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 升堂鬧劇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綱、李光等大臣等宰執來了之後,黃小潤這才向他們通報了之前緊急軍情密報的內容,告訴他們皇帝陛下狩獵時從馬上摔下來,身受重傷,病情危重。
所以朱皇後才如此肆無忌憚,急著想把她的太子登上皇位,同時搶奪軍權,為了搶奪軍權,才整了現在這一出四司會審,要對嶽飛等五個人進行缺席判決。
李綱等大臣驚愕不已。
“官家真的出事了?”
“不能吧,若管家出事,為何我們不曾聽到半點風聲?”
“那官家……這是何意?”
黃小潤聽幾個人在這裏議論紛紛,便問李鋼:“李大人,你覺得此事是真是假?”
李綱思忖片刻,道:“無論是真是假,我們都不能將官家好容易治理好的江山,讓那幫宵小給禍害了,賢妃娘娘,您還是趕緊給我們拿個主意才是。”
幾人確實被朱皇後的近期的一頓騷操作震驚到了,這完全不像一個老謀深算的政客能玩出來的把戲,反倒有點像小孩子過家家了,想一出是一出。
可是沒辦法,亂拳打死老師傅,就是這種不按規矩出牌的招式,反倒讓李綱等人一時不知該如何應對。
“那我們好好商議一番,隻要我們不亂,就能等到官家的旨意。”
幾人紛紛頷首,接著坐下來商議起來。
幾個人按照黃小潤的交代,他們多少心裏有底了,便迴去按照黃小潤的安排各自做準備。
與此同時,嶽飛等謀反案的審判鬧劇也正式開幕。
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三位掌印官聯合下文,發出了拘傳令,拘傳嶽飛、嶽雲、張憲、姚友仲,張叔夜等五人到大理寺受審。
拘傳令沒有得到皇城司的響應和聯名簽署,因為皇城司副使司馬京並不同意對五人下達拘傳令,他也沒有阻止他們下達,就那麽冷眼看著。
嶽飛遠在歐洲領兵作戰,這拘傳令一時半會是送不到的。
而嶽雲的拘傳令送到嶽府,卻進不去門,負責下達拘傳令的衙役隻能把拘傳令貼在了嶽家門旁的牆上。
結果轉眼就被殿前司的侍衛撕了下來,並一頓拳腳,把幾個衙役打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再也不敢去貼拘傳令了。
同樣,張憲、姚友仲、張叔夜的府邸也有殿前司護衛,拘傳令送不進去,衙役準備貼牆上,同樣被撕下來,一頓拳腳打得屁滾尿流的跑了。
消息傳到萬俟卨耳中,頓時氣得七竅生煙。
於是羅汝楫想出來個餿主意,派幾個衙門的衙役敲鑼打鼓的滿街念誦拘傳令,讓百姓都聽到拘傳令的內容就夠了。
這一招果然奏效,整個開封更是炸了鍋。
第三天升堂問案的時候,大理寺的大堂之外圍的都是人,還有不少人在大理寺外麵瞧熱鬧。
不少人臉上都是憤憤不平,他們人微言輕,但是他們覺得對戰神嶽飛等人定謀反罪,簡直就是對大宋的褻瀆。
升堂問案當天,主審官是何鑄,大理寺、禦史台掌印官分坐兩側,衙役敲打著水火棍,發出了威武的吆喝聲。
隨後,五個蒙著頭穿著囚服的犯人被押了上來,跪在大堂之上,當做嶽飛等五人的替身受審。
不明真相的人遠遠看著,還以為嶽飛他們真的被抓了,不由一陣的躁動。
隨後升堂問案,本案的證人張俊、傅選、董先、龐榮、姚嶽、王貴、王俊等人陸續被帶到大堂之上,當堂作證,指證嶽飛等五人謀反集團所謂謀反的罪行。
張俊甚至還提供了一份截獲的嶽飛與嶽雲的通信,要求嶽雲準備起事囚禁太子,攻入皇宮,擁戴三皇子山河為帝。
這份證詞提出來,如同晴空霹靂,頓時把大堂外聽審的人震得一個個麵麵相覷。
尤其是大堂之上參與審理的何鑄,更是震驚得無以複加,而皇城司副使司馬京借故生病沒有來參加會審,他不想看這些小醜表演。
但是何鑄是太子黨,他不得不來,到了現在這一刻,他感覺這簡直是天下的一個大笑話,嶽飛給嶽雲的信怎麽可能落入你張俊的手中?
而且嶽飛那可是軍中戰神,又不是三歲小孩,如此大逆不道的謀反計劃,怎麽可能寫在一封書信裏?他就不怕落入別人手中成為把柄嗎?
