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待聞人語換洗出來,郝歡樂已經跑沒影了。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她竟然連昨晚的床單也帶走了,而且並不在這房間裏的任何角落裏!聞人語正想拿了那留下羞人痕跡的床單去洗,卻翻遍了這70平米的小空間也找不到!那張一米五的床上更是大刺刺的裸著光禿禿的席夢思。
“郝—歡—樂!”她額上的青筋又隱隱浮現,好不容易平靜的神色又起波瀾,這人必是將它藏起來了!那本應純潔無比的藍胖子床單,在郝歡樂的別有用心下汙成了金燦燦的黃顏色。羞得聞人語紅透了一張俏臉,幾乎又需要再洗一輪才能恢複清爽了。
她當然沒有那個美國時間瞎耗,而是趁著那人鬼鬼祟祟開溜的時候,打開了那扇緊閉的木門——那裏確實珍藏了她的過往——在那人從她的世界消失後的過往。
她徑直走在各種林林總總的小物件之間,那是她精心準備卻從未送出的禮物。每一年那人的生日,每一年的七夕,每一年的情人節,每一年的中秋,每一年的聖誕,甚至每一年的兒童節,在每一個可以拐著彎想起那人的日子,她都管不住自己的心,悄悄地為那人備上一份禮物。有三塊錢一版的七龍珠不幹膠,有一塊錢一個金幣巧克力,有20塊錢一個的加菲貓電子表,有一百多頁的臨摹專用字帖,有代表分離中的思念的風鈴,有各種各樣她想象中那人會喜歡的小玩意。每一個物件上,都貼了標簽,注明了何時、何地以及“我想你了”。
直到後來,她終於抵擋不住思念,忍不住用空手套白狼這個陌生的身份去接近那人。一點一點地滲入她的生活。令她歡喜雀躍的是,那人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單身,令她沮喪悲哀的是,那人始終沒有忘掉那個人。她對她的思念有多深,那個人對那個她的愛就有多深。哪怕她每次都故作輕鬆地隔著屏幕明嘲暗諷,那人也笑著無厘頭地保證最後想一次。然而她還是會在不久的日子裏,再次看到屏幕那端的人脆弱得像個孩子,控訴著又一場沒來得及做完的美夢。那個人會喋喋不休的告訴她,她又在夢裏見到了她的她,她們又如何如何別扭,又如何如何的在意。即便隻是夢裏蒼白的對話,那人也會小心翼翼地迴味,連她也不得不陪著聽了一遍又一遍。她在屏幕的一端肆無忌憚的訴說著絕望的思念,而她,則在另一端,等待著遙遙無期的相守。
有無數次,她多麽想親口向那人表白,告訴她,她夢到她的次數遠比她夢到那個人要多得多,她與她的相識也遠比她與那個人更早,她對她的愛也比她對那人的愛更為久遠。她的痛,她感同身受,而她的痛,她卻無從得知。她含著淚笑著自嘲那即便在夢中也不敢相見的怯懦,她隔著冰冷的屏幕觸摸著那些疼痛的文字,最終隻能化為一聲冗長的歎息。她多麽想一把將那垂頭喪氣的人從屏幕上拽出來,狠狠地摟住安慰憐惜,再不讓她為了別的人傷心落淚。然而那時的她還不行,她還沒有足夠強大,她的仇還未報。
嚴格說來,那是替將自己帶來這個世上的人,向另一個將自己帶來這世上的人報複。她,不過一個媒介而已,不論是這場報複是因愛而起,還是為恨而孕,她所做的,隻是替那個可憐的女人她的母親完成一個遺願而已。
她記得她的母親臨終時,隻留下了一句話,她說,“我希望他記著我一輩子。”嗬,她怎麽可以這麽傻?被拋棄了那麽多年,在生命的盡頭,甚至沒有一句像樣的話要交代她這個唯一與她血脈相連的女兒,卻滿心滿願的盼著那個根本不可能的奢望。她在迴光返照的那一天,微笑著向還在念初三的她說了好多好多他們之間的故事。
她說,她和他同樣的城裏下鄉的知青,她才華橫溢,他富有詩書,他們幾乎是公認的一對璧人,即便在那個保守的年代。他總說“聞琴聲而知雅意”,誇她是如名字一般清雅的女子。而他的名字宇仁,則頻繁的出現在她的口中。她感激毛/主/席上山下鄉的偉大決策,讓她在錘煉自身的同時,邂逅了生命中的良人。她盼望著,勞動改造過後,他會領她進入他的家,她會成為他的妻。一切,都是說好了的。然而,當一切本應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發展,遇到了那次意外後,一直以為的幸運嘎然而止。
