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又到了三月草長鶯飛的時節。
徒明洲手握寶石小弓箭如一股風般躥進明粹宮。
“今日怎麽迴來的這麽早?”林寧笑著接過玉枝擰好的帕子給徒明洲擦汗,“看這一腦門的汗,也不怕晾了汗受涼。”
徒明洲滿臉雀躍,興致勃勃,將手中弓箭舉給林寧看,“母妃,你看。這是父皇賜的!”
那弓箭並不大,弓身十分漂亮,林寧試了試,十分結實,算是既好看又實用。
“父皇今日來考教我們功課。我是第一,得了這把小弓。三哥第二,得的是把烏金匕首。”徒明洲眼睛一眨一眨地,“父皇還誇我了!”
林寧豎起大拇指,“真棒!”
得了讚揚的小朋友更加高興了,眉飛色舞,挽了弓就要給林寧表演。林寧十分捧場地遣了小太監去後邊庭院裏架了靶子,陪徒明洲玩了一場,見他盡了興,將他抱給一邊的玉盞,“讓下麵的人提了熱水來,給小五洗個澡,把這身衣服換了。全是汗,這衣服都濕透了。”
徒明洲剛下去,外頭玉枝便來稟報,甄大太太來了。
甄應嘉的夫人宋氏也是江南大族出身,三十出頭,可因保養得好,仍舊是滿臉的膠原蛋白,不見半點皺紋。誰能想到這已經是一個十四歲女孩的母親?
甄玲落後宋氏半步,隨著宋氏一起給林寧行禮。母女倆兩張臉擺在眼前,林寧看來看去都沒瞧出來這是母女,倒是更像姐妹。
“也有一陣子沒見娘娘了。娘娘看起來倒是比以往還要水潤些。正月那會兒便遞了牌子進宮,一直沒機會瞧見。如今見得娘娘這番氣色,臣婦和家裏也都可以放心了。想來娘娘的身子可是養得差不多了?”
宋氏像是得了失憶症,全然忘了此前雙方鬧得不愉快的事。林寧倒也沒戳穿,笑著說:“吃了好幾個月的藥,如今已是好多了。這位便是侄女吧?”
甄玲倒是十分有顏色,林寧這麽一提,她便上前來逢迎,這次行的卻是家禮,“侄女見過姑姑。在家時總聽父親母親說起姑姑,言及姑姑是如何沉魚落雁,侄女前兩年便得了這江南美人的稱號,心高氣傲,本還不信,心下不服。今日這一見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螢火之光怎可與日月爭輝,侄女好不自慚形穢。”
“瞧這一張巧嘴,可真會說話。”
“侄女可不是會說話,侄女說的句句都是實情。”
三兩句話倒是捧了自己更捧了林寧,尤其表明了忠心,往後不會奪了林寧的光。林寧含笑不語,親親熱熱地搭著甄玲的手說了半晌的話。
玉枝上前添了兩迴茶,林寧歎道:“聽說大哥想迴江南任職?”
宋氏抿了口茶,用帕子沾了沾嘴,“咱們家祖籍江南,說到底江南才是咱們的根。在京裏,達官顯貴,皇室貴胄眾多,咱們家在京裏的底子太薄。若能去了江南,那才是如魚得水。”
林寧微微皺眉,“母親年紀大了,隻怕不好如此來迴奔波。”
宋氏一愣,“倒是我們的不是了。隻是父親已去了三年,老爺身為長子,自當贍養母親。怎能將母親一人留在京裏。若是傳出去,言說老爺不孝事小,若說是母親不得甄家看重豈不讓母親麵上不好看?”
話倒是說的好聽。然而安氏這一去,林寧和她恐就難以再見了。雖然林寧是穿越的,可既然答應了甄貴妃,接了這個任務,自然會為她打算。
安氏並非原配,乃是兩方權衡利弊之下一拍即合的政治聯姻。嫁入甄家為繼室之後,隻得了甄貴妃一個女兒,並無別的子嗣。甄應嘉乃是原配長子。若說他對安氏不好,倒也算不太上。吃的喝的是一樣不缺,從不虧待的。隻是到底不過是麵子情,何況,在甄應嘉看來,安氏就是他謀前程的一張王牌。
隻要將安氏攢在手裏,便能有效的利用安氏和皇上的過往情分。皇上看在安氏的麵子上也會給甄家優待。可作為棋子的安氏,即便衣食無憂,生活富貴,到底不自在,又哪裏來的幸福可言?
