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義做為大內總管,到今天這個地位,已經沒有幾個人能讓他如此殷勤了,便是宮裏幾位皇子都沒有這樣的殊榮。
林寧甫一進京,便有李懷義親自來接,又是親自送迴。這樣的架勢引來許多人的目光,外頭的,林寧暫且不知,隻說這賈府,從上到下,每個人都過來問候了一遍,盤根究底,旁敲側擊,拐彎抹角。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便是換著各式各樣的方法來打探林寧得以有如此待遇的緣由,更加是來探查林家與皇上的關係到底有多親厚。
次日,林寧告了病,閉門謝客。
四合居。
各方送來的禮品堆滿了屋,百合與紫菀相互搭配著收拾整理,將東西都登記造冊。待看到宮裏送來的東西時愣了愣,嬰兒臂膀粗的人參,半人高的紅珊瑚盆景,羊脂玉的鎮紙,還要各色明家手筆的書畫珍藏,尤其宣紙,徽墨,端硯等等不勝枚舉。
當真還沒見過這麽送禮的,便是賞賜,也沒有這樣的吧?品種多樣,琳琅滿目,不論是合適的,不合適的,應有盡有。而且數量極多,除大擺件外,其他還有兩大箱子。但凡皇帝賞賜下臣,大多也不過是做做樣子,挑那麽一兩樣,而這……
百合有些拿不定主意,問向林寧,“大爺,皇上賞的這些東西,如何處置?”
林寧眼神微閃,“令設一個冊子登記,額外收拾一間房放進去吧。”
百合應了,喚了人進來把東西小心翼翼地抬進去。林寧囑咐了眾人一聲不得打擾,便獨自去了黛玉特意為他收拾好隔出來的書房。
書房裏的擺設,包括書桌上筆墨紙硯的放置,都是隨了他的習慣。
林寧研墨,拿起筆來,鋪開宣紙,緩緩落下。
暄。
望舒。
徒元海說了取名暄字的含義,可卻沒有說望舒。按徒元海的話,表字也是他取的。
望舒,望舒。
暄含“日”,而望舒,誰都知道指的乃是“月”,合起來就是一個“明”字。現今皇子們這一輩的名字都隨了“明”。
林寧手一抖,是巧合嗎?是他想多了嗎?還是……
可是怎能不多想呢?或許一開始林寧確實有那麽天馬行空的腦洞,覺得徒元海和林如海有一腿,可以他好幾輩子對二人的了解,兩人都是直得不能再直的直男。
尤其,即便二人當真有基情,徒元海也不可能將龍椅讓座……
還有那麽多沒有任何名目的賞賜以及李懷義對他畢恭畢敬的姿態。
他從宮中出來便覺得徒元海待他不同,他問過林家跟過來的老人,林槐。也是林如海最為信任的人之一。這次因林寧上京,林如海特意播了林槐出來,讓其跟著秋明一起上京,聽從林寧的安排。
林槐說,他出生前後都是晴天,未曾下雨,更不曾有大雨。若說大雨,倒是在他出生七八天之前有過一次接連的大雨,當時說乃是百年一遇,不少地方還鬧了災。因此林槐記得還算清晰。
而在他生辰的七天之前,恰好是宮裏那位“早夭”的五皇子出世。
再一想林如海這些年對他的教養。林如海是真的疼他,把他當兒子一樣的疼,該罰的罰,該打的打。試問如果他當真是皇子,林如海作為臣子怎麽敢打皇子?
可是……可是……
便是罰跪,林如海從沒讓他跪過祠堂。這項林家家規家法之中最為常見的一項,他從來沒有過。便是打他,素來也有分寸,每每動家法總是架勢極大,落下卻並不重。可謂雷聲大,雨點小。
再有。幼年之時,林如海就讓他縈繞在朝政的生長環境之下,處理公務大多都帶著他,還總是會問他的想法,從善引導。
因為有著幾輩子的學識和記憶,林寧自幼聰慧,功課總是第一,甚至在院試得了案首,而且以他的能力,便是三年前參加了秋闈,春闈,也是能過的。他在江南素有神童,才子等美名。
林如海並不覺得如何歡喜。可這種歡喜並不是害怕“傷仲永”,也不是害怕名聲會給他帶來壓力和負麵影響。林寧還記得,當年他問過。
林如海說,他的眼界不應該在此。比起這些,他更應該看的是百姓。觀民生之苦,哀民生之艱。
再者,便該有寬廣的胸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偏聽則暗,兼聽則明。
林寧當時誤以為林如海對他期望巨大,想要他做一代名臣,未曾多想,可如此瞧來,這些反而更符合帝王的教養標準。
林寧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緊緊抓著扶手,是嗎?不是嗎?
