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防盜章
養不熟的男神踩死拉倒 作者:月影之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了幾天,海角論壇出來了一個《818我在娛樂圈這幾年見過的明星》的帖子,樓主更新得不算勤快,不過爆的料有些被粉絲鑒真了,因此許多吃瓜群眾相信這帖可信度挺高。
那樓主自稱是圈內資深工作人員,本人沒有愛豆,屬於中立立場,結婚後打算離開這圈子了,因此盡量客觀地說說自己對明星們的印象。說的有成名已久的大牌、有當紅的小鮮肉、也有名不見經傳的萬年十八線龍套;點評的內容有讚美,也有言辭不算尖銳的批評。不過近些年這樣的帖子太多了,大家就當看個連載,追了幾天,除了有粉絲偶爾出來澄清下,也沒翻起什麽大浪花。
帖子裏有談及秦皓的部分,算是樓主用詞最為犀利的一段,直言秦皓恃才傲物、沒把任何人放在眼裏。她例舉了幾件秦皓工作時的插曲,其中一樁還被某個迴帖群眾證實了。秦皓的粉絲們很快下場,以“顏值即正義”、“才華即資本”刷了一遍優越感,因為秦皓的照片實在美得讓人五體投地,居然還圈住了幾個路人粉,樓被歪得莫名其妙,樓主也沒敢來叫板,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過完國慶節,這一年的法定假期已經全部結束,然而接近年底,人反而會變得怠惰起來。
作為藝人,卻是恰好相反,年底各種頒獎禮接踵而來,之後的聖誕、元旦和新年也有各種晚會的邀約,反而是個相當忙的季節。
秦皓的亞洲巡演門票在十月中旬正式開始發售。
這一年的秋天於他算是多事之秋,從出道以來第一次被圈內人明目張膽地懟,但從結果上來看,秦皓的事業似乎並未受到什麽影響。
開票第一天,官網的售票h5閱讀量就超過了20萬,幾家合作售票站點中有服務器差一些的,直接被刷成了網頁無法打開。
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演唱會門票幾乎一下子就售罄了。明明沒有早鳥優惠,但粉絲們還是擠破了頭的想先買下票,畢竟內場門票如果到了黃牛手上,那少說得加十倍的錢。
除了一線城市,其他地區的門票銷量也高於預期,海外的預售將於一周後啟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田偉簡直一點也不擔心。
這次演唱會的招商亦是大獲成功,獨家冠名和特別合作的企業都報了數倍於去年的價格,錢夠用了、舞台效果就能做得更好,公司和藝人口碑提升、讚助商的曝光度也管夠,這是一個良心循環,誰都喜聞樂見。
能夠帶來這種名利雙收效應的秦皓,還是公司最愛的那棵搖錢樹,幾個寫詞的不待見他算什麽?高管們集體給他撐腰。
至於秦皓本人,則根本就已經把之前網上的風波給忘到了腦後。連開30多場演唱會需要多好的體力,沒人比站在舞台上的他自己更清楚,秦老板別的事都隨便,對自己的表演質量還是相當看重的,因此早就讓田偉安排好了陪練團隊,每天泡在練舞房,一跳就是一整天。
除了練舞,選曲、服裝、舞台設計等等,他也都親力親為,一時忙得飛起,連騷擾白小川的空都不太擠得出來。
所以他並不知道,白川那陣子常常離開上海,一走就是小半個月。
◎
《陶心匠氣》的宣傳期結束後,白川新接的是一檔自然探索類紀實真人秀,由一位野外生存專家帶領節目嘉賓深入人跡罕至的地域進行探險。
嘉賓幾乎都來自演藝界,這就使節目始終與純紀實類有區別。但為了突出與其他真人秀節目的不同,這檔名為《地表解碼》的真人秀,還是最大程度地還原了荒野生存的難度,不僅在製定方案時就尋找了許多專業路線,對一些特別危險的地點,也沒有刻意迴避。
