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三十以上或二十四小時, 嗯 綠意和明善堂的幾位婢女最是相熟,早間蘇妙真下廚並沒有驚動其他婢女,隻讓陪侍的藍湘打了下手……綠意知道姑娘是不想擾了她們清夢,笑道:“怪道這明善堂的讓我去送,原來是料著了三少爺今日休沐……咱們姑娘對三少爺這個哥哥的確用心,這麽大早的不辭辛勞, 也要起來做膳食送去……”
藍湘抓緊了提手,點頭輕聲道:“以前在南邊,姑娘剛開蒙字都寫得歪歪扭扭,跟那螞蟻上樹一般,硬是抓耳撓腮地把請安信給老太君寫了一份, 連帶著三少爺的,也沒忘記。期間夫人責怪姑娘打擾三少爺進學,也沒停過, 隻是在每封信的末尾都加一句‘不需迴複’。那時候隔了半年有餘, 三少爺才第一次正兒八經地迴函一封, 先頭隻是在給老爺的家信裏問候幾句……這兄妹感情,大抵便是從那時候慢慢培養的。”
兩人記起舊事,邊聊邊走,出了院口, 藍湘往正房方向走了幾步,迴頭對綠意笑說:“小廚房裏還剩了些, 你肯定迴的早, 還需給我剩下些才是呢……”
綠意假意啐道:“把我當那起子嘴饞的貨了, 這等小事不消你說……”
*
綠意將食盒交付給明善堂的稱心,替蘇妙真問了幾句蘇問弦的近況,謝過快步迴了平安院。在書房門上輕敲三下,聽到蘇妙真應答後推門而入,見蘇妙真坐在書案後頭的黃花梨六扇圍屏雕紋太師椅上,擱了筆笑問:“送去了。”
綠意點頭,不小心瞄見書案上一手帕蓋住幾冊書,笑道:“奴婢快腳著呢……”又指了書案笑道:“姑娘用這帕子遮掩著實沒什意思,咱們做奴婢的自然不會違背主子的意思偷看什麽,別在夫人麵前也這麽做,卻沒那麽好糊弄的,還是小心收起來吧。”
蘇妙真臉色臊紅,咳一聲把那幾冊文書抱起,轉身擱在書架一隱蔽處,尋思著等夜裏把這些東西再鎖進妝奩裏頭。
這幾冊文書,有些是《貞觀術士錄》的後續,有的卻是她前世所學的記錄,還有些則是她從蘇觀河那裏抄來的科舉文章並邸報公文……這些丫鬟們隻以為是第三者,並不清楚還有其他私隱。
迴京前王氏曾勸過蘇妙真少在男子的事上上心,也曾囑咐過綠意幾人多讓主子看那等閨閣範訓或是錦詩秀句來怡養心性,但綠意藍湘在蘇妙真的央求下還是給打了掩護,上下瞞得滴水不漏。
綠意把在明善堂的所見所聞事無巨細地給蘇妙真講了聽,又道:“姑娘今兒起得太早了,天又冷,這書房雖是置了火盆,到底有些陰寒……不若再迴房休息片刻。”
蘇妙真擺手笑道:“不消如此,我還有事做,”抽出一張雪白箋紙,鋪平在案,看向倒茶的綠意說:“得了,你迴去再眯一會,藍湘若是迴來了,也不用她過來迴話,今兒讓她多歇著點……”
“那奴婢喊了侍琴侍棋過來端茶研墨,她們兩個可不識得幾個大字……”
綠意端過茶,擱上書桌。蘇妙真提了筆,對著箋紙琢磨著《貞觀術士錄》第三部的綱目,餘光瞥見綠意瞅向牆角火盆裏沒燒盡的紙張,正愣愣地發呆,提聲道:“我又不是沒手沒腳,”見綠意麵色猶豫,蘇妙真又道:“她兩個年紀小,正是渴睡的時候。快去吧,廚下留的湯想必都要涼了。”
綠意這才稱是退去,蘇妙真自去把書房門栓插上,在書房裏立定一迴,按捺住興奮激動得心情,坐迴椅子,開始把第三卷的綱要再謄寫一迴。
筆走龍蛇。
不一會兒一張雪白箋紙上滿當當地堆了那蠅頭小楷來,蘇妙真揭起在空中抖了一抖,細細查缺補漏,她越想專心越是分心,滿腦子隻剩下等見到蘇問弦後要如何把“印刷一事”給他細細分辨,前些日子蘇妙真已經在心裏打了無數迴的腹稿,此刻臨近成事,腦海裏反而一片空白。
