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好事登門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此趙桓已經跟撒憐丁有過明確的交代,撒憐丁當然知道該怎麽迴答。
馬上說道:“我們皇帝陛下說了,給你們提供的力所能及的幫助,最高的程度是我們的軍隊可以作為雇傭軍,幫助你們抵禦外敵入侵。
但前提是別國打入了伽色尼王朝的境內,而不能是你們出征打到境外去,另外我們不能直接以大宋軍隊的名義參戰,而是以雇傭軍的形式加入你們的軍隊。
一般來說我們會作為你們軍隊的督戰隊在後方擔任後勤保障以及戰鬥的督戰任務。
這在上一次塞爾柱帝國軍隊與西遼在卡特萬大戰的時候,我們的軍隊五萬人作為督戰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迫使塞爾柱帝國拚死決戰,最終才擊垮了西遼。
當然後來我軍從兩翼佯攻更是助了一臂之力,當然必要時在你們的軍隊已經無法抵抗外敵入侵的時候,我們軍隊可以以雇傭軍的形式直接作為作戰部隊參戰。”
瓦利德激動不已,連連點頭說道:“如果能夠這樣就再好不過了,我們也不奢望大宋能夠直接出兵幫助我們擊退入侵,能夠作為雇傭軍與我們並肩作戰,哪怕是作為後勤保障以及督戰隊,那也是非常好的。”
實際上作為伽色尼王朝的宰相,瓦利德一直高度關注塞爾柱帝國與西遼之間的那場大戰。
他也知道在那場戰鬥中,五萬宋軍作為督戰隊背水一戰,逼迫塞爾柱帝國軍隊發起反擊,阻止逃兵的潰散,有效的扭轉了戰局。
雖然塞爾柱帝國蘇丹對此輕描淡寫,甚至置之不理,但在外人眼中,大宋軍隊在這場戰鬥中起到的關鍵性作用是無法迴避的。
他想假如伽色尼王朝麵臨那樣一場大戰,如果有宋軍在後麵撐腰,同時督戰,軍隊的士氣將會大增,也會避免因為部分軍隊的潰散導致全線崩潰,其實這作用是相當大的。
有了大宋在後麵撐腰,伽色尼王朝重新恢複昔日榮光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大宋雖然說了,他不能幫助伽色尼王朝對外擴張,但是隻要伽色尼王朝對外擴張占了地盤,而敵軍打迴來,那就是他們的疆域了,那時候大宋就不會置之不理,也可以幫他們抵禦外敵。
因此在具有大宋強大後盾的鼓舞之下,伽色尼從塞爾柱帝國奪迴故土也完全有希望。
由此看來,即便將印度河流域租給大宋,換來的將會是更多的利益。
他們可以在大宋的支持下重新奪迴失地,租借給大宋的印度河流域的這塊土地,可以從其他地方數倍甚至十倍的奪迴來,豈不是太劃算了。
瓦利德想得熱血澎湃,又怕夜長夢多,他立刻督促撒憐丁說道:“不如咱們先草簽一個協議,請大宋皇帝簽字,然後我拿迴去給我們蘇丹巴赫拉姆過目。
他如果同意簽字,這協議就生效了,我覺得這協議非常好,他一定會同意的,你看可好?”