聞人語並不知道那是怎樣一場意外。因為說到這個的時候,她已經瘦弱不堪的母親突然狂躁不安,歇斯底裏的叫她滾。甚至將上前去安撫的她發瘋一般的廝打,雖然力道已經被病體消磨去不少,但那發狠的勁頭卻讓她嚇得不敢動,一動不動地承受著一名病危之人的刻骨恨意和悲傷。隻至她的姥姥,或許並不是真的姥姥,一邊哭著求對不起,一邊用自己的佝僂的身軀為她擋住她親生母親的怒火。那天晚上,她的母親從昏迷中醒來,愛憐的捉了她的手輕輕撫慰,卻並沒有一句對不起,有的,隻是一句不置可否的“我後悔了”。她不知道這句“我後悔了”,是後悔打了她,還是後悔曾經拋棄了她,或是後悔迴來尋她,甚至是後悔生下了她。隻知道那次意外後,她意外地來到了這個世界,成為了最大的意外。
在那之後為數不多的幾天裏,她的母親再沒有狂躁,安靜得就像在等死一般。或許,她本來就是在等死。她偶爾會哼著過去的歌謠,眼裏是年輕的憧憬,嘴角那愉悅的弧度讓人不忍打擾。她隻能躲在門後,悄悄的看她,看她沉迷在那個沒有意外的未來裏,看她用殘存的生命來為自己編造幻夢,看她一聲聲溫柔的輕喚“宇仁”,她從來沒有那麽一刻,如此的痛恨著這個跟了自己15年的名字。原來竟是這般的與眾不同!不同於黃村,不同於母親,不同於母親心裏的那個人,不同於任何人!就像意外一樣,突兀的存在!
母親還是帶著一抹虛無的笑走了。簡單的料理了後事,她立即變賣了l市的房產,和姥姥一起搬迴了郝歡樂姐姐所在的城市。盡管這裏的消費水平更高,盡管在這裏她們誰也不認識,盡管一切舉步維艱,但她迫切的需要逃離那個對她而言充滿了惡意的城市,哪怕她隻在那裏待了不到三年。狼狽的她,僅憑同一片星空,共一城風雨,就能汲取那一丁點模糊的溫度。她想念那個溫暖幹淨的笑容了,比母親更溫暖,比姥姥更純粹,比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要好。她想念她的信,她裝模作樣的老成,她字裏行間的幼稚,她自然流露的關心,她毫不掩飾的親切。這些一點一滴的好匯成了記憶中的陽光,是她能得到的唯一慰藉。即便她的小姐姐早已不記得她,再相見亦不識。
由於母親的事,她成了n市的轉校生。姥姥以為她跑迴n市是因為思鄉,便什麽也沒多問,配合她遷迴n市,也為了她的中考,並沒有要求迴村。隻租了間三十平的房子,離她轉校的地方並不算太遠。盡管她的母親給她留下了不少的生活費,可城市不比村裏,她們一老一小過得也十分拮據。為此,她姥姥去給小區當保潔員,終點工,甚至空餘下來的時間去拾荒,她總是邊背單詞邊跟著。生活本就如此真實,沒有的就自己努力去拿,僅此而已。而對姥姥,她對這善良慈愛的老人是愈發的感激,卻又對她的身份隱隱起疑。直覺卻告訴她,那會是個可怕的答案,堅強如她,亦不敢觸碰。
或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所言非虛,在她偷偷的企盼中,她終於又見到了她,她一眼認出了她,她卻是真的忘了她了。
那是因為姥姥換了一個較遠的小區做保潔員,盡管遠些,但工資要高些。那是一個悶熱的夏日黃昏。她放學後煮了一些粥,就出去接姥姥。一路熟練地翻著揀著塑料瓶與紙皮,一路向姥姥說的地址找去。她已經很小心的提著身後的麻袋,避免蹭髒了校服,可即便再小心翼翼,汗水在酷暑下仍然不斷冒出,高溫烤得她的頭腦昏昏沉沉。這幾乎是要中暑的預兆了,她取出背包裏的水,小心翼翼地咽了一口。身邊有與她一般大的女生追逐嬉戲,路過她時卻不約而同的斂了神色,甚至捂鼻而過。陰冷的目光令一直箍著她的陽光都黯淡了幾分,卻也僅是這樣而已,她早已習慣了冷眼,過早的適應了這個世界的灰暗。她盯著那些與她同樣一身校服卻完全不一樣的女生,心底突然湧起了一絲不安。如果是小姐姐,她會不會也……?
