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麽,劉開明家馬上就要修建別墅了。”鹿岩村村中央的黃桷樹下,好些村民因為春節期間無所事事再次聚集在一起,談天說地一番之後漸漸把話題扯到劉開明一家。
“秀琴嫂子這事誰不知道啊,我還知道那棟別墅是劉開青妻弟給劉開明設計的呢,這棟別墅一建好絕對是中梁鎮數一數二的房子。”一位叼著香煙四十來歲的中年人笑嗬嗬的說道。
“嘿嘿,你們說的都是老掉牙的新聞了,你們知道開明家修建新別墅準備花多少錢嗎?”說話這人叫劉雲海,說起輩分跟劉雲貴是排行一樣,他們還是隔房的堂兄弟,是劉開青的父親,也是劉開明的堂叔,劉賀應該稱他為四叔公。
“四叔,今天沒幫開青哥照看承包的河段?”劉雲海在村裏麵平易近人,和誰都和藹可親的,其他人忽視了輩分偶爾和他開開玩笑。
劉雲海瞥了對方一眼:“水娃,誰家過年都不休息幾天啊,沒有在我還不相信誰能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去河裏偷魚?”
水娃姓楊,叫楊必高,因為五行缺水所有小名被稱為水娃。
楊姓在鹿岩村隻有兩戶人家,劉賀記得在2010年左右,鹿岩村兩戶姓楊的都搬離了這裏,鹿岩村姓劉姓李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不過現如今鹿岩村有劉賀這隻蝴蝶輕輕揮動了一下翅膀,說不定將會發生不可預測的變化。
“嗬嗬,在村裏麵除了村支書我就佩服四叔,現在都一大把年紀這精神頭不比年輕人差。”
水娃奉承了一句,旁人已經有人不耐煩了:“水娃你別打岔,還是聽聽阿叔說說劉開明家的最新情況吧!”
劉雲海點燃了他的葉子煙煙鬥,然後深深的吸了一口吐出一股濃濃的人白霧慢調斯文的說道:“開明家的別墅設計名麵上是開青的妻弟設計,不過裏麵很多都是借鑒了賀娃的建議,修改之後的設計圖我看到過比電視裏麵的那些別墅還漂亮,但是要建好別墅一共得花二十多萬……”
聽到這個數字劉雲海的話就別其他人的震驚打斷:“嘖嘖,二十多萬啦,以前其他村修建一樓一底的磚房也不過兩萬多,便宜的就是一萬多也有,他家怎麽要二十多萬,難道牆壁、地磚都是金子鋪的不成?”
“我的勒個乖乖,我要什麽時候才能掙到二十多萬,而開明一家僅僅用了不到半年……”
“你說錯了,開明家掙了幾百萬,這二十多萬僅僅是毛毛雨啦!”
“他家還是生了一個好兒子啊,賀娃太能幹了,不僅讀書成績拔尖,就連做生意也是做啥啥掙錢,現在聽雲海叔一說就連別墅設計都懂,他還有什麽不懂的?”
“……”
被別人打斷說話的劉雲海沒有絲毫的惱怒臉上還掛著淡淡的微笑,其實他挺喜歡這樣的狀況的,老小孩老小孩性格就是如此。
“咳咳,其實還有呢,這二十多萬僅僅是建造和大體裝修,裏麵所有的家具都不包含在裏麵的,那些家具賀娃說他獨立設計,要是把這些家具的錢算上至少還得加上十萬!”
“家具十萬?什麽時候家具這麽貴了?”
“難道賀娃給自家用的家具材料不簡單?”
