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章 經濟作物價格抬升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敏若是連這都不知道,又如何能成為皇帝趙桓的左膀右臂呢?
他忙躬身道:“南亞次大陸和整個歐洲。”
趙桓點頭說道:“沒錯,就是這兩塊硬骨頭,拿下他們可不容易,不僅要從土地上征服,更要從人心上征服,這就不容易了。
在南亞次大陸上能否徹底征服,你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就看你能不能在兩年之內在印度大陸特大饑荒開始之前推行咱們的計劃。”
“臣定當盡心竭力辦成此事。”
吳敏退下之後。
根據皇帝趙桓的交代,吳敏再次與朱羅王朝首相馬加雷舉行談判。
吳敏對馬加雷說道:
“我們發現朱羅王朝非常適合種植茶葉和棉花,所以我們希望在朱羅王朝你們的土地種植棉花和茶葉,如果你們國民願意自己種茶葉和棉花也可以,也可以賣給我們,我們會出高價收購。”
馬加雷一聽頓時來了興趣,朱羅王朝的人口雖然達數千萬,國土麵積很大,有很多地方都是荒地,而聽說種棉花並不需要太好的土地,有很多地方可以開墾用來種棉花。
至於茶葉,相對水稻和小麥來說,栽種條件也沒那麽苛刻,很多山都可以開辟茶場用來種茶。
隻是馬加雷雖然知道茶葉對於宋人來說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飲品,但是在朱羅王朝和其他十幾個印度半島的王朝泰米爾人來說,幾乎很少有人喝茶。
這東西在這塊土地上種植,除非大宋收購,那跟野草差不多,肯定賣不出去的,但大宋願意買,那就太好了,這就給他們多了一條生財之路。
他馬上問道:“那是什麽價格?”
吳敏說道:“我們在大宋收購什麽價格,在這裏就按什麽價格收購。”
一聽這話,馬加雷唿吸都快停止了,他是搞經濟的,而大宋經濟高度發達,一直是他非常關注的對象,對大宋主要經濟作物的價格也高度關注。
他知道大宋皇帝很有錢,讓利於民,所以收購農作物的價都很實惠,就是要讓農民通過種植富裕起來。
他十分羨慕,假如朱羅王朝也能有大宋那樣的經濟待遇就好了,可以很快實現溫飽,甚至小康。
可惜朱羅王朝太窮了,哪能開出那樣的價格來向百姓收購呢,沒想到有一天大宋的政策卻能在朱羅王朝推行,朱羅王朝的百姓也能夠像大宋那樣高價把農產品賣給朝廷。
他激動的對吳敏說道:“此話當真?你不是開玩笑的吧。”
吳敏微笑點頭:“當然,現在是談判,可不是開玩笑的場合。”
“太好了,多謝,那就這麽說定了,對了,水稻和小麥能不能也按大宋的價格收購?”
吳敏肚子裏冷笑,想什麽呢?大宋要的就是用經濟作物搶奪水稻、小麥農作物口糧的種植空間,兩年後餓死你們了,怎麽可能提高糧價來收購呢?
當下吳敏微笑搖了搖頭,說道:“很抱歉,你也知道在這塊大陸上最不值錢的就是糧食,最難賣的也是糧食,所以我們不會花高價錢來種糧的。”
馬加雷很是有些失望,不過他原本對此就沒有抱有太多的希望,正如吳敏所說,糧食在印度半島不值錢。
於是便說道:“那好,那我們可以把土地租給你們,用來種植茶葉棉花。”
吳敏說道:“還有甘蔗,甘蔗我們也需要大範圍的種植。”
“可以。不過你們要保證種出來的茶葉、棉花收購,種多少你們要收多少,不能推諉,否則辛苦種了出來,你們不要那賣給誰去?”