可見這封信要多假有多假,何鑄連半個字都不相信。
所以到現在他開始發現這些人都是一幫小醜,而他自己卻也成為小醜之一,他不禁懊惱不已。
嶽飛領兵征戰在外,他們這一夥人卻在這兒網羅他的罪名,從背後捅刀子,要置他於死地,簡直是禽獸不如。
何鑄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他原本是本案主審,審到現在他麵紅耳熱,實在審不下去,直接捂著肚子對眾人說道:“不好意思,我內急,你們接著審,我去去便迴。”
說著捂著肚子,貓著腰便從後堂出去了。
萬俟卨很是生氣,徑直上前一屁股坐在了主座上,說道:“他不審,我來審。”
說著繼續審訊,待所有證詞全部作證完畢,萬俟卨煞有介事的拿著令牌砸了下去,對跪在下麵的五個人厲聲嗬道:“嶽飛、嶽雲、張叔夜、姚友仲,你五人是否認罪?”
五個人都齊齊跪倒,磕頭說道:“我等認罪,願意聽從朝廷處置。”
萬俟卨冷嗬一聲,吩咐:“既然認罪,把你們謀反的罪行供述上來。”
眾人便滔滔不絕的把早已經備好了的供述供詞全都背了出來,書吏逐一記錄在案,隨後又讓五人在供詞上簽字畫押。
萬俟卨立刻拿出了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判詞當堂念了出來,認定嶽飛、嶽雲、張憲、姚友仲、張叔夜五人構成謀反罪,斬立決。
而他剛剛宣布,就有一個在堂下聽審的百姓再也忍耐不住,上前高聲喊道:“嶽大帥抗擊金軍,拯救大宋,何罪之有?你們在這誣告陷害,血口噴人,真是一群小人。”
萬俟卨大怒,下令叫他拿下,詢問其姓名。
得知他叫劉永生,隻是一個平頭百姓。
萬俟卨大怒,一個區區草民也敢當堂為嶽飛等鳴冤,實在可惡。
立刻在簽桶抽了一支簽扔到堂上,厲聲道:“將這刁民拖下去重打一百大板。”
便有衙役上來抓住了劉永生,拖下去便要打板子。
就在這時,圍觀的人中突然衝上來數十人,將抓住劉永生的衙役幾拳放倒,隨後背著劉永生迅速的進入人群之中,消失不見了,動作幹淨利索。
沒等其他衙役捕快反應過來,人就被救走了。
所以朱皇後才如此肆無忌憚,急著想把她的太子登上皇位,同時搶奪軍權,為了搶奪軍權,才整了現在這一出四司會審,要對嶽飛等五個人進行缺席判決。
李綱等大臣驚愕不已。
“官家真的出事了?”
“不能吧,若管家出事,為何我們不曾聽到半點風聲?”
“那官家……這是何意?”
黃小潤聽幾個人在這裏議論紛紛,便問李鋼:“李大人,你覺得此事是真是假?”
李綱思忖片刻,道:“無論是真是假,我們都不能將官家好容易治理好的江山,讓那幫宵小給禍害了,賢妃娘娘,您還是趕緊給我們拿個主意才是。”
幾人確實被朱皇後的近期的一頓騷操作震驚到了,這完全不像一個老謀深算的政客能玩出來的把戲,反倒有點像小孩子過家家了,想一出是一出。
可是沒辦法,亂拳打死老師傅,就是這種不按規矩出牌的招式,反倒讓李綱等人一時不知該如何應對。
“那我們好好商議一番,隻要我們不亂,就能等到官家的旨意。”
幾人紛紛頷首,接著坐下來商議起來。
幾個人按照黃小潤的交代,他們多少心裏有底了,便迴去按照黃小潤的安排各自做準備。
與此同時,嶽飛等謀反案的審判鬧劇也正式開幕。
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三位掌印官聯合下文,發出了拘傳令,拘傳嶽飛、嶽雲、張憲、姚友仲,張叔夜等五人到大理寺受審。
拘傳令沒有得到皇城司的響應和聯名簽署,因為皇城司副使司馬京並不同意對五人下達拘傳令,他也沒有阻止他們下達,就那麽冷眼看著。
嶽飛遠在歐洲領兵作戰,這拘傳令一時半會是送不到的。
而嶽雲的拘傳令送到嶽府,卻進不去門,負責下達拘傳令的衙役隻能把拘傳令貼在了嶽家門旁的牆上。
結果轉眼就被殿前司的侍衛撕了下來,並一頓拳腳,把幾個衙役打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再也不敢去貼拘傳令了。
