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表妹
李荇得了陳東珠的下落,便第一時間來找她興師問罪。他雄赳赳氣昂昂的往將軍府衝,心想早前搶親的時候,被陳廷陸老頑固弄得下不來台,如今他女兒私自逃宮迴家,他倒要看看他的老臉往哪擱,非得讓他也嚐嚐被人羞辱的滋味。
他來的趕早,剛好跟何斐打了個照麵。
於是李荇拉長了一張臉,闖進陳東珠的閨房。一進屋,他看見陳東珠趴在床上睡覺,她睡姿極不雅觀,被子橫在腰上,上半身纏滿了白色繃帶,繃帶下隱隱透著血跡。進屋之前聽人說陳東珠的傷勢如何如何,他並沒有多大感觸,如今親眼所見,卻不得不為之一震。他本來還挺生氣,現下卻發不出來火了,不自覺得安安靜靜的坐在她床沿上,看著她歪著頭睡著,嬰兒肥的臉蛋被方枕給擠歪了,模樣還有點嬌憨可愛。他覺得陳東珠雖蠻橫無理,卻到底是個女孩子,如今背上,怕是要留下好大一個疤,若是尋常女子一定會哭鬧,不知將來她又會怎樣。
李荇是個嘴硬心軟的人,心下想著,看你傷得這麽重,本宮便不與你計較了,若你醒來給本宮好好賠個不是,便饒你這次。誰知陳東珠睜眼第一句話竟是喊得何斐,李荇的心登時涼了大半,在他之前何斐竟先進了她的屋子?
話說這是他第一次進陳東珠的閨房,他忍不住打量這間小屋子,床上綴著的是淺藍色紗帳,似是陳東珠及喜愛的顏色,一旁的窗台上還放著一盆山影拳盆栽。陳東珠跟尋常女子不一樣,就連養的花草也不一樣。旁的女子皆是喜愛什麽牡丹杜鵑之類的,她卻是喜愛那種看上去很樸實,卻又剛毅充滿尖刺的山影拳。李荇砸吧著嘴,覺得山影拳與陳東珠的性子還算相符。這時,他聽見陳東珠說:“那我之前把你當成何斐了!”
李荇肚子裏的火是噌噌的往上竄,他站起身,指著陳東珠的鼻子,咬牙切齒道:“陳東珠!在我把你休掉之前,你都是我的良娣!你可千萬別給我戴綠帽子!”
“哎?”綠什麽?還綠帽子?陳東珠被李荇氣得直抖,他憑什麽用這麽難聽的話來說她,她小女子端的大方,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從沒做過一丁點見不得人的勾當,豈能容忍這個小肚雞腸的男人如此往自己身上潑髒水!於是她倔強道:“你給我把話清楚了,什麽綠帽子的,你別冤枉我!”
李荇瞪著眼珠,他在宮裏的時候向來說一不二,他身邊的那些奴才哪個敢反駁他,可到了陳東珠這,他作為皇室貴胄的那點特權統統作廢了,他覺得跟這個女人說話,心好累。眼見陳東珠一臉“我沒錯”的表情,李荇的倔脾氣也上來了,今天非得好好跟她掰扯掰扯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什麽的,他說:“你既已嫁進宮中,豈有深夜逃宮的理,且三更半夜的,又豈有跟陌生男子結伴而行的理?再者、再者……”李荇先前受了風寒,有些鼻塞,說話時鼻音很重,這會跟陳東珠說話時,又覺得風寒嚴重了些,說著說著覺得鼻腔裏奇癢難耐,後半段話還沒說出來,“阿嚏”一聲對著陳東珠的臉打了老大一個噴嚏。
“啊!你幹什麽啊!”陳東珠被噴了一臉鼻涕口水,惡心的都快哭了,她帶著哭腔喊道:“太子殿下,你豈有對著人臉打噴嚏的理!”陳東珠學李荇教訓她的口吻。
“我不是故意的,我也是沒控製住。”李荇心安理得。
陳東珠使勁的擦了把臉,惱火的抬手就要給李荇一拳,隻她重傷未愈,那一拳軟綿綿的,卻是輕而易舉的被李荇給擋了下來。他抓住她的手腕,看著她晶亮的眼睛。其實,他剛要說的話還沒說完,你是太子良娣,豈有隨便為人擋刀的理?
