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所謂的股份製改造之類的,帕泰卡婭是半句都沒聽懂,也不知道啥意思,更不明白什麽董事會、股東會。


    但是她聽懂了,皇帝要將皇家繡坊交給後宮來管,那就熱鬧了,就好玩了。


    隻要有事幹就不會覺得日子無聊,而且還是很新鮮的一件事,幹好了還有大把的錢,比俸祿都高,這又更讓她心熱。


    不管是公主還是嬪妃,都在乎錢,越多越好。


    所以這件事既滿足了她打發寂寞的願望,又能掙錢,何樂而不為呢?


    趙恆見美人終於高興了,便給邵成章遞了一個眼神,不一會兒內侍宮女紛紛端來珍饈美味,二人一邊吃飯一邊說話,倒也是十分融洽。


    次日。


    皇帝下旨把將皇家繡坊股份製改造成皇家繡坊有限責任公司,並整體搬遷到皇城挨著宮城的一個院子,整個皇家繡坊要交給後宮來管理。並進行股份製改造,由後宮嬪妃出錢認股,組成股東會,成立董事會,設立監事,聘任經理、部門總監等等。


    消息很快傳開了,越傳越邪乎,傳的過程中不免走調,因為這些詞都太現代了,雖然大宋在這些年已經開始了作坊變公司的事情。


    各種公司已經如雨後春筍般的在大宋各地冒了出來,取代了之前的各種小作坊,實行標準的公司化經營,有利於利用法律進行規範調整,也有利於發生糾紛之後進行處理。


    但身居皇宮內院的嬪妃們,對於公司還是十分陌生的,公司中涉及到的各種詞匯也完全是一竅不通,當然就以訛傳訛,說到最後誰也不知道這公司是到底怎麽迴事了。


    於是趙桓專門抽了半天時間,來給後宮嬪妃和公主們進行了一個公司法基本知識講座。


    講座在文德殿舉行,清一色的全是女子。


    因為進入皇家繡坊工作的人,皇帝要求隻能是女子,跟他的女人在一起,隻能是女人,不然風言風語都會讓他受不了。


    望著一大群女人,一個個仰著頭興奮的望著他,趙桓覺得很有意思,也看得出來,皇宮裏的女人都渴望有事幹,都不想虛度青春,看來自己這個嚐試還是有益的。


    趙桓介紹了公司的構成,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經理各自的職責,公司章程的製定,公司的成立、運營以及清算、解散的過程等等公司法基礎的知識。


    他用了一塊大黑板在黑板上板書畫圖,這樣有利於比較形象的理解。


    很多人都很用心的做筆記,隻是其中很多詞匯還是對她們來說太過前衛,根本沒聽過,一時半會兒也不容易聽懂,但大致已經有了一個概念。


    趙桓在舉行完這次公司法專題講座之後,又自己親自編寫了一本小冊子,對公司章程的內容以及相關的製度進行了簡明扼要的敘述,然後發放給了皇宮的這幫女人們。


    用了差不多十天時間進行公司法宣傳,這十天裏文思院也將皇家繡坊搬遷到了皇宮,緊挨著皇宮的一處院落。


    這院落開了通往皇宮內院的門,以便於皇宮內院的嬪妃也就是公司董事、股東進入皇家繡坊進行日常管理。


    當然內外門都有內侍和殿前司分別派人把守,不至於因為繡坊的成立,而使得皇宮內院安全出現隱患。


    十天之後。


    皇家繡坊已經搬遷完畢,而前期的宣傳也基本到位,讓後宮嬪妃都知道了公司運作是怎麽迴事。


    有了初步的概念,於是便開始成立股東會了。


    股東會成立之前要先進行認股,趙桓將皇家繡坊設立了若幹股,由所有皇室宗親進行認股。


    整個皇家繡坊,趙桓讓人審定之後確認市值是一百萬兩,也就是大約價值十個億人民幣,由嬪妃們自願購買持股,實行封閉有限責任製,不對外募集。


    認繳股份的人隻能是居住在後宮的嬪妃,包括皇帝趙桓自己得和太上皇的。


    皇宮裏這些女人俸祿不算少了,宋朝的俸祿是曆朝曆代最為豐厚的,對後宮嬪妃也同樣如此,即便如此,很多嬪妃也拿不出太多的錢來認股。


    畢竟她們俸祿雖然高,各種消費也非常大,錢來得容易花得也痛快,等真到要認股的時候,才發現很多人囊中羞澀,拿不出巨額的錢財來購買股份了。


    所以很多嬪妃也就隻能買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的股份,能超過百分之五的寥寥無幾。


    認購份額最多的是黃小潤,因為她的哥哥是神州金行的老總。


    神州金行是民營企業,金行效益豐厚,因此她的年終分紅也非常可觀,她的弟弟經營酒樓,那也是日進鬥金的存在,相比其他嬪妃反倒是手中流動資金最多的。


    她本可以購買更多的份額的,因為考慮到還要給其他人留份額,所以她隻持股了百分之二十二。


    然後是太子妃黃勝蕊,持股達到了百分之十八。


    為了能夠在公司中有一席之地,並且有絕對的話語權,太子妃也是豁出去了。


    她的父親也不過是個區區知州,謹小慎微,為官清廉,家裏就不會有太多的錢財。


    但是架不住太子有錢,所以太子妃跟太子一番商議之後,太子便拿出了他所有的積蓄交給太子妃去投資。


    可惜太子之前也是個大手大腳的紈絝,就算把積蓄掏空了,也隻夠持股百分之十八的,無力再往上加了。


    他本來想去找母親朱皇後,請朱皇後讚助一些錢。


    可是朱皇後卻不願意插手這件事,在持股這件事上,她自己都隻買了百分之二,表示一下心意,並不想多持股,也不想進入董事會。


    當然在太子妃想拿第一控製繡坊的這件事上,她非常謹慎,思前想後,覺得還是不能讓太子妃太過張揚,她生怕這件事會給她的兒子太子帶來不可預知的後果,還是低調謹慎些好。


    於是她沒有同意把錢借給太子去認股,這樣一來,太子妃隻能屈居第二,持股百分之十八。


    接著是崔雪姬,持股百分之十五。


    崔雪姬自己也是拿不出錢的,她在高麗的時候就被邊緣化了,除了幹巴巴的俸祿,沒有其他外快,娘家也幫不上忙,所以改嫁大宋皇帝時,帶到大宋來的錢財也沒多少。


    可是她後麵有一個金主,那就是皇帝趙桓。


    趙桓對崔雪姬既是感激又是寵溺,因為崔雪姬救了他最寵愛的兒子山河,衝這份救命之情,他就得好好報答。


    所以賞賜給崔雪姬一大筆金銀,讓她認股,因而持股達到百分之十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軼並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