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章怒火
身著黑衣勁裝,麵覆黑巾的男子單膝跪地雙手抱拳,他微微低著頭,說話的語氣中滿是愧疚:“屬下該死。”
“都處理幹淨了?”圍屏之後傳來一道慵懶而清冷的女聲。
聞言,黑衣男子微微一震,隨即道:“二十二人已全部處決。”他說著說著,聲音有些顫抖,他是那次行動中的第二十三人,如今卻還活著……
門外傳來腳步聲,黑衣男子見狀立即閃身離開。盡管這樣李荇還是看到了那迅速消失的黑色影子,他臉上是萬分震驚的模樣,隨即上前一大步繞到圍屏後,看到半身斜倚在長榻上的宮裝婦人,喊了一聲:“母後!”
皇後不知道李荇有沒有看到“那人”,麵上強裝平靜,剛要開口答應一聲,卻聽李荇低聲說:“母後,您真的已經動手了?”如不是親眼所見,李荇一定不敢相信,刺殺湘王殿下的殺手竟是他的母後所派出的。他才剛在宴席上同湘王說話,為他的傷勢擔心不已,這一刻已然知曉,才剛還叫他痛恨的萬惡的始作俑者,竟是自己的生身母親。
猛地被李荇質問,皇後麵上閃過一絲慌亂,隨即又恢複如常,隻現下卻不知該說什麽了。
李荇滿臉震驚:“他終究是我三哥,父皇也不希望我們手足相殘。”
皇後眉頭微蹙,忍不住抿了抿嘴唇,她不得不承認,她的兒子是被她保護的太好,以至於他宅心仁厚,竟對自己的敵人同情起來,而這是最危險,最致命的,她更加堅定了要除掉湘王的想法。皇後開口對李荇說道:“德妃母子包藏禍心,他們是你前進道路上最大的阻礙。”
“可我已經是太子了!”李荇皺眉,說話時卻放低了聲音,生怕被別人聽見。
“斬草不除根,後患無窮。”皇後神情漠然,她早已習慣後宮的爭鬥。德妃是個知進退,識大體的女人,她與後宮諸嬪妃為善,所做之事叫人挑不出錯處。在這爭鬥的漩渦中,一個看似沒有鋒芒,從不樹敵的人,卻是叫人最感到恐懼的,而她偏偏又有一個聰慧勇武,叫人讚不絕口的兒子。皇後又對李荇說:“水草,你隻要知道為娘做的這些總歸是為你好。太子妃跟良娣母家勢力強大,你要與她們好好相處,將來他們才能成為你的左膀右臂。”
李荇垂首,他知道帝王之路上,必定充滿血淚,黃金雕砌的權利寶座正是堆積在皚皚白骨之上。皇後的所作所為他能夠理解,隻是母親所做的這一切三哥真的不知道嗎,他還記得晚宴上,三哥說那些話時看著他的眼神。於是他忍不住問:“刺殺失敗了,那些人怎能不叫人懷疑?”