撒憐丁已經參與過多次邊境條約的起草,對此可謂輕車熟路。
當下說道:“既然這樣我們可以先簽署一個框架協議,把大的原則確定下來,這些原則是不能改變的,也不允許商量的。
雙方達成了框架之後,再由雙方的官員就框架下的詳細合作展開商談,敲定細則,這就是框架協議的細化的事情,不涉及到整個框架的效力。
這樣咱們就可以盡快的在框架協議的指導下派軍進駐,並幫助伽色尼迅速武裝起來,以抵禦外敵入侵,我相信大宋軍隊隻要進入伽色尼王朝,唿羅珊軍隊就不會向伽色尼進攻的。
畢竟他是我們的盟友,這個信息也可以明白的告訴花刺子模,讓他轉而進攻塞爾柱帝國的其他地方。”
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瓦利德的讚同,他覺得這主意很好,於是兩人做了一番商議之後,共同起草一個框架協議,拿著協議去麵見皇帝陛下趙桓。
趙桓做了少許的修改,然後交給瓦利德。
瓦利德完全同意皇帝趙桓的修改,隨後正式文本雙方簽字,再提交給皇帝趙桓簽字,加蓋玉璽,然後由瓦利德帶迴伽色尼去給蘇丹巴赫拉姆簽字,雙方交換文本條約就生效了。
瓦利德拿著加蓋了皇帝趙桓玉璽和簽字的條約興衝衝的返迴了伽色尼王朝,他同樣是星夜兼程,恨不得插翅飛迴去。
迴到伽色尼將整件事說了一遍,並將框架協議條約呈送給了蘇丹巴赫拉姆。
巴赫拉姆真是喜出望外,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他以為大宋肯定生氣了,不理睬他,沒想到大宋還是很熱情的,而且給了他們這麽大一個大禮。
雖然大宋軍隊入駐伽色尼王朝,聽上去有些喪權辱國,但對於現在的伽色尼王朝來說,早已顧不得了。
有了大宋軍隊的入駐,任何國家都不敢小覷伽色尼王朝了,伽色尼王朝還因此得到大宋的十萬軍隊裝備和低息貸款,用於支付軍餉,並且由大宋幫助訓練軍隊,這是他求之不得的。
而他們所要付出的隻要把北邊的喜馬拉雅山脈西側和印度河流域交給大宋租界九十九年,而且整個租界期間百姓的過往進出都不受任何影響。
隻有伽色尼王朝的軍隊要進入租界,是必須經過大宋批準,到時候還可以自由使用租界內的自然資源,並進行各種建設,這都沒問題。
反正肉渣爛在鍋裏,九十九年之後這東西都歸伽色尼王朝。
當然他不知道大宋皇帝趙桓是不可能拖到九十九年以後還無法征服整個世界的,這個租借條約也不可能等到它期滿,就會被一統天下的大宋所改寫。
巴赫拉姆激動之下將框架條約看了又看,覺得每一條都合他的心意。
這麽好的條件他也不想再要更多的,那反而會人心不足蛇吞象,丟掉原來可以擁有的東西了,就像上一次那樣。
所以巴赫拉姆馬上簽字加蓋了印章,隨後瓦利德再次帶著文本趕迴大宋高昌烏城互換文本,條約正式生效。
大宋在這之前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了,由楊再興率領的十萬大軍從隴右都護府進入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再沿著西側河穀到達印度河流域。
在絲綢之路這條線的主要城鎮,大宋十萬軍隊分散駐紮,力保整條線的安全。
隴右都護府的西側,王彥的五萬軍隊依舊駐紮,隨時監控著西遼軍隊,與留守在烏城的十萬軍隊遙相唿應,以防不測。
馬上說道:“我們皇帝陛下說了,給你們提供的力所能及的幫助,最高的程度是我們的軍隊可以作為雇傭軍,幫助你們抵禦外敵入侵。
但前提是別國打入了伽色尼王朝的境內,而不能是你們出征打到境外去,另外我們不能直接以大宋軍隊的名義參戰,而是以雇傭軍的形式加入你們的軍隊。
一般來說我們會作為你們軍隊的督戰隊在後方擔任後勤保障以及戰鬥的督戰任務。
這在上一次塞爾柱帝國軍隊與西遼在卡特萬大戰的時候,我們的軍隊五萬人作為督戰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迫使塞爾柱帝國拚死決戰,最終才擊垮了西遼。
當然後來我軍從兩翼佯攻更是助了一臂之力,當然必要時在你們的軍隊已經無法抵抗外敵入侵的時候,我們軍隊可以以雇傭軍的形式直接作為作戰部隊參戰。”
瓦利德激動不已,連連點頭說道:“如果能夠這樣就再好不過了,我們也不奢望大宋能夠直接出兵幫助我們擊退入侵,能夠作為雇傭軍與我們並肩作戰,哪怕是作為後勤保障以及督戰隊,那也是非常好的。”
實際上作為伽色尼王朝的宰相,瓦利德一直高度關注塞爾柱帝國與西遼之間的那場大戰。
他也知道在那場戰鬥中,五萬宋軍作為督戰隊背水一戰,逼迫塞爾柱帝國軍隊發起反擊,阻止逃兵的潰散,有效的扭轉了戰局。
雖然塞爾柱帝國蘇丹對此輕描淡寫,甚至置之不理,但在外人眼中,大宋軍隊在這場戰鬥中起到的關鍵性作用是無法迴避的。
他想假如伽色尼王朝麵臨那樣一場大戰,如果有宋軍在後麵撐腰,同時督戰,軍隊的士氣將會大增,也會避免因為部分軍隊的潰散導致全線崩潰,其實這作用是相當大的。
有了大宋在後麵撐腰,伽色尼王朝重新恢複昔日榮光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大宋雖然說了,他不能幫助伽色尼王朝對外擴張,但是隻要伽色尼王朝對外擴張占了地盤,而敵軍打迴來,那就是他們的疆域了,那時候大宋就不會置之不理,也可以幫他們抵禦外敵。
因此在具有大宋強大後盾的鼓舞之下,伽色尼從塞爾柱帝國奪迴故土也完全有希望。
由此看來,即便將印度河流域租給大宋,換來的將會是更多的利益。
他們可以在大宋的支持下重新奪迴失地,租借給大宋的印度河流域的這塊土地,可以從其他地方數倍甚至十倍的奪迴來,豈不是太劃算了。
瓦利德想得熱血澎湃,又怕夜長夢多,他立刻督促撒憐丁說道:“不如咱們先草簽一個協議,請大宋皇帝簽字,然後我拿迴去給我們蘇丹巴赫拉姆過目。
他如果同意簽字,這協議就生效了,我覺得這協議非常好,他一定會同意的,你看可好?”