這印刷一術,須得說服了蘇問弦才能成事。還要讓蘇問弦相信,她懂得這些旁門左道是因為看了前朝閑書,平日試驗折騰來的,好在所有人都曉得,蘇五姑娘愛看閑書,愛做閑事……
蘇妙真心裏亂騰騰地,一手支頤,看向窗外,隻見天色漸亮,廊下的燈依次滅了。
她想起重生的頭兩年,日程安排地極為緊密,跟夫子學了功課後,下午還有刺繡並琴棋書畫之類的活動,隻能覷空在午間或是晚間把前生所學一一記錄。當時她費了兩年功夫謄寫,後來就開始琢磨,運用這些先進的學問,能在這地方做些什麽。
直到了解此地與明朝類似,才有了大概的想法。黃河,稅製,海禁,邊關……她沒投生男身,不能親自上陣,但她已經和蘇問弦關係緊密,有些事,也是能說得上話的。而蘇問弦,絕不會隻甘願做個普通翰林,蘇觀河和宋學政都說,他有問政濟世之心。
哥哥春闈高中在即,那時他入朝為官,萬事都能便宜許多……
一股熱意湧上胸腔,蘇妙真推開雕花鏤窗,極目遠望,深吸口氣,閉目一笑。
*
那廂蘇問弦起來,先在院子裏活動筋骨。
大丫鬟如意兒端來一碗甜湯,說是蘇妙真差人送來的,蘇問弦唔了一聲,問道:“真真她已經去請安了?”
“可不一定,聽綠意說,五姑娘也就今日惦記三少爺你放例假,才起得早親手做湯,往日這會該還在夢鄉裏呢。”如意兒與藍湘、綠意都是家生子,從小頑到大的情分。蘇問弦不在的這一個月裏頭時時去平安院裏耍,蘇妙真對她們管得也鬆,還經常賞下銀錢首飾,以至於如意兒一幹明善堂的丫鬟都對這位五姑娘充滿好感,“五姑娘和少爺您的感情真好。”
蘇問弦垂眸,嚐一口,讚道:“手藝卻不錯。”
如意兒道:“少爺您不曉得,這些日子五姑娘隔三差五地下下廚房,滿府嚐過的無不說美味呢,也真奇了,何以五姑娘做得飯菜,就是比一般人要鮮美些呢……”
蘇問弦耳聽如意兒東拉西扯,坐在床沿,散了衣襟,再不發一言。一口氣喝光,又沐浴換衣,前往王氏處請安,王氏留三個兒女用了早飯。
藍湘抓緊了提手,點頭輕聲道:“以前在南邊,姑娘剛開蒙字都寫得歪歪扭扭,跟那螞蟻上樹一般,硬是抓耳撓腮地把請安信給老太君寫了一份, 連帶著三少爺的,也沒忘記。期間夫人責怪姑娘打擾三少爺進學,也沒停過, 隻是在每封信的末尾都加一句‘不需迴複’。那時候隔了半年有餘, 三少爺才第一次正兒八經地迴函一封, 先頭隻是在給老爺的家信裏問候幾句……這兄妹感情,大抵便是從那時候慢慢培養的。”
兩人記起舊事,邊聊邊走,出了院口, 藍湘往正房方向走了幾步,迴頭對綠意笑說:“小廚房裏還剩了些, 你肯定迴的早, 還需給我剩下些才是呢……”
綠意假意啐道:“把我當那起子嘴饞的貨了, 這等小事不消你說……”
*
綠意將食盒交付給明善堂的稱心,替蘇妙真問了幾句蘇問弦的近況,謝過快步迴了平安院。在書房門上輕敲三下,聽到蘇妙真應答後推門而入,見蘇妙真坐在書案後頭的黃花梨六扇圍屏雕紋太師椅上,擱了筆笑問:“送去了。”
綠意點頭,不小心瞄見書案上一手帕蓋住幾冊書,笑道:“奴婢快腳著呢……”又指了書案笑道:“姑娘用這帕子遮掩著實沒什意思,咱們做奴婢的自然不會違背主子的意思偷看什麽,別在夫人麵前也這麽做,卻沒那麽好糊弄的,還是小心收起來吧。”
蘇妙真臉色臊紅,咳一聲把那幾冊文書抱起,轉身擱在書架一隱蔽處,尋思著等夜裏把這些東西再鎖進妝奩裏頭。
這幾冊文書,有些是《貞觀術士錄》的後續,有的卻是她前世所學的記錄,還有些則是她從蘇觀河那裏抄來的科舉文章並邸報公文……這些丫鬟們隻以為是第三者,並不清楚還有其他私隱。