不如留在京裏,至少還能隨心所欲,快活一些。
林寧放了茶盞,“哪裏就這麽多的流言蜚語。大哥對母親怎麽樣,有眼睛的人都是會看的。雖說咱們家是江南的,母親若論祖籍,也是江南的。可母親入宮多年,早就習慣了京裏的生活。就是當初雖父親在江南的那些年,也有諸多不習慣了。倒不如讓母親留在京裏,反而是全了母親的心意,旁人隻有說大哥更體貼孝順母親的,怎會是不孝呢?”
宋氏似是想要再說什麽,被林寧抬手打斷,“我知道嫂子的顧慮。嫂子隻當是為母親想想,為我想想吧。你們這一去,若是母親也跟著走了,我豈不孤單?便是皇上恐也難免牽掛。”
要得就是皇上的記掛。有皇上的記掛,又有宮裏的娘娘,甄家本就是地頭蛇,如此一來,在江南還不作威作福,能成了土皇帝?
隻是……
宋氏瞄了林寧一眼,這話裏怎麽有那麽點皇上也想讓安氏留京的意思,這麽說來,若是他們不答應,皇上又不想安氏遠離,這江南的差事可還會應嗎?
宋氏心裏咯噔一下,“娘娘說的也是,迴頭臣婦和老爺說一聲,也問問母親的意思。”
林寧麵色稍鬆,宋氏又道:“說來江南那邊,老爺最看重的是江寧織造府郎中一職,前幾年王家卸任,老爺便有此意。隻是不巧公公過世,丁憂了三年。起複後,得蒙聖上看重,得了京裏的差事。現今聽聞原來的郎中又要換任了?”
林寧抿著嘴,這是想要她幫忙謀缺,也是探她的口風呢。
“嫂嫂慎言,後宮不得幹政!”
宋氏閉了嘴,麵上卻有那麽一絲不悅。林寧忙拉了甄玲的手道:“過一陣子便是選秀之期了,蕊兒可是將名字上報了?家裏可有什麽打算嗎?”
宋氏心念一轉,又笑了起來,“是呢!早前就遞了名字上來。打算倒是不敢有。隻是,聽聞這期秀女有不少姿色不錯的人物。臣婦在外頭都有聽說,淑妃,敏妃,惠妃都有在打探消息拉攏人了。要我說,這結盟結盟,即便是再好的世家又哪裏有自家人穩妥?”
宋氏伸手牽了甄玲將其帶到林寧麵前,“不是臣婦自誇。蕊兒不說別的,就這模樣才學在江南也是數一數二的,不然不會小小年紀就有了江南才女美人的稱號。臣婦倒也不求她能怎麽樣,但求能幫得上娘娘一星半點,便是她的造化了。”
林寧嘴角微彎,褪了自己腕上的鐲子套在甄玲手上,“嫂嫂過謙了。”
簡單的五個字,其中的意味,眾人心照不宣。
彼此又吃了些點心,拉東扯西地說了些沒營養的官麵話,宋氏便起身告辭。
一場戲演完,林寧舒了口氣伸了伸懶腰隻覺得身心舒暢!
玉盞在外頭聽了個大半,很是有些不高興,“娘娘,說起來奴婢也是從府裏跟著進宮的,本不該說府裏的不是。可瞧瞧大姑娘那模樣啊,還有大太太那誌得意滿的樣子,哪裏是真心想來幫助娘娘的。明明是想踩著娘娘往上攀高枝呢!想當初娘娘落難那會兒她們的臉色,娘娘怎麽今日還應了呢!”
