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崔園在家中仔細整理了衣物,對著黃銅鏡子齜牙咧嘴地梳頭。
長得包子一樣的兒子崔褒坐在胡床上甩著腿看。崔園歎息一聲,頗有些小心翼翼地道:“是不是有些太娘了?”
崔褒歪了腦袋,把手裏的胡餅往嘴裏塞,落了滿地的渣子。他也不曉得阿耶今天怎麽竟然開始對鏡梳妝起來,瞧著阿耶笨拙地開合妝奩,都找不到頭油在哪裏,竟然還翻出了一盒塵封已久的胭脂。他拿手指抹了一把,放在鼻子下麵嗅了嗅,又一臉肅穆地把那胭脂放了迴去。
崔褒腦子裏大概有個意識,就是這盒胭脂應該是自己阿娘的遺物,因為阿耶從來不會去動那些東西,他把油膩膩的嘴在袖子上頭隨便抹了抹,跳下胡床,走了過去,伸著一雙胖手給崔園。
崔園又當爹又當媽,頭發還沒梳起來,又隻能騰出手拿出手巾來給兒子擦。崔褒擦幹淨了手就又乖乖坐迴了胡床上,看著他阿耶在鏡子前對付自己的一頭長發。
崔園的前妻過世已久,他已經習慣自己梳頭了,不過平日裏那個發髻有些不夠莊重,他總想著把自己額頭前那個有些不太順的毛給擼進冠裏頭。崔褒瞧著阿耶和自己的毛奮鬥著,問他:“今天五郎來麽?”
雲中老是來找崔園下棋,崔褒都記得他了。
崔園說:“五郎應該不來了,今日阿耶要去趟獨孤府上。”
前兩日五郎來找他下棋,完了和他大吐特吐苦水,表示實在是看不上宇文弘。崔園和宇文弘沒有什麽交集,一個在金吾衛,一個在戶部,就沒說什麽,誰知道五郎話鋒一轉,落到崔園頭上,說:“要不你有空去拜訪下我的大父,我覺得宇文大人是很不錯的,但是他兒子實在是太叫人一言難盡了。要我叫他這種人做姑父還不若讓我去死。”說著翻了一個白眼。
崔園也和雲中熟了,知道他小小年紀,說起話來像是淬了毒的刀子一樣,雲中又千叮嚀萬囑咐地叫他一定要到獨孤府上去。
他想了兩日,終於決定,若是將宣娘這樣拱手讓給宇文弘這種人,還不若去爭取一下。
於是他終於給獨孤家遞了拜帖,準備去府上拜見獨孤相爺。
崔褒一雙手撐在胡床上,瞧著他阿耶終於翻箱倒櫃地翻出一瓶頭油來,繡花一樣地在自己腦門上摸來摸去,終於把那根逆著長的毛給摸順溜了,又問:“阿耶,六娘在麽?”
“你還記得她?”崔園迴過頭來,獨孤家那個六娘也就來過府上一次,崔褒都沒正麵出去和她見過麵,竟然還記得?若不是有時候雲中會提起,他都差點忘掉了。他都記不太清獨孤家的六娘子長得什麽樣子,就記得挺胡人的長相,和雲中差挺遠的,一雙眼睛很大很靈活,看著就是個機靈的孩子。
雲中也挺機靈的,這麽點年紀棋術已經很老成了,與他下棋勝負基本都是對分,果然是江左的王家教出來的孩子。
崔褒說:“嗯,為什麽每次都是五郎來,後來六娘就不來了呢?”
崔園自從妻子過世之後和青州房本家的聯係也不多了,他們這一支一直式微,青州房又懶得過問朝事,團結力度本來就沒有清河大房與小房強,他父親有是個冷心冷情的,在大理寺做個評事,一門心思投在工作上,他家雖然占個崔的姓,倒像是沒有入族譜一樣,這也導致崔褒雖然有許多青州房的兄弟姐妹,卻沒有玩伴。
雲中每次來都像個小大人一樣,是來和他下棋的,從不理會崔褒,難怪崔褒會惦念著和他年歲差不多的獨孤六娘。
不過他這次去獨孤家,沒法帶著兒子一塊兒去。
他拍了拍兒子的腦袋說:“在家等著阿耶,若事情成了,你想什麽時候找六娘子玩就什麽時候。”
崔褒渾然不知道大人們中的那些錯綜複雜的關係,隻是說道:“好吧,那阿耶迴來給我帶點吃的啊。”
“成。”崔園笑著答應道。然後又問兒子,“這身還行麽?”
