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高澄覺得南梁軍中定有高人,否則如何解釋他們能夠看穿自己暗度陳倉之計,總不可能是南梁主帥畏敵如虎,連半渡而擊這樣的好機會都抓不住吧。


    原來高澄強渡淮河隻是用來誘使梁人設伏的假象,段韶等人早就趁夜出營,延上遊西行三十裏,偷渡淮河,就等著南梁伏兵殺出,五萬騎卒奔襲至戰場,梁軍遭受反埋伏,必然陣腳大亂。


    相較於強攻防備森嚴的堅城,他更希望能夠野戰殲敵,縱使不能全殲敵軍,也能動搖守軍軍心。


    可如今計劃落空,高澄望著風塵仆仆的段韶等人,總覺得自己這幾日純粹就是媚眼拋給瞎子看。


    “陛下...”


    王偉正欲請罪,當日便是他在汝南城為高澄獻上這條計策,卻被高澄打斷道:


    “此計得朕許可,非是王卿罪責,無需多言。”


    眼見高澄不以此治罪,王偉趕緊謝恩,他原本隻是侯景幕僚,南征前突然被提拔為天子近臣,多有人不服,本想此番隨軍參謀立功,不曾想第一條計策,便徒勞無功。


    ‘罷了,萬事開頭難,幸好陛下寬容,不以為罪。’


    王偉自我安慰道。


    與此同時,眼見齊軍盡數過河,南梁水師也撤離了淮河幹流,準備退往淝水,依托淮南水係協助守城,襲擾齊軍。


    這也是淮河與長江最大的區別,大軍渡過淮水,糧草可以繞道運輸,此時繼續攔截江麵,還不如退迴去協防,畢竟淮河防線已經被突破了。


    當然,高澄絲毫沒有突破淮河防線的喜悅,他已經感覺到了淮南戰役的棘手。


    梁將夏侯譒擔憂高澄置壽陽於不顧,長驅直入,未嚐沒有道理,畢竟當初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就是采取的這種方法南征劉宋。


    但他並未察覺高澄南征與拓跋燾南征的區別。


    拓跋燾是建立在劉義隆北伐大敗,大量野戰部隊被殲滅的基礎上,旋即南征,史載劉宋諸部望塵奔潰,已經被拓跋燾將脊梁打垮,不敢再戰。


    北魏大軍所過皆降,遇到堅守的城池,也隻需留軍看守,固守堅城的劉宋軍隊根本不敢出城襲擾糧道,故而能夠在糧道無憂的情況下長驅直入,飲馬長江。


    而高澄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此前南梁北伐大敗,折損了羊鴉仁,但那已經是八年前的事前了,蕭淵明等人雖然畏敵不敢在野外決戰,但高澄若是棄壽陽不顧,領主力南下,蕭淵明還是有膽子出城給他整個活。


    若壽陽守軍襲擾高澄糧道,齊軍主力深入敵境,不能保障糧食供應,大軍便有覆滅之危。


    當高澄騎兵由上遊渡河的消息傳至壽陽,夏侯譒也閉了嘴,再不複當日不得誌的感慨,心中隻有後怕。


    蕭理會更是打定主意不會幹預軍事,全由其堂叔蕭淵明主持。


    高澄萬萬沒想到,他以為的南梁軍中有高人指點,卻隻是其主帥蕭淵明被他的名頭給嚇到,不敢野戰而已。


    畢竟小高王十三歲領兵,從無敗績,麾下又有水陸大軍三十五萬,他早就打定了主意堅守壽陽,為此,在高澄發布南征詔書後,蕭淵明就一直在囤積糧草,城中積蓄,足可支應兩年有餘。


    隻要有壽陽這顆釘子的存在,高澄就不敢放心南下。


    事實也確實如此,高澄領軍來到壽陽城外,時值盛夏,午後的烈日曬得人心情煩躁,尤其是看到高聳的壽陽城池,更讓高澄直皺眉。


    壽陽即壽春,雖然號稱控扼淮水,但實際距離淮水還有一小段路程,城池以北是連通巢湖與淮河之間的淝水。


    壽陽地勢並不險要,除北麵水門以外,其餘三麵較為平坦,故而將城池修得極高,另有寬闊的護城河環繞。


    高澄沒敢走近了,以免中了流失。


    在重重護衛下,往壽陽東、南、西三麵巡視一圈,高澄眉頭皺得更深。


    夜裏,安下營寨,高澄問計於謀士:


    “眾卿可有計策誘使梁人出城?”


    他是真不想強攻壽陽,尤其是梁軍占據水上優勢,可以源源不斷由北側水門運輸補給入城,如江陵一般,圍是圍不死的。


    城內細作在封城前傳迴了消息,城中糧用充足,更有五萬守軍,蕭淵明還大肆征召民夫協助守城,若是強攻,隻怕要付出巨大傷亡才能啃下來。


    陳元康稍作猶豫,見同僚們還在凝眉深思,便當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臣以為不如留一支弱旅於壽陽城外立寨,看守城池,陛下親領主力大張旗鼓棄壽陽而去,又於城外以精騎設伏,梁軍見陛下遠去,必然鬆懈,或會出城交戰。”


    高澄聞言頷首,這個法子值得一試,又朝王偉問道:


    “王卿可有所得?”


    王偉一時半會沒想到好法子,便附議陳元康之謀:


    “臣以為陳公所言甚是。”


    兩人都未提過要以少量部隊渡江直取台城。


    畢竟侯景能成功,是因為蕭衍無備,如今蕭衍在建康積聚兵馬,真要以少股部隊偷渡長江,隻怕過得去,迴不來。


    高澄又望向王紘、王峻,兩人也暫時為有所得,便決定先按陳元康的法子試一試。


    但在此之前,還是要把戲做足,現在壽陽城下打一場,才好做出破城無望,引軍向東,由淮陰南下的模樣。


    昭德元年(548年)五月二十四,即高澄進逼壽陽的第二日,民夫們就已經在冒著城牆上的箭失填埋三麵護城河,後方,齊軍投石機已經構架好了,與城牆上的梁軍投石機對轟。


    天空中石塊夾雜著箭失亂飛,北齊民夫多有傷亡,但至當天夜裏,終於是填上了護城河。


    翌日,齊軍三麵蟻附圍攻,雲梯架上了城牆,城牆上黑煙滾滾,被燒得滾燙的糞汁從城頭澆灌,慘叫聲、哀嚎聲響徹天空。


    高澄遠遠站在後方,放眼望去,無數細小的人影,如螞蟻一般從雲梯上墜落。


    哪怕領兵多年,深知為將不仁,慈不掌兵的道理,可這般蟻附強攻的景象,此前也很少得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北魏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怎麽可能是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怎麽可能是曹賊並收藏重生北魏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