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3章 殺迴恆河去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前方數十道壕溝後麵也出現了宋軍一排排的投石機和車床弩。
這是宋軍用馬拖拽而來的機動投石機、車床弩發射裝置,能夠快速抵達需要投放的場所,並進行安裝,然後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
雖然隻是斜坡,但對於斜坡上方的宋軍來說也有地形優勢,何況前麵有數十排的壕溝阻擋了藏兵騎兵的衝鋒,沒辦法快速越過。
因為壕溝裏有宋軍的弓箭手,而且這些弓箭手的箭就沒停過,不知道宋軍怎麽來的這麽多的箭。
一條條壕溝成了宋軍的掩體,成了藏兵騎兵的衝擊障礙,而遠處剩下的投石機和車床弩卻能遠距離殺傷藏兵,沒有遠距離攻擊武器,自然也就沒辦法反殺傷。
他們設想的騎兵對決卻被宋軍的陣地戰壕溝和步兵的弓箭給阻擋了,戰場上到處都是藏兵的屍體和倒下的戰馬,失去主人的戰馬在戰場上遊蕩著。
戰鬥持續了一天,藏兵除了數千具屍體留在山穀之外,沒有辦法往前推進半步,同時對宋軍造成的傷害非常小。
於是休整了一天之後,藏王紮西地決定不能這麽強攻,否則會有更多死傷,必須要擋住宋軍遠距離攻擊的投石機和車床弩才能接近壕溝,並得以突破。
於是藏兵開始製作能夠抵禦大宋投石機以及車床弩進攻的移動屋子,這是用木頭修成了一個一個小木棚,長方形的,可以藏十個士兵在裏麵,兩邊是車軲轆,可以推著往前走。
這一般是用來攻城用的,現在用來抵抗宋軍的投石機和車床弩,應該也有效,隻要他們接近了,帶上了移動掩體就能跳入木房中與宋軍搏鬥。
移動木房開始往前移動的時候,遠處傳來了宋軍正前方的投石機發射的聲音,依舊投出的是拳頭大的子母彈,空中會碎成若幹小石頭。
而山頂上的投石機卻換了,換成了一個個臉盆大小的巨石,山頂上宋軍架設了兩百多架投石機,從兩側山頭往下麵山穀砸。
因為是固定防守,宋軍事先已經進行了若幹次校對,專業的炮兵對於投石機的姿態角度和裝彈重量都有清楚的認識,能非常精準的將石頭投放在預定區域,偏差不會太大。
由於藏兵上百架移動木房形成了一個麵,宋軍的臉盆大小的石頭從天而降時,一旦擊中這些掩體,直接可以將掩體支撐的木架砸得粉碎,裏麵的士兵非死即傷。
就算沒有擊中,滾動的臉盆大的巨石一旦撞上投石機,也能將移動木房直接撞翻,並撞傷木房下麵的藏兵。
在遠處觀察戰局的藏王紮古地心都在滴血,他們辛辛苦苦建起來的移動木房,被大宋的投石機砸得七零八落。
他以為使用的木頭足夠粗了,完全能夠抵擋大宋的拳頭,大的石頭也的確如此,這種小石頭破壞不了移動掩體,但是宋軍卻換成了臉盆大的巨石。
這玩意兒砸在他們的移動木房上,頓時便會砸得稀碎,死傷慘重,哀嚎遍野。
一百多架移動木房幾乎全軍覆沒,一千多藏兵一大半都死在了巨石之下,隻有少數逃了迴來。
藏兵吃虧就吃虧在他們需要拿下山口,就像要攻下城池一樣,這些山口本來就不太多,適合人通行的不太多,所以宋軍能夠輕鬆的派出有限的兵力,便能牢牢守住傷口。
而這次比較容易奪取的河穀地帶的山口,宋軍投入了重兵,兵力總數甚至比藏兵還要多。
雖然占據了兵力上的優勢,宋軍卻也沒有與藏兵展開麵對麵的正麵廝殺,而是利用占據有利地形堅決防守,同時利用大宋提前進入陣地駐防的優勢構築工事。
最要命的是大宋定製的專用投石機有各種型號,由遠及近,隨著大軍從隴右都護府一路拉到了喜馬拉雅山脈。
這些是可以拆下組裝的,能夠在山口再組裝起來,就算破損也能夠迅速用部件替換,這些投石機在平地能輕鬆達到五百步到八百步,就看投放石料的重量。
而在斜坡上,輕鬆達到千步以上,從山上往下走,那就更遠了,取決於山的高度和陡峭程度。
藏兵非常吃虧,他們沒有這樣的遠距離攻擊武器,而宋軍根本不跟他們正麵騎兵對決,甚至連靠近短兵相接的步兵交戰都沒有,他們無法抵達宋軍藏身掩體的壕溝裏。