崔褒眯著善財童子似的一雙細眼睛,點頭。
雲中已經在獨孤家裏等很久了,差不多都要戳在門房前,以至於崔園抵達獨孤府的時候,給他開門的不是門房而是雲中。
他還沒問雲中為何等在此處,雲中就急急忙忙叫門房把他的馬牽走,然後扯了他進門,說道:“不知道大父如何想的,這會兒宇文大人也在?”
他臭著一張臉,極度不滿的樣子,補充道:“你既然要拜見我大父,他也知道你要來,又把宇文大人請來做什麽。”
崔園覺得這會兒前廳一定是個可怕的修羅場。
不過既然都已經鼓起勇氣到了獨孤家,兩隻腳都踏入尚書府了,難道還能現在夾著尾巴逃麽。他又問雲中,“四娘知道麽?”
雲中說:“小姑她最近懶死了都快發黴了,從來都不管前頭的事情,你且去,小姑那裏我給你遞話進去。”
崔園老臉一紅,他倒也不是第一次這樣為了一個姑娘家上門了,他前妻是洗馬裴氏旁支,那會兒還是他阿耶押著他上門去給人家提親。他也沒見過那個裴家的姑娘,所以特別的淡定。這會兒卻像是個毛頭小子似的,有些束手束腳起來。
雲中幾乎要在他屁股上踢一腳了:“去呀!”
崔園再次捋了捋頭上,確認所有的頭發都幹淨利落地束起來了,才彬彬有禮地請管事把他領去前廳。
宇文融已經在了,正和獨孤勉言談正歡。
宇文與獨孤二家都是八柱國出身,西魏的時候就是過命的交情,不過隋以後宇文家有些式微,倒是獨孤家靠著三任皇後四位相爺,和楊家的關係一直貼得緊緊的。
到了宇文融這一輩,他這個鴻臚寺卿兼任戶部侍郎已經是宇文家最大的官了。不過這兩年他在官場上順風順水,已經有傳言說下一任的中書門下平章事就是他。中書門下平章事也是個宰相的官,和獨孤勉這個左仆射正好是門當戶對。宇文家和獨孤家又都是鮮卑人的血統,獨孤宣和宇文弘的聯姻,看著就是勢在必行。
管事進了房通報了一聲,崔園跟著進去,朗聲道:“晚輩左金吾衛執戟崔園,見過獨孤相公、宇文大人。”
獨孤勉伸手請他坐下。
宇文融見到崔園,笑道:“這位便是崔執戟?果真是一表人才。融曾聽聞你去年中了甲科,才得的執戟之位?”
崔園迴答:“是,家父不過大理寺評事,我們這一支雖然姓崔,卻也不敢再說是出自清河了。”
宇文融說:“我倒覺得你比興化坊裏頭那群姓崔的紈絝好上許多。”他說話素來耿直,胡姓貴族和五姓世家之間多少有些摩擦,他作為戶部侍郎,頂頭上司戶部尚書是個姓崔的,而做為鴻臚寺卿,正下方的下級鴻臚寺少卿又是個姓崔的,崔園也覺得他不會對崔氏有什麽好感。若是假惺惺地說“崔家各個都是有才有能之士”這樣的話,倒就不像是他曾聽說過的明辨有吏幹,譽滿禦史台的宇文融了。
宇文融又轉過頭去同獨孤勉說:“勉,這孩子在鈐謀科的答卷融可見過,是個人才。”又轉頭說道,“若是我有這麽個兒子倒好了,一點都沒沾上那些崔家子的世家脾氣。我那個弘,在戶部是一點都不省心。我倒是後悔給他門蔭入仕的機會了。”
崔園聽見他在談論自己的情敵宇文弘,豎起來耳朵。雲中總是說他的壞話,不過從一個父親的嘴裏講出來的,倒滿滿是溺愛。
宇文融又問崔園,“觀你的答卷,似乎讀過不少兵書,可對執戟這一位置滿意?”
