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酋長聯手出兵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嶽飛說的往西大片疆土,但那是沙漠,所以紐迪很是有些生氣,他以為嶽飛故意在欺負他,說道:“尊敬的將軍閣下,我是懷著非常認真的態度來與你談判的,你為何要故意戲耍於我?”
嶽飛有些納悶,因為他沒有相關的地理知識,皇帝畫的地圖卻沒有標明沙漠到底有多寬,他也不清楚那些沙漠哪些地方能適合住人。
在他看來從皇帝畫的地圖上,馬庫利亞往西大片的疆土甚至比大宋還要寬還要遼闊,是沒有什麽國度的。
趙桓也沒有跟他們講解除了他們要去執行任務的地方之外的地理知識,他並不知道這些地方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所以他本心並不是故意這麽說的。
眼見對方氣急敗壞的樣子,意識到可能自己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於是說道:“如果往西不行可以往南呀,南邊同樣不是有大片的領土嗎?”
馬庫利亞王國南邊有一個阿勒瓦王國,再往南是非洲熱帶茂密的原始森林,那地方同樣是人煙罕至的,因為叢林太過茂密,而且是布滿了各種危險,沒有人願意進去,所以那一片雖然遼闊,卻基本上沒有人類定居點,更不要說國家了。
嶽飛眼見對方臉色依舊很難看,估計自己提的主意不太好。
於是嶽飛說道:“你們願意去哪個地方你們自己定,但這塊地方我們要了,當然如果你們願意臣服於我們,我們可以讓你們當官,管理當地的百姓,我們會給你們薪酬。
但你們必須絕對服從我們的意思,而且你們不能再擁有軍隊。”
嶽飛也發現這個土地上的人跟東方人完全不一樣,所以為了在這塊土地上站穩腳跟,他倒也願意使用當地人來統治當地人,這樣能夠更穩妥,更快的在這塊土地上紮根。
紐迪卻搖了搖頭說道:“你們為什麽不去占領法蒂瑪王朝?他們有肥沃的尼羅河三角洲,難道那不是更好的地方嗎?
你們不會打不過他們吧?才來欺負我們弱小的馬庫利亞王國,這可不是英雄的作為。”
嶽飛有些好笑,這紐迪顯然不是傻子,他居然也會激將法,想禍水東引。
對於法蒂瑪王朝,大宋當然會與他一戰,但不是現在,法蒂瑪王朝要遠比馬庫利亞王朝強大的多,如果不準備充分是不能對他動兵的,這是皇帝趙桓製定的作戰計劃明確的一點。
不過下一步該怎麽打,嶽飛當然不會告訴這位國王的女婿的。
他假裝氣惱,一拍巴掌指著紐迪說道:“好主意,既然法蒂瑪王朝這麽容易打,我建議你的國王可以帶著你們的軍隊去跟他們打一仗。
我們會在後麵給你們搖旗呐喊,為你們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你們一旦打下了法蒂瑪王朝,咱們就可以繼續做鄰居了,好主意,趕快動兵吧。”
紐迪被嶽飛帶著促狹的話語徹底激怒了。
他一下站了起來,撐著桌子對著嶽飛說道:“東方人,不要挑戰我的耐心,我們馬庫利亞不是你們能占領的,如果你們不聽我好言相勸,你們一定會後悔。”
嶽飛也站了起來,同樣手撐著桌子,盯著對方說道:“我等著瞧,看看你如何能夠讓我後悔?”
