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簡單的向抽調出的十五人介紹了一下楊輝自己所設想的無人機氣動布局,見所有人都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有的人還在筆記本上按照楊輝所描述的外形,大致的畫出了三視圖。


    楊輝大致的看了一眼這些三視圖,發現這些已經是八九不離十了,這才將自己用catia建立的無人機模型放出來,關掉燈後的會議室顯得黑黢黢的,唯有幕布上的圖形最為搶眼。


    細長的機身,幾乎沒有任何的突出部分,機身看起來就像是一枚巡航導彈,甚至連機頭都不是尖尖的圓錐形,而是圓滑的半圓球。


    過了機頭之後馬上是一部光學觀察設備,然後是機身段,這裏布置了采用上單翼布局的平直翼,再往後麵則是外傾雙垂尾,最後麵才是推進式螺旋槳。


    沒錯,這架無人機的氣動外形設計就是按照赫爾墨斯的外形設計,不同之處也就是在體格上要小了赫爾墨斯一些,但這確實是最適合西南科工的氣動外形設計。


    楊輝自然可以直接將後世共和國的bwp01炮兵偵查無人機拿出來,但這款無人機在氣動設計上和基地並不是太合適,承前或許可以做到,但是要啟後恐怕就相當困難。


    看到這樣簡潔的氣動設計,眾人再和自己剛才畫出來的簡圖對比,才發現自己設想的比人家預先計劃的氣動外形還要複雜,能將複雜的飛行器設計的這樣簡潔,這才是技術的體現啊。


    “這飛機沒有設計到起落架?它是準備怎樣起飛,這倒是挺有趣。”


    又說到了起降設計,楊輝想了想幹脆將這款無人機的設計理念,使用環境統統做了介紹,然後再聽這些設計師的意見。


    聽了楊輝的介紹,眾人一番交頭接耳,終於有人站出來:“這款飛機在設計上很簡潔,在氣動設計上肯定是可行的。這款飛機主要的氣動控製難點是外傾雙垂尾設計。我們得到諾斯羅普的技術支援是超音速外傾雙垂尾,現在的這款亞音速飛機的外傾雙垂尾有些地方要簡單很多,最多三個月時間我們就可以拿出堪用的設計。”


    楊輝當然知道這超音速翼型和亞音速翼型的區別,超音速翼型采用後掠翼。這不僅僅是在主翼上體現,在垂尾上也是同樣。


    超音速外傾雙垂尾和亞音速外傾雙垂尾的很大不同之處,沒有了超音速要求,翼型還需要做較大的後掠角度設計嗎?


    當然不需要了,亞音速飛機完全用不上大後掠的垂尾翼型。這樣新無人機在設計中自然就要簡單太多,這也是氣動設計人員敢說出三個月拿出合格的初步設計的底氣所在。


    按照亞音速的飛行環境設計出來翼型,完全就不用做超音速風洞測試,這裏麵節約的時間、資金、減少的技術問題,都是設計時間縮短的原因。


    說到這裏又說句題外話,在超音速的後掠翼設計中,不僅氣動設計要麻煩很多,在受力上也有很大的變化,結構設計更是和亞音速飛機設計有非常大的區別。


    比如:超音速飛機的翼型都是帶有一定的後掠角度,而後掠翼翼型帶來的‘後掠效應’在機翼設計中是一個相當惡心的難題。


    簡單來說就是:後掠翼的根部由於傳力元件的長度不同。剛度不同,而力總是沿著最短路勁傳遞,前緣的傳力元件較長,當然受力較小;後緣的傳力元件短一些,導致受力增大,這就要翼型的設計中對翼根後緣做出很多的額外補償。


    這樣的問題要仔細說,那絕對是一說一大堆,說這麽多就是要說明白一點:超音速飛行的飛機設計要比亞音速設計困難太多,有了為超音速飛行設計的外傾雙垂尾技術資料,要引申設計出用在亞音速飛行的外傾雙垂尾還真的就不是什麽大問題。完全就是簡單加愉快。


    “好,這可是你們說的,三個月的時間拿出翼型設計,隻要你們按計劃進度拿出設計。我做主,給你們在物質上增加一些獎勵。”


    物質獎勵,這在西南科工還真就沒有出現過幾迴,最主要的是,聽著楊秘書的意思是要單獨給自己這十多人獎勵?


    西南科工作為軍工單位,妥妥的國營性質。多年來在物質上的獎勵也不少,但那些都是人人有份,吃的是大鍋飯,說成是發福利更恰當一些。


    現在第一次說到要開小灶單獨發獎勵,這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單獨的獎勵,和其它的區別開來,這裏麵所帶來的激勵效果絕對是相當令人看好的。


    這是楊輝在即將接受西南科工管理的試水之作,西南科工相比其它的老國企問題要少很多,但是一些固有的大鍋飯思想早就出現,要激勵起職工、技術人員努力工作,不斷推進的獎勵製度是絕對不能少的,現在僅僅是試水之作。


    看到這些設計人員激動的麵部表情,楊輝滿意的笑了,這下就準備等著技術成果出來,無人機機體設計的一大重要問題就解決了,至於轉子發動機的解決........


    現在還沒有定下來到底是要準備采用活塞發動機還是轉子發動機,這要恐怕還要諮詢一下軍隊是不是願意接受這種全新結構的發動機。


    “好,我們這次的會議就結束吧,你們可以著手開始研究了,時間不等人。”


    關掉投影儀,楊輝沒有把這些氣動資料拿走,直接留給這些技術人員,想來對它們的幫助還是會有的。


    走出室內,這才發現天已經黑了下來,不過各個辦公室內明亮的燈光泄出來,過道中倒是一點也不顯黑,時不時還能聽到斷斷續續的討論,技術的研製都是在不斷的討論、試驗中完善,絲毫來不得假。


    空曠的室外路上,從遠處突然傳來了戰機的唿嘯聲,這似乎是有戰機在做夜航飛行?這倒是比較稀罕,殲七這款飛機可並不具備夜航的能力,都是到了殲教七a才初步可以夜航,那麽,現在是在做殲教七a的夜航試飛?


    似乎也不對,這都一大晚了,新飛機的出廠夜航試飛應該也過去了,望著那架在跑道降落的飛機,感覺這架飛機會帶來一些新的消息。


    反正也沒有睡意,楊輝轉身,從岔道往機場處走過去,快一些也就是十多分鍾的事,去看看也好,滿足自己的好奇。


    ......


    “這麽快就迴來了?西飛那邊的試飛情況如何,我上次走的時候隻看到你們空中對接過一次,現在又是這麽久過去,你們肯定要有些新的進展才對。”


    沒錯,這次夜航歸來的就是特意到西飛試驗空中加油的唯一一架殲教七a空中加油型,算算時間,恐怕這次迴來是要做檢查的,或者是要進行改進。


    看這樣子,感覺因該是第一種情況,這也從側麵說明殲教七a在西飛試飛強度相當高,上次飛到西飛的時候,楊輝知道這架飛機距離大規模的c檢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熬鷹航空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克希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克希德並收藏熬鷹航空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