若是按原本的軌跡,有甄貴妃從中插手,甄玲是不曾進宮的。當然安氏也沒能留下來。林寧不是甄貴妃,她對皇上沒感情,對權勢不熱衷,她隻為了任務而來,倒是沒有甄貴妃那麽多感情掣肘。
林寧一戳玉盞,“你也是二十多的人了。在宮裏也有這麽些年,怎麽還這樣不動腦子。”
林寧搖頭歎息,眼裏卻無責備。玉盞為人是不夠聰明,有時候甚至有些天真衝動,可卻比誰都要忠心。甚至於後來甄家和五皇子敗落,甄貴妃被打入冷宮,玉枝死了,唯獨玉盞跟著她,在冷宮各種求關係,甚至不惜犧牲自己,讓太監□□,隻為了給甄貴妃要一點吃食。爬狗洞子去太醫院偷藥渣,隻為了給病重的甄貴妃治療。
想到此,林寧竟有些感同身受,拉著玉盞在旁邊榻上坐了,緩緩道:“母親和大哥二哥他們幾個都不過麵子情,雖說有皇上的關係,也因是繼母的緣由,他們不會虧待了母親,可若說對母親盡心盡力確實不能的。江南天高皇帝遠,甄家世代所居,與左近府郡富商,世家,甚至是漕幫都有不少牽扯。這一去江南,甄家是有大野心,也是有大動作的。”
“將母親抓在手裏,便是告□□南眾人,甄家有一位皇上都看重的老封君,如此不但旁人不敢惹,還更加大了甄家在江南的威望和影響力。皇上念舊,若母親在江南,大哥若在一些微末細節上密折奏一些母親的事情,以母親的名義討點好處,皇上未必不會應允。別看不過都是一些小事,在江南說不定就能唿風喚雨。”
“我不能讓他們得了好處,確實母親背了黑鍋,磨光了她和皇上的情分。再說,若母親在江南,我隻怕也會被迫受製於人。你隻看見我留下了甄玲,便不知道其實這不過是我們的一場交易。大嫂想讓我幫忙謀江寧織造府郎中一職,前朝官職之事,我不好插手。便隻能用甄玲來換母親。”
玉盞聽得一愣一愣的,更是糊塗了,“既然主子猜到他們的心思,知道他們想要獨霸江南,那麽您為何不阻止,還留下甄玲。甄玲若入宮,甄家出了兩位後妃,在江南的影響勢必就更大了。”
“阻止?我一個後妃,怎麽阻止?莫非讓我去同皇上說?我為甄家女,甄家現今什麽都還沒做,我說出這種話,讓皇上怎麽看我?”林寧搖頭一歎,“隨他們吧。江南也不隻這點問題。總要解決的。如今的局勢,幾方勢力交纏,反而不好下手。若是甄家能借由地頭蛇的優勢,整合了力量,那麽倒是可以說是幫朝廷化零為整,靶子更大,也更好下手了。”
“母親是聰明人,隻需她在京城,那麽江南的事就和她沒有幹係。往後若是有什麽,也和她不相幹。有和皇上的舊年情分,自然可以安享晚年。”
玉盞一跺腳,“什麽都讓娘娘想好了。可娘娘怎麽就不想想自己。宮裏本就是隻聞新人笑,不聽舊人哭的地方。這會兒宮裏那幾個就已經夠娘娘煩心的了。現今選秀還不知要進來多少如花美眷。這再來一個心術不正的大姑娘,偏還和娘娘有血親,說不定接著娘娘的威風做出點什麽來。娘娘!”
林寧噗嗤一笑,“你著什麽急,你當什麽甄玲就沒有其他人了嗎?宮裏頭進新人哪裏堵得住。何況,我可不是莫皇後,沒那本事得到皇上“真愛”,我若一家獨大了,隻怕容不得我的就是皇上了。”
說來這真愛,林寧覺得大約一多半也是因為莫皇後死得早,成了皇上心裏的白月光。缺點自動屏蔽,隻看得到她放大了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好來。
若莫皇後活到現在,是否還能真愛,還真不好說。
林寧感歎著搖頭,止了這邊的話頭,取了封信給玉盞,“托人送出宮去給母親。大哥若是要離京,母親一個人在京裏宅子住著不免冷清。三哥三嫂雖然去了,便留下一雙兒女。母親雖非原配,卻也是正妻,為三哥嫡母,也是侄兒侄女的祖母。接過來帶在身邊撫養照顧也在情理之中。”
甄三老爺乃是庶出,身子不好,英年早逝。甄三太太與其夫妻情深,也跟著殉了情。為此還得了個烈女的稱號。也多虧了有一個貞烈之名的母親,雖說其子女一直不得甄家看重,活得艱辛,但在後來甄家落敗之時,也並未受牽連。
如今這一雙兒女,一個名喚甄璃,年方七歲。一個名喚甄瑋,年方五歲。都還幼小,若用心調/教,大有可為。
隻是……
玉盞仰起頭,“娘娘,誰不知道老太太和皇上的情分,這老太太留了京,養在老太太身邊若跟著進宮得見貴人,或是有了什麽大造化,大老爺哪裏容得了?”