紐迪氣唿唿的帶著人離開了,把他們的禮物也帶走了。
既然這些東方人不願意聽從他們的建議,這些禮物也就沒必要留給他們了。
他們國王在法蒂瑪王朝南部尼羅河河穀綠洲避難,對此,法蒂瑪王朝采取了默許的態度。
因為馬庫利亞爆發了可怕的瘟疫和嚴重的饑荒,所以國王都離開了他們的國土,躲避到了法蒂瑪王朝南部的一塊綠洲上。
雖然雙方是死對頭,但隻要不是戰爭狀態,雙方還是和平相處的,有很多的貿易往來,馬庫利亞的很多生活用品,包括大部分糧食,都是從法蒂瑪王朝購買的。
當然用來支付的貨款的除了金幣之外,主要是戰爭中繳獲的奴隸,在非洲大陸上使用奴隸來作為貨幣購買東西是很常見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王喬治得以在法蒂瑪王朝南部尼羅河上遊這塊綠洲找到了一個避難所。
女婿迴來之後,國王喬治很高興在自己的帳篷接見了女婿。
女婿把嶽飛的態度添油加醋的向國王訴說了一遍。
國王喬治氣的破口大罵,狠狠的敲著桌子,用最惡毒的話詛咒著這幫東方人。
等他罵了一通之後他把王朝的另外一位大主教穆斯叫來商議。
穆斯大主教已經聽說了這件事了,他表情凝重,對國王喬治說道:“陛下,向法蒂瑪王朝借兵吧,然後奪迴我們的國家。”
雖然他們手裏還有一萬多軍隊,但這支軍隊肯定不是那些宋軍的對手,隻有從強大的法蒂瑪王朝借兵。
當然作為大主教他清楚這樣做的後果,法蒂瑪王朝不是那麽樂於助人的,他一定會從馬庫利亞王國獲得非常大的好處才會答應,對此國王喬治也是有清楚的認識的。
不到萬不得已,他不願意向法蒂瑪王朝求助借兵,那會引狼入室,可是不靠法蒂瑪王朝的話,又能如何?
女婿紐迪想了一招,他說道:“先不要借兵,我們先聯絡其他部落,大家聯合起來,把這些東方人趕走,這才是我們最好的辦法。”
大主教說:“想說服這些酋長一同出兵,花費的代價恐怕不比跟法蒂瑪王國借兵更容易。”
紐迪說道:“的確是這個道理,可是我們沒有別的選擇了,要麽向法蒂瑪王朝借兵,要麽拿出足夠多的利益給這些酋長,讓他們跟我們一起出兵。
與其把便宜給法蒂瑪王朝,不如給這些酋長,畢竟他們還是我們王國的人,肉爛在鍋裏才好。”
國王喬治點頭讚同。
主教原本還堅持向法蒂瑪王朝借兵,不過見國王同意女婿的意見,他就改變了主意。
因為跟酋長商議的話,他或許也可以從中分到一杯羹,他馬上改變了態度,也讚同勸說所有酋長一起出兵。
國王眼見大主教也讚同了他的意見,很高興,因為大主教如果跟他意見不一,這件事會更加難辦,現在意見統一了,那就好了。
他當然也知道大主教可不是白白的支持他的,一定會從他這換取到足夠多的利益作為交換,於是雙方進行了討價還價,最終達成了協議。
嶽飛有些納悶,因為他沒有相關的地理知識,皇帝畫的地圖卻沒有標明沙漠到底有多寬,他也不清楚那些沙漠哪些地方能適合住人。
在他看來從皇帝畫的地圖上,馬庫利亞往西大片的疆土甚至比大宋還要寬還要遼闊,是沒有什麽國度的。
趙桓也沒有跟他們講解除了他們要去執行任務的地方之外的地理知識,他並不知道這些地方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所以他本心並不是故意這麽說的。
眼見對方氣急敗壞的樣子,意識到可能自己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於是說道:“如果往西不行可以往南呀,南邊同樣不是有大片的領土嗎?”
馬庫利亞王國南邊有一個阿勒瓦王國,再往南是非洲熱帶茂密的原始森林,那地方同樣是人煙罕至的,因為叢林太過茂密,而且是布滿了各種危險,沒有人願意進去,所以那一片雖然遼闊,卻基本上沒有人類定居點,更不要說國家了。
嶽飛眼見對方臉色依舊很難看,估計自己提的主意不太好。
於是嶽飛說道:“你們願意去哪個地方你們自己定,但這塊地方我們要了,當然如果你們願意臣服於我們,我們可以讓你們當官,管理當地的百姓,我們會給你們薪酬。
但你們必須絕對服從我們的意思,而且你們不能再擁有軍隊。”
嶽飛也發現這個土地上的人跟東方人完全不一樣,所以為了在這塊土地上站穩腳跟,他倒也願意使用當地人來統治當地人,這樣能夠更穩妥,更快的在這塊土地上紮根。
紐迪卻搖了搖頭說道:“你們為什麽不去占領法蒂瑪王朝?他們有肥沃的尼羅河三角洲,難道那不是更好的地方嗎?
