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邕城向來天災嚴重,賑災糧之事早有先例,我建議大家大可以按照以往慣例執行。”話音未落,郝少雄就發話了。說完冷眼掃了四周一遍,笑眯眯的表情不帶一絲溫度:“諸位覺得如何?”
座下諸位麵麵相覷,有投機者趕緊應和。
許哲不急不慢:“卻不知道這以前的慣例是什麽樣的?”
“也沒什麽稀罕的,縣衙倉庫年久失修,糧食運到邕城後,便由各鎮找人當場接收,清點結束後直接拖入各鎮發放,也省的縣衙的衙役辛苦值班了。”說白了就是糧食不經縣令手裏過。
瞬間想通了這個關節,許哲一片火氣:“糧食入庫乃是國策,如何可以如此行徑。按照大明律法,所有糧食無論用途到各地後都由當地官員統一接收,清點入庫,簽字畫押後再交由運送人員帶迴。”
“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縣衙倉庫已經很多年沒有休整過,到處漏洞,四麵通風,放在倉庫糧食少了誰能負責。而且賑災糧食本身就是用之於民,本應該給我等百姓的,這樣做隻是省去一道繁瑣工序,快一步交給我等百姓而已。”
許哲還沒有上火,郝少雄聲音就已經高起來了:“大人如此在乎糧食入庫究竟是為些什麽,實在是容不得我等思考了。”
“你。。。”
“兩位兩位稍安勿躁,”看著形勢不對,孫茂中趕緊打圓場:“大家都是一家人,為了我邕城境內數千百姓罷了。許縣令也是好心畢竟我們的做法是有些不妥當,不過郝縣丞也是急於百姓,不忍心看見百姓多挨餓而已。”
看著許哲和郝少雄都開始平心靜氣,孫茂中繼續勸說:“按照道理糧食的確需要入庫,不過縣衙倉庫年久失修也是不變的事實。要不我看這樣,今年的糧食我們還按照慣例,等到以後縣衙倉庫修好了我們就按著規矩入庫,如何?”
許哲冷哼一聲:“既然諸位都是這個想法,今年畢竟情況特殊我也就不多加追究了。隻是以後倉庫維修好了必須按著章程做事,如果到時候諸位還借故推脫那麽我必定稟報上峰。”
“哼。”郝少雄倒是沒有吭聲,隻是轉過頭後腦對著許哲。許哲也不在意,賑災糧一事就此結束。
孫茂中看著許哲兩人的你來我往,也想像著其餘同僚一樣當鵪鶉。不過眼下還有事情未定,也隻能皺著眼皮子發問:“夏收已經結束,秋種想來在月內也可以收尾。收過糧稅後沒幾個月就入冬了,在這段時間裏麵我們是不是把今年的勞役先做掉?”
“諸位怎麽說,不是也準備按照慣例吧?”似乎還意未平,許哲說起話來總是有些憤憤不平。
“按慣例怎麽了,這幾年大家全部開山,一應供給自己承擔,不用縣裏出一分一厘。如此體諒之事,大人應該喜聞樂見才對啊。”似乎今天和許哲卯上了,才剛一開口,郝少雄就給頂了迴來。
“郝縣丞如此體諒,將自家石頭山免費給予縣城開采。我自然應該體諒喜聞樂見。要知道這每年開采的石頭運到外頭,說不得也能換全縣百姓一頓大肉了。”郝少雄不肯軟化,許哲也毫不退縮,直接諷刺迴去。
要知道每年一次的勞役按照道理是由縣城負責安排,提供夥食和器具,各鎮按照人頭比例出人,一起執行,這也是每個縣每年的大事。邕城貧瘠,之前幾年上報的勞役都是開山鑿石。郝少雄借著一己私利,將鑿石地點安排在自家石頭山,相當於全縣勞力免費給他家鑿石。作為迴報,郝家則一己承擔所有勞役百姓的口糧。