自然是容不了的。林寧一笑,“容不了又能如何?祖母疼愛孫子孫女,憐惜其失怙恃,接了來教養。大哥憑哪點阻止?又可能阻止得了?先如今可是在京裏,若大哥阻止,母親一鬧,鬧到皇上跟前,大哥這謀缺的事兒就別想了。何況,這不是還有我嗎?我雖別的做不了,前朝也插不上手。可若要在選秀裏頭尋個名目,刷了甄玲下來,以我如今的地位可說一點都不難。”
玉盞懂了,這是看準了他們不得不應,有苦難言。
林寧又道:“不必避著人去送,不是什麽不能給別人知道的事,偷偷摸摸,讓皇上知道反而不好。光明正大地,皇上若是截了想看那就看吧。”
看了才好。甄應嘉也有子女,安氏想要教養孫子孫女多的是選擇,怎麽偏偏不選從禮法上來說會負責給她養老送終的甄應嘉的,反而選擇庶出的?
再有,今日宋氏和甄玲才同林寧見過麵,林寧不讓她們帶信迴去,反而尋了別人。可見兩邊關係不怎麽樣。
如此也是給皇上打了一劑預防針。往後,甄應嘉有什麽事,也不至於再來她們做筏子,或者牽扯到她們身上。
玉盞拿著信,嘴上雖應了,可麵上卻還是愁眉苦臉的,林寧哪裏不知她還是為了甄玲的事,笑道:“好了,你主子我心裏有數呢。你放心。淑妃雖有幾分小聰明,卻也隻會耍小聰明。若不然大皇子之事也不會這麽容易就敗了。這種人不足為懼。宮裏總得有幾個高位分的分權,她是要留著的。惠妃無子,隻要斷了她撫養皇子的路,她便蹦躂不出什麽來。何況,她想要搶小五不成,假病已成了真病。若自己看不開,能不能過得了今年還兩說。敏妃……”
林寧一頓,敏妃心思深沉,手段厲害。單從玉瓊和桃紅二人之事便可看出來。
收買玉瓊反咬原主一口,可玉瓊到底都不知道收買她的是敏妃,唯一線索指向了是淑妃的昭陽宮。一出苦肉計送桃紅到她身邊來,可這苦肉計左看右看都和她沒有任何牽連,唯一有牽連的也是淑妃的昭陽宮。
果真的好本事啊!此人絕不能留!
其實,未必不能直接殺了敏妃。可林寧要的不隻是這個。按照原本的故事軌跡,敏妃照樣死了,死在了甄貴妃的手裏。可結果呢?徒明遠不一樣做了皇帝?甄家,五皇子,甄貴妃,哪一個得了好?
所以,林寧不想輕易出手,因為她必須一擊必中,不但打倒敏妃,還必須絕了徒明遠的路!
敏妃不是借著皇上的“真愛”得到今日的地位的嗎?徒明遠不是因為得了長相與“真愛”相似才入了皇上的眼,讓皇上一舉選為繼承人的嗎?那麽,不妨就從這個“真愛”下手就好!
四月乃是選秀之期,先是初選,五月再複選,然後終選。甄玲一路過關斬將,留的一個名額。不過可能是因為宮裏已經有了一位甄家女,何況因為年前的事,徒元海大約心中有愧,在徒明洲入了武學,並且有了不錯的表現,很是得了徒元海的歡心之後。二月裏,林寧得了晉封,成了九嬪之首。
因此,甄玲雖家世還算不錯,可入宮的位分卻不高,不過是個才人。
六月酷暑,一日,甄玲前來給林寧請安。彼此說了些話,林寧多吃了幾塊綠豆糕便開始渾身不適,麵目蒼白。
玉盞嚇了一跳,急哄哄尋了太醫過來一診治,竟是中了毒,正是芙蓉靨!