崔園迴答道:“並不滿意。”
獨孤勉是個在官場裏沉浮了不知道多久的老油條了,聽了這話,眉心微微一跳,抬眼望去崔園的麵色一片坦然。
宇文融笑起來:“這孩子,怎能留在左金吾衛,合該去禦史台!”他當年最初也是拜為監察禦史,從禦史台一路升遷至鴻臚寺。
崔園在拜帖裏都把來拜訪獨孤家的目的寫明了,獨孤勉自然知道他是為了獨孤宣而來,心裏頭就帶著一些不滿。向來父親對自己的小女兒都是有偏愛的,這小子帶著個拖油瓶,又隻是個小小的執戟,竟然還長那麽大的臉來求娶他的宣娘?故此他叫了宇文融來家裏坐著,想給這個不識好歹的小子來個下馬威。
但是事件的走勢好像於他所料得不同,宇文融怎麽和這個小子王八對綠豆地……看對眼了呢?
宇文融問他:“何處不滿?”
崔園答道:“不瞞大人,園自負文才,卻被授予武職,故此不滿。”
宇文融撫掌大笑,道:“你的文才確實不錯,本不該是個執戟。”
獨孤勉看見老友這麽個情況,額頭上的青筋挑了挑,聲音有些壓抑的怒氣:“融,你莫手癢!”
宇文融說:“我道你今日叫我來做什麽,原來是想推薦個少年郎君給我,勉公啊勉公,還是你理解我啊!”
獨孤勉心想,老子讓你來是想讓你把這個癩□□想吃天鵝肉的混蛋給趕迴去的!媽蛋竟然忘了宇文融最大的愛好就是薦官了,他當年擔任監察禦史的時候往朝廷一連舉薦了二十九位勸農使,個個現在都是能頂天立地的人物了,這迴瞧見崔園莫不是愛才惜才之心頓起,又想給這個姓崔的小子搞個官做?
果然宇文融完全沒有接收到獨孤勉的眼刀,哈哈哈笑得獨孤家的房頂都要抖三抖,仿佛這個崔園真的是個什麽了不起的寶貝,比他家的兒子還要招人疼。
獨孤勉好想鞠一把水給這個四十年的老友洗洗眼睛,看清楚點這是你兒子的情敵啊!
宇文融收起了笑,突然板起了臉道:“不過你想做文官,長安城裏可沒有什麽好差使。”
崔園心知肚明。想留在長安,不如安安心心做個左金吾衛的執戟,可他並不想再在這個城管大隊小隊長的位置上待下去了。他的父親做了一輩子的大理寺評事,沒有任何升遷。高位都讓清河小房的人占滿了,一代一代門蔭下去,早就把青州房在朝堂裏的位置蠶食殆盡。他們若想獲得坦蕩的仕途,必須也得像個寒門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往上爬。
崔園此刻都忘了自己來獨孤家的目的了,緩緩地說道:“內朝為官還是外朝為官,對園來說,並無區別,皆是朝臣。”
“行!”此刻宇文融像是個誘拐清秀小哥的怪蜀黍,問他,“會昌縣丞做不做?”
會昌遠在江南西道……
他抬起頭來:“做!”
“哎喲就喜歡你這爽利勁兒!你真姓崔?”宇文融都快要站起來了,真的像是失敗了四十年的掘墓賊一洛陽鏟挖到了前代皇陵一樣,拍著桌子對獨孤勉說,“這小子我就知道不錯!崔家小房那個崔就,兩麵三刀的,放在我手下辦事特別不得力,偏偏又是崔浦的兒子動不得。你是哪個崔?”
崔就,就是宇文融手下的鴻臚寺少卿,崔浦,就是宇文融頂頭上司戶部尚書。他當著二人的麵把兩人狠狠吐槽了一遍,弄得獨孤勉都不得不張嘴:“融,我這尚書府的隔壁就是崔家。”
宇文融音調不減:“怎的,你這尚書府難道小到我們在這頭說話,那頭崔家的都能把字兒一個不落地聽去了?”
他又扭頭對崔園說:“小子,好好幹,別讓我失望!”說罷順了獨孤勉一壺酒,大搖大擺地從前廳出去了。
崔園有些頭暈腦脹,他不是來給獨孤勉求親的麽,怎的……求了個官迴來?
