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成梁下台後,遼東一片連鎖反應不斷。
當初李成梁二次巡按遼東之時,上任伊始便采用對女真各部的分化瓦解政策。不僅大力拉攏舒爾哈齊,還結為姻親,讓其二子李如柏迎娶舒爾哈齊的女兒為妾,使雙方關係更為緊密。
據我所知。李如鬆是李成梁的長子,壬辰倭亂中戰功赫赫,萬曆二十一年加封太子太保,萬裏二十五年升任遼東總兵,坐鎮遼東一年不到,萬曆二十六年,出兵清繳韃靼土蠻,陣亡蒙古。
而這個與舒爾哈齊結姻親的李如柏,是李成梁的第二子,據說是個風流成性之人,不如他父兄一般驍勇善戰,屢次被授參將等職,卻因為嗜酒誤事被罷免,還曾抱病休官數年。萬裏二十三年被派轉守寧夏,再因病辭官,現在便足不出戶,在府上休養。
與烏拉一戰,舒爾哈齊被奪了兵權,在建州混不下去了,多半是想著自己有大明朝做後台。沒想到馬不停蹄的,便帶著幾個兒子和少數部下來到了鐵嶺東南的黑扯木,在那裏伐木建造房屋,打算自立門戶。
看來那日沈陽城所見所猜,全都被我料中了。舒爾哈齊出走,是早有先兆的必然。
□□哈赤雖對此積怨已深,可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兄弟分爨,趕盡殺絕未免太不道義,再加上黑扯木直接受到明朝的軍事保護,向東便是烏拉境內,□□哈赤也不敢輕舉妄動。
據說李成梁之前還曾上奏朝廷,冊封舒爾哈齊為建州右衛首領,結果,這篇奏疏還沒有送到北京城,他的罷官書便到了山海關。
如今李成梁下了台,整個局勢重新洗牌。新任總兵熊廷弼根本不買舒爾哈齊的賬,於是,舒爾哈齊在在黑扯木強撐數月,在明朝和烏拉都碰了一鼻子的灰。
萬曆三十七年,三月。
□□哈赤見勸說其弟歸從無用,一氣之下,下令誅殺還在赫圖阿拉中的舒爾哈齊長子阿爾通阿,和第三子紮薩克圖,連其部將武爾坤也被處死。當時我也在朝堂之上,正幫希福巴克什做實錄,整個大殿氣氛肅然,一片死寂。
□□哈赤怒火中燒,先後下了誅殺令,眾人皆是倒吸一口冷氣。即便如此,□□哈赤也未能解氣,怒火中燒道:“阿敏,你阿瑪逼我至此,好!甚好!你說,你們一家人該當何罪!”
阿敏麵如死灰,跪在地上咬牙道:“臣——願以死謝罪!”
“正好!殺了你大哥和三弟,我也不惜再多殺一個侄兒了!既然你甘願領死,好!傳令下去——”
我早就被這局麵嚇得連筆杆子都握不住了。阿敏雖然是舒爾哈齊的兒子,但一直追隨□□哈赤征戰四方,立下了不少戰功,也算是建州的猛將一枚。□□哈赤竟然氣急敗壞到說殺便要殺,可見他心中恨意之深。
眾人相視一眼,不勸不成了,再這樣下去□□哈赤會來個趕盡殺絕,於是紛紛勸阻道:“汗王,阿敏將軍不能殺啊——”
五大臣紛紛下跪請命。□□哈赤的孩子中,居然是皇太極最先站出來為阿敏求情:“叔父之罪,不因牽連其子嗣,況阿敏頗有功績,若盛怒之下賜死阿敏,父王日後定當追悔莫及。所以兒臣鬥膽,請父王三思。”
代善、莽古爾泰和阿巴泰三人緊隨其後,皆附和道:“請父王息怒,以免錯殺愛將。”
阿敏僵直著背,一動不動地跪在那裏,臉上的表情深邃難讀。
我悉數打量著殿中在場之人,齊刷刷地跪倒了一片,唯有……褚英不跪!
他眸光平和,沒有一絲心急,反倒是負手旁觀,仿佛事不關己,又或是胸有成竹。我驚駭地盯著他,他裝作沒有發現我的目光,依舊是遺世而獨立的作態。
褚英……他這是在做什麽?!
