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幾天的會議中,楊輝真正的當了一個旁聽的聽眾,西飛方麵由於馬老爺子參加過雲十的研製,雖然沒有最後走完全程,但是大致的過程都知道。


    民航飛機研製和軍用飛機研製的之間差別還是挺大,本來mbb以為憑借著自己的經驗比較豐富一點可以壓製住西飛,但馬老爺子的獨到見解,始終能在關鍵時刻給出關鍵的意見,讓德國人對西飛的實力總感覺摸不到底。


    直到第三天,雙方對新飛機終於有了一個初步的定位、大概的設計布局,楊輝一路聽過來這麽久,見證初步方案一步一步的成型,和楊輝記憶中後世的mpc75項目不斷重合。


    而第三天會議卻是停止下來,按照計劃這一天是西飛的大日子,新的四發轟油六平台就要正式試飛,之前的地麵滑跑試驗早就已經完成,大家都等著這一天。


    八月正是最炎熱的時候,西北地區更是如此,雖然還隻是早上九點,但楊輝也感受到了大西北地區陽光火辣辣的熱情,


    楊輝和德國方麵都是觀摩試飛的嘉賓,被允許在觀眾席遠距離觀看試飛,忍受著炎熱,所有人目不轉睛的盯著遠處的機庫。


    終於,一架飛機慢慢地從機庫中拖出來,隨即便拖上跑道做起飛前準備,楊輝明顯能看到到德國人已經傻眼了。


    明明隻是仿製蘇聯的tu16飛機,但是現在看起來和弗洛裏所想的出入實在太大,機翼下吊掛著的兩台發動機,無不表明這架飛機現在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雙發中型轟炸機。


    “哦,四台發動機,現在這架飛機裝上了四台發動機,這是我看花眼睛了嗎?實在是太不可思議,老舊的圖16居然也能這樣改進。”


    前來談判的可不隻是弗洛裏一個人,同來的自然還有負責技術的mbb公司設計師,mbb在戰後主要精力放在大型飛機上麵。這次來商談的是大型客機項目,自然來的也是對大飛機有經驗的設計師。


    德國人滿腦子都是齒輪,雖然死板,但也還不是瞎子。同來的設計師操起桌子上放著的望遠鏡,仔細的端詳著臥在跑道上的大家夥,單從外形上還是能看出來很多東西。


    “嘶.....嘖嘖...實在出乎意料,上帝啊,我實在沒有想到。”


    依依不舍的放下手中的望遠鏡。現在是他這個搞技術的設計師做一個評價的時候到了,這將是mbb高層的參考數據,從而再次評估西飛的實力,最後將直接影響西飛在新飛機合作中的地位。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架飛機確實是從圖16基礎上改進過來的,不論是在機體氣動布局還是從內側的兩台發動機安裝位置來看,都有著圖16的印記。”


    首先肯定了這架飛機的原來身份,然後才在隨身筆記本上畫出大致的三視圖,要想將飛機的大致情況表達清楚,還是需要畫出來才行。


    在圖紙旁邊是一係列的式子。通過最後推導出來的數據來評價,這樣才能更有說服性,雖然這些數據並不是很準確,不過看個熱鬧、分析大概還是夠了。


    “這架飛機是采用了四台發動機,但應該不再是圖16的原裝發動機,這是從機翼結構上分析出來的。這架飛機的機翼並沒有做太大的改動,這樣肯定就承受不了一台九噸推力的發動機的推力,看起來這台發動機應該是斯貝512。”


    一旁的楊輝聽著德國人的分析,倒是非常讚同,能從外表看出結構。再從結構上分析出發動機推力,這牛逼啊。最主要的是還真讓這位給分析對了,斯貝202(渦扇九)無加力版幾乎就是斯貝512。


    聽到手下的設計師給出了分析結果,弗洛裏算是徹底服了。能把圖16改成這樣,這也算是一大亮點了,整個動力係統幾可以算是完全重新設計。


    弗洛裏再次刷新了自己對西飛公司的評估,這樣的公司實力還真是不俗,若是此次真試飛成功,或許後麵的客機項目可以更多的聽取西飛公司的意見。


    摸摸自己的大鼻子。迫不及待的拿起桌上的望遠鏡,要驗證一下是不是真的如剛才所說的那樣。


    而當弗洛裏從望遠鏡裏麵看到新的轟六之後,終於是服氣了,這還真是一架四發動機的新飛機,甚至弗洛裏看到了發動機已經啟動,進氣口處的風扇葉片飛速旋轉著。


    坐下來,弗洛裏這才想起旁邊的楊輝,好像這位從一開始就沒有表現出一點驚訝的樣子,看來這位應該是早就知道消息,或許可以打聽到一點什麽。


    這時候終於變得殷情起來,古板嚴肅的麵部表情擠出了一點笑容,楊輝看了覺得渾身上下都不舒服,應該是這笑容太顛覆德國人的傳統了。


    “楊,似乎你事先知道這款飛機,你可以為我們解答一下這款飛機嗎?我們對這架飛機非常好奇,通過這架飛機我們需要重新評估西飛公司的實力。”


    楊輝當然知道這架新飛機的消息,現在楊輝倒是可以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消息透露一些,旁人的評價比起西飛自己介紹,聽起來會更加容易讓人信服。


    “是的,這款新飛機就是圖16(轟六)的一個改進型號,但是現在已經和老式的圖16有了很多的不同,四台發動機,使得這款飛機起飛重量已經達到到了接近百噸的起飛重量。”


    百噸的起飛重量是一個坎兒,能研製百噸以上的飛機,就可以自豪的說自己可以研製大飛機了,這是實力的象征。


    “其實這次的大改動,是去年才開始立項,到現在也不過剛好一年時間而已。”


    這次楊輝是替西飛把牛吹大了,剛立項一年時間,就完成複雜的動力係統該進,同時還對機體重新進行設計,輸油管線也要進行排線。僅一年時間,楊輝自己都覺得有些太快,好在西飛有轟六資料。


    從設計到製造原型機,再到首次試飛才用一年時間,德國人是完全不淡定了。弗洛裏當即就從凳子上跳起來,剛才楊輝說的時間上實在是太快了,快的令人不敢相信。


    瞪大雙眼,一臉的驚恐,這完全不科學:“不,這麽大的改動一年時間就能製造出原型機進行首飛,你這完全是在胡說,這絕對不可能。”


    弗洛裏的誇張表情倒是把楊輝搞的一愣一愣的,自己說的本來就是事實啊,轟油六項目從去年立項到現在事實上,它確實才一年時間。


    搖搖頭,既然弗洛裏不相信,那楊輝就沒有辦法了,這年頭說真話都沒有人相信,還是老老實實的看試飛吧。


    “不管你相不相信,事實就是這樣的,這架飛機是我們空中加油機的載油平台,去年八月空中加油機項目立項。這些你可以去問問那旁邊的英國人,他們是空中加油設備附件的提供方,什麽時候加油機項目開始的他們都知道,這不是什麽保密的項目。”


    楊輝毫不保留的坦白給弗洛裏,德國人願意問英國人就去,事實就是這樣。隻是楊輝選擇不說以前下馬的轟六i,也不會說這次的新飛機采用了轟六i的技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熬鷹航空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克希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克希德並收藏熬鷹航空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