待聞人語換洗出來,郝歡樂已經跑沒影了。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她竟然連昨晚的床單也帶走了,而且並不在這房間裏的任何角落裏!聞人語正想拿了那留下羞人痕跡的床單去洗,卻翻遍了這70平米的小空間也找不到!那張一米五的床上更是大刺刺的裸著光禿禿的席夢思。
“郝—歡—樂!”她額上的青筋又隱隱浮現,好不容易平靜的神色又起波瀾,這人必是將它藏起來了!那本應純潔無比的藍胖子床單,在郝歡樂的別有用心下汙成了金燦燦的黃顏色。羞得聞人語紅透了一張俏臉,幾乎又需要再洗一輪才能恢複清爽了。
她當然沒有那個美國時間瞎耗,而是趁著那人鬼鬼祟祟開溜的時候,打開了那扇緊閉的木門——那裏確實珍藏了她的過往——在那人從她的世界消失後的過往。
她徑直走在各種林林總總的小物件之間,那是她精心準備卻從未送出的禮物。每一年那人的生日,每一年的七夕,每一年的情人節,每一年的中秋,每一年的聖誕,甚至每一年的兒童節,在每一個可以拐著彎想起那人的日子,她都管不住自己的心,悄悄地為那人備上一份禮物。有三塊錢一版的七龍珠不幹膠,有一塊錢一個金幣巧克力,有20塊錢一個的加菲貓電子表,有一百多頁的臨摹專用字帖,有代表分離中的思念的風鈴,有各種各樣她想象中那人會喜歡的小玩意。每一個物件上,都貼了標簽,注明了何時、何地以及“我想你了”。
直到後來,她終於抵擋不住思念,忍不住用空手套白狼這個陌生的身份去接近那人。一點一點地滲入她的生活。令她歡喜雀躍的是,那人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單身,令她沮喪悲哀的是,那人始終沒有忘掉那個人。她對她的思念有多深,那個人對那個她的愛就有多深。哪怕她每次都故作輕鬆地隔著屏幕明嘲暗諷,那人也笑著無厘頭地保證最後想一次。然而她還是會在不久的日子裏,再次看到屏幕那端的人脆弱得像個孩子,控訴著又一場沒來得及做完的美夢。那個人會喋喋不休的告訴她,她又在夢裏見到了她的她,她們又如何如何別扭,又如何如何的在意。即便隻是夢裏蒼白的對話,那人也會小心翼翼地迴味,連她也不得不陪著聽了一遍又一遍。她在屏幕的一端肆無忌憚的訴說著絕望的思念,而她,則在另一端,等待著遙遙無期的相守。
有無數次,她多麽想親口向那人表白,告訴她,她夢到她的次數遠比她夢到那個人要多得多,她與她的相識也遠比她與那個人更早,她對她的愛也比她對那人的愛更為久遠。她的痛,她感同身受,而她的痛,她卻無從得知。她含著淚笑著自嘲那即便在夢中也不敢相見的怯懦,她隔著冰冷的屏幕觸摸著那些疼痛的文字,最終隻能化為一聲冗長的歎息。她多麽想一把將那垂頭喪氣的人從屏幕上拽出來,狠狠地摟住安慰憐惜,再不讓她為了別的人傷心落淚。然而那時的她還不行,她還沒有足夠強大,她的仇還未報。
嚴格說來,那是替將自己帶來這個世上的人,向另一個將自己帶來這世上的人報複。她,不過一個媒介而已,不論是這場報複是因愛而起,還是為恨而孕,她所做的,隻是替那個可憐的女人她的母親完成一個遺願而已。
她記得她的母親臨終時,隻留下了一句話,她說,“我希望他記著我一輩子。”嗬,她怎麽可以這麽傻?被拋棄了那麽多年,在生命的盡頭,甚至沒有一句像樣的話要交代她這個唯一與她血脈相連的女兒,卻滿心滿願的盼著那個根本不可能的奢望。她在迴光返照的那一天,微笑著向還在念初三的她說了好多好多他們之間的故事。
她說,她和他同樣的城裏下鄉的知青,她才華橫溢,他富有詩書,他們幾乎是公認的一對璧人,即便在那個保守的年代。他總說“聞琴聲而知雅意”,誇她是如名字一般清雅的女子。而他的名字宇仁,則頻繁的出現在她的口中。她感激毛/主/席上山下鄉的偉大決策,讓她在錘煉自身的同時,邂逅了生命中的良人。她盼望著,勞動改造過後,他會領她進入他的家,她會成為他的妻。一切,都是說好了的。然而,當一切本應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發展,遇到了那次意外後,一直以為的幸運嘎然而止。