即便這樣,郝家為了這個也是賺的盆滿缽滿。許哲剛才這句話,就是想讓郝少雄將鑿石所得的石頭交由縣裏處置。那豈不是縣裏出人去郝家鑿石,所得石頭還全部帶走,郝家除了損失石頭,什麽也沒有得到,這不得不說是條狠計。
“反正鑿石鑿石,都是為了咱們邕城,也沒說這鑿下的石頭大家不能‘撿’迴家啊。”看著坐下諸位互相打的眼色,許哲又敲敲的自言自語了一番。這說的就是普通的開山鑿石,是指在山勢緊要之處打通關節,防止石頭影響過往安全,或者開鑿道路,增加大家行走的便利。那種地方的石頭自然都是無主之物,隻是青苔滿身,也沒有幾個價值。
郝家假借勞役便利為自家鑿石本身就上不得台麵,許哲這番話完全是衝著郝家無法為此辯駁才說的。他能想到其餘人自然也能想到,因此除了郝少雄一行人麵色發青其餘人都是麵有喜色。那郝家的石頭山可是他家發家的根本,裏麵的石頭更是千岩萬壑,巧奪天工,即便不作為假山景觀,也可以采集邊角料鋪路售賣,真是難得的掙錢路子。
郝少雄看著周圍一群人意動的神情,不由心裏發慌。他可是知道這群人的,沒事的時候一個個裝著老實樣子,要是真的有好處簡直比狼的狠:“那鑿石也不是得每年都做。這幾年我們一直上報這個,今年再報我擔心上麵的人都會懷疑了。而且也不怕大家笑話,我家那石頭山本身就不豐盛,最近一年石頭生意也不好做,我還準備關山先歇一段時間。”
這話說的郝少雄心都在滴血,想想每年開采的利潤,那都是一筆筆的進帳啊。不過如果不反對,那損失的更大。真要像這縣令說的石頭收歸公用,那損失可不是一點半點。自家事情自家知,石頭山那裏向自己說的那麽不堪,有兩代開山的基礎在,每年的石頭根本不缺銷路。
郝陽早已手按在刀柄上,大有一句不合立即開打的節奏。眾人看著這家人的一軟一硬,也不禁歇了念頭。為了一句沒根沒頭的話得罪本縣最大的富豪本身就甚為不智,更何況想到昨晚那滿滿的禮物,算啦~
見到大家歇了念頭,許哲嘴角暗暗勾起,路已經鋪好,就看怎麽走下去了:“那不開山我們今年做什麽呢?”
這倒是真的把大家問住了,之前大家不想太多無非是默認開山鑿石的事情,現在這個事情做不了,那要做些什麽倒是真的挺為難的。如果說大明朝的勞役,無非就是開山鑿石,遇水搭橋,鋪路修建零零碎碎的事情,這一下子換了倒是挺抓腦袋的。
“不然我們修路好了。”角落冒出一個聲音。
眾人迴頭,就見著平時幾乎看不見人影的縣內主簿孫德遠冒的聲,似乎是被大家嚇到,他又往椅內縮了縮:“小生曾經翻閱縣誌,上有記載乾元元年的勞役就是修路。”
“你倒是說得輕巧,還修路,那泥土砂石,夥食器具,都怎麽辦,哪裏買?”本身就很煩躁,看著孫德遠還來添亂,郝少雄當即噴了出來。
孫德遠見狀立刻縮了進去:“小生就是說說,不當數的,不當數的。”
“我看孫主簿的建議很好嘛,”孫德遠縮迴去了,許哲卻冒出頭了:“修路怎麽不好了,不管做些什麽,不都是要器具夥食,人力資源麽。”
“喲,瞧大人說的,”郝少雄稱霸邕城多年,很少有人直接硬頂上的,當即開口:“那大人這人力資源,器具夥食準備誰來出呢,怎麽,大人也想效仿前任,自掏腰包不成?”