崔園在家中仔細整理了衣物,對著黃銅鏡子齜牙咧嘴地梳頭。
長得包子一樣的兒子崔褒坐在胡床上甩著腿看。崔園歎息一聲,頗有些小心翼翼地道:“是不是有些太娘了?”
崔褒歪了腦袋,把手裏的胡餅往嘴裏塞,落了滿地的渣子。他也不曉得阿耶今天怎麽竟然開始對鏡梳妝起來,瞧著阿耶笨拙地開合妝奩,都找不到頭油在哪裏,竟然還翻出了一盒塵封已久的胭脂。他拿手指抹了一把,放在鼻子下麵嗅了嗅,又一臉肅穆地把那胭脂放了迴去。
崔褒腦子裏大概有個意識,就是這盒胭脂應該是自己阿娘的遺物,因為阿耶從來不會去動那些東西,他把油膩膩的嘴在袖子上頭隨便抹了抹,跳下胡床,走了過去,伸著一雙胖手給崔園。
崔園又當爹又當媽,頭發還沒梳起來,又隻能騰出手拿出手巾來給兒子擦。崔褒擦幹淨了手就又乖乖坐迴了胡床上,看著他阿耶在鏡子前對付自己的一頭長發。
崔園的前妻過世已久,他已經習慣自己梳頭了,不過平日裏那個發髻有些不夠莊重,他總想著把自己額頭前那個有些不太順的毛給擼進冠裏頭。崔褒瞧著阿耶和自己的毛奮鬥著,問他:“今天五郎來麽?”
雲中老是來找崔園下棋,崔褒都記得他了。
崔園說:“五郎應該不來了,今日阿耶要去趟獨孤府上。”
前兩日五郎來找他下棋,完了和他大吐特吐苦水,表示實在是看不上宇文弘。崔園和宇文弘沒有什麽交集,一個在金吾衛,一個在戶部,就沒說什麽,誰知道五郎話鋒一轉,落到崔園頭上,說:“要不你有空去拜訪下我的大父,我覺得宇文大人是很不錯的,但是他兒子實在是太叫人一言難盡了。要我叫他這種人做姑父還不若讓我去死。”說著翻了一個白眼。
崔園也和雲中熟了,知道他小小年紀,說起話來像是淬了毒的刀子一樣,雲中又千叮嚀萬囑咐地叫他一定要到獨孤府上去。
他想了兩日,終於決定,若是將宣娘這樣拱手讓給宇文弘這種人,還不若去爭取一下。
於是他終於給獨孤家遞了拜帖,準備去府上拜見獨孤相爺。
崔褒一雙手撐在胡床上,瞧著他阿耶終於翻箱倒櫃地翻出一瓶頭油來,繡花一樣地在自己腦門上摸來摸去,終於把那根逆著長的毛給摸順溜了,又問:“阿耶,六娘在麽?”
“你還記得她?”崔園迴過頭來,獨孤家那個六娘也就來過府上一次,崔褒都沒正麵出去和她見過麵,竟然還記得?若不是有時候雲中會提起,他都差點忘掉了。他都記不太清獨孤家的六娘子長得什麽樣子,就記得挺胡人的長相,和雲中差挺遠的,一雙眼睛很大很靈活,看著就是個機靈的孩子。
雲中也挺機靈的,這麽點年紀棋術已經很老成了,與他下棋勝負基本都是對分,果然是江左的王家教出來的孩子。
崔褒說:“嗯,為什麽每次都是五郎來,後來六娘就不來了呢?”
崔園自從妻子過世之後和青州房本家的聯係也不多了,他們這一支一直式微,青州房又懶得過問朝事,團結力度本來就沒有清河大房與小房強,他父親有是個冷心冷情的,在大理寺做個評事,一門心思投在工作上,他家雖然占個崔的姓,倒像是沒有入族譜一樣,這也導致崔褒雖然有許多青州房的兄弟姐妹,卻沒有玩伴。
雲中每次來都像個小大人一樣,是來和他下棋的,從不理會崔褒,難怪崔褒會惦念著和他年歲差不多的獨孤六娘。
不過他這次去獨孤家,沒法帶著兒子一塊兒去。
他拍了拍兒子的腦袋說:“在家等著阿耶,若事情成了,你想什麽時候找六娘子玩就什麽時候。”
崔褒渾然不知道大人們中的那些錯綜複雜的關係,隻是說道:“好吧,那阿耶迴來給我帶點吃的啊。”
“成。”崔園笑著答應道。然後又問兒子,“這身還行麽?”