皇後抿唇:“放心,我已經叫人處理幹淨了。”
晚宴結束後,湘王宿在德妃的棲霞殿中。
德妃看著兒子,忍不住伸手撫了撫他線條硬朗的臉頰,剛分別時他皮膚白皙眉眼中透著秀氣,是嬌慣的皇子,如今邊關寒風摧殘,他長成強壯的男子漢,也一定受了很多苦吧。德妃看著自己的兒子,看著看著就紅了眼圈。
“茂兒,你身上的傷還疼不疼了?”德妃低頭,悄悄的用手帕拭淚。
“孩兒並無大礙,叫母妃擔心了。”李茂似乎對自己身上的傷不以為意。
德妃百感交集:“若是這次可以多待一陣就好了。”
李茂搖頭,秋獮之後他就要迴榮城去了。
德妃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眼淚簌簌地落:“我隻有你一個兒子,你這樣叫我怎能不擔心。”
李茂見母親如此,握著她的手說:“胡狄屢屢進犯我邊境,榮成的百姓需要我。何況我即為兄長,若能輔佐太子便心安理得。”德妃聽了李茂的話,眼淚卻是落得更兇了,剛要開口說話,隻聽外頭奴才唱喏“皇上駕到”,到了嘴邊的話硬是被她給咽下去了,隻嗚嗚的哭著,眼裏是對唯一的兒子無限的疼惜與不舍。
“茂兒說的好。”宴席上皇帝沒能在近旁仔細瞧瞧兒子,於是特意到棲霞殿來,不經意的聽到李茂跟母親說話,龍顏大悅。李茂頗有才華,皇帝曾一直擔心他恃才傲物,如今看來,他深明大義,重視兄弟情義,如此,便叫人放心了。
皇帝陛下喜悅,德妃不得不收起眼淚,隻一想到邊關苦寒,她的兒子不知還要遭多少罪,她便存了冒死也要進言的想法。她撲通一聲跪在皇帝麵前,皇帝伸手攙扶,她卻不願起來,悲愴的說:“陛下,茂兒深明大義,臣妾亦欣喜萬分,隻是臣妾就隻有茂兒這一個孩子,且茂兒此次返迴皇都,一路兇險,臣妾實在不忍……”
“他是你兒子,也是我的兒子。”皇帝打斷德妃的話,故意放緩了語氣,佯怒道:“說的好像我不心疼他一般。”嘴角卻是帶著一絲笑意。德妃聞言,眼中滿是驚訝,後聽皇帝說道:“榮城守顧憲之幾次上奏朝廷,說湘王殿下勇武過人,軍中頗有威信,胡狄亦聞風喪膽,幾年不敢來犯。且湘王仁德,受百姓亦愛戴……”皇帝伸手拍了拍李茂的肩膀:“能讓顧憲之那個老頑固讚不絕口,我茂兒確有本事。”
李茂微微抿了抿嘴唇,壓下嘴角浮上的一絲笑意:“顧大人謬讚了。”
“茂兒此番迴來,便不用迴去了。”皇帝道:“若能輔佐太子,也是一樁美事。”
李茂聞言心下大喜,卻故作憂思狀,言榮城還有工作尚未完成,且軍中不能無他。皇帝隻道,榮城守言胡狄攝於湘王威名不敢來犯,且返迴皇都時暗殺之人尚未查出,為保湘王安全,還是暫時留在皇都為好。李茂稱喏,父皇有命不敢不聽。
德妃圓了心願,欣喜自不必說,那一夜李茂給她講了自己在榮城所經曆的驚心動魄的種種,德妃聽得認真,每到動情處不禁潸然淚下。哭著哭著又開始笑起來,攬著兒子的肩膀,喃喃道:“好在我的茂兒迴來了。”
話說李荇從椒房殿迴來,心中想著皇後所做之事,愧疚萬分,心中無比煩躁。而陳東珠因湘王被刺一事,聯想到自己出宮那日何斐被人刺殺的事情。當時這事被李荇一攪便給忘了,如今迴想起來,疑點頗多,她自晚宴上跟李荇分道揚鑣,如今坐在明珠閣大門口等他迴來。
李荇腳步匆匆,陳東珠見他身影,沒有帶上隨從,獨自將他攔下,她憋了一肚子話,張口直說:“我出宮那晚好些個人來暗殺何斐,此事非同小可,你定要細細調查。”
刺客,刺客,又是刺客。
李荇煩躁,隨即瞪著陳東珠:“你對何斐的事情倒是上心。”
陳東珠沒聽出李荇言語中的酸味兒,不疑有他,接口道:“他才剛新官上任,不知得罪了什麽緊要人物,竟被人如此暗害。”