“放心,我們宋人從來說話算話。”
吳敏又與馬加雷一番商議之後,確定收購茶葉、棉花和甘蔗的辦法。
雙方確定,在前期使用金銀銅錢在將來百姓願意接受紙幣的情況下,大宋可以用紙幣作為支付手段。
吳敏也同意這樣的方法,畢竟剛開始推行,紙幣百姓是拒絕接受的。
但他相信,隨著大宋的實業迅速在印度半島的推廣,大宋的紙幣有更多的消費空間之後,百姓一定會迅速接受紙幣,而不再堅持使用金屬貨幣,那玩意兒又重又不好保存和攜帶。
隻要紙幣能隨時兌換成金屬貨幣,當地百姓就會踏實,也會樂意使用紙幣的,商定之後當即簽了合同。
棉花和茶葉的種植,對於棉花來說當地本來就產,而且有了豐富的種植經驗,隻需要擴大地方把地方劃出來租給大宋,由大宋出錢招聘工人開始種植就可以。
而茶葉則要費點勁,因為茶葉的種植還是很講技術的,否則種不出太好的茶葉來。
當然,吳敏也不是純粹為了做生意,主要還是為了搶奪種植水稻和小麥的種植空間,並利用虹吸效應高額的收購價格,使得當地人放棄種糧食,轉而種經濟作物。
因此對茶葉的質量並沒有太高的要求,隻要種出來就收。
這簡直就是給當地人撒錢,傻子才會這麽做,每個泰米爾人都是這麽覺得的,剛開始都不相信。
但是很快他們就相信了。
大宋真的迅速推行了三種經濟作物的種植和收購,尤其是棉花和甘蔗的收購。
因為這兩項在當地都有大範圍種植,很快就形成了大宋人傻錢多的印象,讓他們信任大宋就是有錢,種出來的就能賣掉的錯覺。
很快朱羅王朝棉花和甘蔗的價格迅速抬升。
因為當地人本來就窮,價格水平低,用這麽高的價格來收購,哪有不種植的?
當地人都發瘋了,很多人家都放棄了種植水稻和小麥,轉而種植棉花和甘蔗。
適合種植棉花和甘蔗的土地很快都種上了這些經濟作物,而追逐利益是每個人的天性,手裏有土地的農民索性將還沒有成熟的莊稼全都拔了,改種經濟作物。
因為賣出去的價格遠遠超過地裏種出的糧食賣出去的價格,傻子才會接著種水稻和小麥。
而茶葉的種植也迅速得到推廣,大宋派了很多茶葉技術員到朱羅王朝田間地頭免費傳授茶葉的種植技術,受到了朱羅王朝上下的狂熱歡迎。
大宋的這些茶農技術員在當地簡直成了香餑餑,受到了極高的禮遇,因為他們被當地人看作是財神,種出來的茶葉,能賣出更好的價格。
所以更多的人開始大範圍的種植茶葉,而且大宋的茶文化也開始在朱羅王朝各處推廣。
他忙躬身道:“南亞次大陸和整個歐洲。”
趙桓點頭說道:“沒錯,就是這兩塊硬骨頭,拿下他們可不容易,不僅要從土地上征服,更要從人心上征服,這就不容易了。
在南亞次大陸上能否徹底征服,你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就看你能不能在兩年之內在印度大陸特大饑荒開始之前推行咱們的計劃。”
“臣定當盡心竭力辦成此事。”
吳敏退下之後。
根據皇帝趙桓的交代,吳敏再次與朱羅王朝首相馬加雷舉行談判。
吳敏對馬加雷說道:
“我們發現朱羅王朝非常適合種植茶葉和棉花,所以我們希望在朱羅王朝你們的土地種植棉花和茶葉,如果你們國民願意自己種茶葉和棉花也可以,也可以賣給我們,我們會出高價收購。”
馬加雷一聽頓時來了興趣,朱羅王朝的人口雖然達數千萬,國土麵積很大,有很多地方都是荒地,而聽說種棉花並不需要太好的土地,有很多地方可以開墾用來種棉花。
至於茶葉,相對水稻和小麥來說,栽種條件也沒那麽苛刻,很多山都可以開辟茶場用來種茶。
隻是馬加雷雖然知道茶葉對於宋人來說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飲品,但是在朱羅王朝和其他十幾個印度半島的王朝泰米爾人來說,幾乎很少有人喝茶。
這東西在這塊土地上種植,除非大宋收購,那跟野草差不多,肯定賣不出去的,但大宋願意買,那就太好了,這就給他們多了一條生財之路。
他馬上問道:“那是什麽價格?”