許哲冷哼一聲:“怎麽不按照慣例來呢,之前幾年勞役有誰家出夥食,那就順延誰家唄。”這是在諷刺之前郝家自掏夥食供勞役所需的事情了。
郝少雄也知道許哲的意思,也不生氣:“我們這不是要按著律法走麽。大明律:所有勞役期間所需事務一切由當地官員負責承擔,攤派。之前我們不按照大明律走,實在是不對,這次看著有個這麽好的機會,當然要及時糾正了。”
“你,”明知道郝少雄在諷刺,許哲火氣又上來了。眼看著兩人又要頂牛,孫茂中趕緊出來調停:
“對對對,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那個我先表個太,如果真的修路,那麽各村人員和器具我來想辦法。”
看著許哲兩人轉過頭來,孫茂中立刻細化:“我好歹也是邕城民典,對於邕城各鄉各裏的情況大致都還了解。大人放心,絕對不會有漏人少人的現象。”
“至於器具嘛,修路用到的無非是些鋤頭釘耙的,鄉戶人家湊湊總是有的,到時候讓他們自帶就行。隻要收拾好自家器具,不丟失遺漏,應該沒什麽大問題。”
許哲嘴角含笑:“孫民典為民之心,本官了解了。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就衝著你今天的慷慨應諾,本官就為這邕城縣千餘百姓道聲謝謝。”
孫茂中急忙站起,連連揮手表示不用。兩人你來我往的客套半天,氣氛鬆了許多。隻是郝少雄坐在椅子上,看著許哲和孫茂中的一來一往,表示不屑:“做這些事務,一句謝謝就能抵消了,這官當得還真是好啊。”
仿佛背後長了耳朵,許哲當即嗆了迴去:“怎麽,有些人連謝謝都夠不上呢。”
郝少雄生氣的一把站起來:“怎地,若是我承擔所有人夥食,那這泥土砂石,大人是想與我一樣,承擔下來嗎?”
“有何不可。”話音未落,許哲就接口:“隻要你郝縣丞延續慣例,本官出這泥土砂石的銀錢又如何。”
“大人還真是最近發了家啊,我們走!”郝少雄一揮袖子,郝家相關人等即刻起身,也不致歉,跟著郝少雄就除了大門。
“哼!”
座下諸位麵麵相覷,有投機者趕緊應和。
許哲不急不慢:“卻不知道這以前的慣例是什麽樣的?”
“也沒什麽稀罕的,縣衙倉庫年久失修,糧食運到邕城後,便由各鎮找人當場接收,清點結束後直接拖入各鎮發放,也省的縣衙的衙役辛苦值班了。”說白了就是糧食不經縣令手裏過。
瞬間想通了這個關節,許哲一片火氣:“糧食入庫乃是國策,如何可以如此行徑。按照大明律法,所有糧食無論用途到各地後都由當地官員統一接收,清點入庫,簽字畫押後再交由運送人員帶迴。”
“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縣衙倉庫已經很多年沒有休整過,到處漏洞,四麵通風,放在倉庫糧食少了誰能負責。而且賑災糧食本身就是用之於民,本應該給我等百姓的,這樣做隻是省去一道繁瑣工序,快一步交給我等百姓而已。”
許哲還沒有上火,郝少雄聲音就已經高起來了:“大人如此在乎糧食入庫究竟是為些什麽,實在是容不得我等思考了。”
“你。。。”
“兩位兩位稍安勿躁,”看著形勢不對,孫茂中趕緊打圓場:“大家都是一家人,為了我邕城境內數千百姓罷了。許縣令也是好心畢竟我們的做法是有些不妥當,不過郝縣丞也是急於百姓,不忍心看見百姓多挨餓而已。”
看著許哲和郝少雄都開始平心靜氣,孫茂中繼續勸說:“按照道理糧食的確需要入庫,不過縣衙倉庫年久失修也是不變的事實。要不我看這樣,今年的糧食我們還按照慣例,等到以後縣衙倉庫修好了我們就按著規矩入庫,如何?”