局麵膠著,眾人有一番勸阻,終於,□□哈赤情緒也有了幾分緩和。撒完了怒火,也是該收場的時候了。想必他在心中也有所掂量,最後下決斷道:“今日暫且免你一死,沒收一半牛錄,若日後做出與你阿瑪同流之事,我定不會心慈手軟!”
□□哈赤叱罷,便拂袖離去。
大家懸著的心皆是重重地一落,殿內一陣籲歎聲。
阿敏仍舊跪在殿中,我瞧見皇太極走到他身邊,伸手將他拉起,還在他耳邊低語了些什麽。阿敏沒有迴答,臉色也沒有好轉半分。最後皇太極拍了拍他的肩膀,阿敏朝他做了一揖。
□□哈赤走了人,群臣們三五成群,交頭接耳地紛紛離開汗宮大殿,神情各異。我也開始收整筆墨,打算收拾鋪蓋撤退。做一次朝會的實錄,我總感覺像是經曆了一場生死肉搏,本就緊張的要死,半路再出個什麽變故,當真是整顆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了。我暗自感歎,合著這文館也不好當,心理素質不好的真幹不了這活兒。
縱使舒爾哈齊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可喜事總歸還是喜事,一下子便將眾人的注意力給吸引了過去。
明萬曆三十七年己酉三月十三日子時,皇太極的側妃烏拉那拉氏誕下一子。取名為愛新覺羅·豪格。
我的心情,猶如嘴中塞了一把碎冰,無力吭聲,寒徹身心。
他當父親了,這是遲早的事情……我的覺悟在提醒我,應該高興,應該笑。要為他高興,為他笑。可麵部神經木鈍的連一絲笑容也扯不出。
生活在有這樣規矩的古代,讓我頓生一種無力感。想到他是皇太極,心裏潛藏已久的那種卑微感又油然而生。
四月。豪格滿月,皇太極特地大辦酒席,在八爺府宴請賓客。
宴會當日,武納格硬是要拉我去赴宴。其實我赴宴與否,本就是無傷大雅之事,可偏偏請帖送到了文館巴克什的手上,碩色、希福、武納格等巴克什皆在邀請之列。
皇太極絕不會做這麽無聊的事,甚至在我麵前,他也鮮少提及豪格的事情,就連要辦滿月酒的事情,也還是姬蘭告訴我的。
我換上一身正兒八經的旗裝,讓姬蘭給我梳了個簡單卻不是端莊的把子頭。我瞧了瞧自個兒這一身行頭,很好,樸素卻不失禮數,華貴卻不喧賓奪主,這就是城中的處世之道。
我正踟躕在八爺府門口,前來送禮赴宴的賓客絡繹不絕,宗親貴族,高官將領,皆身著華服,哪怕隻是在內城裏喝一個小小的滿月酒,也一點都不敢怠慢。
王子畢竟是王子,在建州,也是人人想要高攀的身份。
猶豫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打道迴府。誰知好巧不巧,一轉身瞧見一位熟人。
這個熟人不是別人,正是建州的二貝勒,古英巴圖魯代善。
現在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我隻好匆匆一福身道:“二貝勒吉祥。”
許久未又交集,隻是偶爾在朝會是見到。今日這麽一見著,倒讓我想起初見到他的模樣來。正逢出征,他雖身著戰甲,但第一眼便給人謙和君子的感覺。相比起他哥哥的剛直,他要顯得陰鬱不少。
“丫頭,長進不少,倒是學會請安了。”
這一聲“丫頭”讓我窘迫不已。不知為何,自從知曉了他與大妃之間的事情,我對代善便有一種很奇怪的疏離感,總覺得他城府實在深不可測,還是避開為妙。
“謝二貝勒誇獎。”
他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遍,我迴避性地盯著自己的腳背。
“瞧你這模樣,既然都到了,何必打退堂鼓?”
我無話好說,畢竟心存芥蒂,隻有收攏表情道:“二爺多慮。”
言罷,我又請一安,準備越過他離開這裏。誰知他有些痞賴地一笑,“真沒想到,我大哥居然還爭不過老八。”
“二貝勒的話……我聽不懂。”
腳下的步子一緊,我握緊拳頭,吸氣。
這個代善,他玩的又是哪一出?
