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江州有吳明徹聽調不聽宣,大肆排除異己,打壓士族。


    朱雀航有柳仲禮心懷叵測,不肯離營半步。


    蕭綱徹底頹了,他終於明白韋粲為何辭官而去。


    白發蒼蒼的柳津在殿上叩首,哭罵柳仲禮不忠不孝。


    蕭綱隻是將他扶起,再無言語,京口的段韶已經派人傳來口信,居然當麵訓斥,揚言稱若是蕭綱再有異心,便將他囚送洛陽,由太子繼位。


    所謂天子,不過傀儡而已,蕭綱徹底認清了自己的處境,也不再理會政事,終日沉湎於後宮女色。


    若非北齊來使,催促其在江東繼續打擊士族,以償還債務,蕭綱都快忘了自己是一國之君。


    蕭綱遵照高澄的吩咐,將此事交給了柳仲禮處置。


    一如吳明徹在江州所為,柳仲禮對江東士族毫不手軟,但有反抗,即血腥鎮壓。


    直至昭德六年(553年)二月,包括江東、江州、荊南三地在內,全部完成了對士族的改造,清查其隱戶,沒收其田產。


    反抗之人,不僅身死族滅,家中浮財,盡數充公。


    殺得狠了,士族們也服了軟,至少柳仲禮、吳明徹等人沒有強搶浮財。


    就在江南百姓眼見朝廷收獲大量田地,等待其效彷北齊進行分配的時候。


    二月十七日,北梁國主蕭躓在厙狄幹的逼迫下,向洛陽寄去降表,願以荊南之地歸附。


    此事並未引起太多人的詫異,前任國主早已經在洛陽定居。


    世人皆知,高澄之所以留下蕭躓,不過是讓他替自己打掃屋子,坐收一個幹幹淨淨的荊南。


    北齊早就將荊南視作囊中之物,沒見此前宋遊道被發配,都是往荊南送,這世上哪有將罪臣發配去敵國的道理。


    長沙寄來降表,若按照高澄以前的性格,不說九辭十讓,四辭五讓的流程必須要走一遭,可到底也是三十三歲的人了,都快當祖父了,性子穩重不少,沒有以前那般愛演,當下便受了這份降表。