許哲冷哼一聲:“既然諸位都是這個想法,今年畢竟情況特殊我也就不多加追究了。隻是以後倉庫維修好了必須按著章程做事,如果到時候諸位還借故推脫那麽我必定稟報上峰。”
“哼。”郝少雄倒是沒有吭聲,隻是轉過頭後腦對著許哲。許哲也不在意,賑災糧一事就此結束。
孫茂中看著許哲兩人的你來我往,也想像著其餘同僚一樣當鵪鶉。不過眼下還有事情未定,也隻能皺著眼皮子發問:“夏收已經結束,秋種想來在月內也可以收尾。收過糧稅後沒幾個月就入冬了,在這段時間裏麵我們是不是把今年的勞役先做掉?”
“諸位怎麽說,不是也準備按照慣例吧?”似乎還意未平,許哲說起話來總是有些憤憤不平。
“按慣例怎麽了,這幾年大家全部開山,一應供給自己承擔,不用縣裏出一分一厘。如此體諒之事,大人應該喜聞樂見才對啊。”似乎今天和許哲卯上了,才剛一開口,郝少雄就給頂了迴來。
“郝縣丞如此體諒,將自家石頭山免費給予縣城開采。我自然應該體諒喜聞樂見。要知道這每年開采的石頭運到外頭,說不得也能換全縣百姓一頓大肉了。”郝少雄不肯軟化,許哲也毫不退縮,直接諷刺迴去。
要知道每年一次的勞役按照道理是由縣城負責安排,提供夥食和器具,各鎮按照人頭比例出人,一起執行,這也是每個縣每年的大事。邕城貧瘠,之前幾年上報的勞役都是開山鑿石。郝少雄借著一己私利,將鑿石地點安排在自家石頭山,相當於全縣勞力免費給他家鑿石。作為迴報,郝家則一己承擔所有勞役百姓的口糧。
即便這樣,郝家為了這個也是賺的盆滿缽滿。許哲剛才這句話,就是想讓郝少雄將鑿石所得的石頭交由縣裏處置。那豈不是縣裏出人去郝家鑿石,所得石頭還全部帶走,郝家除了損失石頭,什麽也沒有得到,這不得不說是條狠計。
“反正鑿石鑿石,都是為了咱們邕城,也沒說這鑿下的石頭大家不能‘撿’迴家啊。”看著坐下諸位互相打的眼色,許哲又敲敲的自言自語了一番。這說的就是普通的開山鑿石,是指在山勢緊要之處打通關節,防止石頭影響過往安全,或者開鑿道路,增加大家行走的便利。那種地方的石頭自然都是無主之物,隻是青苔滿身,也沒有幾個價值。
郝家假借勞役便利為自家鑿石本身就上不得台麵,許哲這番話完全是衝著郝家無法為此辯駁才說的。他能想到其餘人自然也能想到,因此除了郝少雄一行人麵色發青其餘人都是麵有喜色。那郝家的石頭山可是他家發家的根本,裏麵的石頭更是千岩萬壑,巧奪天工,即便不作為假山景觀,也可以采集邊角料鋪路售賣,真是難得的掙錢路子。
郝少雄看著周圍一群人意動的神情,不由心裏發慌。他可是知道這群人的,沒事的時候一個個裝著老實樣子,要是真的有好處簡直比狼的狠:“那鑿石也不是得每年都做。這幾年我們一直上報這個,今年再報我擔心上麵的人都會懷疑了。而且也不怕大家笑話,我家那石頭山本身就不豐盛,最近一年石頭生意也不好做,我還準備關山先歇一段時間。”
這話說的郝少雄心都在滴血,想想每年開采的利潤,那都是一筆筆的進帳啊。不過如果不反對,那損失的更大。真要像這縣令說的石頭收歸公用,那損失可不是一點半點。自家事情自家知,石頭山那裏向自己說的那麽不堪,有兩代開山的基礎在,每年的石頭根本不缺銷路。
郝陽早已手按在刀柄上,大有一句不合立即開打的節奏。眾人看著這家人的一軟一硬,也不禁歇了念頭。為了一句沒根沒頭的話得罪本縣最大的富豪本身就甚為不智,更何況想到昨晚那滿滿的禮物,算啦~
見到大家歇了念頭,許哲嘴角暗暗勾起,路已經鋪好,就看怎麽走下去了:“那不開山我們今年做什麽呢?”