“我們都這麽熟了,還需要說場麵話嗎?”
代善負手輕笑,“還是漢人說話就喜歡拐彎抹角?”
我瞳仁收縮,他是什麽時候知道我的身份的?
“你不用這樣盯著我,我沒有別的意思,”他表情坦然日若,“隻是想戲弄下老朋友罷了。”
這是哪裏?這是人來人往的八爺府門口,赴宴的賓客絡繹不絕。我冷然一笑,在這種地方,他居然能冠冕堂皇地說出這種話。隨時可能險我於不義的話。
“無論二貝勒想做什麽,我恕難奉陪。”
我也不管這算不算出口不遜,最好立馬來幾個衛兵把我拖走,判我個大逆不道之罪,我也好離開這個鬼地方。原本心情就極差,被他一攪合,更是差的夠嗆。
“看來老八把你圈禁了那麽久,也沒能把你的脾氣給磨平了。”
“謝二爺掛念,奴才受不起。”
“這點,倒是與我那妹妹極像呢。”
代善說著,嘴角溢出一絲笑容來,眉頭軒昂,還真是很容易給人以謙謙君子的假象。
若不是知道他與大妃的勾當,若不是知道他參與那些事……
“二爺抬愛,奴才怎麽敢和孫帶格格相提並論。”
他有些困惑,帶著些審度的表情望著我:“你怎麽知道我所說之人是孫帶?”
糟糕!這都是我在城中聽來的傳聞,說褚英、代善和孫帶是三角戀,整個一韓劇的標準路線。沒想到聽他這麽一提,我就順理成章地脫口而出了……
他緊接著就斂眉一笑,“沒想到我大哥還真是什麽都跟你說。”
見他這麽認定,我幹脆也不解釋,任由他怎麽想。
“大哥還是這麽輕信別人啊……”他喃喃,“若他不是這樣的性格,你和六夫人的故事,我也不會這麽輕易地從他口中得知了。”
“你說……什麽?”
我和六夫人的故事?代善到底知道些什麽……
他裝出很詫異的模樣,“看來你還蒙在鼓裏?”
我鎮定地與他對峙道:“你說清楚。”
“大哥不是千辛萬苦幫你劫囚了嗎?難不成人帶到了沈陽,卻沒領你見那位六夫人?”
“你怎麽會知道……關於六夫人的事情?”
代善靠近我一步,俯視著我的臉龐,氣息近在我的麵前,低語道:“在撫順為虜的,又不止我大哥一人……不過我那時仍在繈褓,早就不記得那六夫人的模樣了。看到你之後,才發覺……你們二人真是像。”
皇太極所知曉的我的過去,大多是從範文程口中得知的。範楠臨終前,並未將這個秘密帶到地下,而是一五一十地交代給了範文程和範文采二人。
我,範箏箏。是李成梁的六夫人,和女真人生下的孩子。
這件事情,我在聽過皇太極的故事後,就已經知道了。至於那位六夫人,到底是何方人物,她不僅握著隕石的線索,又是範箏箏的生母。我一定要見到她,才能問個清楚。隻是自那次從沈陽迴來之後,褚英再未跟我提及任何關於六夫人的事情,我以為除了他之外,再沒人知曉六夫人的蹤跡了,卻沒想到……
“唉,我大哥真是一番苦心啊……千辛萬苦帶你到了沈陽,結果吃力不討好。其實不過是救一個無關緊要的小丫鬟而已,哪裏需要費上力氣去到那麽遠?哦我忘了,那個小丫鬟現在也是堂堂八福晉了……”
“夠了——”
一個冰冷的聲音插了進來,我木然地望向聲音的主人。
他原本在離我幾步開外的地方,突然走到我麵前來,示威般地攥住我的手,指尖溫潤。
“二弟,今天你的話有點多了。”
我目光掠過代善的臉龐,他一動不動地正盯著褚英,臉上竟有幾分懊惱的神色。
“我說錯了嗎?”
“沒錯,隻是,不該由你來說。”
他神情陰鷙,拉著我就走。
代善還站在原地,“大哥,我這是為你好。你要坐‘太子爺’的位置,就要有所犧牲。”
當真是針尖對麥芒,我聽著胸口一悶。褚英卻放肆地哈哈大笑了兩聲。
“誰說我想要坐這個位置了?”