吳敏說道:“我們在大宋收購什麽價格,在這裏就按什麽價格收購。”
一聽這話,馬加雷唿吸都快停止了,他是搞經濟的,而大宋經濟高度發達,一直是他非常關注的對象,對大宋主要經濟作物的價格也高度關注。
他知道大宋皇帝很有錢,讓利於民,所以收購農作物的價都很實惠,就是要讓農民通過種植富裕起來。
他十分羨慕,假如朱羅王朝也能有大宋那樣的經濟待遇就好了,可以很快實現溫飽,甚至小康。
可惜朱羅王朝太窮了,哪能開出那樣的價格來向百姓收購呢,沒想到有一天大宋的政策卻能在朱羅王朝推行,朱羅王朝的百姓也能夠像大宋那樣高價把農產品賣給朝廷。
他激動的對吳敏說道:“此話當真?你不是開玩笑的吧。”
吳敏微笑點頭:“當然,現在是談判,可不是開玩笑的場合。”
“太好了,多謝,那就這麽說定了,對了,水稻和小麥能不能也按大宋的價格收購?”
吳敏肚子裏冷笑,想什麽呢?大宋要的就是用經濟作物搶奪水稻、小麥農作物口糧的種植空間,兩年後餓死你們了,怎麽可能提高糧價來收購呢?
當下吳敏微笑搖了搖頭,說道:“很抱歉,你也知道在這塊大陸上最不值錢的就是糧食,最難賣的也是糧食,所以我們不會花高價錢來種糧的。”
馬加雷很是有些失望,不過他原本對此就沒有抱有太多的希望,正如吳敏所說,糧食在印度半島不值錢。
於是便說道:“那好,那我們可以把土地租給你們,用來種植茶葉棉花。”
吳敏說道:“還有甘蔗,甘蔗我們也需要大範圍的種植。”
“可以。不過你們要保證種出來的茶葉、棉花收購,種多少你們要收多少,不能推諉,否則辛苦種了出來,你們不要那賣給誰去?”
“放心,我們宋人從來說話算話。”
吳敏又與馬加雷一番商議之後,確定收購茶葉、棉花和甘蔗的辦法。
雙方確定,在前期使用金銀銅錢在將來百姓願意接受紙幣的情況下,大宋可以用紙幣作為支付手段。
吳敏也同意這樣的方法,畢竟剛開始推行,紙幣百姓是拒絕接受的。
但他相信,隨著大宋的實業迅速在印度半島的推廣,大宋的紙幣有更多的消費空間之後,百姓一定會迅速接受紙幣,而不再堅持使用金屬貨幣,那玩意兒又重又不好保存和攜帶。
隻要紙幣能隨時兌換成金屬貨幣,當地百姓就會踏實,也會樂意使用紙幣的,商定之後當即簽了合同。
棉花和茶葉的種植,對於棉花來說當地本來就產,而且有了豐富的種植經驗,隻需要擴大地方把地方劃出來租給大宋,由大宋出錢招聘工人開始種植就可以。
而茶葉則要費點勁,因為茶葉的種植還是很講技術的,否則種不出太好的茶葉來。
當然,吳敏也不是純粹為了做生意,主要還是為了搶奪種植水稻和小麥的種植空間,並利用虹吸效應高額的收購價格,使得當地人放棄種糧食,轉而種經濟作物。
因此對茶葉的質量並沒有太高的要求,隻要種出來就收。
這簡直就是給當地人撒錢,傻子才會這麽做,每個泰米爾人都是這麽覺得的,剛開始都不相信。
但是很快他們就相信了。
大宋真的迅速推行了三種經濟作物的種植和收購,尤其是棉花和甘蔗的收購。
因為這兩項在當地都有大範圍種植,很快就形成了大宋人傻錢多的印象,讓他們信任大宋就是有錢,種出來的就能賣掉的錯覺。
很快朱羅王朝棉花和甘蔗的價格迅速抬升。
因為當地人本來就窮,價格水平低,用這麽高的價格來收購,哪有不種植的?
當地人都發瘋了,很多人家都放棄了種植水稻和小麥,轉而種植棉花和甘蔗。
適合種植棉花和甘蔗的土地很快都種上了這些經濟作物,而追逐利益是每個人的天性,手裏有土地的農民索性將還沒有成熟的莊稼全都拔了,改種經濟作物。
因為賣出去的價格遠遠超過地裏種出的糧食賣出去的價格,傻子才會接著種水稻和小麥。
而茶葉的種植也迅速得到推廣,大宋派了很多茶葉技術員到朱羅王朝田間地頭免費傳授茶葉的種植技術,受到了朱羅王朝上下的狂熱歡迎。
大宋的這些茶農技術員在當地簡直成了香餑餑,受到了極高的禮遇,因為他們被當地人看作是財神,種出來的茶葉,能賣出更好的價格。
所以更多的人開始大範圍的種植茶葉,而且大宋的茶文化也開始在朱羅王朝各處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