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天寧節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皇後不禁愣了一下,覺得有些不妥,說道:“這十多年來,自從金國入侵,你皇爺爺的天寧節就再沒舉辦過。
而你父皇生辰也從來不舉行任何慶祝,現在咱們陡然辦一次天寧節是否妥當呢?”
太子妃忙說道:“隻是一次慶賀,又不涉及到朝政要務,普通百姓家有老人的也是要過大壽的,稍稍有些錢的那都是要辦流水宴,請家族子弟、左鄰右舍共同慶賀。
參與慶賀的人越多,祝福就越多,老人就越建康長壽,這都是我們做晚輩的一點孝心。
太上皇已經很久沒有出龍德宮了,龍德宮和皇宮也很久沒那麽熱鬧了。父皇經營有道,皇室宗親都掙了大錢,掙錢不就是想讓日子過得熱熱鬧鬧,紅紅火火嗎?
這也是咱們當孫兒的難得的盡孝的機會啊。”
聽到這話,朱皇後歎了口氣,望著他們倆說道:“既然你們倆有這份孝心,那也罷,明日我跟賢妃商議一番,再去向太上皇討個主意,再跟李綱、趙鼎二位大人商議一下。
如果都覺得可行,那咱們在組織一些人手來操辦這件事。”
太子一聽就著急了,他提這個主意可不是給別人做嫁妝的,可是讓他主動提出毛遂自薦又不合適。
太子妃馬上替他出頭,對朱皇後說道:“母後,既然是我們做晚輩的一番孝心,這件事不妨就交給太子吧,由太子牽頭,也可以讓太子曆練一下。
若是這差事辦得好,以後母後還可以再把一些無關朝政的事情讓太子殿下來承辦,磨練一下他的能力,太子成年了,也該磨練磨練了。”
話說到了朱皇後心坎上去了,她這些日子非常矛盾,一方麵她當然想讓兒子盡快曆練,成長起來,能夠得到皇帝的賞識,真正擔起太子之責。
但另一方麵又怕太子作妖,反而激怒皇帝,會弄巧成拙招來禍事,尤其是皇帝不在的這段時間,她更是害怕。
因此寧可嚴格限製太子的言行和活動,也不願意讓太子犯錯,招來禍事。
但是這次給太上皇祝壽,的確跟朝政沒有關係,而且現在皇宮裏的人手裏的錢財比以前多多了,她身為後宮之首,也知道後宮裏的錢財就足夠操辦這次天寧節,根本不需要動用朝廷的銀庫,所以朝廷官員沒有反對的由頭。
再說了給太上皇慶賀天經地義,兒子不在,讓孫子來主持,自然是名正言順,如太子妃所說,也的確是一個磨練太子的好機會。
當下朱皇後便點頭答應,對太子說道:“也罷,這件事就交給你,你去置辦吧,明天我跟賢妃說一聲就是了。”
她被兒子兒媳說服了,想著這是皇家自身的事,也沒必要到處征求意見,孫兒想盡孝心,難不成還有錯嗎?又何必看別人的臉色,聽別人的意見呢?
從後宮迴來,太子非常興奮,馬上又帶著太子妃先去拜訪燕王和越王。
燕王被封為當朝太傅,越王則封為太師,他們兩個都是太上皇趙佶的親弟弟。
將這件事一說,兩位王爺當然是雙手讚成,並願意鼎力相助。
太子親自登門跟他們商量這件事,讓兩人都臉上忒有麵子,而且他們都認為太子已經成年,會逐漸成長起來,遲早是要登基為帝的。
能夠跟太子結好關係,對將來兩家的前途那也是有莫大幫助的。
越王趙偲的女兒趙寶珠更是積極,拉著太子妃的手要跟太子妃一起幫太子辦好這場天寧節的慶賀。
太子妃當然答應了,得到了越王和燕王兩位王爺的支持之後,太子更是自信心爆棚。
隨後他在太子府召見了宰執李綱和宰相趙鼎,向他們通報了這件事。
一聽這件事,李綱不由皺起了眉頭,他沉吟片刻,拱手道:“殿下,這件事恐怕還得慎重,最好能夠稟報官家,由官家裁決,擅自給太上皇慶壽,隻怕不太妥當。”
這樣的事當然不妥當,皇帝不在家,給太上皇做,那是要接受群臣朝拜,還要接見各國使臣的,那是皇帝才有的榮耀。
雖然太上皇也是皇帝,可畢竟是不管事的皇帝,何況現在正是戰爭的緊要關頭,雖然大宋疆土內基本上已經沒有戰爭,把仗都打到海外去了。
但畢竟皇帝禦駕親征,這時候最忌諱的是另外冒出一個權威來。
一山不容二虎,若是把太上皇給推上去了,會不會影響皇帝趙桓的權威?