“你鬆手!”陳東珠有些惱了,往迴縮手,李荇偏不放手,二人拉拉扯扯的,這時陳東珠的房門被人輕輕地推開一條縫,隨即傳來女子的一聲低唿。那女子一進門便瞧見太子跟陳東珠親熱的模樣,“羞”的連連後退,手中端著的杯盞發出了清脆的碰撞聲,她立在門口,低著頭遲遲不敢進去,心跳得飛快,說話時聲音有些發顫,但那嗓音卻是極動聽,如山間泉水般通透:“妹妹衝撞了姐姐跟太子殿下,還請姐姐贖罪。”
妹妹?李荇鬆開了陳東珠的手,忍不住去看她,他聽說陳廷陸大將軍隻有一子一女,這陳東珠又是從哪冒出來個妹妹?
陳東珠忍不住挑了挑眉,她差一點就忘了自己這個忒不叫人省心的表妹梁月焉了。上一世中,陳東珠貴為太子妃,歸寧時恰逢姨母家的表妹從南方遠道而來探望母親,姐妹二人多年未見卻是還沒有生分,一見麵就有說不完的話。那時候陳東珠心中滿是嫁給心愛之人的喜悅,與梁月焉聊天時,三句話不離自己的夫君,卻沒想到,當晚太子與大哥飲酒,迴房時竟“不小心”入了表妹的房間。
次日一早,表妹說自己沒了清白,要跳後院的荷塘尋死,她沒有辦法隻得叫太子娶了她做良娣,表妹梁月焉一下子就成了焉良娣。那件事鬧了好大的陣仗,陳東珠心裏苦,夜裏一個人偷偷的抹眼淚,卻不敢跟任何人說。太子同她談及良娣之事,她雖心有不滿,為了自己的表妹,又礙於夫君的麵子,也隻得忍氣吞聲。在外人眼裏,太子是在太子妃的張羅之下收了焉良娣的,事實上隻有陳東珠知道她有多麽無奈。事後太子還對她好一番埋怨,因他以為陳東珠是為了榮華富貴,叫自己的姐妹一道入宮才使了那樣的計謀,每每見她便羞辱道:“你陳家女子真是使得一番好手段,姐妹二人共侍一夫,虧你想的出來。”就是從那以後,太子便在不正眼瞧她了。
梁月焉是姨母唯一的女兒,而陳東珠的這個姨母幼時遇了人販子,被解救出來的時候已經被轉手了三戶人家,每到一家便被折磨淩辱一番。姨母幼時被毀了身子,本沒打算著再嫁人了,卻沒想到十七歲那年遇著個南方來的商人。那商人是做刺繡生意的,有一番產業,雖身份地位卑微,好在家裏有錢,陳東珠的祖母瞧那人還算本分,正房太太又不能生育,若是小女兒嫁過去生他個一兒半女的便可母憑子貴,總比孤身一人老去要好。
起先娘家人去南方瞧過幾次,那商人很是疼惜姨母,正房太太又是個不愛吱聲的,姨母在他家並不委屈,娘家也就放心了,不到一年,姨母就送了信,報的是喜訊,說是去年年底得了個千金,老爺疼的不得了,叫娘家不要記掛。
祖母臨終前將姨母托付給母親,陳東珠便總聽她娘提起姨母,跟她說姨母生活的不容易,月焉表妹就是姨母的唯一,她應當多多照應著。陳東珠本就是個純善仗義的女子,對溫柔軟弱的月焉表妹更是多了一分保護欲,從小便處處讓著她,隻是沒想到最後竟連自己的夫君也要讓給了她。
一開始她以為隻要有了表妹在宮中陪伴,皇宮裏的夜便不會那麽冷那麽長了,那時她還沒想到自己萬劫不複,焉良娣不知從背後推了多少把。