徒明洲手握寶石小弓箭如一股風般躥進明粹宮。
“今日怎麽迴來的這麽早?”林寧笑著接過玉枝擰好的帕子給徒明洲擦汗,“看這一腦門的汗,也不怕晾了汗受涼。”
徒明洲滿臉雀躍,興致勃勃,將手中弓箭舉給林寧看,“母妃,你看。這是父皇賜的!”
那弓箭並不大,弓身十分漂亮,林寧試了試,十分結實,算是既好看又實用。
“父皇今日來考教我們功課。我是第一,得了這把小弓。三哥第二,得的是把烏金匕首。”徒明洲眼睛一眨一眨地,“父皇還誇我了!”
林寧豎起大拇指,“真棒!”
得了讚揚的小朋友更加高興了,眉飛色舞,挽了弓就要給林寧表演。林寧十分捧場地遣了小太監去後邊庭院裏架了靶子,陪徒明洲玩了一場,見他盡了興,將他抱給一邊的玉盞,“讓下麵的人提了熱水來,給小五洗個澡,把這身衣服換了。全是汗,這衣服都濕透了。”
徒明洲剛下去,外頭玉枝便來稟報,甄大太太來了。
甄應嘉的夫人宋氏也是江南大族出身,三十出頭,可因保養得好,仍舊是滿臉的膠原蛋白,不見半點皺紋。誰能想到這已經是一個十四歲女孩的母親?
甄玲落後宋氏半步,隨著宋氏一起給林寧行禮。母女倆兩張臉擺在眼前,林寧看來看去都沒瞧出來這是母女,倒是更像姐妹。
“也有一陣子沒見娘娘了。娘娘看起來倒是比以往還要水潤些。正月那會兒便遞了牌子進宮,一直沒機會瞧見。如今見得娘娘這番氣色,臣婦和家裏也都可以放心了。想來娘娘的身子可是養得差不多了?”
宋氏像是得了失憶症,全然忘了此前雙方鬧得不愉快的事。林寧倒也沒戳穿,笑著說:“吃了好幾個月的藥,如今已是好多了。這位便是侄女吧?”
甄玲倒是十分有顏色,林寧這麽一提,她便上前來逢迎,這次行的卻是家禮,“侄女見過姑姑。在家時總聽父親母親說起姑姑,言及姑姑是如何沉魚落雁,侄女前兩年便得了這江南美人的稱號,心高氣傲,本還不信,心下不服。今日這一見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螢火之光怎可與日月爭輝,侄女好不自慚形穢。”
“瞧這一張巧嘴,可真會說話。”
“侄女可不是會說話,侄女說的句句都是實情。”
三兩句話倒是捧了自己更捧了林寧,尤其表明了忠心,往後不會奪了林寧的光。林寧含笑不語,親親熱熱地搭著甄玲的手說了半晌的話。
玉枝上前添了兩迴茶,林寧歎道:“聽說大哥想迴江南任職?”
宋氏抿了口茶,用帕子沾了沾嘴,“咱們家祖籍江南,說到底江南才是咱們的根。在京裏,達官顯貴,皇室貴胄眾多,咱們家在京裏的底子太薄。若能去了江南,那才是如魚得水。”
林寧微微皺眉,“母親年紀大了,隻怕不好如此來迴奔波。”
宋氏一愣,“倒是我們的不是了。隻是父親已去了三年,老爺身為長子,自當贍養母親。怎能將母親一人留在京裏。若是傳出去,言說老爺不孝事小,若說是母親不得甄家看重豈不讓母親麵上不好看?”
話倒是說的好聽。然而安氏這一去,林寧和她恐就難以再見了。雖然林寧是穿越的,可既然答應了甄貴妃,接了這個任務,自然會為她打算。
安氏並非原配,乃是兩方權衡利弊之下一拍即合的政治聯姻。嫁入甄家為繼室之後,隻得了甄貴妃一個女兒,並無別的子嗣。甄應嘉乃是原配長子。若說他對安氏不好,倒也算不太上。吃的喝的是一樣不缺,從不虧待的。隻是到底不過是麵子情,何況,在甄應嘉看來,安氏就是他謀前程的一張王牌。
隻要將安氏攢在手裏,便能有效的利用安氏和皇上的過往情分。皇上看在安氏的麵子上也會給甄家優待。可作為棋子的安氏,即便衣食無憂,生活富貴,到底不自在,又哪裏來的幸福可言?
