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分頭行動
60年代,饑荒年,趕山挖百年參 作者:不是西紅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水哥,把你的背簍給我背吧?”
走了一會兒,引弟上前道。
想幫男人多做點事情,讓他輕鬆一點。
“讓我來背,我不怕累。”思弟也上前道。
“我來,我來背。”盼弟也上前道。
望弟也上前一步:“還是讓我來背,我力氣大。”
念弟也不甘示弱,上前道:“水哥,我力氣也不小,讓我背?”
想弟、來弟、夢弟見了姐姐們的舉動,也圍了上去要背。
有弟才三歲大,自然背不了,隻能在後麵望著姐姐們爭先恐後的要給張漢水背背簍,不知道該怎麽辦。
張漢水見自己被九姐妹包圍了,也不知道給誰背才好,不管給誰背,都覺得不好,還是自己背:“沒事,迴來再讓你們背。”
嗯嗯。九姐妹這才點點頭,和他繼續向前走。
下一刻。
張漢水帶著九姐妹來到小溪邊,開始摸魚抓蝦。
引弟帶著妹妹們抓喇蛄,它們活動緩慢,根本就不用什麽技術,就能抓到,非常適合她們來抓。
張漢水捕魚,魚在水裏的速度非常的快速,她們是抓不到的,也就隻有他的速度能抓到。
“哇,水哥,你看我抓到了什麽?”
突然,七妹想弟抓著一隻什麽東西來到了男人麵前一驚一乍的道。
張漢水看去,馬上眼前一亮:“好東西,林蛙。”
林蛙,也叫“雪蛤”、或蛤士蟆,營養豐富、還有藥用價值。
其雌性體內有一種叫“蛤油”的東西,可入藥,治療神經衰弱、體弱、美容養顏、滋補強身健體等用處。
雪蛤幹,可配別的菜用來燉煮,別有一番風味。
新鮮的雪蛤,油炸、配料燉煮,也是非常美味的。
既然碰到了,張漢水打算抓一些迴去嚐嚐鮮。
“引弟,你們可以抓一些這種林蛙,晚上我做給你們嚐嚐鮮。”
“好的水哥!”引弟答應著,馬上吩咐下去,找這種林蛙抓。
九姐妹沒有猶豫,馬上行動起來。
不一會兒,就抓了不少。
張漢水沒有去管她們,繼續抓溪間小魚。
溪流中的小魚肉質細膩、美味,他每次來,都要多撈一些迴去。
主要是有個空間,吃不完直接存儲在空間裏麵,裏麵時間禁止,放多久也不會壞,要吃隨時從裏麵取出來做就可以。
“嬸子?嬸子?”
李寡婦聽到門外有人在叫,馬上迎了出來查看,見是啞女,上前問道:“梅子,今天你咋下山來了?”
“是水叔叫我下來的,叫嬸子、大棗姐一起上山去過中秋節,水哥還說了,一定要去,現在就去。”啞女迴道。
李寡婦點點頭,眼眶兒就是一紅:“好,我和大棗馬上收拾一下就去。”
“娘,梅子說啥?”大棗出來問道。
見啞女已經離開,向一邊的鳳丫家裏走去。
“漢水讓梅子下山,叫我們去山上一起過中秋節。”李寡婦笑逐顏開的道。
顯然,她是非常願意去的。
大棗也是一喜:“水哥對我們真好!”
“是的,沒有漢水的幫助,我們家的糧食不會像現在這麽富足。”
“小棗那丫頭還學會了認字,騎自行車,人也吃好了,這都是漢水給的。”
大棗點點頭,把這些記在了心裏麵,千言萬語,記在心裏。
“梅子姐,今天不是中秋節嗎?你下山幹什麽?”
二郎站在自家門口,見啞女來了,有些好奇的問道。
秋丫見了她,也趕緊迎了出來開心道:“梅子姐,今天過節。”
過節,小丫頭顯得非常開心,比平時精神不少。
“二郎,鳳丫姐呢?”
“去江邊洗衣服了。”
“那大郎呢?”