撒憐丁已經參與過多次邊境條約的起草,對此可謂輕車熟路。
當下說道:“既然這樣我們可以先簽署一個框架協議,把大的原則確定下來,這些原則是不能改變的,也不允許商量的。
雙方達成了框架之後,再由雙方的官員就框架下的詳細合作展開商談,敲定細則,這就是框架協議的細化的事情,不涉及到整個框架的效力。
這樣咱們就可以盡快的在框架協議的指導下派軍進駐,並幫助伽色尼迅速武裝起來,以抵禦外敵入侵,我相信大宋軍隊隻要進入伽色尼王朝,唿羅珊軍隊就不會向伽色尼進攻的。
畢竟他是我們的盟友,這個信息也可以明白的告訴花刺子模,讓他轉而進攻塞爾柱帝國的其他地方。”
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瓦利德的讚同,他覺得這主意很好,於是兩人做了一番商議之後,共同起草一個框架協議,拿著協議去麵見皇帝陛下趙桓。
趙桓做了少許的修改,然後交給瓦利德。
瓦利德完全同意皇帝趙桓的修改,隨後正式文本雙方簽字,再提交給皇帝趙桓簽字,加蓋玉璽,然後由瓦利德帶迴伽色尼去給蘇丹巴赫拉姆簽字,雙方交換文本條約就生效了。
瓦利德拿著加蓋了皇帝趙桓玉璽和簽字的條約興衝衝的返迴了伽色尼王朝,他同樣是星夜兼程,恨不得插翅飛迴去。
迴到伽色尼將整件事說了一遍,並將框架協議條約呈送給了蘇丹巴赫拉姆。
巴赫拉姆真是喜出望外,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他以為大宋肯定生氣了,不理睬他,沒想到大宋還是很熱情的,而且給了他們這麽大一個大禮。
雖然大宋軍隊入駐伽色尼王朝,聽上去有些喪權辱國,但對於現在的伽色尼王朝來說,早已顧不得了。
有了大宋軍隊的入駐,任何國家都不敢小覷伽色尼王朝了,伽色尼王朝還因此得到大宋的十萬軍隊裝備和低息貸款,用於支付軍餉,並且由大宋幫助訓練軍隊,這是他求之不得的。
而他們所要付出的隻要把北邊的喜馬拉雅山脈西側和印度河流域交給大宋租界九十九年,而且整個租界期間百姓的過往進出都不受任何影響。
隻有伽色尼王朝的軍隊要進入租界,是必須經過大宋批準,到時候還可以自由使用租界內的自然資源,並進行各種建設,這都沒問題。
反正肉渣爛在鍋裏,九十九年之後這東西都歸伽色尼王朝。
當然他不知道大宋皇帝趙桓是不可能拖到九十九年以後還無法征服整個世界的,這個租借條約也不可能等到它期滿,就會被一統天下的大宋所改寫。
巴赫拉姆激動之下將框架條約看了又看,覺得每一條都合他的心意。
這麽好的條件他也不想再要更多的,那反而會人心不足蛇吞象,丟掉原來可以擁有的東西了,就像上一次那樣。
所以巴赫拉姆馬上簽字加蓋了印章,隨後瓦利德再次帶著文本趕迴大宋高昌烏城互換文本,條約正式生效。
大宋在這之前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了,由楊再興率領的十萬大軍從隴右都護府進入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再沿著西側河穀到達印度河流域。
在絲綢之路這條線的主要城鎮,大宋十萬軍隊分散駐紮,力保整條線的安全。
隴右都護府的西側,王彥的五萬軍隊依舊駐紮,隨時監控著西遼軍隊,與留守在烏城的十萬軍隊遙相唿應,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