崔褒眯著善財童子似的一雙細眼睛,點頭。
雲中已經在獨孤家裏等很久了,差不多都要戳在門房前,以至於崔園抵達獨孤府的時候,給他開門的不是門房而是雲中。
他還沒問雲中為何等在此處,雲中就急急忙忙叫門房把他的馬牽走,然後扯了他進門,說道:“不知道大父如何想的,這會兒宇文大人也在?”
他臭著一張臉,極度不滿的樣子,補充道:“你既然要拜見我大父,他也知道你要來,又把宇文大人請來做什麽。”
崔園覺得這會兒前廳一定是個可怕的修羅場。
不過既然都已經鼓起勇氣到了獨孤家,兩隻腳都踏入尚書府了,難道還能現在夾著尾巴逃麽。他又問雲中,“四娘知道麽?”
雲中說:“小姑她最近懶死了都快發黴了,從來都不管前頭的事情,你且去,小姑那裏我給你遞話進去。”
崔園老臉一紅,他倒也不是第一次這樣為了一個姑娘家上門了,他前妻是洗馬裴氏旁支,那會兒還是他阿耶押著他上門去給人家提親。他也沒見過那個裴家的姑娘,所以特別的淡定。這會兒卻像是個毛頭小子似的,有些束手束腳起來。
雲中幾乎要在他屁股上踢一腳了:“去呀!”
崔園再次捋了捋頭上,確認所有的頭發都幹淨利落地束起來了,才彬彬有禮地請管事把他領去前廳。
宇文融已經在了,正和獨孤勉言談正歡。
宇文與獨孤二家都是八柱國出身,西魏的時候就是過命的交情,不過隋以後宇文家有些式微,倒是獨孤家靠著三任皇後四位相爺,和楊家的關係一直貼得緊緊的。
到了宇文融這一輩,他這個鴻臚寺卿兼任戶部侍郎已經是宇文家最大的官了。不過這兩年他在官場上順風順水,已經有傳言說下一任的中書門下平章事就是他。中書門下平章事也是個宰相的官,和獨孤勉這個左仆射正好是門當戶對。宇文家和獨孤家又都是鮮卑人的血統,獨孤宣和宇文弘的聯姻,看著就是勢在必行。
管事進了房通報了一聲,崔園跟著進去,朗聲道:“晚輩左金吾衛執戟崔園,見過獨孤相公、宇文大人。”
獨孤勉伸手請他坐下。
宇文融見到崔園,笑道:“這位便是崔執戟?果真是一表人才。融曾聽聞你去年中了甲科,才得的執戟之位?”
崔園迴答:“是,家父不過大理寺評事,我們這一支雖然姓崔,卻也不敢再說是出自清河了。”
宇文融說:“我倒覺得你比興化坊裏頭那群姓崔的紈絝好上許多。”他說話素來耿直,胡姓貴族和五姓世家之間多少有些摩擦,他作為戶部侍郎,頂頭上司戶部尚書是個姓崔的,而做為鴻臚寺卿,正下方的下級鴻臚寺少卿又是個姓崔的,崔園也覺得他不會對崔氏有什麽好感。若是假惺惺地說“崔家各個都是有才有能之士”這樣的話,倒就不像是他曾聽說過的明辨有吏幹,譽滿禦史台的宇文融了。
宇文融又轉過頭去同獨孤勉說:“勉,這孩子在鈐謀科的答卷融可見過,是個人才。”又轉頭說道,“若是我有這麽個兒子倒好了,一點都沒沾上那些崔家子的世家脾氣。我那個弘,在戶部是一點都不省心。我倒是後悔給他門蔭入仕的機會了。”
崔園聽見他在談論自己的情敵宇文弘,豎起來耳朵。雲中總是說他的壞話,不過從一個父親的嘴裏講出來的,倒滿滿是溺愛。
宇文融又問崔園,“觀你的答卷,似乎讀過不少兵書,可對執戟這一位置滿意?”
