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古爾泰率兵支援科爾沁不過一日,林丹汗得到消息後,顯露不願硬仗之態,便偃旗息鼓,打道迴府。此番馳援,不戰而歸,科爾沁之圍遂解。台吉齊齊克子翁果岱,納穆賽子莽古斯、明安等殺牛宰羊,大肆宴請建州士卒。
這是皇太極第一次來科爾沁草原,百聞不如一見,這裏的確別有風光,真真似那《敕勒歌》所寫: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晚宴上,莽古斯貝勒自然逮著機會,輪番給皇太極灌酒,即便是他身經百戰,喝到最後也有些力不從心,想要婉言拒絕。結果就連□□哈赤也跟著勸酒道:“老八,這老丈人敬酒,可沒有不迴之禮啊。”
聽到這裏,皇太極隻好又一飲而盡。這哲哲的父親莽古斯貝勒,乃是成吉思汗鐵木真同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十八世孫,科爾沁左翼中旗的始祖,地位非同小可。雖有九部之戰的醜話在前頭,但後來與建州通好議和,亦是這莽古斯貝勒打的頭陣。皇太極知道,對待蒙古,從聯姻到籠絡,阿瑪打的是“懷柔”的主意。麵對這一杯又一杯的烈酒,他唯有來者不拒,照單全喝。
到了散宴時分,他已是不勝酒力,還多虧了濟爾哈朗將他扛迴的營帳。
濟爾哈朗將燃著火把撂進火盆裏,令他始料未及是,借著那羸弱的火光,卻見營帳正中的床榻上臥著一人。
那人見到了火光,驚恐萬分地蜷縮在一角。濟爾哈朗這才看清,原來……是個女人。
其實每每出征,若是哪位貝勒帶了個隨軍夫人,或是在道上擄了個女人隨行,他倒不會覺得意外。意外就意外在,這個人居然是四貝勒。一時間,濟爾哈朗也有些摸不著頭緒。
他和四貝勒這幾年走得很近,交情也算深厚。但大部分時候他們都在聊國事,聽他談及私事的次數更是寥寥。在他眼中,四貝勒一直以來都是個十分潔身自好的人,不僅對尋花問柳之事不感興趣,也從不會為了女人而壞了規矩。早年隻聽說他跟赫舍裏氏的格格青梅竹馬,後來這個赫舍裏氏十年前斃了,令他消沉好一陣子,城裏人謠傳她給幽禁而死的洪巴圖魯殉葬了,是真是假也沒人知道。隻是後來四貝勒的確跟那洪巴圖魯的遺子杜度貝勒走得很近,前段日子杜度還跟隨大貝勒去迎接了喀爾喀巴約特部台吉恩格德爾的歸降,四貝勒親自去迎接他們迴的遼陽,還向汗王請命,賜封杜度貝勒稱號。看來這謠傳,並非是空穴來風。
烏尤黛見狀,連忙起身,退到一旁,怯弱地盯著他。
濟爾哈朗先將皇太極扶在床榻上安頓好後,才起身同她點頭行禮。他深諳禮數,不敢多做打量,但就是這寥寥一眼,那容貌卻令他有幾分驚歎。他活了二十多年,從未見過真有如《洛神賦》般絕塵之容貌,若說這是仙女下凡,恐怕也毫不誇張。隻見她一襲白衣紗裙,身上披著四貝勒平日穿的那件銀灰色的狐裘。濟爾哈朗這才聯想起前些日子軍營裏盛傳的女鬼之說……原來當日四貝勒讓他不要追查,是另有隱情。
床上半醉半醒間的皇太極突然喊了一句:“箏箏……”然後便一個翻身,摔下了床。
聽著這聲音,濟爾哈朗一齜牙,心想這一下約莫摔得不輕。隻好又將他扛了迴去,用被褥給他捆了個結實,也不敢再抬頭看她,隻是囑咐道:“勞煩姑娘好好照料四貝勒。”
隻見烏尤黛乖乖地立在那兒不動,一臉茫然,既不作答,也不知她到底在想些什麽,隻是安靜地佇立著。濟爾哈朗沒有多言,退出營帳後,特意吩咐了外頭的衛兵留心四貝勒的狀況。
寒冬臘月,營帳裏頭雖然生著火,卻還是有嗖嗖的冷風刮進來。這一整日,烏尤黛在這帳子裏待得生悶,外頭的衛兵得了令,不能讓她離開營帳半步,她隻好一個人把裏頭堆著的羊皮卷都看完了。原以為他迴來了之後,興許能陪她說說話解悶呢,沒想到,等來得卻是一個爛醉如泥的男人。
烏尤黛靠近了一些,細細地打量著這個滿臉通紅,一唿一吸間都滿是酒氣的男人。不知是受何驅使,她又湊近去聞他身上的味道……是科爾沁的勇士們最愛喝的馬奶酒,她嗅了嗅,真好聞,有家鄉的味道。
誰知道下一秒,便對上了他微睜的眼眸。她猝不及防,有些驚慌想逃,他卻快了一步,伸手將她拉倒,踉蹌跌坐在床邊。
她試著掙脫開他的手,可沒想到他力道那麽足,哪裏是她能抵抗得了的。
“說我是傻瓜,你又何嚐不是呢?”