李綱當然每件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維護皇權,維護皇帝趙桓的絕對統治,而這件事對維護官家趙桓的皇權不僅沒有裨益,還會給群臣傳達一個太上皇要出山的錯誤印象。
李綱老於事故,一下就猜到了是太子想利用這件事來造勢,樹立權威。
但是這件事又不能明著反對,因為這是朱皇後做出的決定,他身為樞密使無權改變。
想一想,他決定先用千裏加急稟報皇帝,看皇帝的意思再做定奪。
當下他便躬身答應,太子的吩咐他們一定照辦。
趙鼎見李綱都答應了,當然不會違拗。
太子很滿意,他就擔心李綱給他出幺蛾子,對李綱誇讚了幾句,然後讓李綱到時帶文武群臣穿朝服前往龍德宮。
李綱也沒多說,點頭答應了。
與此同時,太子妃奉朱皇後之命,協助太子操辦天寧節,所以太子妃挨個嬪妃前去拜會,通報這件事,並讓各嬪妃做好獻壽的準備。
朱皇後把黃小潤叫到了自己的寢宮福寧殿,把這件事告訴了她。
黃小潤微微蹙眉,因為皇帝走之前說的很清楚,大事小事兩人要商量著定,可這件事並沒有跟她商量就定下來了,隻是通報了她一聲。
但黃小潤沒有多說,點頭答應了,她也覺得這件事隻是一個慶賀,倒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事。
何況她不能跟皇後的意見明確相反,那樣以後就不好相處了。
各種操辦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在天寧節即將到來的前一天,太子和太子妃這才前去拜見老壽星太上皇。
皇帝趙桓離開之前,太上皇為了讓皇帝不對他猜忌,主動提出自我禁足,不出龍德宮,也不與外臣相見,待在龍德宮裏過自己的逍遙小日子,所以對外麵操辦他的天寧節賀壽之事一無所知。
直到這天太子來了,把這件事告訴了他,他才又驚又喜又是惶恐。
他迴想起了十多年前他還是皇帝的時候,每次過天寧節都特別開心,因為有各種祝壽的文娛活動,很是熱鬧,他是萬眾矚目的焦點。
隻是那樣的日子已經過去十多年了,現在身體越來越差,膽子也越來越小,一聽到太子要給他過天寧節,在驚喜交加之餘又有些害怕。
而你父皇生辰也從來不舉行任何慶祝,現在咱們陡然辦一次天寧節是否妥當呢?”
太子妃忙說道:“隻是一次慶賀,又不涉及到朝政要務,普通百姓家有老人的也是要過大壽的,稍稍有些錢的那都是要辦流水宴,請家族子弟、左鄰右舍共同慶賀。
參與慶賀的人越多,祝福就越多,老人就越建康長壽,這都是我們做晚輩的一點孝心。
太上皇已經很久沒有出龍德宮了,龍德宮和皇宮也很久沒那麽熱鬧了。父皇經營有道,皇室宗親都掙了大錢,掙錢不就是想讓日子過得熱熱鬧鬧,紅紅火火嗎?
這也是咱們當孫兒的難得的盡孝的機會啊。”
聽到這話,朱皇後歎了口氣,望著他們倆說道:“既然你們倆有這份孝心,那也罷,明日我跟賢妃商議一番,再去向太上皇討個主意,再跟李綱、趙鼎二位大人商議一下。
如果都覺得可行,那咱們在組織一些人手來操辦這件事。”
太子一聽就著急了,他提這個主意可不是給別人做嫁妝的,可是讓他主動提出毛遂自薦又不合適。
太子妃馬上替他出頭,對朱皇後說道:“母後,既然是我們做晚輩的一番孝心,這件事不妨就交給太子吧,由太子牽頭,也可以讓太子曆練一下。
若是這差事辦得好,以後母後還可以再把一些無關朝政的事情讓太子殿下來承辦,磨練一下他的能力,太子成年了,也該磨練磨練了。”
話說到了朱皇後心坎上去了,她這些日子非常矛盾,一方麵她當然想讓兒子盡快曆練,成長起來,能夠得到皇帝的賞識,真正擔起太子之責。
但另一方麵又怕太子作妖,反而激怒皇帝,會弄巧成拙招來禍事,尤其是皇帝不在的這段時間,她更是害怕。
因此寧可嚴格限製太子的言行和活動,也不願意讓太子犯錯,招來禍事。
但是這次給太上皇祝壽,的確跟朝政沒有關係,而且現在皇宮裏的人手裏的錢財比以前多多了,她身為後宮之首,也知道後宮裏的錢財就足夠操辦這次天寧節,根本不需要動用朝廷的銀庫,所以朝廷官員沒有反對的由頭。
再說了給太上皇慶賀天經地義,兒子不在,讓孫子來主持,自然是名正言順,如太子妃所說,也的確是一個磨練太子的好機會。
當下朱皇後便點頭答應,對太子說道:“也罷,這件事就交給你,你去置辦吧,明天我跟賢妃說一聲就是了。”
她被兒子兒媳說服了,想著這是皇家自身的事,也沒必要到處征求意見,孫兒想盡孝心,難不成還有錯嗎?又何必看別人的臉色,聽別人的意見呢?