    荊南就此歸於北齊,期間並未有任何衝突爆發,通過厙狄幹助蕭綸平叛,北齊早就掌控了荊南各地。


    蕭躓與其家卷被送往洛陽與蕭綸一同安置,高澄封蕭躓為郡公,其二兄蕭確由於娶了北齊宗室女子,亦得優待,卻都隻是虛榮,沒有實權。


    對於洛陽百姓來說,荊南歸附並非最引人關注之事,而是秦王妃爾朱摩女即將生育。


    《齊律》男子十五歲成年,高孝章與高孝瑜也在去年搬出了宮城,入住王府,並與高澄為他二人選定的王妃完婚。


    高孝章娶崔昂之女,為晉王妃,高孝瑜聯姻爾朱氏,娶爾朱摩女為秦王妃。


    如今爾朱摩女將要生產,最焦急的便是宮城裏的兩位夫人,爾朱英娥與宋氏。


    宋氏自然是關心自家兒媳生得究竟是男是女,兒子出生完了些時辰,讓高孝章搶去了長子名頭,但若是兒媳肚子爭氣,便是毫無爭議的長孫。


    爾朱英娥更是大感棘手,若是爾朱摩女誕下長孫,娘家人必然會有許多人分注在高孝瑜身上。


    對待兒媳崔氏,更是沒有了好臉色,成親到現在快一年了,肚子始終沒有動靜,須知道,她爾朱英娥與高澄同房半年不到,便有了喜脈。


    也不是沒有起過壞心思,可高澄得知兒媳有孕後,大喜過望,甚至讓全元起為爾朱摩女調理膳食,正應了隔輩親。


    小高王如此期待孫兒孫女出生,若是敢在背後搞小動作,爾朱英娥心知肚明,高澄絕對會一查到底,便也收起了害人的心思。


    二月十七,爾朱摩女誕下一女,宋氏及秦王黨羽,甚至高孝瑜本人都是失望不已。


    其餘人自然是暗地裏竊喜。


    當然,最開心的還要屬小高王。


    他本就是一個女兒奴,又有隔輩親,這孫女自然成了他的心頭寶。


    秦王妃生產的時候,高澄正在舉行朝會,當得知孫女出生的消息,高澄立即罷朝,無心理會臣子們的恭賀,便直奔秦王府。


    高孝瑜臉上失望的神色教高澄看了個一清二楚,他當然也能夠理解,並未就此訓斥。


    別說是高孝瑜因為女兒的出生大失所望,哪怕是爾朱摩女在孩子出生後,都在追問產婆,是不是男孩。


    古人本就重男輕女,更何況關乎皇長孫的身份。


    就連高澄自己在這個時代待得久了,也難免受到影響,一眾女兒之中,他隻在乎高宓與新近改名的嫡女高辰。


    其餘女兒們幾乎都是放養,少有關心,而對於六個兒子,卻是悉心教導。


    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所決定。


    女兒們哪怕疏於教導,也不會有太大的麻煩,頂多就是刁蠻霸道,讓夫婿日子難過而已。


    但兒子們要是缺乏管教,問題可就大了,輕則欺男霸女,重則弑父奪權。


    高澄有鑒於劉義隆的教訓,這才有了疏忽女兒,狠抓兒子教育的做法,畢竟人的精力有限,既要忙於朝政,又要往瑤光寺尋歡,哪還能顧及到全部的子女。


    小高王甚至連自己究竟有多少女兒都不清楚,其中還有不少沒名沒分的私生女正養在瑤光寺裏,與其母作伴。


    要等將成年了,才會接迴宮中,冊立為公主,為她們尋找夫婿。


    也不是高澄不負責任,就是想讓她們在母親的陪伴下長大,沒必要太早進入皇宮的權力場。


    但孫女卻是不同的,高澄將心生的嬰孩抱入懷中,也不嫌棄她皺巴巴的像個猴兒,臉上的笑容真誠且燦爛。


    高孝瑜見父親似乎格外喜愛這個孫女,也趕緊調整了心情,請父親為女兒取名。


    高澄沉吟許久才道:


    “高徾,就喚她高徾吧。”


    “謝父皇賜名。”


    高孝瑜才道謝,卻聽高澄道:


    “等徾兒滿了月,便送進宮來,讓她祖母撫養,你們若是思念女兒了,去你母親寢宮探望便是。”


    高孝瑜見父親要親自撫養孫女,更是喜不自勝,也終於想起自己幼時,父親就隻疼妹妹高宓,將他與大哥高孝章扔給了祖父高歡,便不管不問。


    隻有逢年過節,寄來的家信才會提上一嘴,至於平時的書信來往,都是與祖父討論軍國大事。


    “父皇,讓我看看,我也要抱抱她。”


    年僅五歲的高辰隨父出宮,從小高王新近為她改的名字,就知道對其喜愛程度,居然與自己名字諧音。


    高辰是已故皇後蠕蠕公主之女,本就是嫡女,又是一眾子女中唯一喪母之人,自小便被高澄養在身邊,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有時候處理政務,都任由她坐在腿上,來拔自己胡須。


    小高王可不敢把孫女交到女兒手上,五歲的小女孩哪能抱得穩,才出生的嬰孩,可不能磕了碰了。


    但還是不忍違了女兒的心意,居然蹲下身子,讓高辰瞧個真切。


    “抱就算了,你還太小,來,小姑姑,好好看看你家侄女。”


    “呀!她好醜呀!”


    高辰看清了侄女模樣,不由驚訝道。


    高澄聞言,騰出一隻手在她小腦袋上一陣揉搓,笑道:


    “你出生的時候也比她好看不了多少。”


    “父皇騙人,當時你領軍在外,可沒見著我出生時的模樣。”


    童言無忌,可到底還是讓高澄想到了亡妻。


    是呀,她生育的時候,自己也沒有陪在身邊。


    高澄又後悔起了當初將蠕蠕公主歸葬於漠北王庭,如今哪怕是想往亡妻的墳前拜祭,都是難事。


    眼見父親情緒低落下來,顯然是觸動了傷心事,高孝瑜趕忙對高辰道:


    “渤海,莫要胡鬧。”


    渤海便是高辰的公主封號,無一不再昭示高澄對這個嫡女的溺愛。


    “無妨,不關她的事。”