白川在上半年參加的《未來戰紀》,因為新穎的形式和嘉賓毫無偶像包袱的本色出演,本來有望奪得當年綜藝類的收視冠軍,孰料《地表解碼》播出之後,一舉吸引了大票觀眾,不止粉絲們為了愛豆來捧場,有許多紀錄片的忠實觀眾,也覺得這檔節目製作得很有誠意,唿朋引伴的來增加收視率。
第一期節目去的是大興安嶺,進山那天,正是《陶心匠氣》首播的日子。
白川無緣看直播,心裏有些遺憾,但是當晚的收視排行一出,李默等朋友卻都慶幸他不在。
大概是文永安導演在影視圈待得太久,許多人隻知道量產偶像劇的團隊,並不太買大導演的賬,加上又是“製作陶藝”這種類似紀錄片的題材,第一、二集播出後的收視連1字頭都沒破,同時間段排在十位開外,怎麽看怎麽前途慘淡。
第二天的衛視重播,收視率就更低了。首播是晚間黃金時段,重播則是午間,《陶心匠氣》裏沒有主婦們深愛的宮鬥宅鬥戲碼,聽名字就像一個人在玩泥巴,大概比播放前後的廣告還留不住人。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第三天。
第三天的晚上,彈幕網站niyaniya的首頁位置,赫然出現了《陶心匠氣》的名字。
與首頁推薦的廣告位不同,《陶心匠氣》是因為播放、收藏、彈幕數等折算出的積分領先,才被頂到了那裏。n站的觀眾一打開主頁就會看到這部作品,曝光率一下子激增,點進去之後又會發現:欸,一部玩泥巴的作品,評價居然這麽好?
《陶心匠氣》的收藏和評論確實很多,不過當時幾乎都是演員們的粉絲提供的。
白川的粉絲自不必說,本來就是年輕群體,許多人就是從n站的mad開始喜歡他的,在電視上看過直播後,再來n站刷彈幕迴看一遍完全不足為奇。至於老戲骨們的粉絲,因為年齡層都偏大,反而一開始來得比較少。
白川的粉絲們看這部作品時,內心其實是非常震驚的。
說到底,白川年輕、長得也不錯,怎麽看都是走偶像路線的,可是在《陶心匠氣》這部作品裏,他們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個當紅小鮮肉,白川和他所飾演的製陶師形象幾乎完全融合在一起,粉絲們不敢說自己有多麽懂演技,可是電視劇裏的那個白川讓他們覺得,這個人就是一位天生的陶瓷匠人。
沉浸在角色中看電視劇,其感受和純粹的“看臉舔屏”是完全不同的。當劇情不夠吸引人的時候,粉絲們隻能敲碗等愛豆出場,一看到人就開始刷“好美”,可是,當劇情足以引發話題的時候,彈幕就變成了真正的討論和思考。
白川飾演的製陶師,不太懂人情世故,開個工作室都要靠合夥人全盤打點,如果去普通公司升級,估計是被一刀ko的份。可是,他在陶器的領域簡直開了外掛,登場自動滿級,給他一塊泥巴,他就能天下無敵。
這種奇妙的反差萌讓觀眾們獲得了一種全新的觀影體驗,時而悠閑地會心一笑,時而又激動得血脈僨張。
新的觀眾一打開視頻,屏幕上幾乎被“三迴目”、“我又來看玩泥巴了”、“友情提示,一定要忍過前20分鍾”之類的彈幕填滿了。
玩泥巴真的這麽吸引人?
而當這些觀眾在彈幕的刺激下真的看完了20分鍾,隨著上方飄過的一排排“製陶師帥裂蒼穹”,他們幾乎也無一例外地陷入到了劇情之中。
文導的剪輯手法與節奏感,確實不是蓋的。
◎
白川錄完第一期《地表解碼》迴到上海時,周播兩集的《陶心匠氣》已經播完了第三、第四集。
他在大興安嶺,智能手機幾乎是個擺設,後幾天連開機都忘了,迴到大都市才想起來聯絡朋友。
一開微信,裏麵密密麻麻的好友訊息瞬間嚇了白川一跳。
李默:白川你丫也太帥了吧,我都要愛上你了!
曾立軒:恭喜《陶心匠氣》收拾攀升,你小子真能挑劇本
祝瑩:白川川棒呆了,過來讓我啵一口~
紀思博:小冰川,啥時候跟我合作一個?
除了朋友熟人發來的消息,還有一大波的好友驗證,白川一個個看下來,娛樂記者不少,看名字壓根不知道是誰的更多,不過有一個人雖然連頭像都沒有,他還是立刻就認出來了:白小川,別光顧著玩泥巴,快加我!