那個答案幾乎已經要唿之欲出了,可林寧卻不太敢相信。雖然這樣一來更能夠解釋林哥哥的願望,並且有了這個身份,他也更容易完成任務。可是他一開始穿越的時候並不知道此事,他一直當林如海是自己的父親,這麽多年過來對林如海早已有了父子之情,如今突然告訴他,他不是林如海的孩子?
林寧不知道自己該怎麽去麵對。他確實經曆了好幾輩子,確實每一輩子都會被抽取感情,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就變得冷血了,更加不代表他不會生成新的感情。
他還是那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的情感思想!
門外響起敲門聲,“大爺,大姑娘那邊派人來問,今日大爺可同他們一起用餐?”
林寧深吸了一口氣,在丁威的聲音傳來的那一刻,腦海中又想起了那年郊外與丁威丁武的相遇。巧合,實在是太巧合了。並且江湖中人多傲氣,救命之恩可以一命相抵,卻少有人能放下身段來做護衛。
而丁威丁武身上也沒有半點江湖人的匪氣。林寧還拿這個不止同他們開過一次玩笑,笑道自己果然不了解江湖人,此前對他們有諸多誤解。
可是如今在得知結果之後,再次往迴看,還是誤解嗎?
林寧念頭一閃,張了張嘴,直接喚道:“進來吧。”
丁威推門而入,走進林寧便不自主地看到了宣紙上的幾個人,瞬間麵色大白,睜大了眼珠子看著林寧。
林寧一直觀察著他,那紙上不過寥寥幾個字,暄,望舒,日,月,最後是個明字。
寫的毫無順序,排序錯亂。尋常人看了,隻當是他隨筆胡寫,絕想不到哪裏去。唯有知曉內情的人才會不一樣。丁威的反應讓林寧心頭一震。果然……果然啊!
“丁威,你在錦衣衛是什麽職位?”
丁威神色一僵,直接問他什麽職位,連試探都沒有,可見……
丁威撲通直接跪下來,“錦衣衛北鎮撫司之下千戶丁威見過五皇子。”
五皇子,五皇子……
雖然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可當丁威行如此大禮,並以“五皇子”相稱的時候,林寧心裏仍舊十分震撼,他顫抖著雙唇,一時竟不知道說些什麽好。本來是想在丁威身上做最後的試探,可當結果血粼粼的擺在他麵前,他又有些不知道該怎麽接受了。
林寧沒出聲,丁威不敢起,便是連身形都不敢動。
林寧冷笑一聲,“堂堂錦衣衛千戶到我身邊做個護衛,可真是屈才了。”
“能為殿下效力,是屬下的榮幸。”
林寧麵色一變,“那麽,這麽說來,當初我遇見你們也是早就安排好的一出戲?”
“是!”
丁威毫不猶豫,林寧更是驚訝,“那些傷是我親眼所見總做不了假。所以,為了到我身邊來,為了不讓我起疑,居然以身犯險,連性命都可以拿來賭嗎?你們知不知道你們當時有多兇險?若是萬一……萬一死了怎麽辦?”
“屬下三歲便入了錦衣衛營,乃是受訓培養出來的,那點傷還挨得過去。若是屬下萬一挨不過去。自然會有人用其他方法接替屬下。”
這般不將生死放在眼裏,林寧可以想象出他們是在什麽環境下存活下來,受的什麽樣的培訓,什麽樣的教育。可越是知道,心裏越是發堵。倒不是說他同情心泛濫,若是別人便罷了。可這五年來,雖名義上是護衛,可林寧何曾把他們真當成是護衛,彼此也一同打鬧,一同嬉笑。
可是……
錦衣衛是個有能力卻也殘忍的地方。楊生建立起錦衣衛,早年這方勢力也在他手裏。可這些年,楊生退了,錦衣衛歸於皇上手中。不過從丁威丁武將近他的時間來看,徒元海掌控這方勢力比明麵上的要早。想來在楊生還是錦衣衛指揮使的時候,徒元海就一步步暗地裏將他架空了。不然楊生不至於一無所覺。
林寧一歎,“是他把你們放到我身邊的?我身邊還有哪些是他的人?”