朱雀十七年胡狄進犯榮城,太子率兵前往,陳東珠正是在焉良娣的慫恿之下偷入軍營,見罪於太子。又是焉良娣陷害她,叫她被擄至敵營受辱,致使太子動了將她休棄的念頭。陳東珠太傻,被打入冷宮的時候才看清梁月焉的嘴臉,她自始至終都不是想要跟她平分秋色,從頭到尾謀劃的都是要鵲巢鳩占,隻是她自己恐怕也不會想到,費盡心力不過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最後得了皇後寶座的是出身卑微卻獨得太子寵愛的鶯鶯。
軟禁於秋梧宮時,陳東珠就想過,假如一切能重來,她先收拾鶯鶯良娣,再收拾焉良娣。如今真的叫她重活一世,再看到這個焉良娣,“嘿嘿”報複自是不在話下。
這一世陳東珠成了良娣,沒有出宮迴娘家的特權,可沒想到到了上一世中“歸寧的時間”她還是不可避免的迴了家,又不可避免的遇上了前來探親的梁月焉。這個表妹居於南方,早不來晚不來,偏偏趕在這個時候來,想必是聽說她入宮之後也存了攀龍附鳳的想法吧。
“姐姐受傷了,妹妹便親自煮了豬蹄湯送來,沒想到卻衝撞了您跟太子殿下,妹妹惶恐。”梁月焉嬌滴滴的聲音從門後麵傳來。
如今陳東珠心裏明鏡似的,知道梁月焉的那碗豬蹄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想到她所有的關心都是假象,陳東珠再聽梁月焉的聲音就忍不住惡心的雞皮疙瘩往外冒。
太子在屋中,梁月焉沒傳令不敢貿然進屋,隻能端著豬蹄湯在外麵站著。她以為陳東珠聽到她說的話便會喚她進去,沒想到等了許久屋裏也沒動靜……
李荇得了陳東珠的下落,便第一時間來找她興師問罪。他雄赳赳氣昂昂的往將軍府衝,心想早前搶親的時候,被陳廷陸老頑固弄得下不來台,如今他女兒私自逃宮迴家,他倒要看看他的老臉往哪擱,非得讓他也嚐嚐被人羞辱的滋味。
他來的趕早,剛好跟何斐打了個照麵。
於是李荇拉長了一張臉,闖進陳東珠的閨房。一進屋,他看見陳東珠趴在床上睡覺,她睡姿極不雅觀,被子橫在腰上,上半身纏滿了白色繃帶,繃帶下隱隱透著血跡。進屋之前聽人說陳東珠的傷勢如何如何,他並沒有多大感觸,如今親眼所見,卻不得不為之一震。他本來還挺生氣,現下卻發不出來火了,不自覺得安安靜靜的坐在她床沿上,看著她歪著頭睡著,嬰兒肥的臉蛋被方枕給擠歪了,模樣還有點嬌憨可愛。他覺得陳東珠雖蠻橫無理,卻到底是個女孩子,如今背上,怕是要留下好大一個疤,若是尋常女子一定會哭鬧,不知將來她又會怎樣。
李荇是個嘴硬心軟的人,心下想著,看你傷得這麽重,本宮便不與你計較了,若你醒來給本宮好好賠個不是,便饒你這次。誰知陳東珠睜眼第一句話竟是喊得何斐,李荇的心登時涼了大半,在他之前何斐竟先進了她的屋子?
話說這是他第一次進陳東珠的閨房,他忍不住打量這間小屋子,床上綴著的是淺藍色紗帳,似是陳東珠及喜愛的顏色,一旁的窗台上還放著一盆山影拳盆栽。陳東珠跟尋常女子不一樣,就連養的花草也不一樣。旁的女子皆是喜愛什麽牡丹杜鵑之類的,她卻是喜愛那種看上去很樸實,卻又剛毅充滿尖刺的山影拳。李荇砸吧著嘴,覺得山影拳與陳東珠的性子還算相符。這時,他聽見陳東珠說:“那我之前把你當成何斐了!”