同樣,張憲、姚友仲、張叔夜的府邸也有殿前司護衛,拘傳令送不進去,衙役準備貼牆上,同樣被撕下來,一頓拳腳打得屁滾尿流的跑了。
消息傳到萬俟卨耳中,頓時氣得七竅生煙。
於是羅汝楫想出來個餿主意,派幾個衙門的衙役敲鑼打鼓的滿街念誦拘傳令,讓百姓都聽到拘傳令的內容就夠了。
這一招果然奏效,整個開封更是炸了鍋。
第三天升堂問案的時候,大理寺的大堂之外圍的都是人,還有不少人在大理寺外麵瞧熱鬧。
不少人臉上都是憤憤不平,他們人微言輕,但是他們覺得對戰神嶽飛等人定謀反罪,簡直就是對大宋的褻瀆。
升堂問案當天,主審官是何鑄,大理寺、禦史台掌印官分坐兩側,衙役敲打著水火棍,發出了威武的吆喝聲。
隨後,五個蒙著頭穿著囚服的犯人被押了上來,跪在大堂之上,當做嶽飛等五人的替身受審。
不明真相的人遠遠看著,還以為嶽飛他們真的被抓了,不由一陣的躁動。
隨後升堂問案,本案的證人張俊、傅選、董先、龐榮、姚嶽、王貴、王俊等人陸續被帶到大堂之上,當堂作證,指證嶽飛等五人謀反集團所謂謀反的罪行。
張俊甚至還提供了一份截獲的嶽飛與嶽雲的通信,要求嶽雲準備起事囚禁太子,攻入皇宮,擁戴三皇子山河為帝。
這份證詞提出來,如同晴空霹靂,頓時把大堂外聽審的人震得一個個麵麵相覷。
尤其是大堂之上參與審理的何鑄,更是震驚得無以複加,而皇城司副使司馬京借故生病沒有來參加會審,他不想看這些小醜表演。
但是何鑄是太子黨,他不得不來,到了現在這一刻,他感覺這簡直是天下的一個大笑話,嶽飛給嶽雲的信怎麽可能落入你張俊的手中?
而且嶽飛那可是軍中戰神,又不是三歲小孩,如此大逆不道的謀反計劃,怎麽可能寫在一封書信裏?他就不怕落入別人手中成為把柄嗎?
可見這封信要多假有多假,何鑄連半個字都不相信。
所以到現在他開始發現這些人都是一幫小醜,而他自己卻也成為小醜之一,他不禁懊惱不已。
嶽飛領兵征戰在外,他們這一夥人卻在這兒網羅他的罪名,從背後捅刀子,要置他於死地,簡直是禽獸不如。
何鑄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他原本是本案主審,審到現在他麵紅耳熱,實在審不下去,直接捂著肚子對眾人說道:“不好意思,我內急,你們接著審,我去去便迴。”
說著捂著肚子,貓著腰便從後堂出去了。
萬俟卨很是生氣,徑直上前一屁股坐在了主座上,說道:“他不審,我來審。”
說著繼續審訊,待所有證詞全部作證完畢,萬俟卨煞有介事的拿著令牌砸了下去,對跪在下麵的五個人厲聲嗬道:“嶽飛、嶽雲、張叔夜、姚友仲,你五人是否認罪?”
五個人都齊齊跪倒,磕頭說道:“我等認罪,願意聽從朝廷處置。”
萬俟卨冷嗬一聲,吩咐:“既然認罪,把你們謀反的罪行供述上來。”
眾人便滔滔不絕的把早已經備好了的供述供詞全都背了出來,書吏逐一記錄在案,隨後又讓五人在供詞上簽字畫押。
萬俟卨立刻拿出了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判詞當堂念了出來,認定嶽飛、嶽雲、張憲、姚友仲、張叔夜五人構成謀反罪,斬立決。
而他剛剛宣布,就有一個在堂下聽審的百姓再也忍耐不住,上前高聲喊道:“嶽大帥抗擊金軍,拯救大宋,何罪之有?你們在這誣告陷害,血口噴人,真是一群小人。”
萬俟卨大怒,下令叫他拿下,詢問其姓名。
得知他叫劉永生,隻是一個平頭百姓。
萬俟卨大怒,一個區區草民也敢當堂為嶽飛等鳴冤,實在可惡。
立刻在簽桶抽了一支簽扔到堂上,厲聲道:“將這刁民拖下去重打一百大板。”
便有衙役上來抓住了劉永生,拖下去便要打板子。
就在這時,圍觀的人中突然衝上來數十人,將抓住劉永生的衙役幾拳放倒,隨後背著劉永生迅速的進入人群之中,消失不見了,動作幹淨利索。
沒等其他衙役捕快反應過來,人就被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