不如留在京裏,至少還能隨心所欲,快活一些。
林寧放了茶盞,“哪裏就這麽多的流言蜚語。大哥對母親怎麽樣,有眼睛的人都是會看的。雖說咱們家是江南的,母親若論祖籍,也是江南的。可母親入宮多年,早就習慣了京裏的生活。就是當初雖父親在江南的那些年,也有諸多不習慣了。倒不如讓母親留在京裏,反而是全了母親的心意,旁人隻有說大哥更體貼孝順母親的,怎會是不孝呢?”
宋氏似是想要再說什麽,被林寧抬手打斷,“我知道嫂子的顧慮。嫂子隻當是為母親想想,為我想想吧。你們這一去,若是母親也跟著走了,我豈不孤單?便是皇上恐也難免牽掛。”
要得就是皇上的記掛。有皇上的記掛,又有宮裏的娘娘,甄家本就是地頭蛇,如此一來,在江南還不作威作福,能成了土皇帝?
隻是……
宋氏瞄了林寧一眼,這話裏怎麽有那麽點皇上也想讓安氏留京的意思,這麽說來,若是他們不答應,皇上又不想安氏遠離,這江南的差事可還會應嗎?
宋氏心裏咯噔一下,“娘娘說的也是,迴頭臣婦和老爺說一聲,也問問母親的意思。”
林寧麵色稍鬆,宋氏又道:“說來江南那邊,老爺最看重的是江寧織造府郎中一職,前幾年王家卸任,老爺便有此意。隻是不巧公公過世,丁憂了三年。起複後,得蒙聖上看重,得了京裏的差事。現今聽聞原來的郎中又要換任了?”
林寧抿著嘴,這是想要她幫忙謀缺,也是探她的口風呢。
“嫂嫂慎言,後宮不得幹政!”
宋氏閉了嘴,麵上卻有那麽一絲不悅。林寧忙拉了甄玲的手道:“過一陣子便是選秀之期了,蕊兒可是將名字上報了?家裏可有什麽打算嗎?”
宋氏心念一轉,又笑了起來,“是呢!早前就遞了名字上來。打算倒是不敢有。隻是,聽聞這期秀女有不少姿色不錯的人物。臣婦在外頭都有聽說,淑妃,敏妃,惠妃都有在打探消息拉攏人了。要我說,這結盟結盟,即便是再好的世家又哪裏有自家人穩妥?”
宋氏伸手牽了甄玲將其帶到林寧麵前,“不是臣婦自誇。蕊兒不說別的,就這模樣才學在江南也是數一數二的,不然不會小小年紀就有了江南才女美人的稱號。臣婦倒也不求她能怎麽樣,但求能幫得上娘娘一星半點,便是她的造化了。”
林寧嘴角微彎,褪了自己腕上的鐲子套在甄玲手上,“嫂嫂過謙了。”
簡單的五個字,其中的意味,眾人心照不宣。
彼此又吃了些點心,拉東扯西地說了些沒營養的官麵話,宋氏便起身告辭。
一場戲演完,林寧舒了口氣伸了伸懶腰隻覺得身心舒暢!
玉盞在外頭聽了個大半,很是有些不高興,“娘娘,說起來奴婢也是從府裏跟著進宮的,本不該說府裏的不是。可瞧瞧大姑娘那模樣啊,還有大太太那誌得意滿的樣子,哪裏是真心想來幫助娘娘的。明明是想踩著娘娘往上攀高枝呢!想當初娘娘落難那會兒她們的臉色,娘娘怎麽今日還應了呢!”
