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用武之地!


    武川。


    高激領著群臣們趕來,卻並沒能見到劉桃子。


    前來迎接他們的人是路去病,田子禮,崔剛等群臣


    田子禮看著麵前那位戎裝打扮,溫良如玉的宗室王,不知為何,心裏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路去病反正是開心壞了,這廝一點都沒有作為衛將軍府頭號重臣的覺悟,拉著高激的手便是說個沒完沒了,神色激動,恍如遇到了偶像。


    倒也沒錯,廟堂裏這些名臣,一直都是路去病所仰慕尊素的對象


    而這次,能臣名臣來了好多好多。


    路去病選擇了其中自己最喜歡的那位,熱情的拉著他往城內走,“得知大王要來,屬下是翹首以盼,隻想要早些見到大王。


    “大王能前來邊塞,是整個北地之福!


    “大王有所不知啊,這北地有很好的吏,就是缺一個像大王這般的重臣來統籌大局。


    陽休之跟在他們的身後,聽著路去病的話,臉色不斷的變幻著。


    大家都在找自己認識的人來招唿。


    例如崔剛,就找上了自家親戚,崔達孥


    崔達孥同樣出身博陵崔氏,乃是三房出身。


    他的父親,便是赫赫有名的大齊名臣崔暹,崔暹號稱鐵麵禦史,他的一生,一點都不像是北齊官員,他為人剛烈,正直,嚴格執法,廉潔自愛,整頓吏治,為天下人所敬佩。


    後來權貴們還陷,讓他被流放,即便後來高洋意識到了不對,將他再次召迴,可人卻已經不太行了,在天保十年病逝在家中。


    崔達孥自幼得到父親的教誨,崔暹對他格外寵愛,又有很高的期


    待。


    他在年幼時表現出了極強的才能,寫的很好的文章,製文,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可如今,崔達孥看起來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整個人都恍惚崔剛連著說了許多話,他才緩緩的迴上一句。


    看著祖兄如此模樣,崔剛長歎了一聲。


    可惜了。


    他過去不是這樣的。


    在文宣皇帝時期,崔達孥遭受了極大的打擊。


    高洋看他有才能,就將高澄的女兒嫁給了他,後來公主迴家,高洋跟她詢問家裏的情況,公主說大家都對我很好,隻有婆婆不喜歡我


    而後,高洋就將崔達孥的母親召到皇宮,虐殺之後將屍體丟進


    河。


    從那之後,崔達孥就仿佛變了個人似的,整日渾渾噩,很少言意。


    崔剛拉著他的手,認真的說道:“我知道兄長的心事,隻是,當初太常公對你抱有很高的期待,豈能如此度日呢?"


    崔達孥輕輕點頭,沒有說話。


    他原先在中書負表寫寫詔令之類的,這些年裏都沒有再用心學習其他方麵的內容,絕對是浪費了天賦,浪費了太常公對他投入的心血。


    崔剛為他感到不值,卻又不能訓斥或輕視他。


    魏收是最忙的,因為到來的眾人裏,他的朋友是最多的,不是跟著他修過齊律的,就是跟著他搞過新政的。


    氣氛很是熱鬧。


    路去病領著高澈走在最前頭,也不忘記給他解釋,“我家桃大王是迴不來了,本來是要趕迴來迎接你們的,隻是偽周的楊忠聚集軍隊,準備出兵奪迴永豐等地,大王不敢輕易迴來,幾個將軍都已經領兵前往永豐去協助大王了,隻要戰事一結束,大王就會來見您。"


    趁著路去病去跟胡長經攀談的時候,陽休之走上前來,對高激低聲說道:“大王,我們遠道而來,與將軍府有爭權的嫌疑,請大王勿要輕視,對方的話,未必就不是在試探,若是進了官署,讓您坐在上位,請您一定要拒絕幾次,勿要表露出要執掌大權的想法。