從後宮迴來,太子非常興奮,馬上又帶著太子妃先去拜訪燕王和越王。
燕王被封為當朝太傅,越王則封為太師,他們兩個都是太上皇趙佶的親弟弟。
將這件事一說,兩位王爺當然是雙手讚成,並願意鼎力相助。
太子親自登門跟他們商量這件事,讓兩人都臉上忒有麵子,而且他們都認為太子已經成年,會逐漸成長起來,遲早是要登基為帝的。
能夠跟太子結好關係,對將來兩家的前途那也是有莫大幫助的。
越王趙偲的女兒趙寶珠更是積極,拉著太子妃的手要跟太子妃一起幫太子辦好這場天寧節的慶賀。
太子妃當然答應了,得到了越王和燕王兩位王爺的支持之後,太子更是自信心爆棚。
隨後他在太子府召見了宰執李綱和宰相趙鼎,向他們通報了這件事。
一聽這件事,李綱不由皺起了眉頭,他沉吟片刻,拱手道:“殿下,這件事恐怕還得慎重,最好能夠稟報官家,由官家裁決,擅自給太上皇慶壽,隻怕不太妥當。”
這樣的事當然不妥當,皇帝不在家,給太上皇做,那是要接受群臣朝拜,還要接見各國使臣的,那是皇帝才有的榮耀。
雖然太上皇也是皇帝,可畢竟是不管事的皇帝,何況現在正是戰爭的緊要關頭,雖然大宋疆土內基本上已經沒有戰爭,把仗都打到海外去了。
但畢竟皇帝禦駕親征,這時候最忌諱的是另外冒出一個權威來。
一山不容二虎,若是把太上皇給推上去了,會不會影響皇帝趙桓的權威?
李綱當然每件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維護皇權,維護皇帝趙桓的絕對統治,而這件事對維護官家趙桓的皇權不僅沒有裨益,還會給群臣傳達一個太上皇要出山的錯誤印象。
李綱老於事故,一下就猜到了是太子想利用這件事來造勢,樹立權威。
但是這件事又不能明著反對,因為這是朱皇後做出的決定,他身為樞密使無權改變。
想一想,他決定先用千裏加急稟報皇帝,看皇帝的意思再做定奪。
當下他便躬身答應,太子的吩咐他們一定照辦。
趙鼎見李綱都答應了,當然不會違拗。
太子很滿意,他就擔心李綱給他出幺蛾子,對李綱誇讚了幾句,然後讓李綱到時帶文武群臣穿朝服前往龍德宮。
李綱也沒多說,點頭答應了。
與此同時,太子妃奉朱皇後之命,協助太子操辦天寧節,所以太子妃挨個嬪妃前去拜會,通報這件事,並讓各嬪妃做好獻壽的準備。
朱皇後把黃小潤叫到了自己的寢宮福寧殿,把這件事告訴了她。
黃小潤微微蹙眉,因為皇帝走之前說的很清楚,大事小事兩人要商量著定,可這件事並沒有跟她商量就定下來了,隻是通報了她一聲。
但黃小潤沒有多說,點頭答應了,她也覺得這件事隻是一個慶賀,倒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事。
何況她不能跟皇後的意見明確相反,那樣以後就不好相處了。
各種操辦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在天寧節即將到來的前一天,太子和太子妃這才前去拜見老壽星太上皇。
皇帝趙桓離開之前,太上皇為了讓皇帝不對他猜忌,主動提出自我禁足,不出龍德宮,也不與外臣相見,待在龍德宮裏過自己的逍遙小日子,所以對外麵操辦他的天寧節賀壽之事一無所知。
直到這天太子來了,把這件事告訴了他,他才又驚又喜又是惶恐。
他迴想起了十多年前他還是皇帝的時候,每次過天寧節都特別開心,因為有各種祝壽的文娛活動,很是熱鬧,他是萬眾矚目的焦點。
隻是那樣的日子已經過去十多年了,現在身體越來越差,膽子也越來越小,一聽到太子要給他過天寧節,在驚喜交加之餘又有些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