若是按原本的軌跡,有甄貴妃從中插手,甄玲是不曾進宮的。當然安氏也沒能留下來。林寧不是甄貴妃,她對皇上沒感情,對權勢不熱衷,她隻為了任務而來,倒是沒有甄貴妃那麽多感情掣肘。
林寧一戳玉盞,“你也是二十多的人了。在宮裏也有這麽些年,怎麽還這樣不動腦子。”
林寧搖頭歎息,眼裏卻無責備。玉盞為人是不夠聰明,有時候甚至有些天真衝動,可卻比誰都要忠心。甚至於後來甄家和五皇子敗落,甄貴妃被打入冷宮,玉枝死了,唯獨玉盞跟著她,在冷宮各種求關係,甚至不惜犧牲自己,讓太監□□,隻為了給甄貴妃要一點吃食。爬狗洞子去太醫院偷藥渣,隻為了給病重的甄貴妃治療。
想到此,林寧竟有些感同身受,拉著玉盞在旁邊榻上坐了,緩緩道:“母親和大哥二哥他們幾個都不過麵子情,雖說有皇上的關係,也因是繼母的緣由,他們不會虧待了母親,可若說對母親盡心盡力確實不能的。江南天高皇帝遠,甄家世代所居,與左近府郡富商,世家,甚至是漕幫都有不少牽扯。這一去江南,甄家是有大野心,也是有大動作的。”
“將母親抓在手裏,便是告□□南眾人,甄家有一位皇上都看重的老封君,如此不但旁人不敢惹,還更加大了甄家在江南的威望和影響力。皇上念舊,若母親在江南,大哥若在一些微末細節上密折奏一些母親的事情,以母親的名義討點好處,皇上未必不會應允。別看不過都是一些小事,在江南說不定就能唿風喚雨。”
“我不能讓他們得了好處,確實母親背了黑鍋,磨光了她和皇上的情分。再說,若母親在江南,我隻怕也會被迫受製於人。你隻看見我留下了甄玲,便不知道其實這不過是我們的一場交易。大嫂想讓我幫忙謀江寧織造府郎中一職,前朝官職之事,我不好插手。便隻能用甄玲來換母親。”
玉盞聽得一愣一愣的,更是糊塗了,“既然主子猜到他們的心思,知道他們想要獨霸江南,那麽您為何不阻止,還留下甄玲。甄玲若入宮,甄家出了兩位後妃,在江南的影響勢必就更大了。”
“阻止?我一個後妃,怎麽阻止?莫非讓我去同皇上說?我為甄家女,甄家現今什麽都還沒做,我說出這種話,讓皇上怎麽看我?”林寧搖頭一歎,“隨他們吧。江南也不隻這點問題。總要解決的。如今的局勢,幾方勢力交纏,反而不好下手。若是甄家能借由地頭蛇的優勢,整合了力量,那麽倒是可以說是幫朝廷化零為整,靶子更大,也更好下手了。”
“母親是聰明人,隻需她在京城,那麽江南的事就和她沒有幹係。往後若是有什麽,也和她不相幹。有和皇上的舊年情分,自然可以安享晚年。”
玉盞一跺腳,“什麽都讓娘娘想好了。可娘娘怎麽就不想想自己。宮裏本就是隻聞新人笑,不聽舊人哭的地方。這會兒宮裏那幾個就已經夠娘娘煩心的了。現今選秀還不知要進來多少如花美眷。這再來一個心術不正的大姑娘,偏還和娘娘有血親,說不定接著娘娘的威風做出點什麽來。娘娘!”
林寧噗嗤一笑,“你著什麽急,你當什麽甄玲就沒有其他人了嗎?宮裏頭進新人哪裏堵得住。何況,我可不是莫皇後,沒那本事得到皇上“真愛”,我若一家獨大了,隻怕容不得我的就是皇上了。”
說來這真愛,林寧覺得大約一多半也是因為莫皇後死得早,成了皇上心裏的白月光。缺點自動屏蔽,隻看得到她放大了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好來。
若莫皇後活到現在,是否還能真愛,還真不好說。
林寧感歎著搖頭,止了這邊的話頭,取了封信給玉盞,“托人送出宮去給母親。大哥若是要離京,母親一個人在京裏宅子住著不免冷清。三哥三嫂雖然去了,便留下一雙兒女。母親雖非原配,卻也是正妻,為三哥嫡母,也是侄兒侄女的祖母。接過來帶在身邊撫養照顧也在情理之中。”
甄三老爺乃是庶出,身子不好,英年早逝。甄三太太與其夫妻情深,也跟著殉了情。為此還得了個烈女的稱號。也多虧了有一個貞烈之名的母親,雖說其子女一直不得甄家看重,活得艱辛,但在後來甄家落敗之時,也並未受牽連。
如今這一雙兒女,一個名喚甄璃,年方七歲。一個名喚甄瑋,年方五歲。都還幼小,若用心調/教,大有可為。
隻是……
玉盞仰起頭,“娘娘,誰不知道老太太和皇上的情分,這老太太留了京,養在老太太身邊若跟著進宮得見貴人,或是有了什麽大造化,大老爺哪裏容得了?”