白川扁了扁嘴,手指默默地劃過了“拒絕”。
他迴到家裏,看著這一周關於《陶心匠氣》的新聞,心裏七上八下的。
一開始收拾探底,他這個主演難免自責,愁得幾乎沒臉往下看,好在後來的報道幾乎都是褒獎,不止是劇情、連白川的演技也獲得了許多專業劇評人士的認可。聽說有很多老戲骨的粉絲,看完四集之後還對他路人轉了粉。
周末的時候,李默約白川吃飯,兩人很久沒吃火鍋,就挑了一家新開的火鍋店。
那一次是白川自出道以來,被路人認出次數最多的一頓飯,全程幾乎沒能好好吃上幾口肉,看得李默樂不可支。
“白川,你真是要變成國民小生了啊,家裏那堆你的東西我可不還了,以後落魄了就拿去賣了換錢。”
兩人因為粉絲過激事件搬家之後,白川房間的行李被一塊打包放在了李默現在的住處,因為沒有日常必需品,白川到現在都沒去拿迴來。
聽到李默的玩笑,白川不好意思地笑了,“你就別損我啦。”
“我說真的啊。”李默瞥到後麵那桌又有人要來求合影,優哉遊哉地給自己下了一串牛丸。
“你覺不覺得,大家有點兒太熱情了?”白川拍完照,小聲對李默說道。
李默眼珠子一轉,發現許多人臉上風塵仆仆,像是剛從別處趕來,有些連桌都沒上,拍完了就迴門口等位。
他把筷子一放,“看看微博,是不是有人暴露了你的行蹤?”
猜對了。
微博上20分鍾之前就有人發了吃火鍋偶遇白川的照片,因為那條帶了定位,評論裏一群人哭著喊著馬上出門,現在已經被頂上了熱搜。
po下的熱評第一條不知是誰,居然認得李默。
肥牛牛要上天:跟白川在一起的是李默嗎?欸欸欸他們怎麽會同框,好神奇的娛樂圈~
短短20分鍾,這條評論被讚了1700多次,點進那層看迴複,人民群眾紛紛給出了讚ta上首頁的理由:厲害了word牛,秦皓讚你了啊!!!
那樓主自稱是圈內資深工作人員,本人沒有愛豆,屬於中立立場,結婚後打算離開這圈子了,因此盡量客觀地說說自己對明星們的印象。說的有成名已久的大牌、有當紅的小鮮肉、也有名不見經傳的萬年十八線龍套;點評的內容有讚美,也有言辭不算尖銳的批評。不過近些年這樣的帖子太多了,大家就當看個連載,追了幾天,除了有粉絲偶爾出來澄清下,也沒翻起什麽大浪花。
帖子裏有談及秦皓的部分,算是樓主用詞最為犀利的一段,直言秦皓恃才傲物、沒把任何人放在眼裏。她例舉了幾件秦皓工作時的插曲,其中一樁還被某個迴帖群眾證實了。秦皓的粉絲們很快下場,以“顏值即正義”、“才華即資本”刷了一遍優越感,因為秦皓的照片實在美得讓人五體投地,居然還圈住了幾個路人粉,樓被歪得莫名其妙,樓主也沒敢來叫板,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過完國慶節,這一年的法定假期已經全部結束,然而接近年底,人反而會變得怠惰起來。
作為藝人,卻是恰好相反,年底各種頒獎禮接踵而來,之後的聖誕、元旦和新年也有各種晚會的邀約,反而是個相當忙的季節。
秦皓的亞洲巡演門票在十月中旬正式開始發售。
這一年的秋天於他算是多事之秋,從出道以來第一次被圈內人明目張膽地懟,但從結果上來看,秦皓的事業似乎並未受到什麽影響。
開票第一天,官網的售票h5閱讀量就超過了20萬,幾家合作售票站點中有服務器差一些的,直接被刷成了網頁無法打開。
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演唱會門票幾乎一下子就售罄了。明明沒有早鳥優惠,但粉絲們還是擠破了頭的想先買下票,畢竟內場門票如果到了黃牛手上,那少說得加十倍的錢。
除了一線城市,其他地區的門票銷量也高於預期,海外的預售將於一周後啟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田偉簡直一點也不擔心。
這次演唱會的招商亦是大獲成功,獨家冠名和特別合作的企業都報了數倍於去年的價格,錢夠用了、舞台效果就能做得更好,公司和藝人口碑提升、讚助商的曝光度也管夠,這是一個良心循環,誰都喜聞樂見。