藏軍他們麵臨的是攻堅戰,而不是野戰,就像攻克城池一樣,騎兵基本上派不上用場,移動掩體同樣被宋軍的遠程攻擊投石機砸得落花流水。
藏王紮西地幾乎要發瘋,他跟手下反複商議該如何克敵製勝,但始終想不到更好的辦法,隻有借著黑夜快速接近掩體,隻要能夠奪取了前麵幾個壕溝,就能一步步利用掩體來克敵製勝。
不過他們很快發現他們太想當然了,他們連第一個壕溝都無法靠近,主要是兩側山上和壕溝後麵的投石機太可怕了。就算藏兵利用人海戰術發動快速衝鋒,也沒用。
因為馬衝的速度再快,到了寬三四丈壕溝麵前,馬都越不過,人就更沒法跳過去了,一旦士兵跳進坑裏,想爬出來非常困難。
他們發現這地方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死亡陷阱。
大半個月下來之後,藏王徹底絕望了,他們扔下了一萬多具屍體在山穀裏,卻沒能往前推進半步,宋軍始終牢牢的守著山口。
藏王隻好換山口,看能否突破。
結果每個山口宋軍都有防守,而且隻需要用很少的兵力就能守住。
因為占據了有利地形,又事先經過各種測試演練,加之宋軍強大的個人單兵素質和精良的作戰及生活裝備,使得他們在高寒地帶也能夠輕鬆守住山口。
在經曆了一個多月的強攻之後,藏王終於明白了一點,他們的古格王朝沒辦法再奪迴來了,而宋軍似乎並不打算消滅所有的藏兵,隻想守住山口,不讓他們迴老家。
這樣的堅定的作戰思路讓藏兵毫無辦法,因為攻堅戰實在不是他們的強項。
藏王隻能下令撤兵,重新去奪迴恆河的他們曾經攻占的領土,開辟新的家園。
他們很舍不得,雖然古格王朝地處高寒地區地帶,但那是他們祖輩生活的地方,他們已經習慣了那裏的生活,他們實在受不了恆河炎熱的氣候和雨季的潮濕。
在這之前很多藏兵都因為水土不服病倒,甚至死了。
這才是藏王為什麽聽到老巢被堵,非要殺迴古格王朝的原因,可現在他們的家園迴不去了,宋軍牢牢的守住了喜馬拉雅山口,把他們堵死在了印度半島。
他們隻有折轉殺迴恆河去,奪取他們曾經奪取過的土地來建立新家園。
這是宋軍用馬拖拽而來的機動投石機、車床弩發射裝置,能夠快速抵達需要投放的場所,並進行安裝,然後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
雖然隻是斜坡,但對於斜坡上方的宋軍來說也有地形優勢,何況前麵有數十排的壕溝阻擋了藏兵騎兵的衝鋒,沒辦法快速越過。
因為壕溝裏有宋軍的弓箭手,而且這些弓箭手的箭就沒停過,不知道宋軍怎麽來的這麽多的箭。
一條條壕溝成了宋軍的掩體,成了藏兵騎兵的衝擊障礙,而遠處剩下的投石機和車床弩卻能遠距離殺傷藏兵,沒有遠距離攻擊武器,自然也就沒辦法反殺傷。
他們設想的騎兵對決卻被宋軍的陣地戰壕溝和步兵的弓箭給阻擋了,戰場上到處都是藏兵的屍體和倒下的戰馬,失去主人的戰馬在戰場上遊蕩著。
戰鬥持續了一天,藏兵除了數千具屍體留在山穀之外,沒有辦法往前推進半步,同時對宋軍造成的傷害非常小。
於是休整了一天之後,藏王紮西地決定不能這麽強攻,否則會有更多死傷,必須要擋住宋軍遠距離攻擊的投石機和車床弩才能接近壕溝,並得以突破。
於是藏兵開始製作能夠抵禦大宋投石機以及車床弩進攻的移動屋子,這是用木頭修成了一個一個小木棚,長方形的,可以藏十個士兵在裏麵,兩邊是車軲轆,可以推著往前走。
這一般是用來攻城用的,現在用來抵抗宋軍的投石機和車床弩,應該也有效,隻要他們接近了,帶上了移動掩體就能跳入木房中與宋軍搏鬥。
移動木房開始往前移動的時候,遠處傳來了宋軍正前方的投石機發射的聲音,依舊投出的是拳頭大的子母彈,空中會碎成若幹小石頭。
而山頂上的投石機卻換了,換成了一個個臉盆大小的巨石,山頂上宋軍架設了兩百多架投石機,從兩側山頭往下麵山穀砸。
因為是固定防守,宋軍事先已經進行了若幹次校對,專業的炮兵對於投石機的姿態角度和裝彈重量都有清楚的認識,能非常精準的將石頭投放在預定區域,偏差不會太大。