他將頭枕在她的手背上,不著邊際地說道:“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隨後,他溫熱的一吻落在她的手背上,又沉沉地睡去。
烏尤黛有些糊塗了,這些話……他到底是對她說的,還醉了酒,在自言自語的胡話呢?
第二日,□□哈赤下令拔營迴城。在莽古斯貝勒的盛情挽留下,皇太極決定多留科爾沁三日,正好也拜見一下科爾沁大妃。
昨夜的宿醉還沒全緩過來,馬不停蹄地又是一場博爾濟吉特氏的家宴在等他。不過這晚設宴之人卻不是莽古斯,而是他的兒子宰桑布和,哲哲的同胞兄長。
皇太極隱約猜到,莽古斯這一家人,擺了一宴又一宴,打的是什麽主意。他心下已有譜,卻沒有明麵上拆穿,隻是跟著他們其樂融融地喝酒。宰桑喝得開懷了,草原人的性情畢露無遺,馬上就開始同他稱兄道弟起來。
隨後他的福晉博禮牽過來一個女孩兒,帶到他的麵前來。
果然。
皇太極眉眼帶笑地看著眼前這個女孩兒,隻見她穿著一身傳統的蒙古服飾,年紀也不過十一二歲,躲在博禮的身後,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望著他。
宰桑將這女孩兒領到皇太極跟前,隆重地單膝跪地,朗聲道:“我宰桑,把這科爾沁草原最珍貴的禮物——我的女兒布木布泰,送給四貝勒!還望咱們科爾沁和建州,能同這姻親紐帶一般,堅硬無比!”
他雖是含笑聽著,心中卻在歎氣。並非是因為不願意接受科爾沁的這份“禮物”,而是歎惋眼前這個孩子。十二歲……比豪格還有小上四五歲,正是活潑開朗,要知曉世事的年紀。雖然她打扮得像模像樣,還塗了胭脂,然而那拘泥的作態舉止,分明還隻是個孩子。
博禮對布木布泰說道:“布木布泰,快給四貝勒跳支你的拿手舞吧!”
布木布泰一點頭,欠身道:“給四貝勒獻醜了。”
皇太極正襟坐著,原來是早有準備,難怪她還穿了一身格外正式的裙裾,帶著裝飾複雜的氈帽。隨著鼓點聲起,布木布泰專注在這一段馴馬舞中,每一個鼓點節拍,她都踩得恰到好處,頭飾上的珠簾也跟著繽紛舞動,一抖肩一立腰,她都練習了不下百次。
皇太極看得心不在焉,正想著對策,該怎麽把這樁婚事給推一推。
一舞盡了,他禮貌地拍手稱讚:“這蒙古姑娘的舞姿,百聞不如一見。早就聽哲哲同我提起,她這位侄女能歌善舞,果然名不虛傳——”
布木布泰渾然覺察不出他語氣中的恭維迎合,聽見了他的誇讚,笑得天真爛漫。
宰桑給他斟滿了一碗酒,笑問道:“怎麽樣,四貝勒可滿意這個禮物?”