何斐曾與陳東珠有婚約,人是李荇硬搶來的,他自然而然的認為陳東珠曾屬意於何斐,且這得不到的向來都是最好的,他對船上那個彈琵琶的女子便是這種感覺,個中滋味他甚是明了,想來陳東珠也是如他思戀那琵琶女一般思戀著何斐吧?陳東珠曾深夜出宮,同何斐一道同行,兩人深夜遇刺,一開始在陳家時李荇便覺得此事蹊蹺,被陳東珠一繞硬是給繞過去了,現在一想,恐怕那夜陳東珠與何斐約會,才遇到了刺客吧!想到此處,他又驚又氣,覺得陳東珠的膽子大極了,身為他的良娣心中惦記著別的男人不說,竟還敢付諸行動,與其深夜幽會,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李荇覺得,陳東珠是他的妾室,是他的個人所有物,不管他如何看待她,她卻是不能也不該背叛他的。而陳東珠對他言語不恭,一再的挑戰他的底限。她身為高門貴女,身負重傷是為何斐,如今要他調查刺客,還是為了何斐。她說她跟何斐之間清清白白,誰信啊!李荇忍不住撫了撫腦門,覺得自己頭上綠得發亮。他指著陳東珠的鼻子罵道:“何斐與你是何關係!你一婦道人家,休要摻和爺們的事情。”
陳東珠瞠目,李荇言語粗俗,對她百般羞辱,叫她很是惱火,她忍不住捏緊了拳頭,強忍住一拳招唿在他臉上的衝動,冷聲笑道:“何斐與我倒是沒什麽關係,他反倒是太子殿下門客。殿下不善武藝,才智亦不出眾,如此,若想長久,便應當愛惜羽毛才是。”
陳東珠三言兩語將李荇說的一無是處,李荇大怒,前所未有的恥辱感就要將他淹沒,他氣得臉通紅,胸口劇烈的起伏,仿佛喘不過氣來,他揚手便要打陳東珠:“你這個賤人!”
陳東珠抬手,她力大如牛,輕而易舉攔住李荇的手掌,斜眼瞪他:“殿下如此,倒是更叫人鄙夷了,你也就敢與我這小女子動動手。”說完,不顧李荇的憤怒,揚長而去。
李荇怒火鬱結,站在原地上,咬牙切齒,拳頭在衣袖中緊緊攥起,眼神若是能殺人,他早已將陳東珠碎屍萬段了。
身著黑衣勁裝,麵覆黑巾的男子單膝跪地雙手抱拳,他微微低著頭,說話的語氣中滿是愧疚:“屬下該死。”
“都處理幹淨了?”圍屏之後傳來一道慵懶而清冷的女聲。
聞言,黑衣男子微微一震,隨即道:“二十二人已全部處決。”他說著說著,聲音有些顫抖,他是那次行動中的第二十三人,如今卻還活著……
門外傳來腳步聲,黑衣男子見狀立即閃身離開。盡管這樣李荇還是看到了那迅速消失的黑色影子,他臉上是萬分震驚的模樣,隨即上前一大步繞到圍屏後,看到半身斜倚在長榻上的宮裝婦人,喊了一聲:“母後!”
皇後不知道李荇有沒有看到“那人”,麵上強裝平靜,剛要開口答應一聲,卻聽李荇低聲說:“母後,您真的已經動手了?”如不是親眼所見,李荇一定不敢相信,刺殺湘王殿下的殺手竟是他的母後所派出的。他才剛在宴席上同湘王說話,為他的傷勢擔心不已,這一刻已然知曉,才剛還叫他痛恨的萬惡的始作俑者,竟是自己的生身母親。
猛地被李荇質問,皇後麵上閃過一絲慌亂,隨即又恢複如常,隻現下卻不知該說什麽了。
李荇滿臉震驚:“他終究是我三哥,父皇也不希望我們手足相殘。”
皇後眉頭微蹙,忍不住抿了抿嘴唇,她不得不承認,她的兒子是被她保護的太好,以至於他宅心仁厚,竟對自己的敵人同情起來,而這是最危險,最致命的,她更加堅定了要除掉湘王的想法。皇後開口對李荇說道:“德妃母子包藏禍心,他們是你前進道路上最大的阻礙。”
“可我已經是太子了!”李荇皺眉,說話時卻放低了聲音,生怕被別人聽見。
“斬草不除根,後患無窮。”皇後神情漠然,她早已習慣後宮的爭鬥。德妃是個知進退,識大體的女人,她與後宮諸嬪妃為善,所做之事叫人挑不出錯處。在這爭鬥的漩渦中,一個看似沒有鋒芒,從不樹敵的人,卻是叫人最感到恐懼的,而她偏偏又有一個聰慧勇武,叫人讚不絕口的兒子。皇後又對李荇說:“水草,你隻要知道為娘做的這些總歸是為你好。太子妃跟良娣母家勢力強大,你要與她們好好相處,將來他們才能成為你的左膀右臂。”
李荇垂首,他知道帝王之路上,必定充滿血淚,黃金雕砌的權利寶座正是堆積在皚皚白骨之上。皇後的所作所為他能夠理解,隻是母親所做的這一切三哥真的不知道嗎,他還記得晚宴上,三哥說那些話時看著他的眼神。於是他忍不住問:“刺殺失敗了,那些人怎能不叫人懷疑?”