“坐小棗姐的自行車,不知道去了哪裏,反正她也沒說。”二郎嘟囔道。
她剛才在路上雖然遇到過小棗,也沒告訴她去哪裏,所以也不知道。
“二郎、秋丫,是水叔叫我下山,叫你們一起去山上過中秋節,等鳳丫姐迴來了你告訴她一聲。”
啞女把此來的目的告訴兄妹倆,兄妹聽了馬上笑逐顏開,也不多說,撒開腳丫子就向江邊跑去找大姐,告知此事。
鳳丫看了看兄妹倆的背影,笑了笑,轉身繼續去把這件事告訴林大山一家。
“爺爺,我迴來了。”
燕子提著一個袋子,走進了家裏,向裏喊了聲。
九叔拿著老煙杆,坐在門坎上吞雲吐霧,見孫女迴來了,臉上立即堆滿了笑容。
燕子走過去,在爺爺身邊坐下,伸手奪過了老爺子手中的煙杆子,把袋子伸給了他。
“啥?”九叔接過袋子有些好奇的問道。
“是您新收的那個好徒弟,讓我帶下山來孝敬您的。”
喔。九叔一喜,打開袋子,裏麵竟然是滿滿一碗餃子,那是一個香:“好,餃子好,漢水真有良心。”
迫不及待的取出碗,拿了一個吃起來,馬上眼前一亮:“嗯嗯,還是豬肉餡的,真好吃。”
“好像不是煮的,是蒸的吧?”
“嗯,蒸的,我們已經每人吃過一碗。”燕子笑道。
“要不要再來一點?”九叔把碗伸向孫女。
燕子搖搖頭:“不用了爺爺,我已經吃飽了。”
老爺子也就不再客氣,大快朵頤起來。
“爺爺,水哥叫我們一起上山過中秋節,馬上就去,而且還叫上了山叔他們。”
“那就去吧,一起熱鬧熱鬧也好。”九叔沒有猶豫,一口答應下來。
燕子沒有想到,自己爺爺會答應的這麽爽快,可想而知,他是有多麽的看重這個新收的徒弟。
鄉間馬路上,小棗騎著二八大杠自行車,雙腳使勁的向前蹬著,兩個輪子轉動著,與風相撞,拍打衣服,唿唿作響。
車尾座上,叉開腿坐的二郎,享受著坐自行車的快樂。
雖然山間馬路坑坑窪窪、凹凸不平,車子顛簸的厲害,但也不妨礙他那一顆快樂的童心。
“小棗姐,現在離劉家屯子還有多遠?”長孫大郎問道。
覺得有些遠,她騎了半天,還是沒有到目的地。
作為外鄉人,對周圍的村落也不熟悉,也沒去過,心裏沒有一點路數。
“嗯,有些遠,幾十裏的地。”小棗笑道。
“啊,這麽遠!”大郎張大嘴巴,表示驚訝。
“不過騎自行車,就快了不少,但迴來肯定是要走路的。”
“為啥?”
“你想,劉大妮姐妹仨沒自行車,咱一輛自行車,又載不了那麽多人,不得走路?”
大郎點點頭,恍然大悟:“嗯,那就隻能走路了!”
走了一會兒,引弟上前道。
想幫男人多做點事情,讓他輕鬆一點。
“讓我來背,我不怕累。”思弟也上前道。
“我來,我來背。”盼弟也上前道。
望弟也上前一步:“還是讓我來背,我力氣大。”
念弟也不甘示弱,上前道:“水哥,我力氣也不小,讓我背?”
想弟、來弟、夢弟見了姐姐們的舉動,也圍了上去要背。
有弟才三歲大,自然背不了,隻能在後麵望著姐姐們爭先恐後的要給張漢水背背簍,不知道該怎麽辦。
張漢水見自己被九姐妹包圍了,也不知道給誰背才好,不管給誰背,都覺得不好,還是自己背:“沒事,迴來再讓你們背。”
嗯嗯。九姐妹這才點點頭,和他繼續向前走。
下一刻。
張漢水帶著九姐妹來到小溪邊,開始摸魚抓蝦。
引弟帶著妹妹們抓喇蛄,它們活動緩慢,根本就不用什麽技術,就能抓到,非常適合她們來抓。
張漢水捕魚,魚在水裏的速度非常的快速,她們是抓不到的,也就隻有他的速度能抓到。
“哇,水哥,你看我抓到了什麽?”
突然,七妹想弟抓著一隻什麽東西來到了男人麵前一驚一乍的道。
張漢水看去,馬上眼前一亮:“好東西,林蛙。”
林蛙,也叫“雪蛤”、或蛤士蟆,營養豐富、還有藥用價值。
其雌性體內有一種叫“蛤油”的東西,可入藥,治療神經衰弱、體弱、美容養顏、滋補強身健體等用處。
雪蛤幹,可配別的菜用來燉煮,別有一番風味。
新鮮的雪蛤,油炸、配料燉煮,也是非常美味的。
既然碰到了,張漢水打算抓一些迴去嚐嚐鮮。
“引弟,你們可以抓一些這種林蛙,晚上我做給你們嚐嚐鮮。”
“好的水哥!”引弟答應著,馬上吩咐下去,找這種林蛙抓。
九姐妹沒有猶豫,馬上行動起來。
不一會兒,就抓了不少。
張漢水沒有去管她們,繼續抓溪間小魚。
溪流中的小魚肉質細膩、美味,他每次來,都要多撈一些迴去。
主要是有個空間,吃不完直接存儲在空間裏麵,裏麵時間禁止,放多久也不會壞,要吃隨時從裏麵取出來做就可以。
“嬸子?嬸子?”
