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高澄自從得知高句麗王病逝,也沒想過所謂禮不伐喪,反而是決心趁著高句麗主少國疑,內部依舊矛盾重重的機會,徹底平定東北方的心腹大患。


    按照高澄年輕時的話來說,便是:我乃蠻夷,不知禮也。


    大半年的時間,他幾乎是傾全國之力,在向營州、青州轉運糧草,來供應這場戰爭。


    高澄沒有從海路出兵的打算,但也會利用海運,畢竟當軍隊深入高句麗國境,再想從後方運輸糧草,的確是困難了一些。


    數十萬人馬踩踏而過,必然會使遼澤地的路況更加糟糕,難以通行。


    由於道路難行,前線糧草消耗殆盡以後,後續的補給無法及時跟上,便是此戰最大的危險。


    崔澈放棄海路進攻,是因為運兵船一旦在大海中傾覆,便是難以估量的損失。


    但他能夠接受運糧船的損失,不過準備海運,終究隻是有備無患。


    如果段韶能夠盡快奪取遼東城,以遼東城作為前沿基地,盡可能多的從營州向遼東城轉運物資,能夠供應這場大戰,也就用不到海運的手段。


    當然,真的要用到海上運輸的時候,崔澈也會安排水師派出大船從青州出發,沿途護航。


    高句麗人也是有水師的。


    在有細群氏集團作為內應的情況下,高澄,包括前線的段韶,都已經對如今高句麗國內的情況了如指掌。


    畢竟小高王從來不打沒有準備的仗。


    當段韶領軍抵達遼河西岸之後,迴首看去,身後的遼澤地已經被經過的人畜給踩爛了。


    民夫們還在鍥而不舍的經由遼澤地往前線運輸糧食。


    所有人都知道,隻要下一場雨,短時間內就不要再指望營州的軍糧能夠送往前線。


    數十萬人馬的調動,自然瞞不住高句麗人的探子,他們也有自己的應對之策,便是在遼河搗冰。


    敲破冰層,不使齊軍能夠輕易渡過遼河。


    但高句麗人顯然低估了一個統一的中原王朝,所能爆發的力量。


    僅僅一天時間,段韶就在遼河上架設起了五座浮橋。


    他此前數次往前線巡視,自然也注意到了高句麗破壞遼河冰麵,而段韶早已做好了架設浮橋的準備。


    大將劉豐奉命,領先鋒渡河,劉豐身先士卒,激勵麾下將士,將東岸的高句麗守軍殺潰。


    在後續部隊的接應下,劉豐守住了浮橋,當天夜裏,大軍便陸續渡過遼河,在東岸紮營。


    次日一早,大軍拔營,向遼東城進發。


    便是要貫徹崔澈在戰前的規劃,奪取遼東城,以此作為前沿基地。


    遼東城在漢代又被稱作襄平城,也是後世的遼陽,在被高句麗占據以後,改稱遼東城,是遼東的核心城市,高句麗的西部大人親自坐鎮於此。


    高句麗有東、南、西、北四部以及中央五股力量,在被百濟與新羅聯軍奪取了漢江流域以後,南部與中央勢力遭受重創。


    而東、北兩部,齊使在細群氏的幫助下,挑唆當地的靺鞨等民族叛亂,使得東、北兩部無法支援遼東,便隻剩了西部大人獨自麵對來勢洶洶的段韶。


    段韶在圍城的第一天,便命令各部推著各類器械,展開了慘烈的攻城戰。


    在遼東城的問題上,時間高於一切,他沒有時間用圍城的手段,迫使城內守軍糧盡投降。


    東征的二十五萬大軍中,高澄給段韶調派了十五萬州郡兵,幹的就是蟻附強攻的活。


    經過十餘日的圍攻,在付出不小的傷亡後,齊軍終於在城牆上站穩了腳跟,一舉破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北魏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怎麽可能是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怎麽可能是曹賊並收藏重生北魏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