皇後抿唇:“放心,我已經叫人處理幹淨了。”
晚宴結束後,湘王宿在德妃的棲霞殿中。
德妃看著兒子,忍不住伸手撫了撫他線條硬朗的臉頰,剛分別時他皮膚白皙眉眼中透著秀氣,是嬌慣的皇子,如今邊關寒風摧殘,他長成強壯的男子漢,也一定受了很多苦吧。德妃看著自己的兒子,看著看著就紅了眼圈。
“茂兒,你身上的傷還疼不疼了?”德妃低頭,悄悄的用手帕拭淚。
“孩兒並無大礙,叫母妃擔心了。”李茂似乎對自己身上的傷不以為意。
德妃百感交集:“若是這次可以多待一陣就好了。”
李茂搖頭,秋獮之後他就要迴榮城去了。
德妃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眼淚簌簌地落:“我隻有你一個兒子,你這樣叫我怎能不擔心。”
李茂見母親如此,握著她的手說:“胡狄屢屢進犯我邊境,榮成的百姓需要我。何況我即為兄長,若能輔佐太子便心安理得。”德妃聽了李茂的話,眼淚卻是落得更兇了,剛要開口說話,隻聽外頭奴才唱喏“皇上駕到”,到了嘴邊的話硬是被她給咽下去了,隻嗚嗚的哭著,眼裏是對唯一的兒子無限的疼惜與不舍。
“茂兒說的好。”宴席上皇帝沒能在近旁仔細瞧瞧兒子,於是特意到棲霞殿來,不經意的聽到李茂跟母親說話,龍顏大悅。李茂頗有才華,皇帝曾一直擔心他恃才傲物,如今看來,他深明大義,重視兄弟情義,如此,便叫人放心了。
皇帝陛下喜悅,德妃不得不收起眼淚,隻一想到邊關苦寒,她的兒子不知還要遭多少罪,她便存了冒死也要進言的想法。她撲通一聲跪在皇帝麵前,皇帝伸手攙扶,她卻不願起來,悲愴的說:“陛下,茂兒深明大義,臣妾亦欣喜萬分,隻是臣妾就隻有茂兒這一個孩子,且茂兒此次返迴皇都,一路兇險,臣妾實在不忍……”
“他是你兒子,也是我的兒子。”皇帝打斷德妃的話,故意放緩了語氣,佯怒道:“說的好像我不心疼他一般。”嘴角卻是帶著一絲笑意。德妃聞言,眼中滿是驚訝,後聽皇帝說道:“榮城守顧憲之幾次上奏朝廷,說湘王殿下勇武過人,軍中頗有威信,胡狄亦聞風喪膽,幾年不敢來犯。且湘王仁德,受百姓亦愛戴……”皇帝伸手拍了拍李茂的肩膀:“能讓顧憲之那個老頑固讚不絕口,我茂兒確有本事。”
李茂微微抿了抿嘴唇,壓下嘴角浮上的一絲笑意:“顧大人謬讚了。”
“茂兒此番迴來,便不用迴去了。”皇帝道:“若能輔佐太子,也是一樁美事。”
李茂聞言心下大喜,卻故作憂思狀,言榮城還有工作尚未完成,且軍中不能無他。皇帝隻道,榮城守言胡狄攝於湘王威名不敢來犯,且返迴皇都時暗殺之人尚未查出,為保湘王安全,還是暫時留在皇都為好。李茂稱喏,父皇有命不敢不聽。
德妃圓了心願,欣喜自不必說,那一夜李茂給她講了自己在榮城所經曆的驚心動魄的種種,德妃聽得認真,每到動情處不禁潸然淚下。哭著哭著又開始笑起來,攬著兒子的肩膀,喃喃道:“好在我的茂兒迴來了。”