    陽休之是老臣,也是名臣之一


    按理來說,怎麽也不該將他趕走的,親何,這位向來管不住嘴


    先前楊愔被殺,趙彥深接替他的位置,陽休之竟公開對別人說:將涉千裏,殺騏麟而策塞驢,可悲之甚也。


    後來胡長仁上位,跟趙彥深一同執政朝政,陽休之又評價道:驢鳴狗吠,聒耳而已。


    然後就沒然後了,他來邊塞了


    聽到他的話,高液沒有認同也沒有反對,


    陽休之經曆的很多,不會輕易相信別人,怕被這些人給坑了。


    別人不說,那個祖班他是認識的,不是什麽好東西,可謂是百毒俱全的一個玩意,


    武川經曆了幾次擴建,可跟鄴城卻無法比較


    官署倒是還不錯。


    眾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平日裏開朝議的大堂,路去病拉著高澈的手,指著遠處說道:“那上位乃是我家大王的座位,您可以坐在一旁。跟在身後的陽休之一頓,這麽直接的嗎??


    “好。”


    高澈點點頭


    陽休之更惜了,你也是??


    北道大行台出現在邊塞,這裏存在著一個誰主誰從的問題,當然,大家心裏也都清楚,此處乃是劉桃子的地盤,別說是高激領著他們前來,就是皇帝將這裏當首都搬過來,隻怕也沒有任何的可能,肯定還是以劉桃子為主。


    但是彭城王這個人吧,畢竟又不是個尋常的大臣,他為人剛烈,三台大臣們也不知道他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


    他們最怕的就是彭城王鐵了心的要與劉桃子一較高低,若是這樣那他們的處境就會變得相當糟糕。


    可看眼下的局勢,似乎彭城王一改平日裏的模樣,不坐主位,就表明了他的態度,他是願意向劉桃子低頭的。


    又或許,隻是因為此處乃是衛將軍府而不是大行台?


    路去病是個較為直接的人,說話雖然多,卻不喜歡統,而高同樣如此,沒什麽好爭的。


    高激坐下來之後,眾人彼此張望,卻都不敢入座


    看似是座位,可其中代表的東西卻是許多。


    誰在前,誰在後,誰在左,誰在右?


    祖班笑嗬嗬的走出來,“諸位遠道而來,怎麽都站著啊?"


    “來,魏公,您與陽公先入座。“


    祖斑拉著魏收與陽休之,讓他們緊挨著坐在左側,而又看向了元修伯跟封述,“二位來坐在比比處。


    隨後是唐邕跟胡長粲。


    祖斑開始一-安排座位,每次都是叫上兩個人,都是按著一個本士派與一個外來派的規格進行安排,以年紀資曆為先,,——坐下:


    而左右也沒有什麽區別不是按著將軍府與行台分別來坐,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隻是這麽坐下來,眾人心裏都大概有了數


    安排好了老臣,祖班開始安排那些年輕的大臣們入座,路去病則是被他安排到了高澈的身邊,直接挨著高激入座


    至於他本人,竟是坐在了很靠後的位置上。


    這麽一番安排下來,便是有幾個覺得自己坐的太靠後的人,也不敢表現出不滿了,人祖班都坐在後頭了,這還說什麽呢?


    了


    眾人入座,整個官署內滿滿當當,這百餘人終於將將軍府給滿


    路去病笑著說道:"自從官署擴建之後,這裏還從未如此滿過。


    田子禮此刻也是充分發揮自己向來擅長的交際能力,他不坐在位置上,卻是主動站起身,安排小更為眾人準備茶水,有年紀太大的,就給準備軟些的枕。


    高激看著眾人,開口說道:“諸位既然都到齊了,那就先商談幾件重要的事情吧。


    “廟堂此番設立北道大行台,極為匆忙,無論是地點的委任還是官員的任命,我都覺得不妥。


    “首先就是這地點,行台不該設在武川。"


    這話一出,群臣皆驚。


    武川派的官員們,此刻紛紛皺起眉頭。


    什麽意思?


    想分家?


    路去病率先問道:“有何不妥?”