這個他是誰,二人心知肚明。丁威聽得此話,更是震驚,急道:“殿下誤會了。皇上將我們安排到殿下身邊,是為了確保殿下的安全。皇上說過,既然跟了殿下,便生是殿下的人,死是殿下的鬼。所以,屬下和丁武都是殿下的人,不是皇上的人。”
林寧一愣,看了他半晌,又道:“你的意思是說,這些年,有關於我的事情,你們也沒有同他匯報過?”
“皇上想知道什麽,自然可以從林如海處得知。皇上說,屬下和丁武的職責隻是殿下的安全,其他都聽殿下的。除非遭遇特殊情況,否則不必和他聯係。”
林寧瞬間抓住了重點,“特殊情況?那麽今日的事情算不算特殊情況?”
特殊情況可以是他生死關頭,也可以是他知道了真相。
“屬下說過,屬下和丁武都隻聽殿下的。殿下若是想要今天的事情成為特殊情況,那便是特殊情況。殿下如果不想,那麽便不是。”
額……還真是有原則啊。
林寧沉默了半晌,如果他定義為“特殊情況”,就等於接受這個身份,和徒元海攤牌。
如果他定義為“非特殊情況”,就等於他選擇維持林如海長子的這個狀態。
他要接受這個身份嗎?似乎不論怎麽看,都是接受比較好,而且,他也沒有不接受的可能。不過是接受的早晚而已。
林寧一歎,盯著丁威道:“好。那麽我說,今日的事是特殊情況。”
丁威半點猶豫也不曾,迴道:“是!”
林寧又說:“和他說,我一時得知此事,受了刺激,去西山跑馬了。”
林寧甫一進京,便有李懷義親自來接,又是親自送迴。這樣的架勢引來許多人的目光,外頭的,林寧暫且不知,隻說這賈府,從上到下,每個人都過來問候了一遍,盤根究底,旁敲側擊,拐彎抹角。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便是換著各式各樣的方法來打探林寧得以有如此待遇的緣由,更加是來探查林家與皇上的關係到底有多親厚。
次日,林寧告了病,閉門謝客。
四合居。
各方送來的禮品堆滿了屋,百合與紫菀相互搭配著收拾整理,將東西都登記造冊。待看到宮裏送來的東西時愣了愣,嬰兒臂膀粗的人參,半人高的紅珊瑚盆景,羊脂玉的鎮紙,還要各色明家手筆的書畫珍藏,尤其宣紙,徽墨,端硯等等不勝枚舉。
當真還沒見過這麽送禮的,便是賞賜,也沒有這樣的吧?品種多樣,琳琅滿目,不論是合適的,不合適的,應有盡有。而且數量極多,除大擺件外,其他還有兩大箱子。但凡皇帝賞賜下臣,大多也不過是做做樣子,挑那麽一兩樣,而這……
百合有些拿不定主意,問向林寧,“大爺,皇上賞的這些東西,如何處置?”