當初李成梁二次巡按遼東之時,上任伊始便采用對女真各部的分化瓦解政策。不僅大力拉攏舒爾哈齊,還結為姻親,讓其二子李如柏迎娶舒爾哈齊的女兒為妾,使雙方關係更為緊密。
據我所知。李如鬆是李成梁的長子,壬辰倭亂中戰功赫赫,萬曆二十一年加封太子太保,萬裏二十五年升任遼東總兵,坐鎮遼東一年不到,萬曆二十六年,出兵清繳韃靼土蠻,陣亡蒙古。
而這個與舒爾哈齊結姻親的李如柏,是李成梁的第二子,據說是個風流成性之人,不如他父兄一般驍勇善戰,屢次被授參將等職,卻因為嗜酒誤事被罷免,還曾抱病休官數年。萬裏二十三年被派轉守寧夏,再因病辭官,現在便足不出戶,在府上休養。
與烏拉一戰,舒爾哈齊被奪了兵權,在建州混不下去了,多半是想著自己有大明朝做後台。沒想到馬不停蹄的,便帶著幾個兒子和少數部下來到了鐵嶺東南的黑扯木,在那裏伐木建造房屋,打算自立門戶。
看來那日沈陽城所見所猜,全都被我料中了。舒爾哈齊出走,是早有先兆的必然。
□□哈赤雖對此積怨已深,可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兄弟分爨,趕盡殺絕未免太不道義,再加上黑扯木直接受到明朝的軍事保護,向東便是烏拉境內,□□哈赤也不敢輕舉妄動。
據說李成梁之前還曾上奏朝廷,冊封舒爾哈齊為建州右衛首領,結果,這篇奏疏還沒有送到北京城,他的罷官書便到了山海關。
如今李成梁下了台,整個局勢重新洗牌。新任總兵熊廷弼根本不買舒爾哈齊的賬,於是,舒爾哈齊在在黑扯木強撐數月,在明朝和烏拉都碰了一鼻子的灰。
萬曆三十七年,三月。
□□哈赤見勸說其弟歸從無用,一氣之下,下令誅殺還在赫圖阿拉中的舒爾哈齊長子阿爾通阿,和第三子紮薩克圖,連其部將武爾坤也被處死。當時我也在朝堂之上,正幫希福巴克什做實錄,整個大殿氣氛肅然,一片死寂。
□□哈赤怒火中燒,先後下了誅殺令,眾人皆是倒吸一口冷氣。即便如此,□□哈赤也未能解氣,怒火中燒道:“阿敏,你阿瑪逼我至此,好!甚好!你說,你們一家人該當何罪!”
阿敏麵如死灰,跪在地上咬牙道:“臣——願以死謝罪!”
“正好!殺了你大哥和三弟,我也不惜再多殺一個侄兒了!既然你甘願領死,好!傳令下去——”
我早就被這局麵嚇得連筆杆子都握不住了。阿敏雖然是舒爾哈齊的兒子,但一直追隨□□哈赤征戰四方,立下了不少戰功,也算是建州的猛將一枚。□□哈赤竟然氣急敗壞到說殺便要殺,可見他心中恨意之深。
眾人相視一眼,不勸不成了,再這樣下去□□哈赤會來個趕盡殺絕,於是紛紛勸阻道:“汗王,阿敏將軍不能殺啊——”
五大臣紛紛下跪請命。□□哈赤的孩子中,居然是皇太極最先站出來為阿敏求情:“叔父之罪,不因牽連其子嗣,況阿敏頗有功績,若盛怒之下賜死阿敏,父王日後定當追悔莫及。所以兒臣鬥膽,請父王三思。”
代善、莽古爾泰和阿巴泰三人緊隨其後,皆附和道:“請父王息怒,以免錯殺愛將。”
阿敏僵直著背,一動不動地跪在那裏,臉上的表情深邃難讀。
我悉數打量著殿中在場之人,齊刷刷地跪倒了一片,唯有……褚英不跪!
他眸光平和,沒有一絲心急,反倒是負手旁觀,仿佛事不關己,又或是胸有成竹。我驚駭地盯著他,他裝作沒有發現我的目光,依舊是遺世而獨立的作態。
褚英……他這是在做什麽?!