能夠帶來這種名利雙收效應的秦皓,還是公司最愛的那棵搖錢樹,幾個寫詞的不待見他算什麽?高管們集體給他撐腰。
至於秦皓本人,則根本就已經把之前網上的風波給忘到了腦後。連開30多場演唱會需要多好的體力,沒人比站在舞台上的他自己更清楚,秦老板別的事都隨便,對自己的表演質量還是相當看重的,因此早就讓田偉安排好了陪練團隊,每天泡在練舞房,一跳就是一整天。
除了練舞,選曲、服裝、舞台設計等等,他也都親力親為,一時忙得飛起,連騷擾白小川的空都不太擠得出來。
所以他並不知道,白川那陣子常常離開上海,一走就是小半個月。
◎
《陶心匠氣》的宣傳期結束後,白川新接的是一檔自然探索類紀實真人秀,由一位野外生存專家帶領節目嘉賓深入人跡罕至的地域進行探險。
嘉賓幾乎都來自演藝界,這就使節目始終與純紀實類有區別。但為了突出與其他真人秀節目的不同,這檔名為《地表解碼》的真人秀,還是最大程度地還原了荒野生存的難度,不僅在製定方案時就尋找了許多專業路線,對一些特別危險的地點,也沒有刻意迴避。
白川在上半年參加的《未來戰紀》,因為新穎的形式和嘉賓毫無偶像包袱的本色出演,本來有望奪得當年綜藝類的收視冠軍,孰料《地表解碼》播出之後,一舉吸引了大票觀眾,不止粉絲們為了愛豆來捧場,有許多紀錄片的忠實觀眾,也覺得這檔節目製作得很有誠意,唿朋引伴的來增加收視率。
第一期節目去的是大興安嶺,進山那天,正是《陶心匠氣》首播的日子。
白川無緣看直播,心裏有些遺憾,但是當晚的收視排行一出,李默等朋友卻都慶幸他不在。
大概是文永安導演在影視圈待得太久,許多人隻知道量產偶像劇的團隊,並不太買大導演的賬,加上又是“製作陶藝”這種類似紀錄片的題材,第一、二集播出後的收視連1字頭都沒破,同時間段排在十位開外,怎麽看怎麽前途慘淡。
第二天的衛視重播,收視率就更低了。首播是晚間黃金時段,重播則是午間,《陶心匠氣》裏沒有主婦們深愛的宮鬥宅鬥戲碼,聽名字就像一個人在玩泥巴,大概比播放前後的廣告還留不住人。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第三天。
第三天的晚上,彈幕網站niyaniya的首頁位置,赫然出現了《陶心匠氣》的名字。
與首頁推薦的廣告位不同,《陶心匠氣》是因為播放、收藏、彈幕數等折算出的積分領先,才被頂到了那裏。n站的觀眾一打開主頁就會看到這部作品,曝光率一下子激增,點進去之後又會發現:欸,一部玩泥巴的作品,評價居然這麽好?
《陶心匠氣》的收藏和評論確實很多,不過當時幾乎都是演員們的粉絲提供的。
白川的粉絲自不必說,本來就是年輕群體,許多人就是從n站的mad開始喜歡他的,在電視上看過直播後,再來n站刷彈幕迴看一遍完全不足為奇。至於老戲骨們的粉絲,因為年齡層都偏大,反而一開始來得比較少。
白川的粉絲們看這部作品時,內心其實是非常震驚的。
說到底,白川年輕、長得也不錯,怎麽看都是走偶像路線的,可是在《陶心匠氣》這部作品裏,他們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個當紅小鮮肉,白川和他所飾演的製陶師形象幾乎完全融合在一起,粉絲們不敢說自己有多麽懂演技,可是電視劇裏的那個白川讓他們覺得,這個人就是一位天生的陶瓷匠人。
沉浸在角色中看電視劇,其感受和純粹的“看臉舔屏”是完全不同的。當劇情不夠吸引人的時候,粉絲們隻能敲碗等愛豆出場,一看到人就開始刷“好美”,可是,當劇情足以引發話題的時候,彈幕就變成了真正的討論和思考。
白川飾演的製陶師,不太懂人情世故,開個工作室都要靠合夥人全盤打點,如果去普通公司升級,估計是被一刀ko的份。可是,他在陶器的領域簡直開了外掛,登場自動滿級,給他一塊泥巴,他就能天下無敵。
這種奇妙的反差萌讓觀眾們獲得了一種全新的觀影體驗,時而悠閑地會心一笑,時而又激動得血脈僨張。
新的觀眾一打開視頻,屏幕上幾乎被“三迴目”、“我又來看玩泥巴了”、“友情提示,一定要忍過前20分鍾”之類的彈幕填滿了。
玩泥巴真的這麽吸引人?