皇太極輕咳了一聲,手掩著酒碗低聲道:“宰桑貝勒,你這掌上明珠確實光彩奪目,隻是……你看,我的長子今年都年滿十六了,若是我從蒙古娶了個十一歲大的女娃迴去,隻怕他會覺得我這個阿瑪是個腐朽之人了。”
如此直白的拒絕,相信宰桑也不會聽不明白。
“唉,實不相瞞,若非是我的大女兒命途多舛,至今下落不明,我也不舍得讓布木布泰這麽早就離開草原……”
“宰桑貝勒,我正好有件事情想問你。”
“四貝勒請講。”
“我來科爾沁的路上聽聞,這草原上有位名叫烏尤黛的美人……”
布木布泰乍然聽到“烏尤黛”三個字,著急地想說話,被一旁的博禮連忙捂住了嘴。宰桑變了神色,眼珠子打了個骨碌,示意讓博禮她們先下去。
“四貝勒隻知其一,未知其二。”宰桑猶豫地說道:“烏尤黛其實並非是個名字……”
“此話怎講。”
宰桑愁容滿麵,鬱結了一會兒,唉聲歎氣道:“既然四貝勒問起來,我就跟你實話實說了吧。我的大女兒,名叫海蘭珠。容貌絕世,超凡脫俗……我害怕她落得古往今來,紅顏禍水們一般的下場,便一直把她藏在閨中,不願出去示人,就是為了躲避無端的災難。誰知道就連東邊來傳教的喇嘛也愛上了她。後來他二人情投意合,妄圖私奔,讓我給抓了迴來。這之前她足不出戶也好,一離開了草原,就有各路傾慕其美貌之人慕名而來,上門求親之人絡繹不絕。人們都叫她‘烏尤黛’,隻因她常年久居閨中,甚少暴露在這草原的烈日下,所以膚如凝脂,好似一塊純潔的璞玉。我並非是不想成全他們二人,隻是奈何她美名遠揚,傳到了察哈爾部那裏……”
“再後來呢?”
“再後來,我沒有法子,隻得把她獻給林丹汗,以免無妄之災。可她偏偏性情剛烈,出嫁的路上,投湖自盡,屍骨無存……”說到這裏,宰桑悶頭喝了一口酒。
皇太極手指摩挲著酒碗的邊沿,神情難測。
“我掏心置腹地說了這些,就是想到四貝勒也是做阿瑪的人。養兒不易,養女亦是心頭肉。”宰桑拍了拍皇太極的肩頭,“我宰桑肯把自己的女兒獻給你,科爾沁對建州的一片赤誠,想是不必多言了。”
“宰桑貝勒,不如這樣。成婚之事,兩日之後,待我離開科爾沁之際,再給你答複。”
見皇太極鬆了口,宰桑這才稍顯欣慰,“也好。你放心,布木布泰也是個機巧懂事,心思聰慧的孩子。明日我就讓她陪你到草原上轉轉,你別看她年紀小,騎起馬來可毫不輸陣呐……”
皇太極迴絕道:“你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看今晚這風向,明日恐怕天氣不佳。離開遼陽這幾日,整日都在馬上奔波,舟車勞頓,也沒能好好睡個迴籠覺。宰桑貝勒就饒我一天,讓我也偷得浮生半日閑吧。至於科爾沁對建州的投誠之心,我迴遼陽之後,一定會悉數稟告汗王。”
這是皇太極第一次來科爾沁草原,百聞不如一見,這裏的確別有風光,真真似那《敕勒歌》所寫: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晚宴上,莽古斯貝勒自然逮著機會,輪番給皇太極灌酒,即便是他身經百戰,喝到最後也有些力不從心,想要婉言拒絕。結果就連□□哈赤也跟著勸酒道:“老八,這老丈人敬酒,可沒有不迴之禮啊。”
聽到這裏,皇太極隻好又一飲而盡。這哲哲的父親莽古斯貝勒,乃是成吉思汗鐵木真同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十八世孫,科爾沁左翼中旗的始祖,地位非同小可。雖有九部之戰的醜話在前頭,但後來與建州通好議和,亦是這莽古斯貝勒打的頭陣。皇太極知道,對待蒙古,從聯姻到籠絡,阿瑪打的是“懷柔”的主意。麵對這一杯又一杯的烈酒,他唯有來者不拒,照單全喝。
到了散宴時分,他已是不勝酒力,還多虧了濟爾哈朗將他扛迴的營帳。
濟爾哈朗將燃著火把撂進火盆裏,令他始料未及是,借著那羸弱的火光,卻見營帳正中的床榻上臥著一人。
那人見到了火光,驚恐萬分地蜷縮在一角。濟爾哈朗這才看清,原來……是個女人。
