桂花姐,節哀順變,多哥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你們的生活還得繼續。”


    “我想多哥在天之靈,也盼著你們好好活下去,你也要放寬心,你也不隻有自己一個人,還有大妮、二妮、三妮。”


    “如果你再有什麽三長兩短,那大妮她們不就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那多可憐。”


    “我想你也不想看到她們姐妹三個無依無靠,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吧?”


    “如今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了爹,又沒有了娘,沒人疼,日子不會好過。”


    “三妮才六歲,那麽小,更加不能失去母親,大妮也才十三、二妮才十二,都還沒成年,不能自立,還要依賴別人生活下去。”


    “現在大家都缺衣少食,自己家的孩子都養不活,誰又願意收養別人家的孩子,就算被收養,好的話還好,不好的話受苦受罪,那對孩子們就太不公平。”


    “娘,您不能丟下我們,我們不能沒有娘!”


    “娘,嗚嗚嗚……”


    “娘,你一定要好起來,水哥說了,你的身體無大礙,可以好的。”


    姐妹仨撲向母親,哭得稀裏嘩啦的。


    嗚嗚嗚,錢桂花雙手抱住三個女兒,哭成一團。


    咳咳~


    “漢水,隻是我這身體已經病入膏肓,要想好起來估計沒有可能!”錢桂花有氣無力的道。


    “沒事,我有醫術,隻要你對自己有信心,想活下去,我就能讓你恢複如初,健健康康的長命百歲不是問題。”張漢水安慰道。


    咳咳,錢桂花聽了他的話沉默起來……


    “還有大姐,你放心,雖然多哥不在了,但大妮、二妮、三妮並不是沒人關心,沒人幫助,以後她們我來養,保證讓你們豐衣足食,快快樂樂的生活下去,未來可期。”


    “聽我的大姐,就算你不相信別人,也該相信我吧?”


    “你應該也知道,我不但收留了梅子姐妹,又收留了上官招弟十姐妹,鳳丫姐弟幾個,小棗的爹也沒了,就算再收留她們三姐妹,也就是多幾張口吃飯,對於我來說不難。”


    “水哥!”姐妹仨聽了他的話,心裏麵暖洋洋起來。


    錢桂花再次陷入沉思之中,想了想,好像是這麽迴事。


    收養十姐妹和啞女姐妹倆、鳳丫姐弟的事情,她早就知道,所以非常相信他的話與為人。


    “嗯,漢水兄弟,我……我相信你,隻是……隻是這樣我們就拖累你了!”


    “沒事的大姐,十幾個我都養的起,再多幾張口吃飯這對於我來說壓力不大,問題是你要好起來才行,知道嗎?”


    “嗯嗯,漢水兄弟,我全聽你的。”


    張漢水點點頭,隻要她沒有放棄自己,就還有的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是西紅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是西紅柿並收藏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