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三十以上或二十四小時,嗯  又聽一柔美女聲, “娘親別急, 小心摔著。真兒, 你個小猴兒, 還不快進來。”


    蘇妙真暗罵於二家的多事, 又罵自己傻,居然忘了敷些珍珠粉遮掩過去,怕要引得王氏和長姐提心吊膽一迴, 忙忙高聲道,“哪裏的事,昨天晚上看書太夜了, 跟暈船一點關係也沒有, 於嬤嬤想左啦。”


    一邊抬步進去, 繞到裏間先行了個禮就撲到王氏懷中,親熱道, “娘親,我還沒吃東西呢,娘這裏今天擺什麽吃食。”


    又望向坐在一旁的蘇妙娣,見她端莊柔美, 嫻靜非凡, 手上拿了繃子繡活兒,也笑嘻嘻道, “姐, 你別繡啦, 船上顛簸對眼睛不好,你就這麽急著把東西做完嘛。”


    王氏見愛女眼下雖有青黑,但精氣神極好,不像是暈船了,在她鼻尖輕輕一點,柔聲道,“你這個小饞猴,你爹爹去前麵和師爺說話去了,且等等他。更別打趣你姐姐了,她不比你臉皮厚,再讓我知道你跑去惹娣兒,我饒不了你。”


    說著就招唿丫鬟送了些茶點果子上來,蘇妙真本來也不餓,不過是轉移王氏的注意力,當下甜聲應了,勉勉強強拿了個桃子啃著,邊啃邊心道,即便是這上好的用於貢品的甜桃,味道比現代一輩輩擇優嫁接的桃子還是不如。即便她如今是公卿貴女,也比不得後世的一個普通人來的享受自由。蘇妙真心下一灰,啃著的動作一停,王氏對自家愛女嬌寵得不行,立時間也發覺了,搖著她笑道,“怎麽了。”


    那桃子到底汁液多,一時間帕子都沾濕掉了,蘇妙真迴過神,手忙腳亂地擦拭幹淨才偎依進王氏懷裏,“六年沒迴京,女兒覺得好陌生,也不知道府裏頭現在是什麽樣子了。”


    當初蘇妙真來到這世上時,恰逢蘇觀河由翰林點了揚州知府,沒等她迴過神,就到了揚州,她又沒有原身的記憶,何況原身不過一六七歲小女孩兒,本來也記不得什麽,對於家大業大的成山伯府,蘇妙真也著實好奇。


    隻見年年王氏逢年過節打點禮物時跟著了解了些,何況三年前的考評,因著蘇觀河留職,也就匆匆帶著蘇妙娣和王氏進了一迴京。


    蘇妙真與水相克,王氏又把她看得心肝一樣,不忍她舟車勞頓,就把蘇妙真送到了宋芸家。此次若不是蘇觀河要徹底離了揚州府,她也不能出來。


    “是啊,娘也有三年沒迴京了,不知京城是個什麽模樣了,也不知道魏國公府如今如何,三年前看著是極好的,不然我也舍不了你姐姐。還有你兄長,也不知道怎麽樣,信裏說是隻等著來年春闈,話也不多,哎。”


    蘇妙娣瞅著自己妹妹依舊是個淘氣性子,先前被蘇妙真說得也臉上一紅,她已經被魏國公府給定下了,這一兩年間便要嫁出去,如今正忙著做新婦的物件,隻咬唇不答。又被自己母親含笑望了一眼,更隻低下了潔白的脖頸,也不繡了,擰著帕子垂著臉,看著分外惹人憐惜。


    蘇妙真急急舉手,“娘舍不得姐姐就別急著把姐姐嫁出去唄,咱們家也不怕多養姐姐一段時間。”


    王氏被她說得一愣,隻見自己這個玉雪可愛的小女兒說話天真爛漫,毫不知道人情世故,也笑了,“這事哪裏是我一個人能定的,再說了,你姐姐也十七了,早點過門對娣兒也好,可以穩住……”


    王氏後麵的話並沒有說,她心知自從兩家請了官媒做成了這樁親事後,依著規矩魏國公府肯定要給長子房裏放人,這晚一段時間過去,娣兒可不就給那些通房丫頭們讓了時日。


    隻是這話王氏無論如何對著小女兒也說不出口,說起來真兒也有十三歲,該是教她些後宅手腕,三年前的娣兒也是這麽過來的,但每每瞅著時時異想天開調皮憊懶的小女兒,她怎麽也說不出口。


    真兒雖然聰慧,但性子太憊懶了,不說後宅手腕,就連閨秀該會的琴棋書畫也堪堪學個大略,明麵上不太丟人,她就丟手不學了,隻嚷嚷著她的時間要放在有用的地方。


    繡活上更不必說,與娣兒比起來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還有詩詞歌賦上,真兒雖能賞鑒,但要讓她做詩寫詞,可比要了她命還難,在揚州府時的閨秀結詩社時不知道讓娣兒幫她作了多少迴弊。


    這小女兒一心隻偷著看她爹書房裏的的公文史書以及科舉文章,教訓了多少迴也不聽,真兒也不想想,一個女兒家,就是通政事能科舉又待能如何呢,到底她是個女兒家,並不能出將拜相,會這些保不準還惹了未來夫君的不悅。


    好在算賬理財上是一把好手,外頭請的賬房先生也沒真兒這般厲害地……那也得把她這個脾性給改了才好,王氏頭疼著這一出,又覺得未必可行,真兒她爹可為自己有了這個眼界寬闊的女兒驕傲得不行,更別提上迴揚州府李家婦一案,更讓夫君覺得真兒樣樣皆好,直直要把這個女兒溺愛得沒法沒天了。


    幸在真兒生的極好。王氏撫摸著蘇妙真的如緞青絲,心思百轉千迴:這樣好的顏色,無論是怎樣鐵石心腸的男兒家,大概也能化為繞指柔。


    蘇妙真不知道自己一番話引得王氏愁緒萬千,忙忙咳道,“娘,今天怎麽沒見姨娘們過來請安呐。”


    王氏一笑;“這艙內可立不了那麽多人。水路難行,你周姨娘有些不適,我就免了她的請安,又不好薄待她人,幹脆都不讓來了,正好給咱們娘三騰位置親親熱熱地說話,難道不好。”


    蘇妙真也一笑,用力點頭,“那是那是。是不是今日晌午就能到碼頭來著?”


    王氏點頭,“弦兒還特地告了親假來迎接,你要是有你大哥和娣兒的一半省心,為娘就當燒了高香啦。”


    王氏雖是這麽說,但心裏倒覺得自家女兒除了憊懶淘氣,樣樣皆好,也更喜她與自己如此親近。


    想來在無論在成山伯府還是在娘家永安侯府,都沒有母女能如斯親近的,誰家孩兒不是早早被養娘奶媽看著教養的,似自家真兒這麽親熱爹娘的真是極少——也是上天憐她早年子嗣褔薄,給了這麽個親近活潑的小人兒承歡膝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榮華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妙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妙周並收藏榮華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