林寧眼神微閃,“令設一個冊子登記,額外收拾一間房放進去吧。”
百合應了,喚了人進來把東西小心翼翼地抬進去。林寧囑咐了眾人一聲不得打擾,便獨自去了黛玉特意為他收拾好隔出來的書房。
書房裏的擺設,包括書桌上筆墨紙硯的放置,都是隨了他的習慣。
林寧研墨,拿起筆來,鋪開宣紙,緩緩落下。
暄。
望舒。
徒元海說了取名暄字的含義,可卻沒有說望舒。按徒元海的話,表字也是他取的。
望舒,望舒。
暄含“日”,而望舒,誰都知道指的乃是“月”,合起來就是一個“明”字。現今皇子們這一輩的名字都隨了“明”。
林寧手一抖,是巧合嗎?是他想多了嗎?還是……
可是怎能不多想呢?或許一開始林寧確實有那麽天馬行空的腦洞,覺得徒元海和林如海有一腿,可以他好幾輩子對二人的了解,兩人都是直得不能再直的直男。
尤其,即便二人當真有基情,徒元海也不可能將龍椅讓座……
還有那麽多沒有任何名目的賞賜以及李懷義對他畢恭畢敬的姿態。
他從宮中出來便覺得徒元海待他不同,他問過林家跟過來的老人,林槐。也是林如海最為信任的人之一。這次因林寧上京,林如海特意播了林槐出來,讓其跟著秋明一起上京,聽從林寧的安排。
林槐說,他出生前後都是晴天,未曾下雨,更不曾有大雨。若說大雨,倒是在他出生七八天之前有過一次接連的大雨,當時說乃是百年一遇,不少地方還鬧了災。因此林槐記得還算清晰。
而在他生辰的七天之前,恰好是宮裏那位“早夭”的五皇子出世。
再一想林如海這些年對他的教養。林如海是真的疼他,把他當兒子一樣的疼,該罰的罰,該打的打。試問如果他當真是皇子,林如海作為臣子怎麽敢打皇子?
可是……可是……
便是罰跪,林如海從沒讓他跪過祠堂。這項林家家規家法之中最為常見的一項,他從來沒有過。便是打他,素來也有分寸,每每動家法總是架勢極大,落下卻並不重。可謂雷聲大,雨點小。
再有。幼年之時,林如海就讓他縈繞在朝政的生長環境之下,處理公務大多都帶著他,還總是會問他的想法,從善引導。
因為有著幾輩子的學識和記憶,林寧自幼聰慧,功課總是第一,甚至在院試得了案首,而且以他的能力,便是三年前參加了秋闈,春闈,也是能過的。他在江南素有神童,才子等美名。
林如海並不覺得如何歡喜。可這種歡喜並不是害怕“傷仲永”,也不是害怕名聲會給他帶來壓力和負麵影響。林寧還記得,當年他問過。
林如海說,他的眼界不應該在此。比起這些,他更應該看的是百姓。觀民生之苦,哀民生之艱。
再者,便該有寬廣的胸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偏聽則暗,兼聽則明。
林寧當時誤以為林如海對他期望巨大,想要他做一代名臣,未曾多想,可如此瞧來,這些反而更符合帝王的教養標準。
林寧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緊緊抓著扶手,是嗎?不是嗎?
那個答案幾乎已經要唿之欲出了,可林寧卻不太敢相信。雖然這樣一來更能夠解釋林哥哥的願望,並且有了這個身份,他也更容易完成任務。可是他一開始穿越的時候並不知道此事,他一直當林如海是自己的父親,這麽多年過來對林如海早已有了父子之情,如今突然告訴他,他不是林如海的孩子?
林寧不知道自己該怎麽去麵對。他確實經曆了好幾輩子,確實每一輩子都會被抽取感情,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就變得冷血了,更加不代表他不會生成新的感情。
他還是那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的情感思想!
門外響起敲門聲,“大爺,大姑娘那邊派人來問,今日大爺可同他們一起用餐?”
林寧深吸了一口氣,在丁威的聲音傳來的那一刻,腦海中又想起了那年郊外與丁威丁武的相遇。巧合,實在是太巧合了。並且江湖中人多傲氣,救命之恩可以一命相抵,卻少有人能放下身段來做護衛。
而丁威丁武身上也沒有半點江湖人的匪氣。林寧還拿這個不止同他們開過一次玩笑,笑道自己果然不了解江湖人,此前對他們有諸多誤解。
可是如今在得知結果之後,再次往迴看,還是誤解嗎?
林寧念頭一閃,張了張嘴,直接喚道:“進來吧。”
丁威推門而入,走進林寧便不自主地看到了宣紙上的幾個人,瞬間麵色大白,睜大了眼珠子看著林寧。
林寧一直觀察著他,那紙上不過寥寥幾個字,暄,望舒,日,月,最後是個明字。
寫的毫無順序,排序錯亂。尋常人看了,隻當是他隨筆胡寫,絕想不到哪裏去。唯有知曉內情的人才會不一樣。丁威的反應讓林寧心頭一震。果然……果然啊!