而當這些觀眾在彈幕的刺激下真的看完了20分鍾,隨著上方飄過的一排排“製陶師帥裂蒼穹”,他們幾乎也無一例外地陷入到了劇情之中。
文導的剪輯手法與節奏感,確實不是蓋的。
◎
白川錄完第一期《地表解碼》迴到上海時,周播兩集的《陶心匠氣》已經播完了第三、第四集。
他在大興安嶺,智能手機幾乎是個擺設,後幾天連開機都忘了,迴到大都市才想起來聯絡朋友。
一開微信,裏麵密密麻麻的好友訊息瞬間嚇了白川一跳。
李默:白川你丫也太帥了吧,我都要愛上你了!
曾立軒:恭喜《陶心匠氣》收拾攀升,你小子真能挑劇本
祝瑩:白川川棒呆了,過來讓我啵一口~
紀思博:小冰川,啥時候跟我合作一個?
除了朋友熟人發來的消息,還有一大波的好友驗證,白川一個個看下來,娛樂記者不少,看名字壓根不知道是誰的更多,不過有一個人雖然連頭像都沒有,他還是立刻就認出來了:白小川,別光顧著玩泥巴,快加我!
白川扁了扁嘴,手指默默地劃過了“拒絕”。
他迴到家裏,看著這一周關於《陶心匠氣》的新聞,心裏七上八下的。
一開始收拾探底,他這個主演難免自責,愁得幾乎沒臉往下看,好在後來的報道幾乎都是褒獎,不止是劇情、連白川的演技也獲得了許多專業劇評人士的認可。聽說有很多老戲骨的粉絲,看完四集之後還對他路人轉了粉。
周末的時候,李默約白川吃飯,兩人很久沒吃火鍋,就挑了一家新開的火鍋店。
那一次是白川自出道以來,被路人認出次數最多的一頓飯,全程幾乎沒能好好吃上幾口肉,看得李默樂不可支。
“白川,你真是要變成國民小生了啊,家裏那堆你的東西我可不還了,以後落魄了就拿去賣了換錢。”
兩人因為粉絲過激事件搬家之後,白川房間的行李被一塊打包放在了李默現在的住處,因為沒有日常必需品,白川到現在都沒去拿迴來。
聽到李默的玩笑,白川不好意思地笑了,“你就別損我啦。”
“我說真的啊。”李默瞥到後麵那桌又有人要來求合影,優哉遊哉地給自己下了一串牛丸。
“你覺不覺得,大家有點兒太熱情了?”白川拍完照,小聲對李默說道。
李默眼珠子一轉,發現許多人臉上風塵仆仆,像是剛從別處趕來,有些連桌都沒上,拍完了就迴門口等位。
他把筷子一放,“看看微博,是不是有人暴露了你的行蹤?”
猜對了。
微博上20分鍾之前就有人發了吃火鍋偶遇白川的照片,因為那條帶了定位,評論裏一群人哭著喊著馬上出門,現在已經被頂上了熱搜。
po下的熱評第一條不知是誰,居然認得李默。
肥牛牛要上天:跟白川在一起的是李默嗎?欸欸欸他們怎麽會同框,好神奇的娛樂圈~
短短20分鍾,這條評論被讚了1700多次,點進那層看迴複,人民群眾紛紛給出了讚ta上首頁的理由:厲害了word牛,秦皓讚你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