    高激認真的說道:“北道大行台,即是治理整個北方,武川實在太若是要通過武川來治理定,英等地,恐會耽誤大事。僻


    “我認為,平城目前是最為妥當的。"


    “當下衛將軍正在強攻偽周,開疆擴土,若是在肆,走等地區,則距離偽周太遠,若是往後得周之土,不好治理,若是在燕出,亦然。


    “而平城無論是往周,還是往燕,圖,或下定,,我認為都是最妥當的。


    路去病輕輕點頭,其實早在剛剛設立衛將軍府的時候,就有提起過,理當在平城設府。


    武川還是太偏僻,盡管是衛將軍的發家之地,卻不適合作為一個割據政權的政治核心城市。


    高液這番話,說的倒也有些道理


    高激又繼續說道:"第二個,就是當下行台與衛將軍府的職權有些>中突了。


    陽休之臉色一黑,略微低下頭來:


    果然,這還是自己所熟悉的那個彭城王


    他就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元老們臉上已經沒有什麽笑容了,皆看向高的方向,沉默不語,


    即便是路去病,此刻也有些愕然,剛進來就說這個,是不是不太妥


    當?


    高激就好像是完全沒有看到眾人的臉色變化,他繼續說道:“我聽聞衛將軍府下有四台,與行台的職責幾乎是一樣的,既然如此,往後治理的時候,定然會出現偏差和不和,故而,我認為,衛將軍府可以取締,並入行台之中,往後就由行台來完全進行治理。


    “嗬嗬嗬.”


    田子禮笑了起來,他緩緩坐迴了自己的位置上,看向了彭城王。


    “大王想的真周到,這剛來,就打算將我們全部罷免了。


    “我看,幹脆這恆朔刺史也給取締了,平城王府也給取締了,邊兵新軍,都一並取締.…"


    大堂之內靜悄悄的,祖斑撫摸著胡須,臉上微微帶著笑容完全不在意此時的劍拔弩張。


    高激看向田子禮,“那倒是不必。


    他再次看向了眾人,“第三點,就是我所說的,任命不合理。


    廟堂竟委任我這樣不堪的人來擔任北道大行台尚書令,不妥,極為不妥。


    “我有什麽才能能承擔這般重任呢?


    “我覺得,改由平城王劉桃子來擔任北道大行台尚書令,這上下的官員委任,就由他來進行朋封。”


    “啊??”


    路去病一臉茫然。


    就是做好了頂撞對方準備的田子禮,此刻也有些惜。


    本土派這邊,田子禮是執意要自家人控製行台的,在高激還在路上的時候,他就多次聯絡好友們,大家都認為,若是高執意跟他們過不去,那就用他們一貫的作風,架空他,安排自己的人來接管行台。


    當下這又是什麽情況。


    看著再次變得靜悄悄的大堂,高激點點頭,“大家沒有異議就好。“


    胡長餐忽開口駁斥道:“大王,您的官職乃是廟量所封,斷然沒有讓給他人的道理。


    高激緩緩說道:“我的任命並非是陛下詔令,而是胡長仁所下達的朝


    簽。


    “胡長仁以尚書令的身份下達命令,那我這個尚書令自然也能下令有何不妥?


    胡長粲想了想,他竟無言以對!!


    高澈繼續說道:“二府合並之後,最好能一同前往平城,以平城為核你,具體的官員任命,我這幾天跟祖公聊了許多,我準備先發給平城王,等到他答應之後再落實。


    高澈清了清嗓子,“關於行台和將軍府的事情,便說這麽多,接下來,我們便商談一些重要的事情。"