你們不會打不過他們吧?才來欺負我們弱小的馬庫利亞王國,這可不是英雄的作為。”
嶽飛有些好笑,這紐迪顯然不是傻子,他居然也會激將法,想禍水東引。
對於法蒂瑪王朝,大宋當然會與他一戰,但不是現在,法蒂瑪王朝要遠比馬庫利亞王朝強大的多,如果不準備充分是不能對他動兵的,這是皇帝趙桓製定的作戰計劃明確的一點。
不過下一步該怎麽打,嶽飛當然不會告訴這位國王的女婿的。
他假裝氣惱,一拍巴掌指著紐迪說道:“好主意,既然法蒂瑪王朝這麽容易打,我建議你的國王可以帶著你們的軍隊去跟他們打一仗。
我們會在後麵給你們搖旗呐喊,為你們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你們一旦打下了法蒂瑪王朝,咱們就可以繼續做鄰居了,好主意,趕快動兵吧。”
紐迪被嶽飛帶著促狹的話語徹底激怒了。
他一下站了起來,撐著桌子對著嶽飛說道:“東方人,不要挑戰我的耐心,我們馬庫利亞不是你們能占領的,如果你們不聽我好言相勸,你們一定會後悔。”
嶽飛也站了起來,同樣手撐著桌子,盯著對方說道:“我等著瞧,看看你如何能夠讓我後悔?”
紐迪氣唿唿的帶著人離開了,把他們的禮物也帶走了。
既然這些東方人不願意聽從他們的建議,這些禮物也就沒必要留給他們了。
他們國王在法蒂瑪王朝南部尼羅河河穀綠洲避難,對此,法蒂瑪王朝采取了默許的態度。
因為馬庫利亞爆發了可怕的瘟疫和嚴重的饑荒,所以國王都離開了他們的國土,躲避到了法蒂瑪王朝南部的一塊綠洲上。
雖然雙方是死對頭,但隻要不是戰爭狀態,雙方還是和平相處的,有很多的貿易往來,馬庫利亞的很多生活用品,包括大部分糧食,都是從法蒂瑪王朝購買的。
當然用來支付的貨款的除了金幣之外,主要是戰爭中繳獲的奴隸,在非洲大陸上使用奴隸來作為貨幣購買東西是很常見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王喬治得以在法蒂瑪王朝南部尼羅河上遊這塊綠洲找到了一個避難所。
女婿迴來之後,國王喬治很高興在自己的帳篷接見了女婿。
女婿把嶽飛的態度添油加醋的向國王訴說了一遍。
國王喬治氣的破口大罵,狠狠的敲著桌子,用最惡毒的話詛咒著這幫東方人。
等他罵了一通之後他把王朝的另外一位大主教穆斯叫來商議。
穆斯大主教已經聽說了這件事了,他表情凝重,對國王喬治說道:“陛下,向法蒂瑪王朝借兵吧,然後奪迴我們的國家。”
雖然他們手裏還有一萬多軍隊,但這支軍隊肯定不是那些宋軍的對手,隻有從強大的法蒂瑪王朝借兵。
當然作為大主教他清楚這樣做的後果,法蒂瑪王朝不是那麽樂於助人的,他一定會從馬庫利亞王國獲得非常大的好處才會答應,對此國王喬治也是有清楚的認識的。
不到萬不得已,他不願意向法蒂瑪王朝求助借兵,那會引狼入室,可是不靠法蒂瑪王朝的話,又能如何?
女婿紐迪想了一招,他說道:“先不要借兵,我們先聯絡其他部落,大家聯合起來,把這些東方人趕走,這才是我們最好的辦法。”
大主教說:“想說服這些酋長一同出兵,花費的代價恐怕不比跟法蒂瑪王國借兵更容易。”
紐迪說道:“的確是這個道理,可是我們沒有別的選擇了,要麽向法蒂瑪王朝借兵,要麽拿出足夠多的利益給這些酋長,讓他們跟我們一起出兵。
與其把便宜給法蒂瑪王朝,不如給這些酋長,畢竟他們還是我們王國的人,肉爛在鍋裏才好。”
國王喬治點頭讚同。
主教原本還堅持向法蒂瑪王朝借兵,不過見國王同意女婿的意見,他就改變了主意。
因為跟酋長商議的話,他或許也可以從中分到一杯羹,他馬上改變了態度,也讚同勸說所有酋長一起出兵。
國王眼見大主教也讚同了他的意見,很高興,因為大主教如果跟他意見不一,這件事會更加難辦,現在意見統一了,那就好了。
他當然也知道大主教可不是白白的支持他的,一定會從他這換取到足夠多的利益作為交換,於是雙方進行了討價還價,最終達成了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