由於藏兵上百架移動木房形成了一個麵,宋軍的臉盆大小的石頭從天而降時,一旦擊中這些掩體,直接可以將掩體支撐的木架砸得粉碎,裏麵的士兵非死即傷。
就算沒有擊中,滾動的臉盆大的巨石一旦撞上投石機,也能將移動木房直接撞翻,並撞傷木房下麵的藏兵。
在遠處觀察戰局的藏王紮古地心都在滴血,他們辛辛苦苦建起來的移動木房,被大宋的投石機砸得七零八落。
他以為使用的木頭足夠粗了,完全能夠抵擋大宋的拳頭,大的石頭也的確如此,這種小石頭破壞不了移動掩體,但是宋軍卻換成了臉盆大的巨石。
這玩意兒砸在他們的移動木房上,頓時便會砸得稀碎,死傷慘重,哀嚎遍野。
一百多架移動木房幾乎全軍覆沒,一千多藏兵一大半都死在了巨石之下,隻有少數逃了迴來。
藏兵吃虧就吃虧在他們需要拿下山口,就像要攻下城池一樣,這些山口本來就不太多,適合人通行的不太多,所以宋軍能夠輕鬆的派出有限的兵力,便能牢牢守住傷口。
而這次比較容易奪取的河穀地帶的山口,宋軍投入了重兵,兵力總數甚至比藏兵還要多。
雖然占據了兵力上的優勢,宋軍卻也沒有與藏兵展開麵對麵的正麵廝殺,而是利用占據有利地形堅決防守,同時利用大宋提前進入陣地駐防的優勢構築工事。
最要命的是大宋定製的專用投石機有各種型號,由遠及近,隨著大軍從隴右都護府一路拉到了喜馬拉雅山脈。
這些是可以拆下組裝的,能夠在山口再組裝起來,就算破損也能夠迅速用部件替換,這些投石機在平地能輕鬆達到五百步到八百步,就看投放石料的重量。
而在斜坡上,輕鬆達到千步以上,從山上往下走,那就更遠了,取決於山的高度和陡峭程度。
藏兵非常吃虧,他們沒有這樣的遠距離攻擊武器,而宋軍根本不跟他們正麵騎兵對決,甚至連靠近短兵相接的步兵交戰都沒有,他們無法抵達宋軍藏身掩體的壕溝裏。
藏軍他們麵臨的是攻堅戰,而不是野戰,就像攻克城池一樣,騎兵基本上派不上用場,移動掩體同樣被宋軍的遠程攻擊投石機砸得落花流水。
藏王紮西地幾乎要發瘋,他跟手下反複商議該如何克敵製勝,但始終想不到更好的辦法,隻有借著黑夜快速接近掩體,隻要能夠奪取了前麵幾個壕溝,就能一步步利用掩體來克敵製勝。
不過他們很快發現他們太想當然了,他們連第一個壕溝都無法靠近,主要是兩側山上和壕溝後麵的投石機太可怕了。就算藏兵利用人海戰術發動快速衝鋒,也沒用。
因為馬衝的速度再快,到了寬三四丈壕溝麵前,馬都越不過,人就更沒法跳過去了,一旦士兵跳進坑裏,想爬出來非常困難。
他們發現這地方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死亡陷阱。
大半個月下來之後,藏王徹底絕望了,他們扔下了一萬多具屍體在山穀裏,卻沒能往前推進半步,宋軍始終牢牢的守著山口。
藏王隻好換山口,看能否突破。
結果每個山口宋軍都有防守,而且隻需要用很少的兵力就能守住。
因為占據了有利地形,又事先經過各種測試演練,加之宋軍強大的個人單兵素質和精良的作戰及生活裝備,使得他們在高寒地帶也能夠輕鬆守住山口。
在經曆了一個多月的強攻之後,藏王終於明白了一點,他們的古格王朝沒辦法再奪迴來了,而宋軍似乎並不打算消滅所有的藏兵,隻想守住山口,不讓他們迴老家。
這樣的堅定的作戰思路讓藏兵毫無辦法,因為攻堅戰實在不是他們的強項。
藏王隻能下令撤兵,重新去奪迴恆河的他們曾經攻占的領土,開辟新的家園。
他們很舍不得,雖然古格王朝地處高寒地區地帶,但那是他們祖輩生活的地方,他們已經習慣了那裏的生活,他們實在受不了恆河炎熱的氣候和雨季的潮濕。
在這之前很多藏兵都因為水土不服病倒,甚至死了。
這才是藏王為什麽聽到老巢被堵,非要殺迴古格王朝的原因,可現在他們的家園迴不去了,宋軍牢牢的守住了喜馬拉雅山口,把他們堵死在了印度半島。
他們隻有折轉殺迴恆河去,奪取他們曾經奪取過的土地來建立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