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益州成都,宇文泰於府邸設宴款待又一名從高山地區歸順的僚人部落首領,席間歌舞不休,眾人舉杯交箸,把酒言歡。


    經過六年多的辛苦經營,武川集團終於在蜀地紮根,當然,這也與時代背景相關,巴蜀地區戰禍頻發,百姓離散,於是便有了僚人內遷,遍及巴蜀各處。


    若是蜀地依舊以漢民為主,隻怕宇文泰等人也難以在短時間內站穩腳跟。


    原時空中,西魏入蜀,曾激起蜀人反抗,民變、叛亂時有發生。


    但這是建立在蕭紀治蜀17年的基礎上,在蕭紀治蜀以前,益州官員每年都要征伐僚人,捕其為奴隸,掠奪其家財,漢、僚民族矛盾尖銳。


    是蕭紀對僚人采取安撫手段,緩和民族矛盾,改變了蜀地無序混亂的狀態,深得漢、僚百姓愛戴。


    西魏在這樣的背景下入蜀,又怎麽可能獲得漢、僚兩族的支持。


    而在這一時空,蕭紀治蜀不過三四年,雖卓有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漢、僚矛盾,但到底是比不得十七年辛勞付出。


    宇文泰入蜀後,即號令嚴肅,嚴禁將士燒殺搶掠,城內民眾各令複業,盡可能減小統治更替對蜀地生產的影響。


    奪取楚州(重慶)作為門戶後,向蕭衍遞上降表,放還滯留蜀地的南梁宗室以示誠意,最終在明麵上得了一個梁臣的身份。


    在對待僚人的態度上,宇文泰選擇恩威並施的手段,願意服從成都號令,則以由元寶炬以魏帝身份封官,對於負隅頑抗者,則堅決清剿。


    不過這清剿手段大多數時候都用在了蜀地漢人身上。


    作為外來的第三方勢力,北地漢人與武川鮮卑追隨宇文泰南下,必然會打破蜀地原有的利益格局。


    劉備集團入蜀,都有一大批將領吵鬧著要分田宅,大家夥追隨你宇文泰南下,總要給點什麽吧。


    與蕭紀致力於緩和漢、僚矛盾不同,宇文泰作為一個鮮卑人,在漢、僚兩族之間選取一個開刀對象,毫無心理負擔。


    在蜀民的構成中,僚人在占據了大多數,但南梁作為一個漢人政權,在蜀地利益分配上,自然是人口占據少數的南方漢人拿了大頭。


    因此,宇文泰的選擇便也順理成章,打壓隻占人口少數,卻占據利益大頭的南方漢人,拉攏占據人口多數,但在蕭紀以前,任由益州官員欺淩的僚人,為他們分潤部分利益,大頭還是被自己人吞下。


    通過這樣的手段,宇文泰既滿足了追隨他南下的武川鮮卑與北地漢人的利益訴求,同時也贏得了僚人的支持,從而輕易在蜀地站穩腳跟。


    當然,這種事也隻有宇文泰能做,換了高澄或者蕭衍,那是要被人戳著脊梁骨罵漢奸的。


    至於打壓蜀地的南方漢人,是否會激起北地漢人的憤慨,且不提南北分裂快兩百年了,辛棄疾都說‘佛狸(拓跋燾)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宇文泰可是在為他們這些北地漢人爭取利益,你清高,你了不起,田地、屋舍要還你自己還。


    西魏集團治蜀,武川鮮卑高興了,北地漢人高興,就連僚人看著曾經死敵被打壓,也跟著樂得拍手,隻留下蜀地的南方漢人悲歎不公。


    有不公,自然會有反抗,六年間,梁州樂熾、田越、黃國,益州賈晃遷,梓潼郡鄧朏、王令公等人陸續發動起義,卻被宇文泰輕易撲滅,並未掀起多大的浪花。


    到如今,越來越多的僚人部落尊奉成都號令,宇文泰在蜀地的統治也穩固下來,他甚至還有餘力向南開拓,設立寧州(雲南東南部)、越巂(四川攀西地區)兩郡,都快要與南梁的嶺南地區接壤。


    宇文泰治蜀的手段不僅局限於打壓一批、拉攏一批,他並未將在關西推行過的新政全盤移植到蜀地,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例如東益州(四川彭州)僚人聚散無常,以漁獵為生,不事耕種,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難以收繳賦稅。


    宇文泰便派出宇文深擔任東益州刺史,派兵隨之出鎮,要求其勸導僚人農耕,禁止漁獵,經過六年的教化,當地僚人都以耕種為本份,家有餘糧,而國家稅賦得以收繳,地方糧倉充實。


    東益州僅僅隻是宇文泰治下的一個縮影。


    蕭紀花費了十餘年時間才恢複蜀地秩序,收獲僚人擁護,而宇文泰卻僅用了六年時間,隻不過這是建立在打壓南方漢人的基礎上。


    不過,這又有什麽關係,他宇文泰又不是漢人。


    為了與被打壓的南方漢人徹底區分開來,宇文泰通過元寶炬,為跟隨他南下的漢軍將士更改鮮卑姓氏。


    他按照軍功大小,為軍中將領賜予高低不等的鮮卑姓氏,而士兵們則跟隨所屬將軍改姓,如楊忠的部眾便統一跟他姓了普六茹,李虎麾下士卒則隨了他的大野氏。


    這樣的做法雖然有種兵為將有的嫌疑,但考慮到宇文泰本身就隻是武川集團推選出來的盟主,相比較增強軍隊凝聚力的利處,倒也無關緊要。


    這一點小高王可抄不了,渤海高氏再怎麽敞開門隨便蹭,來者不拒,也不能讓北方將士全姓了高。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增強凝聚力,宇文泰也鼓勵北地漢人與武川鮮卑通婚,將二者擰成一股繩,作為其在蜀地的統治根基,北地漢人與武川鮮卑的聯係越緊密,統治便越穩固。


    宇文泰、陳霸先等人在蜀地、嶺南開創局麵的時候,建康依舊歌舞升平,但蕭衍倒也沒有如前些年一般埋首佛經。


    高澄在洛水、尹水大規模操練水師,究竟是個什麽目的,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不就衝著他蕭菩薩來的麽。


    隻是高氏第二次西征時,南梁東西兩線慘敗,使蕭衍絕了北上的心思,而嶺南的亂局也讓他對蜀地發生的事情視若無睹。


    同時,不管是宇文泰襲取蜀地,還是打壓漢人,有高澄在北方磨刀赫赫,蕭衍始終不敢動彈,轉而一心架構淮南的防禦體係。


    對於高澄來說,他也知道自己編練水師的聲勢會恐嚇到蕭衍,但欲奪江南之地卻離不開水師,偏偏水師又不是旦夕之間能夠練成。


    高澄總不能放棄編練水師,去賭蕭衍會不會置他於不顧,選擇死磕宇文泰,讓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北魏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怎麽可能是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怎麽可能是曹賊並收藏重生北魏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