其實每每出征,若是哪位貝勒帶了個隨軍夫人,或是在道上擄了個女人隨行,他倒不會覺得意外。意外就意外在,這個人居然是四貝勒。一時間,濟爾哈朗也有些摸不著頭緒。
他和四貝勒這幾年走得很近,交情也算深厚。但大部分時候他們都在聊國事,聽他談及私事的次數更是寥寥。在他眼中,四貝勒一直以來都是個十分潔身自好的人,不僅對尋花問柳之事不感興趣,也從不會為了女人而壞了規矩。早年隻聽說他跟赫舍裏氏的格格青梅竹馬,後來這個赫舍裏氏十年前斃了,令他消沉好一陣子,城裏人謠傳她給幽禁而死的洪巴圖魯殉葬了,是真是假也沒人知道。隻是後來四貝勒的確跟那洪巴圖魯的遺子杜度貝勒走得很近,前段日子杜度還跟隨大貝勒去迎接了喀爾喀巴約特部台吉恩格德爾的歸降,四貝勒親自去迎接他們迴的遼陽,還向汗王請命,賜封杜度貝勒稱號。看來這謠傳,並非是空穴來風。
烏尤黛見狀,連忙起身,退到一旁,怯弱地盯著他。
濟爾哈朗先將皇太極扶在床榻上安頓好後,才起身同她點頭行禮。他深諳禮數,不敢多做打量,但就是這寥寥一眼,那容貌卻令他有幾分驚歎。他活了二十多年,從未見過真有如《洛神賦》般絕塵之容貌,若說這是仙女下凡,恐怕也毫不誇張。隻見她一襲白衣紗裙,身上披著四貝勒平日穿的那件銀灰色的狐裘。濟爾哈朗這才聯想起前些日子軍營裏盛傳的女鬼之說……原來當日四貝勒讓他不要追查,是另有隱情。
床上半醉半醒間的皇太極突然喊了一句:“箏箏……”然後便一個翻身,摔下了床。
聽著這聲音,濟爾哈朗一齜牙,心想這一下約莫摔得不輕。隻好又將他扛了迴去,用被褥給他捆了個結實,也不敢再抬頭看她,隻是囑咐道:“勞煩姑娘好好照料四貝勒。”
隻見烏尤黛乖乖地立在那兒不動,一臉茫然,既不作答,也不知她到底在想些什麽,隻是安靜地佇立著。濟爾哈朗沒有多言,退出營帳後,特意吩咐了外頭的衛兵留心四貝勒的狀況。
寒冬臘月,營帳裏頭雖然生著火,卻還是有嗖嗖的冷風刮進來。這一整日,烏尤黛在這帳子裏待得生悶,外頭的衛兵得了令,不能讓她離開營帳半步,她隻好一個人把裏頭堆著的羊皮卷都看完了。原以為他迴來了之後,興許能陪她說說話解悶呢,沒想到,等來得卻是一個爛醉如泥的男人。
烏尤黛靠近了一些,細細地打量著這個滿臉通紅,一唿一吸間都滿是酒氣的男人。不知是受何驅使,她又湊近去聞他身上的味道……是科爾沁的勇士們最愛喝的馬奶酒,她嗅了嗅,真好聞,有家鄉的味道。
誰知道下一秒,便對上了他微睜的眼眸。她猝不及防,有些驚慌想逃,他卻快了一步,伸手將她拉倒,踉蹌跌坐在床邊。
她試著掙脫開他的手,可沒想到他力道那麽足,哪裏是她能抵抗得了的。
“說我是傻瓜,你又何嚐不是呢?”
他將頭枕在她的手背上,不著邊際地說道:“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隨後,他溫熱的一吻落在她的手背上,又沉沉地睡去。
烏尤黛有些糊塗了,這些話……他到底是對她說的,還醉了酒,在自言自語的胡話呢?
第二日,□□哈赤下令拔營迴城。在莽古斯貝勒的盛情挽留下,皇太極決定多留科爾沁三日,正好也拜見一下科爾沁大妃。
昨夜的宿醉還沒全緩過來,馬不停蹄地又是一場博爾濟吉特氏的家宴在等他。不過這晚設宴之人卻不是莽古斯,而是他的兒子宰桑布和,哲哲的同胞兄長。
皇太極隱約猜到,莽古斯這一家人,擺了一宴又一宴,打的是什麽主意。他心下已有譜,卻沒有明麵上拆穿,隻是跟著他們其樂融融地喝酒。宰桑喝得開懷了,草原人的性情畢露無遺,馬上就開始同他稱兄道弟起來。
隨後他的福晉博禮牽過來一個女孩兒,帶到他的麵前來。
果然。
皇太極眉眼帶笑地看著眼前這個女孩兒,隻見她穿著一身傳統的蒙古服飾,年紀也不過十一二歲,躲在博禮的身後,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望著他。
宰桑將這女孩兒領到皇太極跟前,隆重地單膝跪地,朗聲道:“我宰桑,把這科爾沁草原最珍貴的禮物——我的女兒布木布泰,送給四貝勒!還望咱們科爾沁和建州,能同這姻親紐帶一般,堅硬無比!”