迴京前王氏曾勸過蘇妙真少在男子的事上上心,也曾囑咐過綠意幾人多讓主子看那等閨閣範訓或是錦詩秀句來怡養心性,但綠意藍湘在蘇妙真的央求下還是給打了掩護,上下瞞得滴水不漏。
綠意把在明善堂的所見所聞事無巨細地給蘇妙真講了聽,又道:“姑娘今兒起得太早了,天又冷,這書房雖是置了火盆,到底有些陰寒……不若再迴房休息片刻。”
蘇妙真擺手笑道:“不消如此,我還有事做,”抽出一張雪白箋紙,鋪平在案,看向倒茶的綠意說:“得了,你迴去再眯一會,藍湘若是迴來了,也不用她過來迴話,今兒讓她多歇著點……”
“那奴婢喊了侍琴侍棋過來端茶研墨,她們兩個可不識得幾個大字……”
綠意端過茶,擱上書桌。蘇妙真提了筆,對著箋紙琢磨著《貞觀術士錄》第三部的綱目,餘光瞥見綠意瞅向牆角火盆裏沒燒盡的紙張,正愣愣地發呆,提聲道:“我又不是沒手沒腳,”見綠意麵色猶豫,蘇妙真又道:“她兩個年紀小,正是渴睡的時候。快去吧,廚下留的湯想必都要涼了。”
綠意這才稱是退去,蘇妙真自去把書房門栓插上,在書房裏立定一迴,按捺住興奮激動得心情,坐迴椅子,開始把第三卷的綱要再謄寫一迴。
筆走龍蛇。
不一會兒一張雪白箋紙上滿當當地堆了那蠅頭小楷來,蘇妙真揭起在空中抖了一抖,細細查缺補漏,她越想專心越是分心,滿腦子隻剩下等見到蘇問弦後要如何把“印刷一事”給他細細分辨,前些日子蘇妙真已經在心裏打了無數迴的腹稿,此刻臨近成事,腦海裏反而一片空白。
這印刷一術,須得說服了蘇問弦才能成事。還要讓蘇問弦相信,她懂得這些旁門左道是因為看了前朝閑書,平日試驗折騰來的,好在所有人都曉得,蘇五姑娘愛看閑書,愛做閑事……
蘇妙真心裏亂騰騰地,一手支頤,看向窗外,隻見天色漸亮,廊下的燈依次滅了。
她想起重生的頭兩年,日程安排地極為緊密,跟夫子學了功課後,下午還有刺繡並琴棋書畫之類的活動,隻能覷空在午間或是晚間把前生所學一一記錄。當時她費了兩年功夫謄寫,後來就開始琢磨,運用這些先進的學問,能在這地方做些什麽。
直到了解此地與明朝類似,才有了大概的想法。黃河,稅製,海禁,邊關……她沒投生男身,不能親自上陣,但她已經和蘇問弦關係緊密,有些事,也是能說得上話的。而蘇問弦,絕不會隻甘願做個普通翰林,蘇觀河和宋學政都說,他有問政濟世之心。
哥哥春闈高中在即,那時他入朝為官,萬事都能便宜許多……
一股熱意湧上胸腔,蘇妙真推開雕花鏤窗,極目遠望,深吸口氣,閉目一笑。
*
那廂蘇問弦起來,先在院子裏活動筋骨。
大丫鬟如意兒端來一碗甜湯,說是蘇妙真差人送來的,蘇問弦唔了一聲,問道:“真真她已經去請安了?”
“可不一定,聽綠意說,五姑娘也就今日惦記三少爺你放例假,才起得早親手做湯,往日這會該還在夢鄉裏呢。”如意兒與藍湘、綠意都是家生子,從小頑到大的情分。蘇問弦不在的這一個月裏頭時時去平安院裏耍,蘇妙真對她們管得也鬆,還經常賞下銀錢首飾,以至於如意兒一幹明善堂的丫鬟都對這位五姑娘充滿好感,“五姑娘和少爺您的感情真好。”
蘇問弦垂眸,嚐一口,讚道:“手藝卻不錯。”
如意兒道:“少爺您不曉得,這些日子五姑娘隔三差五地下下廚房,滿府嚐過的無不說美味呢,也真奇了,何以五姑娘做得飯菜,就是比一般人要鮮美些呢……”
蘇問弦耳聽如意兒東拉西扯,坐在床沿,散了衣襟,再不發一言。一口氣喝光,又沐浴換衣,前往王氏處請安,王氏留三個兒女用了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