“我算是服了,以後開明家的別墅將成為鹿岩村的一道景點,聽老支書說我們以後建房也要建別墅,還要統一在開明家到村裏的這個區域,真想等著這一天快點到來。”
劉雲海叭了一口旱煙笑著說道:“快了快了,隻要把我們現在養的魚、種的草藥弄好,今天將是我們鹿岩村打翻身仗的一年。”
“對對對,現在我們村子有這麽多的掙錢的機會和政策,隻要好好幹一定也能早日奔小康。”水娃在一旁興奮的說道。
“……”
初三、初四……,直到初七,要不是有國家規定的節假日農村的酒席是吃不完的。
初八是雲雀家具廠、宏光燈具廠新年開門的頭一天,做生意嘛就是圖個吉利。
農村修別墅這件事設計圖已經被宋曉洲他們帶迴建築研究院了,隻等著設計圖通過上麵領導的審核簽字、雙方在細節上洽談好就能進場施工,所以至少還要等幾天那邊還有消息。
劉賀沒有在家具廠這邊出現,直接來到了宏光燈具廠。
過年這段時間宏光燈具廠其實並沒有完全放假,至少孫宏這個老板是沒好好的休息幾天。
這是因為從沿海發過來的生產設備需要有人接收,另外施工隊在初六就進場,在小學的右側圍牆外又連夜的搭建了差不多五畝地的鋼棚,一邊搭棚的同時下方的人還一邊平整土地,然後鋪設混凝土,還得安裝流水線設備。
等著劉賀開著桑塔納來到廠裏的時候,宏光廠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變。
那時候藍色塑鋼瓦重重疊疊的擺放在工廠大門的旁邊,灰色鋼管立柱已經密密麻麻的挺立在地麵上,好多電焊師傅揮動著手裏的焊機,鋼架山不時閃現著電火花,一邊還有好些工人師傅正在運送鋼管,把它們送到焊工師傅製定的地方。
在彩鋼瓦和鋼管立柱的附近,還有一堆被彩條塑料布蓋得嚴嚴實實的東西,正在劉賀打量的時候孫宏走了過來:“新年快樂啊小劉兄弟,聽著汽車引擎的聲音我就知道你來了。”
“孫哥新年快樂,才幾天沒見我們燈具廠變化好大啊,施工方說那邊的鋼棚什麽時候能搭好?”劉賀笑著迴應著,然後指著熱火朝天的施工場地問道。
孫宏歎息著迴道:“半個月的時間,也不知道能不能趕在力帆新車型大批量供貨之前弄好,我們還得組裝調試流水線,沿海送機械設備過來的安裝師傅這段時間都住在酒店,我們不但要負責對方的吃住,還得按天補償別人的差旅費,這些都不是能得罪的大爺啊!”
“要不我們讓搭建鋼棚的施工隊先把流水線車間的頂棚搭好,我們這邊安裝調試生產設備,施工隊再繼續做倉庫以及其他辦公區域的鋼棚?”劉賀提議道。
孫宏搖搖頭:“我也想過這個問題,按你說的做會延誤施工期反而不劃算,我的想法是幹脆把流水線緊挨著現在院牆這塊,其他的地方再作打算,先確保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裏生產出力帆要求的燈具。”
劉賀看了看施工場地,鋼棚就是率先從院牆這邊開始搭建,這樣做的話好處就是能盡快的搶占時間,壞處也很明顯,那就是這樣的布局不是很合理。
車間本來應該在中間位置,一邊是零配件庫房,一邊是成品庫房,這樣兩邊車輛不會相互幹涉,同時從車間領取零配件和成品入庫用時都比較短,但按孫宏說的做以後成品倉庫或者零配件倉庫有一個距離生產車間有很長距離,員工上班的時候會有一段時間消耗在跑來跑去的路程當中。
“秀琴嫂子這事誰不知道啊,我還知道那棟別墅是劉開青妻弟給劉開明設計的呢,這棟別墅一建好絕對是中梁鎮數一數二的房子。”一位叼著香煙四十來歲的中年人笑嗬嗬的說道。
“嘿嘿,你們說的都是老掉牙的新聞了,你們知道開明家修建新別墅準備花多少錢嗎?”說話這人叫劉雲海,說起輩分跟劉雲貴是排行一樣,他們還是隔房的堂兄弟,是劉開青的父親,也是劉開明的堂叔,劉賀應該稱他為四叔公。
“四叔,今天沒幫開青哥照看承包的河段?”劉雲海在村裏麵平易近人,和誰都和藹可親的,其他人忽視了輩分偶爾和他開開玩笑。
劉雲海瞥了對方一眼:“水娃,誰家過年都不休息幾天啊,沒有在我還不相信誰能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去河裏偷魚?”
水娃姓楊,叫楊必高,因為五行缺水所有小名被稱為水娃。
楊姓在鹿岩村隻有兩戶人家,劉賀記得在2010年左右,鹿岩村兩戶姓楊的都搬離了這裏,鹿岩村姓劉姓李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不過現如今鹿岩村有劉賀這隻蝴蝶輕輕揮動了一下翅膀,說不定將會發生不可預測的變化。
“嗬嗬,在村裏麵除了村支書我就佩服四叔,現在都一大把年紀這精神頭不比年輕人差。”
水娃奉承了一句,旁人已經有人不耐煩了:“水娃你別打岔,還是聽聽阿叔說說劉開明家的最新情況吧!”
劉雲海點燃了他的葉子煙煙鬥,然後深深的吸了一口吐出一股濃濃的人白霧慢調斯文的說道:“開明家的別墅設計名麵上是開青的妻弟設計,不過裏麵很多都是借鑒了賀娃的建議,修改之後的設計圖我看到過比電視裏麵的那些別墅還漂亮,但是要建好別墅一共得花二十多萬……”
聽到這個數字劉雲海的話就別其他人的震驚打斷:“嘖嘖,二十多萬啦,以前其他村修建一樓一底的磚房也不過兩萬多,便宜的就是一萬多也有,他家怎麽要二十多萬,難道牆壁、地磚都是金子鋪的不成?”