    “北方從天保六年開始缺糧,一直到如今,都處於缺糧的處境之中而我們又要養兵,糧食乃是重中之重。


    “接下來的時日,其餘的事情都是次要的,唯農桑是首位,這兩年氣候好轉,邊塞有許多地方都變得有利與農桑,來時我查看了各地的況,發現邊塞的糧價很不平衡,糧價關係重大…


    高液這個狂人,甚至都不給眾人彼此熟絡休息的機會,直接開口就說起了重要的事情。


    眾人也隻好先放下其他心思,順著他的思路來想


    高漖曾經有過無數的想法,隻可惜,在泥潭之中,他的想法就隻能是根法。


    高液在剛剛結束地方任期迴到廟堂的時候就提議要平均糧價,因為他發現各地有不當人的東西在炒糧價,通過壟斷國積,控製市場和商要來積累龐大的資產,同時使得無數農民破產。


    如今,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地方,可以放心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不怕執行不下去。


    崔剛與田子禮結伴走出官署,官署內格外的喧鬧,官員們三三倆倆的聚在一起談話。


    路去病和祖班拉著幾個大臣說的沒完沒了。


    官署內外,都很是熱鬧。


    崔剛看向了裏頭那熱鬧的場景,忽笑了起來。


    “我沒想到,彭城王這樣的人竟會做出這般大膽的行為,主動讓位這太不像是他平日裏的為人了。”


    田子禮輕輕點頭:


    “應該是累了吧,不想再搞什麽爭權,隻想安心做點事。


    若是以兄長為尚書令,那大家還都願意歸附行台。


    “怎麽樣,田兄,我可聽人說要以你來擔任禦史中丞啊,那你可就跟兄長同列啦,三品大臣啊!"


    “嗬,你聽路公說的吧,真的是什麽話都敢說,我要是能當禦史中丞,那他是不是要當司徒啊?


    崔剛哈哈大笑。


    “做什麽都無礙,能為兄長掃清障礙就好。


    田子禮幽幽的說道。


    崔剛趕忙推了他一把,“在這裏可沒有兄長的障礙,阻礙兄長的都在南邊呢!"


    “我知道。"


    “不過,南邊那些人,估計也成不了障礙了。


    “哦?”


    “楊忠開始出動,那接下來就是宇文護了,此番宇文護領著二十多萬大軍,麾下名將無數,而以廟堂當下的水平,我覺得他們可能真的擋不住。


    “擋不住?


    “段韶是很能打,可周人裏也有能媲美他的將軍啊.…….況且,朝中還有胡長仁這樣的東西在。


    崔剛皺起眉頭,“若是師城失守,周人得手,那對我們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故而要做好準備啊。


    兩人說起接下來的戰事,皆是憂心忡忡。


    哈哈哈~~"


    伴隨著豪爽的笑聲,褚兼得出現在了他們的麵前,他手裏拿著文書,卷起來,藏進了袖裏,


    “褚公,何時開始效仿祖公的為人了?"


    田子禮開口問道,褚兼得瞪了他一眼,“胡說什麽,這是我自己的方才讓彭城王,陽休之等幾個人幫我提了名。”


    “往後天下太平,我就要去開個醫館,將這些人的題字都給掛上去那生意該多好啊。


    “你直接找主公題名吧,他的字掛上去,應該是最有效的吧?


    “往後再說!"


    禇兼得拉著他們兩人往外走了幾步,“有一件事,我想跟你們二人談談。


    他拉著兩人走遠了些,又看了看周圍,神神秘秘的,


    二位,主公的家事,我們是不是也該考慮一二啊?


    “哦?


    主公不是與斛律將軍的女兒有婚約嘛?


    "說的就是這個啊,主公這年紀,尚且沒有子嗣,不妥,不妥啊,主公有了子嗣這些外來的才不會生有異心。


    田子禮有些驚愕,“主公還很年輕啊,現在就考慮這些??


    “嘿,主公這個性格,若是沒有人說,他就絕對不會考慮家事,咱幾個跟隨主公最久,這樣的事情,別人不敢考慮,我們得去想辦法啊。


    這怎麽想辦法??我們還能通迫主公不成??""我看,還是順其自然


    “一群不中用的東西,還是得老夫來想辦法.….


    褚兼得放開了他們的手,嘴裏嘟淒著什麽,快步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齊怪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史係之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史係之狼並收藏北齊怪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