李荇肚子裏的火是噌噌的往上竄,他站起身,指著陳東珠的鼻子,咬牙切齒道:“陳東珠!在我把你休掉之前,你都是我的良娣!你可千萬別給我戴綠帽子!”
“哎?”綠什麽?還綠帽子?陳東珠被李荇氣得直抖,他憑什麽用這麽難聽的話來說她,她小女子端的大方,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從沒做過一丁點見不得人的勾當,豈能容忍這個小肚雞腸的男人如此往自己身上潑髒水!於是她倔強道:“你給我把話清楚了,什麽綠帽子的,你別冤枉我!”
李荇瞪著眼珠,他在宮裏的時候向來說一不二,他身邊的那些奴才哪個敢反駁他,可到了陳東珠這,他作為皇室貴胄的那點特權統統作廢了,他覺得跟這個女人說話,心好累。眼見陳東珠一臉“我沒錯”的表情,李荇的倔脾氣也上來了,今天非得好好跟她掰扯掰扯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什麽的,他說:“你既已嫁進宮中,豈有深夜逃宮的理,且三更半夜的,又豈有跟陌生男子結伴而行的理?再者、再者……”李荇先前受了風寒,有些鼻塞,說話時鼻音很重,這會跟陳東珠說話時,又覺得風寒嚴重了些,說著說著覺得鼻腔裏奇癢難耐,後半段話還沒說出來,“阿嚏”一聲對著陳東珠的臉打了老大一個噴嚏。
“啊!你幹什麽啊!”陳東珠被噴了一臉鼻涕口水,惡心的都快哭了,她帶著哭腔喊道:“太子殿下,你豈有對著人臉打噴嚏的理!”陳東珠學李荇教訓她的口吻。
“我不是故意的,我也是沒控製住。”李荇心安理得。
陳東珠使勁的擦了把臉,惱火的抬手就要給李荇一拳,隻她重傷未愈,那一拳軟綿綿的,卻是輕而易舉的被李荇給擋了下來。他抓住她的手腕,看著她晶亮的眼睛。其實,他剛要說的話還沒說完,你是太子良娣,豈有隨便為人擋刀的理?
“你鬆手!”陳東珠有些惱了,往迴縮手,李荇偏不放手,二人拉拉扯扯的,這時陳東珠的房門被人輕輕地推開一條縫,隨即傳來女子的一聲低唿。那女子一進門便瞧見太子跟陳東珠親熱的模樣,“羞”的連連後退,手中端著的杯盞發出了清脆的碰撞聲,她立在門口,低著頭遲遲不敢進去,心跳得飛快,說話時聲音有些發顫,但那嗓音卻是極動聽,如山間泉水般通透:“妹妹衝撞了姐姐跟太子殿下,還請姐姐贖罪。”
妹妹?李荇鬆開了陳東珠的手,忍不住去看她,他聽說陳廷陸大將軍隻有一子一女,這陳東珠又是從哪冒出來個妹妹?