局麵膠著,眾人有一番勸阻,終於,□□哈赤情緒也有了幾分緩和。撒完了怒火,也是該收場的時候了。想必他在心中也有所掂量,最後下決斷道:“今日暫且免你一死,沒收一半牛錄,若日後做出與你阿瑪同流之事,我定不會心慈手軟!”
□□哈赤叱罷,便拂袖離去。
大家懸著的心皆是重重地一落,殿內一陣籲歎聲。
阿敏仍舊跪在殿中,我瞧見皇太極走到他身邊,伸手將他拉起,還在他耳邊低語了些什麽。阿敏沒有迴答,臉色也沒有好轉半分。最後皇太極拍了拍他的肩膀,阿敏朝他做了一揖。
□□哈赤走了人,群臣們三五成群,交頭接耳地紛紛離開汗宮大殿,神情各異。我也開始收整筆墨,打算收拾鋪蓋撤退。做一次朝會的實錄,我總感覺像是經曆了一場生死肉搏,本就緊張的要死,半路再出個什麽變故,當真是整顆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了。我暗自感歎,合著這文館也不好當,心理素質不好的真幹不了這活兒。
縱使舒爾哈齊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可喜事總歸還是喜事,一下子便將眾人的注意力給吸引了過去。
明萬曆三十七年己酉三月十三日子時,皇太極的側妃烏拉那拉氏誕下一子。取名為愛新覺羅·豪格。
我的心情,猶如嘴中塞了一把碎冰,無力吭聲,寒徹身心。
他當父親了,這是遲早的事情……我的覺悟在提醒我,應該高興,應該笑。要為他高興,為他笑。可麵部神經木鈍的連一絲笑容也扯不出。
生活在有這樣規矩的古代,讓我頓生一種無力感。想到他是皇太極,心裏潛藏已久的那種卑微感又油然而生。
四月。豪格滿月,皇太極特地大辦酒席,在八爺府宴請賓客。
宴會當日,武納格硬是要拉我去赴宴。其實我赴宴與否,本就是無傷大雅之事,可偏偏請帖送到了文館巴克什的手上,碩色、希福、武納格等巴克什皆在邀請之列。
皇太極絕不會做這麽無聊的事,甚至在我麵前,他也鮮少提及豪格的事情,就連要辦滿月酒的事情,也還是姬蘭告訴我的。
我換上一身正兒八經的旗裝,讓姬蘭給我梳了個簡單卻不是端莊的把子頭。我瞧了瞧自個兒這一身行頭,很好,樸素卻不失禮數,華貴卻不喧賓奪主,這就是城中的處世之道。
我正踟躕在八爺府門口,前來送禮赴宴的賓客絡繹不絕,宗親貴族,高官將領,皆身著華服,哪怕隻是在內城裏喝一個小小的滿月酒,也一點都不敢怠慢。
王子畢竟是王子,在建州,也是人人想要高攀的身份。
猶豫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打道迴府。誰知好巧不巧,一轉身瞧見一位熟人。
這個熟人不是別人,正是建州的二貝勒,古英巴圖魯代善。
現在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我隻好匆匆一福身道:“二貝勒吉祥。”
許久未又交集,隻是偶爾在朝會是見到。今日這麽一見著,倒讓我想起初見到他的模樣來。正逢出征,他雖身著戰甲,但第一眼便給人謙和君子的感覺。相比起他哥哥的剛直,他要顯得陰鬱不少。
“丫頭,長進不少,倒是學會請安了。”
這一聲“丫頭”讓我窘迫不已。不知為何,自從知曉了他與大妃之間的事情,我對代善便有一種很奇怪的疏離感,總覺得他城府實在深不可測,還是避開為妙。
“謝二貝勒誇獎。”
他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遍,我迴避性地盯著自己的腳背。
“瞧你這模樣,既然都到了,何必打退堂鼓?”
我無話好說,畢竟心存芥蒂,隻有收攏表情道:“二爺多慮。”
言罷,我又請一安,準備越過他離開這裏。誰知他有些痞賴地一笑,“真沒想到,我大哥居然還爭不過老八。”
“二貝勒的話……我聽不懂。”
腳下的步子一緊,我握緊拳頭,吸氣。
這個代善,他玩的又是哪一出?