    高澄收拾了心情,衝高孝瑜搖頭道。


    不久,高孝章、高孝琬等一眾兄弟先後登門,就連才兩歲的第六子高孝珪也被乳娘抱了過來。


    秦王府一時間賓客盈門,朝臣們無論是否秦王黨羽,也都紛紛拜訪恭賀。


    他們都習慣於看高澄的喜好行事,今日為了這個孫女,六年來第一次中途罷朝,可見喜愛之甚。


    高澄於是讓高孝瑜設宴,在秦王府大宴群臣。


    席間,才出生的高徾被抱去了宮裏,婁昭君也想看看這位曾孫女。


    高澄母子雖未和解,但也沒之前那麽重的對立情緒。


    這些年小高王的作為,婁昭君全都看在眼裏,雖然依舊不願任用嫡親兄弟,但對高洋、高演、高淯、高濟這四位同母弟,絕對不能說是差。


    也漸漸去了疑心,開始相信高湛之死確實是個意外。


    畢竟在世人看來,高澄沒理由越過二弟高洋、六弟高演,去殺死九弟高湛。


    隨著婁昭君不再拿高湛之死說事,也再沒人細究事情真相,哪怕高湛之死疑點重重,但高澄確實沒有行兇的理由。


    宮婢將高徾抱走,高澄慨然長歎:


    “青春易逝,朕已老矣!”


    群臣不知該如何接話,隻有崔季舒笑道:


    “臣投奔陛下時,時年十七,今已年近四旬,仍感精力充沛,陛下何故得了一個孫女便自傷春秋。”


    高澄聞言大笑:


    “崔仆射所言有理,天下未靖,何以言老。”


    散宴之後,此前還在感慨衰老的小高王又去了瑤光寺,一進寺門就湧來了一群女娃娃,圍在高澄麵前喊著父皇。


    女兒太多,小高王根本就分不清人,時常喊錯名字。


    看來高澄一朝,不止王爵水得不行,這駙馬身份也要水起來了。


    與此同時,荊南自納入北齊以後,厙狄幹正式就任荊南總管,主持田地分配。


    小高王這輩子就秉持一個有好處自己領,有黑鍋給旁人背,這種施恩的行為當然不能讓給蕭家人,這才有了厙狄幹逼迫蕭躓上降表。


    所謂荊南總管,不過是臨時設置,在厙狄幹主持分配田畝後,就會將荊南劃分為湘、衡二州,厙狄幹將會被調去漢中鎮守,由斛律光調任湘州刺史,高季式為衡州刺史。


    】


    荊南西鄰宇文泰,南接陳霸先,將斛律光與高季式調去,也是在為將來大戰做準備。


    由於漢中被北齊奪取,關中遠離前線,雍州刺史也徹底淪為文職。


    北齊吞並荊南的消息傳到廣州,陳霸先也不再裝了。


    一方麵是蕭家兄弟這些年倒行逆施,早就失了民望。


    另一方麵也是底下人求進,大家都想得一份從龍之功,若是陳霸先自己不求進步,說不準底下人會有怨言。


    昭德六年(553年)三月初六,陳霸先召集侯安都、陳蒨等人商議篡逆事宜,期間膳奴正常進膳,並未有變故發生。


    三月初七,陳霸先喚來同鄉好友,宣猛將軍沉恪,命他領軍入宮。


    沉恪卻叩頭請罪,聲稱自己曾受國恩,如今甘願受死,也不願為此事,請求陳霸先另派人選。


    陳霸先與他既是同鄉好友,又曾共同輔左蕭映,便也沒有為難,改派副將王僧誌替代。


    王僧誌於是領兵入宮將嶺南天子蕭圓照帶出宮城,遷往別院安置。


    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陳王陳霸先便在百官勸進下,於番禺城即皇帝位,定國號為陳。


    並非是以姓為國號,這個陳,並非陳姓,而是陳霸先最先受封陳公,又晉陳王,是爵號,而非姓氏。


    陳霸先在嶺南早有威望,當初殺害蕭紀,世人就知其早晚篡國,便也沒有激起太大的風浪,就連四梁之中僅剩的東梁,也不曾對此有什麽反應。


    甚至連口嗨,嘴炮都沒有。


    自家都這情況了,哪還有閑心管別人家的家事。


    有荊南前車之鑒,建康之人也知道,待柳仲禮徹底調教好了江東士族,便是蕭梁社稷覆滅的時候。


    所謂江州強藩,建康派來的官員皆被驅逐,反而是由洛陽派遣官員治理,吳明徹是徹底不裝了,就連潯陽郡王蕭大心,也被趕了迴來,吳明徹自領江州刺史。


    但建康朝廷也拿他無可奈何,派兵征討?如今江東的兵權在柳仲禮手上,難道要讓柳仲禮帶兵去打吳明徹,那可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北魏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怎麽可能是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怎麽可能是曹賊並收藏重生北魏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