這倒是真的把大家問住了,之前大家不想太多無非是默認開山鑿石的事情,現在這個事情做不了,那要做些什麽倒是真的挺為難的。如果說大明朝的勞役,無非就是開山鑿石,遇水搭橋,鋪路修建零零碎碎的事情,這一下子換了倒是挺抓腦袋的。
“不然我們修路好了。”角落冒出一個聲音。
眾人迴頭,就見著平時幾乎看不見人影的縣內主簿孫德遠冒的聲,似乎是被大家嚇到,他又往椅內縮了縮:“小生曾經翻閱縣誌,上有記載乾元元年的勞役就是修路。”
“你倒是說得輕巧,還修路,那泥土砂石,夥食器具,都怎麽辦,哪裏買?”本身就很煩躁,看著孫德遠還來添亂,郝少雄當即噴了出來。
孫德遠見狀立刻縮了進去:“小生就是說說,不當數的,不當數的。”
“我看孫主簿的建議很好嘛,”孫德遠縮迴去了,許哲卻冒出頭了:“修路怎麽不好了,不管做些什麽,不都是要器具夥食,人力資源麽。”
“喲,瞧大人說的,”郝少雄稱霸邕城多年,很少有人直接硬頂上的,當即開口:“那大人這人力資源,器具夥食準備誰來出呢,怎麽,大人也想效仿前任,自掏腰包不成?”
許哲冷哼一聲:“怎麽不按照慣例來呢,之前幾年勞役有誰家出夥食,那就順延誰家唄。”這是在諷刺之前郝家自掏夥食供勞役所需的事情了。
郝少雄也知道許哲的意思,也不生氣:“我們這不是要按著律法走麽。大明律:所有勞役期間所需事務一切由當地官員負責承擔,攤派。之前我們不按照大明律走,實在是不對,這次看著有個這麽好的機會,當然要及時糾正了。”
“你,”明知道郝少雄在諷刺,許哲火氣又上來了。眼看著兩人又要頂牛,孫茂中趕緊出來調停:
“對對對,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那個我先表個太,如果真的修路,那麽各村人員和器具我來想辦法。”
看著許哲兩人轉過頭來,孫茂中立刻細化:“我好歹也是邕城民典,對於邕城各鄉各裏的情況大致都還了解。大人放心,絕對不會有漏人少人的現象。”
“至於器具嘛,修路用到的無非是些鋤頭釘耙的,鄉戶人家湊湊總是有的,到時候讓他們自帶就行。隻要收拾好自家器具,不丟失遺漏,應該沒什麽大問題。”
許哲嘴角含笑:“孫民典為民之心,本官了解了。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就衝著你今天的慷慨應諾,本官就為這邕城縣千餘百姓道聲謝謝。”
孫茂中急忙站起,連連揮手表示不用。兩人你來我往的客套半天,氣氛鬆了許多。隻是郝少雄坐在椅子上,看著許哲和孫茂中的一來一往,表示不屑:“做這些事務,一句謝謝就能抵消了,這官當得還真是好啊。”
仿佛背後長了耳朵,許哲當即嗆了迴去:“怎麽,有些人連謝謝都夠不上呢。”
郝少雄生氣的一把站起來:“怎地,若是我承擔所有人夥食,那這泥土砂石,大人是想與我一樣,承擔下來嗎?”
“有何不可。”話音未落,許哲就接口:“隻要你郝縣丞延續慣例,本官出這泥土砂石的銀錢又如何。”
“大人還真是最近發了家啊,我們走!”郝少雄一揮袖子,郝家相關人等即刻起身,也不致歉,跟著郝少雄就除了大門。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