聞人語並不知道那是怎樣一場意外。因為說到這個的時候,她已經瘦弱不堪的母親突然狂躁不安,歇斯底裏的叫她滾。甚至將上前去安撫的她發瘋一般的廝打,雖然力道已經被病體消磨去不少,但那發狠的勁頭卻讓她嚇得不敢動,一動不動地承受著一名病危之人的刻骨恨意和悲傷。隻至她的姥姥,或許並不是真的姥姥,一邊哭著求對不起,一邊用自己的佝僂的身軀為她擋住她親生母親的怒火。那天晚上,她的母親從昏迷中醒來,愛憐的捉了她的手輕輕撫慰,卻並沒有一句對不起,有的,隻是一句不置可否的“我後悔了”。她不知道這句“我後悔了”,是後悔打了她,還是後悔曾經拋棄了她,或是後悔迴來尋她,甚至是後悔生下了她。隻知道那次意外後,她意外地來到了這個世界,成為了最大的意外。
在那之後為數不多的幾天裏,她的母親再沒有狂躁,安靜得就像在等死一般。或許,她本來就是在等死。她偶爾會哼著過去的歌謠,眼裏是年輕的憧憬,嘴角那愉悅的弧度讓人不忍打擾。她隻能躲在門後,悄悄的看她,看她沉迷在那個沒有意外的未來裏,看她用殘存的生命來為自己編造幻夢,看她一聲聲溫柔的輕喚“宇仁”,她從來沒有那麽一刻,如此的痛恨著這個跟了自己15年的名字。原來竟是這般的與眾不同!不同於黃村,不同於母親,不同於母親心裏的那個人,不同於任何人!就像意外一樣,突兀的存在!
母親還是帶著一抹虛無的笑走了。簡單的料理了後事,她立即變賣了l市的房產,和姥姥一起搬迴了郝歡樂姐姐所在的城市。盡管這裏的消費水平更高,盡管在這裏她們誰也不認識,盡管一切舉步維艱,但她迫切的需要逃離那個對她而言充滿了惡意的城市,哪怕她隻在那裏待了不到三年。狼狽的她,僅憑同一片星空,共一城風雨,就能汲取那一丁點模糊的溫度。她想念那個溫暖幹淨的笑容了,比母親更溫暖,比姥姥更純粹,比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要好。她想念她的信,她裝模作樣的老成,她字裏行間的幼稚,她自然流露的關心,她毫不掩飾的親切。這些一點一滴的好匯成了記憶中的陽光,是她能得到的唯一慰藉。即便她的小姐姐早已不記得她,再相見亦不識。
由於母親的事,她成了n市的轉校生。姥姥以為她跑迴n市是因為思鄉,便什麽也沒多問,配合她遷迴n市,也為了她的中考,並沒有要求迴村。隻租了間三十平的房子,離她轉校的地方並不算太遠。盡管她的母親給她留下了不少的生活費,可城市不比村裏,她們一老一小過得也十分拮據。為此,她姥姥去給小區當保潔員,終點工,甚至空餘下來的時間去拾荒,她總是邊背單詞邊跟著。生活本就如此真實,沒有的就自己努力去拿,僅此而已。而對姥姥,她對這善良慈愛的老人是愈發的感激,卻又對她的身份隱隱起疑。直覺卻告訴她,那會是個可怕的答案,堅強如她,亦不敢觸碰。
或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所言非虛,在她偷偷的企盼中,她終於又見到了她,她一眼認出了她,她卻是真的忘了她了。
那是因為姥姥換了一個較遠的小區做保潔員,盡管遠些,但工資要高些。那是一個悶熱的夏日黃昏。她放學後煮了一些粥,就出去接姥姥。一路熟練地翻著揀著塑料瓶與紙皮,一路向姥姥說的地址找去。她已經很小心的提著身後的麻袋,避免蹭髒了校服,可即便再小心翼翼,汗水在酷暑下仍然不斷冒出,高溫烤得她的頭腦昏昏沉沉。這幾乎是要中暑的預兆了,她取出背包裏的水,小心翼翼地咽了一口。身邊有與她一般大的女生追逐嬉戲,路過她時卻不約而同的斂了神色,甚至捂鼻而過。陰冷的目光令一直箍著她的陽光都黯淡了幾分,卻也僅是這樣而已,她早已習慣了冷眼,過早的適應了這個世界的灰暗。她盯著那些與她同樣一身校服卻完全不一樣的女生,心底突然湧起了一絲不安。如果是小姐姐,她會不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