話說李荇從椒房殿迴來,心中想著皇後所做之事,愧疚萬分,心中無比煩躁。而陳東珠因湘王被刺一事,聯想到自己出宮那日何斐被人刺殺的事情。當時這事被李荇一攪便給忘了,如今迴想起來,疑點頗多,她自晚宴上跟李荇分道揚鑣,如今坐在明珠閣大門口等他迴來。
李荇腳步匆匆,陳東珠見他身影,沒有帶上隨從,獨自將他攔下,她憋了一肚子話,張口直說:“我出宮那晚好些個人來暗殺何斐,此事非同小可,你定要細細調查。”
刺客,刺客,又是刺客。
李荇煩躁,隨即瞪著陳東珠:“你對何斐的事情倒是上心。”
陳東珠沒聽出李荇言語中的酸味兒,不疑有他,接口道:“他才剛新官上任,不知得罪了什麽緊要人物,竟被人如此暗害。”
何斐曾與陳東珠有婚約,人是李荇硬搶來的,他自然而然的認為陳東珠曾屬意於何斐,且這得不到的向來都是最好的,他對船上那個彈琵琶的女子便是這種感覺,個中滋味他甚是明了,想來陳東珠也是如他思戀那琵琶女一般思戀著何斐吧?陳東珠曾深夜出宮,同何斐一道同行,兩人深夜遇刺,一開始在陳家時李荇便覺得此事蹊蹺,被陳東珠一繞硬是給繞過去了,現在一想,恐怕那夜陳東珠與何斐約會,才遇到了刺客吧!想到此處,他又驚又氣,覺得陳東珠的膽子大極了,身為他的良娣心中惦記著別的男人不說,竟還敢付諸行動,與其深夜幽會,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李荇覺得,陳東珠是他的妾室,是他的個人所有物,不管他如何看待她,她卻是不能也不該背叛他的。而陳東珠對他言語不恭,一再的挑戰他的底限。她身為高門貴女,身負重傷是為何斐,如今要他調查刺客,還是為了何斐。她說她跟何斐之間清清白白,誰信啊!李荇忍不住撫了撫腦門,覺得自己頭上綠得發亮。他指著陳東珠的鼻子罵道:“何斐與你是何關係!你一婦道人家,休要摻和爺們的事情。”
陳東珠瞠目,李荇言語粗俗,對她百般羞辱,叫她很是惱火,她忍不住捏緊了拳頭,強忍住一拳招唿在他臉上的衝動,冷聲笑道:“何斐與我倒是沒什麽關係,他反倒是太子殿下門客。殿下不善武藝,才智亦不出眾,如此,若想長久,便應當愛惜羽毛才是。”
陳東珠三言兩語將李荇說的一無是處,李荇大怒,前所未有的恥辱感就要將他淹沒,他氣得臉通紅,胸口劇烈的起伏,仿佛喘不過氣來,他揚手便要打陳東珠:“你這個賤人!”
陳東珠抬手,她力大如牛,輕而易舉攔住李荇的手掌,斜眼瞪他:“殿下如此,倒是更叫人鄙夷了,你也就敢與我這小女子動動手。”說完,不顧李荇的憤怒,揚長而去。
李荇怒火鬱結,站在原地上,咬牙切齒,拳頭在衣袖中緊緊攥起,眼神若是能殺人,他早已將陳東珠碎屍萬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