“丁威,你在錦衣衛是什麽職位?”
丁威神色一僵,直接問他什麽職位,連試探都沒有,可見……
丁威撲通直接跪下來,“錦衣衛北鎮撫司之下千戶丁威見過五皇子。”
五皇子,五皇子……
雖然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可當丁威行如此大禮,並以“五皇子”相稱的時候,林寧心裏仍舊十分震撼,他顫抖著雙唇,一時竟不知道說些什麽好。本來是想在丁威身上做最後的試探,可當結果血粼粼的擺在他麵前,他又有些不知道該怎麽接受了。
林寧沒出聲,丁威不敢起,便是連身形都不敢動。
林寧冷笑一聲,“堂堂錦衣衛千戶到我身邊做個護衛,可真是屈才了。”
“能為殿下效力,是屬下的榮幸。”
林寧麵色一變,“那麽,這麽說來,當初我遇見你們也是早就安排好的一出戲?”
“是!”
丁威毫不猶豫,林寧更是驚訝,“那些傷是我親眼所見總做不了假。所以,為了到我身邊來,為了不讓我起疑,居然以身犯險,連性命都可以拿來賭嗎?你們知不知道你們當時有多兇險?若是萬一……萬一死了怎麽辦?”
“屬下三歲便入了錦衣衛營,乃是受訓培養出來的,那點傷還挨得過去。若是屬下萬一挨不過去。自然會有人用其他方法接替屬下。”
這般不將生死放在眼裏,林寧可以想象出他們是在什麽環境下存活下來,受的什麽樣的培訓,什麽樣的教育。可越是知道,心裏越是發堵。倒不是說他同情心泛濫,若是別人便罷了。可這五年來,雖名義上是護衛,可林寧何曾把他們真當成是護衛,彼此也一同打鬧,一同嬉笑。
可是……
錦衣衛是個有能力卻也殘忍的地方。楊生建立起錦衣衛,早年這方勢力也在他手裏。可這些年,楊生退了,錦衣衛歸於皇上手中。不過從丁威丁武將近他的時間來看,徒元海掌控這方勢力比明麵上的要早。想來在楊生還是錦衣衛指揮使的時候,徒元海就一步步暗地裏將他架空了。不然楊生不至於一無所覺。
林寧一歎,“是他把你們放到我身邊的?我身邊還有哪些是他的人?”
這個他是誰,二人心知肚明。丁威聽得此話,更是震驚,急道:“殿下誤會了。皇上將我們安排到殿下身邊,是為了確保殿下的安全。皇上說過,既然跟了殿下,便生是殿下的人,死是殿下的鬼。所以,屬下和丁武都是殿下的人,不是皇上的人。”
林寧一愣,看了他半晌,又道:“你的意思是說,這些年,有關於我的事情,你們也沒有同他匯報過?”
“皇上想知道什麽,自然可以從林如海處得知。皇上說,屬下和丁武的職責隻是殿下的安全,其他都聽殿下的。除非遭遇特殊情況,否則不必和他聯係。”
林寧瞬間抓住了重點,“特殊情況?那麽今日的事情算不算特殊情況?”
特殊情況可以是他生死關頭,也可以是他知道了真相。
“屬下說過,屬下和丁武都隻聽殿下的。殿下若是想要今天的事情成為特殊情況,那便是特殊情況。殿下如果不想,那麽便不是。”
額……還真是有原則啊。
林寧沉默了半晌,如果他定義為“特殊情況”,就等於接受這個身份,和徒元海攤牌。
如果他定義為“非特殊情況”,就等於他選擇維持林如海長子的這個狀態。
他要接受這個身份嗎?似乎不論怎麽看,都是接受比較好,而且,他也沒有不接受的可能。不過是接受的早晚而已。
林寧一歎,盯著丁威道:“好。那麽我說,今日的事是特殊情況。”
丁威半點猶豫也不曾,迴道:“是!”
林寧又說:“和他說,我一時得知此事,受了刺激,去西山跑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