“我的勒個乖乖,我要什麽時候才能掙到二十多萬,而開明一家僅僅用了不到半年……”
“你說錯了,開明家掙了幾百萬,這二十多萬僅僅是毛毛雨啦!”
“他家還是生了一個好兒子啊,賀娃太能幹了,不僅讀書成績拔尖,就連做生意也是做啥啥掙錢,現在聽雲海叔一說就連別墅設計都懂,他還有什麽不懂的?”
“……”
被別人打斷說話的劉雲海沒有絲毫的惱怒臉上還掛著淡淡的微笑,其實他挺喜歡這樣的狀況的,老小孩老小孩性格就是如此。
“咳咳,其實還有呢,這二十多萬僅僅是建造和大體裝修,裏麵所有的家具都不包含在裏麵的,那些家具賀娃說他獨立設計,要是把這些家具的錢算上至少還得加上十萬!”
“家具十萬?什麽時候家具這麽貴了?”
“難道賀娃給自家用的家具材料不簡單?”
“我算是服了,以後開明家的別墅將成為鹿岩村的一道景點,聽老支書說我們以後建房也要建別墅,還要統一在開明家到村裏的這個區域,真想等著這一天快點到來。”
劉雲海叭了一口旱煙笑著說道:“快了快了,隻要把我們現在養的魚、種的草藥弄好,今天將是我們鹿岩村打翻身仗的一年。”
“對對對,現在我們村子有這麽多的掙錢的機會和政策,隻要好好幹一定也能早日奔小康。”水娃在一旁興奮的說道。
“……”
初三、初四……,直到初七,要不是有國家規定的節假日農村的酒席是吃不完的。
初八是雲雀家具廠、宏光燈具廠新年開門的頭一天,做生意嘛就是圖個吉利。
農村修別墅這件事設計圖已經被宋曉洲他們帶迴建築研究院了,隻等著設計圖通過上麵領導的審核簽字、雙方在細節上洽談好就能進場施工,所以至少還要等幾天那邊還有消息。
劉賀沒有在家具廠這邊出現,直接來到了宏光燈具廠。
過年這段時間宏光燈具廠其實並沒有完全放假,至少孫宏這個老板是沒好好的休息幾天。
這是因為從沿海發過來的生產設備需要有人接收,另外施工隊在初六就進場,在小學的右側圍牆外又連夜的搭建了差不多五畝地的鋼棚,一邊搭棚的同時下方的人還一邊平整土地,然後鋪設混凝土,還得安裝流水線設備。
等著劉賀開著桑塔納來到廠裏的時候,宏光廠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變。
那時候藍色塑鋼瓦重重疊疊的擺放在工廠大門的旁邊,灰色鋼管立柱已經密密麻麻的挺立在地麵上,好多電焊師傅揮動著手裏的焊機,鋼架山不時閃現著電火花,一邊還有好些工人師傅正在運送鋼管,把它們送到焊工師傅製定的地方。
在彩鋼瓦和鋼管立柱的附近,還有一堆被彩條塑料布蓋得嚴嚴實實的東西,正在劉賀打量的時候孫宏走了過來:“新年快樂啊小劉兄弟,聽著汽車引擎的聲音我就知道你來了。”
“孫哥新年快樂,才幾天沒見我們燈具廠變化好大啊,施工方說那邊的鋼棚什麽時候能搭好?”劉賀笑著迴應著,然後指著熱火朝天的施工場地問道。
孫宏歎息著迴道:“半個月的時間,也不知道能不能趕在力帆新車型大批量供貨之前弄好,我們還得組裝調試流水線,沿海送機械設備過來的安裝師傅這段時間都住在酒店,我們不但要負責對方的吃住,還得按天補償別人的差旅費,這些都不是能得罪的大爺啊!”
“要不我們讓搭建鋼棚的施工隊先把流水線車間的頂棚搭好,我們這邊安裝調試生產設備,施工隊再繼續做倉庫以及其他辦公區域的鋼棚?”劉賀提議道。
孫宏搖搖頭:“我也想過這個問題,按你說的做會延誤施工期反而不劃算,我的想法是幹脆把流水線緊挨著現在院牆這塊,其他的地方再作打算,先確保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裏生產出力帆要求的燈具。”
劉賀看了看施工場地,鋼棚就是率先從院牆這邊開始搭建,這樣做的話好處就是能盡快的搶占時間,壞處也很明顯,那就是這樣的布局不是很合理。
車間本來應該在中間位置,一邊是零配件庫房,一邊是成品庫房,這樣兩邊車輛不會相互幹涉,同時從車間領取零配件和成品入庫用時都比較短,但按孫宏說的做以後成品倉庫或者零配件倉庫有一個距離生產車間有很長距離,員工上班的時候會有一段時間消耗在跑來跑去的路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