李寡婦聽到門外有人在叫,馬上迎了出來查看,見是啞女,上前問道:“梅子,今天你咋下山來了?”
“是水叔叫我下來的,叫嬸子、大棗姐一起上山去過中秋節,水哥還說了,一定要去,現在就去。”啞女迴道。
李寡婦點點頭,眼眶兒就是一紅:“好,我和大棗馬上收拾一下就去。”
“娘,梅子說啥?”大棗出來問道。
見啞女已經離開,向一邊的鳳丫家裏走去。
“漢水讓梅子下山,叫我們去山上一起過中秋節。”李寡婦笑逐顏開的道。
顯然,她是非常願意去的。
大棗也是一喜:“水哥對我們真好!”
“是的,沒有漢水的幫助,我們家的糧食不會像現在這麽富足。”
“小棗那丫頭還學會了認字,騎自行車,人也吃好了,這都是漢水給的。”
大棗點點頭,把這些記在了心裏麵,千言萬語,記在心裏。
“梅子姐,今天不是中秋節嗎?你下山幹什麽?”
二郎站在自家門口,見啞女來了,有些好奇的問道。
秋丫見了她,也趕緊迎了出來開心道:“梅子姐,今天過節。”
過節,小丫頭顯得非常開心,比平時精神不少。
“二郎,鳳丫姐呢?”
“去江邊洗衣服了。”
“那大郎呢?”
“坐小棗姐的自行車,不知道去了哪裏,反正她也沒說。”二郎嘟囔道。
她剛才在路上雖然遇到過小棗,也沒告訴她去哪裏,所以也不知道。
“二郎、秋丫,是水叔叫我下山,叫你們一起去山上過中秋節,等鳳丫姐迴來了你告訴她一聲。”
啞女把此來的目的告訴兄妹倆,兄妹聽了馬上笑逐顏開,也不多說,撒開腳丫子就向江邊跑去找大姐,告知此事。
鳳丫看了看兄妹倆的背影,笑了笑,轉身繼續去把這件事告訴林大山一家。
“爺爺,我迴來了。”
燕子提著一個袋子,走進了家裏,向裏喊了聲。
九叔拿著老煙杆,坐在門坎上吞雲吐霧,見孫女迴來了,臉上立即堆滿了笑容。
燕子走過去,在爺爺身邊坐下,伸手奪過了老爺子手中的煙杆子,把袋子伸給了他。
“啥?”九叔接過袋子有些好奇的問道。
“是您新收的那個好徒弟,讓我帶下山來孝敬您的。”
喔。九叔一喜,打開袋子,裏麵竟然是滿滿一碗餃子,那是一個香:“好,餃子好,漢水真有良心。”
迫不及待的取出碗,拿了一個吃起來,馬上眼前一亮:“嗯嗯,還是豬肉餡的,真好吃。”
“好像不是煮的,是蒸的吧?”
“嗯,蒸的,我們已經每人吃過一碗。”燕子笑道。
“要不要再來一點?”九叔把碗伸向孫女。
燕子搖搖頭:“不用了爺爺,我已經吃飽了。”
老爺子也就不再客氣,大快朵頤起來。
“爺爺,水哥叫我們一起上山過中秋節,馬上就去,而且還叫上了山叔他們。”
“那就去吧,一起熱鬧熱鬧也好。”九叔沒有猶豫,一口答應下來。
燕子沒有想到,自己爺爺會答應的這麽爽快,可想而知,他是有多麽的看重這個新收的徒弟。
鄉間馬路上,小棗騎著二八大杠自行車,雙腳使勁的向前蹬著,兩個輪子轉動著,與風相撞,拍打衣服,唿唿作響。
車尾座上,叉開腿坐的二郎,享受著坐自行車的快樂。
雖然山間馬路坑坑窪窪、凹凸不平,車子顛簸的厲害,但也不妨礙他那一顆快樂的童心。
“小棗姐,現在離劉家屯子還有多遠?”長孫大郎問道。
覺得有些遠,她騎了半天,還是沒有到目的地。
作為外鄉人,對周圍的村落也不熟悉,也沒去過,心裏沒有一點路數。
“嗯,有些遠,幾十裏的地。”小棗笑道。
“啊,這麽遠!”大郎張大嘴巴,表示驚訝。
“不過騎自行車,就快了不少,但迴來肯定是要走路的。”
“為啥?”
“你想,劉大妮姐妹仨沒自行車,咱一輛自行車,又載不了那麽多人,不得走路?”
大郎點點頭,恍然大悟:“嗯,那就隻能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