“我們都這麽熟了,還需要說場麵話嗎?”
代善負手輕笑,“還是漢人說話就喜歡拐彎抹角?”
我瞳仁收縮,他是什麽時候知道我的身份的?
“你不用這樣盯著我,我沒有別的意思,”他表情坦然日若,“隻是想戲弄下老朋友罷了。”
這是哪裏?這是人來人往的八爺府門口,赴宴的賓客絡繹不絕。我冷然一笑,在這種地方,他居然能冠冕堂皇地說出這種話。隨時可能險我於不義的話。
“無論二貝勒想做什麽,我恕難奉陪。”
我也不管這算不算出口不遜,最好立馬來幾個衛兵把我拖走,判我個大逆不道之罪,我也好離開這個鬼地方。原本心情就極差,被他一攪合,更是差的夠嗆。
“看來老八把你圈禁了那麽久,也沒能把你的脾氣給磨平了。”
“謝二爺掛念,奴才受不起。”
“這點,倒是與我那妹妹極像呢。”
代善說著,嘴角溢出一絲笑容來,眉頭軒昂,還真是很容易給人以謙謙君子的假象。
若不是知道他與大妃的勾當,若不是知道他參與那些事……
“二爺抬愛,奴才怎麽敢和孫帶格格相提並論。”
他有些困惑,帶著些審度的表情望著我:“你怎麽知道我所說之人是孫帶?”
糟糕!這都是我在城中聽來的傳聞,說褚英、代善和孫帶是三角戀,整個一韓劇的標準路線。沒想到聽他這麽一提,我就順理成章地脫口而出了……
他緊接著就斂眉一笑,“沒想到我大哥還真是什麽都跟你說。”
見他這麽認定,我幹脆也不解釋,任由他怎麽想。
“大哥還是這麽輕信別人啊……”他喃喃,“若他不是這樣的性格,你和六夫人的故事,我也不會這麽輕易地從他口中得知了。”
“你說……什麽?”
我和六夫人的故事?代善到底知道些什麽……
他裝出很詫異的模樣,“看來你還蒙在鼓裏?”
我鎮定地與他對峙道:“你說清楚。”
“大哥不是千辛萬苦幫你劫囚了嗎?難不成人帶到了沈陽,卻沒領你見那位六夫人?”
“你怎麽會知道……關於六夫人的事情?”
代善靠近我一步,俯視著我的臉龐,氣息近在我的麵前,低語道:“在撫順為虜的,又不止我大哥一人……不過我那時仍在繈褓,早就不記得那六夫人的模樣了。看到你之後,才發覺……你們二人真是像。”
皇太極所知曉的我的過去,大多是從範文程口中得知的。範楠臨終前,並未將這個秘密帶到地下,而是一五一十地交代給了範文程和範文采二人。
我,範箏箏。是李成梁的六夫人,和女真人生下的孩子。
這件事情,我在聽過皇太極的故事後,就已經知道了。至於那位六夫人,到底是何方人物,她不僅握著隕石的線索,又是範箏箏的生母。我一定要見到她,才能問個清楚。隻是自那次從沈陽迴來之後,褚英再未跟我提及任何關於六夫人的事情,我以為除了他之外,再沒人知曉六夫人的蹤跡了,卻沒想到……
“唉,我大哥真是一番苦心啊……千辛萬苦帶你到了沈陽,結果吃力不討好。其實不過是救一個無關緊要的小丫鬟而已,哪裏需要費上力氣去到那麽遠?哦我忘了,那個小丫鬟現在也是堂堂八福晉了……”
“夠了——”
一個冰冷的聲音插了進來,我木然地望向聲音的主人。
他原本在離我幾步開外的地方,突然走到我麵前來,示威般地攥住我的手,指尖溫潤。
“二弟,今天你的話有點多了。”
我目光掠過代善的臉龐,他一動不動地正盯著褚英,臉上竟有幾分懊惱的神色。
“我說錯了嗎?”
“沒錯,隻是,不該由你來說。”
他神情陰鷙,拉著我就走。
代善還站在原地,“大哥,我這是為你好。你要坐‘太子爺’的位置,就要有所犧牲。”
當真是針尖對麥芒,我聽著胸口一悶。褚英卻放肆地哈哈大笑了兩聲。
“誰說我想要坐這個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