陳東珠忍不住挑了挑眉,她差一點就忘了自己這個忒不叫人省心的表妹梁月焉了。上一世中,陳東珠貴為太子妃,歸寧時恰逢姨母家的表妹從南方遠道而來探望母親,姐妹二人多年未見卻是還沒有生分,一見麵就有說不完的話。那時候陳東珠心中滿是嫁給心愛之人的喜悅,與梁月焉聊天時,三句話不離自己的夫君,卻沒想到,當晚太子與大哥飲酒,迴房時竟“不小心”入了表妹的房間。
次日一早,表妹說自己沒了清白,要跳後院的荷塘尋死,她沒有辦法隻得叫太子娶了她做良娣,表妹梁月焉一下子就成了焉良娣。那件事鬧了好大的陣仗,陳東珠心裏苦,夜裏一個人偷偷的抹眼淚,卻不敢跟任何人說。太子同她談及良娣之事,她雖心有不滿,為了自己的表妹,又礙於夫君的麵子,也隻得忍氣吞聲。在外人眼裏,太子是在太子妃的張羅之下收了焉良娣的,事實上隻有陳東珠知道她有多麽無奈。事後太子還對她好一番埋怨,因他以為陳東珠是為了榮華富貴,叫自己的姐妹一道入宮才使了那樣的計謀,每每見她便羞辱道:“你陳家女子真是使得一番好手段,姐妹二人共侍一夫,虧你想的出來。”就是從那以後,太子便在不正眼瞧她了。
梁月焉是姨母唯一的女兒,而陳東珠的這個姨母幼時遇了人販子,被解救出來的時候已經被轉手了三戶人家,每到一家便被折磨淩辱一番。姨母幼時被毀了身子,本沒打算著再嫁人了,卻沒想到十七歲那年遇著個南方來的商人。那商人是做刺繡生意的,有一番產業,雖身份地位卑微,好在家裏有錢,陳東珠的祖母瞧那人還算本分,正房太太又不能生育,若是小女兒嫁過去生他個一兒半女的便可母憑子貴,總比孤身一人老去要好。
起先娘家人去南方瞧過幾次,那商人很是疼惜姨母,正房太太又是個不愛吱聲的,姨母在他家並不委屈,娘家也就放心了,不到一年,姨母就送了信,報的是喜訊,說是去年年底得了個千金,老爺疼的不得了,叫娘家不要記掛。
祖母臨終前將姨母托付給母親,陳東珠便總聽她娘提起姨母,跟她說姨母生活的不容易,月焉表妹就是姨母的唯一,她應當多多照應著。陳東珠本就是個純善仗義的女子,對溫柔軟弱的月焉表妹更是多了一分保護欲,從小便處處讓著她,隻是沒想到最後竟連自己的夫君也要讓給了她。
一開始她以為隻要有了表妹在宮中陪伴,皇宮裏的夜便不會那麽冷那麽長了,那時她還沒想到自己萬劫不複,焉良娣不知從背後推了多少把。
朱雀十七年胡狄進犯榮城,太子率兵前往,陳東珠正是在焉良娣的慫恿之下偷入軍營,見罪於太子。又是焉良娣陷害她,叫她被擄至敵營受辱,致使太子動了將她休棄的念頭。陳東珠太傻,被打入冷宮的時候才看清梁月焉的嘴臉,她自始至終都不是想要跟她平分秋色,從頭到尾謀劃的都是要鵲巢鳩占,隻是她自己恐怕也不會想到,費盡心力不過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最後得了皇後寶座的是出身卑微卻獨得太子寵愛的鶯鶯。
軟禁於秋梧宮時,陳東珠就想過,假如一切能重來,她先收拾鶯鶯良娣,再收拾焉良娣。如今真的叫她重活一世,再看到這個焉良娣,“嘿嘿”報複自是不在話下。
這一世陳東珠成了良娣,沒有出宮迴娘家的特權,可沒想到到了上一世中“歸寧的時間”她還是不可避免的迴了家,又不可避免的遇上了前來探親的梁月焉。這個表妹居於南方,早不來晚不來,偏偏趕在這個時候來,想必是聽說她入宮之後也存了攀龍附鳳的想法吧。
“姐姐受傷了,妹妹便親自煮了豬蹄湯送來,沒想到卻衝撞了您跟太子殿下,妹妹惶恐。”梁月焉嬌滴滴的聲音從門後麵傳來。
如今陳東珠心裏明鏡似的,知道梁月焉的那碗豬蹄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想到她所有的關心都是假象,陳東珠再聽梁月焉的聲音就忍不住惡心的雞皮疙瘩往外冒。
太子在屋中,梁月焉沒傳令不敢貿然進屋,隻能端著豬蹄湯在外麵站著。她以為陳東珠聽到她說的話便會喚她進去,沒想到等了許久屋裏也沒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