崔園迴答道:“並不滿意。”
獨孤勉是個在官場裏沉浮了不知道多久的老油條了,聽了這話,眉心微微一跳,抬眼望去崔園的麵色一片坦然。
宇文融笑起來:“這孩子,怎能留在左金吾衛,合該去禦史台!”他當年最初也是拜為監察禦史,從禦史台一路升遷至鴻臚寺。
崔園在拜帖裏都把來拜訪獨孤家的目的寫明了,獨孤勉自然知道他是為了獨孤宣而來,心裏頭就帶著一些不滿。向來父親對自己的小女兒都是有偏愛的,這小子帶著個拖油瓶,又隻是個小小的執戟,竟然還長那麽大的臉來求娶他的宣娘?故此他叫了宇文融來家裏坐著,想給這個不識好歹的小子來個下馬威。
但是事件的走勢好像於他所料得不同,宇文融怎麽和這個小子王八對綠豆地……看對眼了呢?
宇文融問他:“何處不滿?”
崔園答道:“不瞞大人,園自負文才,卻被授予武職,故此不滿。”
宇文融撫掌大笑,道:“你的文才確實不錯,本不該是個執戟。”
獨孤勉看見老友這麽個情況,額頭上的青筋挑了挑,聲音有些壓抑的怒氣:“融,你莫手癢!”
宇文融說:“我道你今日叫我來做什麽,原來是想推薦個少年郎君給我,勉公啊勉公,還是你理解我啊!”
獨孤勉心想,老子讓你來是想讓你把這個癩□□想吃天鵝肉的混蛋給趕迴去的!媽蛋竟然忘了宇文融最大的愛好就是薦官了,他當年擔任監察禦史的時候往朝廷一連舉薦了二十九位勸農使,個個現在都是能頂天立地的人物了,這迴瞧見崔園莫不是愛才惜才之心頓起,又想給這個姓崔的小子搞個官做?
果然宇文融完全沒有接收到獨孤勉的眼刀,哈哈哈笑得獨孤家的房頂都要抖三抖,仿佛這個崔園真的是個什麽了不起的寶貝,比他家的兒子還要招人疼。
獨孤勉好想鞠一把水給這個四十年的老友洗洗眼睛,看清楚點這是你兒子的情敵啊!
宇文融收起了笑,突然板起了臉道:“不過你想做文官,長安城裏可沒有什麽好差使。”
崔園心知肚明。想留在長安,不如安安心心做個左金吾衛的執戟,可他並不想再在這個城管大隊小隊長的位置上待下去了。他的父親做了一輩子的大理寺評事,沒有任何升遷。高位都讓清河小房的人占滿了,一代一代門蔭下去,早就把青州房在朝堂裏的位置蠶食殆盡。他們若想獲得坦蕩的仕途,必須也得像個寒門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往上爬。
崔園此刻都忘了自己來獨孤家的目的了,緩緩地說道:“內朝為官還是外朝為官,對園來說,並無區別,皆是朝臣。”
“行!”此刻宇文融像是個誘拐清秀小哥的怪蜀黍,問他,“會昌縣丞做不做?”
會昌遠在江南西道……
他抬起頭來:“做!”
“哎喲就喜歡你這爽利勁兒!你真姓崔?”宇文融都快要站起來了,真的像是失敗了四十年的掘墓賊一洛陽鏟挖到了前代皇陵一樣,拍著桌子對獨孤勉說,“這小子我就知道不錯!崔家小房那個崔就,兩麵三刀的,放在我手下辦事特別不得力,偏偏又是崔浦的兒子動不得。你是哪個崔?”
崔就,就是宇文融手下的鴻臚寺少卿,崔浦,就是宇文融頂頭上司戶部尚書。他當著二人的麵把兩人狠狠吐槽了一遍,弄得獨孤勉都不得不張嘴:“融,我這尚書府的隔壁就是崔家。”
宇文融音調不減:“怎的,你這尚書府難道小到我們在這頭說話,那頭崔家的都能把字兒一個不落地聽去了?”
他又扭頭對崔園說:“小子,好好幹,別讓我失望!”說罷順了獨孤勉一壺酒,大搖大擺地從前廳出去了。
崔園有些頭暈腦脹,他不是來給獨孤勉求親的麽,怎的……求了個官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