他雖是含笑聽著,心中卻在歎氣。並非是因為不願意接受科爾沁的這份“禮物”,而是歎惋眼前這個孩子。十二歲……比豪格還有小上四五歲,正是活潑開朗,要知曉世事的年紀。雖然她打扮得像模像樣,還塗了胭脂,然而那拘泥的作態舉止,分明還隻是個孩子。
博禮對布木布泰說道:“布木布泰,快給四貝勒跳支你的拿手舞吧!”
布木布泰一點頭,欠身道:“給四貝勒獻醜了。”
皇太極正襟坐著,原來是早有準備,難怪她還穿了一身格外正式的裙裾,帶著裝飾複雜的氈帽。隨著鼓點聲起,布木布泰專注在這一段馴馬舞中,每一個鼓點節拍,她都踩得恰到好處,頭飾上的珠簾也跟著繽紛舞動,一抖肩一立腰,她都練習了不下百次。
皇太極看得心不在焉,正想著對策,該怎麽把這樁婚事給推一推。
一舞盡了,他禮貌地拍手稱讚:“這蒙古姑娘的舞姿,百聞不如一見。早就聽哲哲同我提起,她這位侄女能歌善舞,果然名不虛傳——”
布木布泰渾然覺察不出他語氣中的恭維迎合,聽見了他的誇讚,笑得天真爛漫。
宰桑給他斟滿了一碗酒,笑問道:“怎麽樣,四貝勒可滿意這個禮物?”
皇太極輕咳了一聲,手掩著酒碗低聲道:“宰桑貝勒,你這掌上明珠確實光彩奪目,隻是……你看,我的長子今年都年滿十六了,若是我從蒙古娶了個十一歲大的女娃迴去,隻怕他會覺得我這個阿瑪是個腐朽之人了。”
如此直白的拒絕,相信宰桑也不會聽不明白。
“唉,實不相瞞,若非是我的大女兒命途多舛,至今下落不明,我也不舍得讓布木布泰這麽早就離開草原……”
“宰桑貝勒,我正好有件事情想問你。”
“四貝勒請講。”
“我來科爾沁的路上聽聞,這草原上有位名叫烏尤黛的美人……”
布木布泰乍然聽到“烏尤黛”三個字,著急地想說話,被一旁的博禮連忙捂住了嘴。宰桑變了神色,眼珠子打了個骨碌,示意讓博禮她們先下去。
“四貝勒隻知其一,未知其二。”宰桑猶豫地說道:“烏尤黛其實並非是個名字……”
“此話怎講。”
宰桑愁容滿麵,鬱結了一會兒,唉聲歎氣道:“既然四貝勒問起來,我就跟你實話實說了吧。我的大女兒,名叫海蘭珠。容貌絕世,超凡脫俗……我害怕她落得古往今來,紅顏禍水們一般的下場,便一直把她藏在閨中,不願出去示人,就是為了躲避無端的災難。誰知道就連東邊來傳教的喇嘛也愛上了她。後來他二人情投意合,妄圖私奔,讓我給抓了迴來。這之前她足不出戶也好,一離開了草原,就有各路傾慕其美貌之人慕名而來,上門求親之人絡繹不絕。人們都叫她‘烏尤黛’,隻因她常年久居閨中,甚少暴露在這草原的烈日下,所以膚如凝脂,好似一塊純潔的璞玉。我並非是不想成全他們二人,隻是奈何她美名遠揚,傳到了察哈爾部那裏……”
“再後來呢?”
“再後來,我沒有法子,隻得把她獻給林丹汗,以免無妄之災。可她偏偏性情剛烈,出嫁的路上,投湖自盡,屍骨無存……”說到這裏,宰桑悶頭喝了一口酒。
皇太極手指摩挲著酒碗的邊沿,神情難測。
“我掏心置腹地說了這些,就是想到四貝勒也是做阿瑪的人。養兒不易,養女亦是心頭肉。”宰桑拍了拍皇太極的肩頭,“我宰桑肯把自己的女兒獻給你,科爾沁對建州的一片赤誠,想是不必多言了。”
“宰桑貝勒,不如這樣。成婚之事,兩日之後,待我離開科爾沁之際,再給你答複。”
見皇太極鬆了口,宰桑這才稍顯欣慰,“也好。你放心,布木布泰也是個機巧懂事,心思聰慧的孩子。明日我就讓她陪你到草原上轉轉,你別看她年紀小,騎起馬來可毫不輸陣呐……”
皇太極迴絕道:“你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看今晚這風向,明日恐怕天氣不佳。離開遼陽這幾日,整日都在馬上奔波,舟車勞頓,也沒能好好睡個迴籠覺。宰桑貝勒就饒我一天,讓我也偷得浮生半日閑吧。至於科爾沁對建州的投誠之心,我迴遼陽之後,一定會悉數稟告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