自然是容不了的。林寧一笑,“容不了又能如何?祖母疼愛孫子孫女,憐惜其失怙恃,接了來教養。大哥憑哪點阻止?又可能阻止得了?先如今可是在京裏,若大哥阻止,母親一鬧,鬧到皇上跟前,大哥這謀缺的事兒就別想了。何況,這不是還有我嗎?我雖別的做不了,前朝也插不上手。可若要在選秀裏頭尋個名目,刷了甄玲下來,以我如今的地位可說一點都不難。”
玉盞懂了,這是看準了他們不得不應,有苦難言。
林寧又道:“不必避著人去送,不是什麽不能給別人知道的事,偷偷摸摸,讓皇上知道反而不好。光明正大地,皇上若是截了想看那就看吧。”
看了才好。甄應嘉也有子女,安氏想要教養孫子孫女多的是選擇,怎麽偏偏不選從禮法上來說會負責給她養老送終的甄應嘉的,反而選擇庶出的?
再有,今日宋氏和甄玲才同林寧見過麵,林寧不讓她們帶信迴去,反而尋了別人。可見兩邊關係不怎麽樣。
如此也是給皇上打了一劑預防針。往後,甄應嘉有什麽事,也不至於再來她們做筏子,或者牽扯到她們身上。
玉盞拿著信,嘴上雖應了,可麵上卻還是愁眉苦臉的,林寧哪裏不知她還是為了甄玲的事,笑道:“好了,你主子我心裏有數呢。你放心。淑妃雖有幾分小聰明,卻也隻會耍小聰明。若不然大皇子之事也不會這麽容易就敗了。這種人不足為懼。宮裏總得有幾個高位分的分權,她是要留著的。惠妃無子,隻要斷了她撫養皇子的路,她便蹦躂不出什麽來。何況,她想要搶小五不成,假病已成了真病。若自己看不開,能不能過得了今年還兩說。敏妃……”
林寧一頓,敏妃心思深沉,手段厲害。單從玉瓊和桃紅二人之事便可看出來。
收買玉瓊反咬原主一口,可玉瓊到底都不知道收買她的是敏妃,唯一線索指向了是淑妃的昭陽宮。一出苦肉計送桃紅到她身邊來,可這苦肉計左看右看都和她沒有任何牽連,唯一有牽連的也是淑妃的昭陽宮。
果真的好本事啊!此人絕不能留!
其實,未必不能直接殺了敏妃。可林寧要的不隻是這個。按照原本的故事軌跡,敏妃照樣死了,死在了甄貴妃的手裏。可結果呢?徒明遠不一樣做了皇帝?甄家,五皇子,甄貴妃,哪一個得了好?
所以,林寧不想輕易出手,因為她必須一擊必中,不但打倒敏妃,還必須絕了徒明遠的路!
敏妃不是借著皇上的“真愛”得到今日的地位的嗎?徒明遠不是因為得了長相與“真愛”相似才入了皇上的眼,讓皇上一舉選為繼承人的嗎?那麽,不妨就從這個“真愛”下手就好!
四月乃是選秀之期,先是初選,五月再複選,然後終選。甄玲一路過關斬將,留的一個名額。不過可能是因為宮裏已經有了一位甄家女,何況因為年前的事,徒元海大約心中有愧,在徒明洲入了武學,並且有了不錯的表現,很是得了徒元海的歡心之後。二月裏,林寧得了晉封,成了九嬪之首。
因此,甄玲雖家世還算不錯,可入宮的位分卻不高,不過是個才人。
六月酷暑,一日,甄玲前來給林寧請安。彼此說了些話,林寧多吃了幾塊綠豆糕便開始渾身不適,麵目蒼白。
玉盞嚇了一跳,急哄哄尋了太醫過來一診治,竟是中了毒,正是芙蓉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