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嶽飛來了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軍要投降早就投降了,他也不指望宋軍就這麽投降,反正這一仗主要目的已經達到了,就是要拖高麗下水。
當即一聲號令,高麗軍再次發動了進攻。
而這一次阿魯補已經防著昨天晚上突然出現的那支宋軍的側翼襲擾,特意派出了探馬四處探查,尋找那支軍隊的下落。
但並沒有下落,那支軍隊就好像神兵一般,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了。
戰鬥雖然驚險,但宋軍始終牢牢的守著龜州,讓高麗軍始終無法攻克。
與此同時在高麗都城開京府。
王楷被完顏稟再次扇了兩個耳光之後,接到了完顏稟的命令,強打精神,帶著一波隨從乘船來到江華島,要求與大宋使臣談判。
這是阿魯補下的命令,讓他親自去談判,不許委派別人。
阿魯補用意很簡單,他希望大宋人將王楷扣為人質,這樣一來與高麗之間便結下死仇了,那時才會更加牢牢的綁定高麗。
在金國眼中,王楷並不是不可替代的,即便他被大宋扣為人質,金國正好可以借機再扶植一個傀儡皇帝。
王楷被完顏稟毆打,心裏極其惱怒,不過他的怒火卻依舊是發在大宋的頭上,他咒罵著大宋,高麗的一切災難都是大宋造成的,大宋應該對這一切承擔責任。
所以他來到江華島求見的時候,心裏滿懷怒意。
不過他也知道,江華島是宋軍的地盤,他在這叫囂很可能會被宋軍扣留,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還是老老實實過了這關再說。
大宋使臣依舊是洛媧,得知高麗皇帝來談判,當即便在會客廳接見了他。
“高麗不顧雙方簽訂的協議,傾兵二十萬攻打我駐軍海港龜州,國王殿下這次來給我們一個交代嗎?”
王楷賠了個笑臉,說道:“這件事其實是高麗情非得已,明明知道我高麗正遭遇最大的饑荒卻沒有給予糧食救濟,甚至還屠殺去大宋兵營城堡乞討求助的饑民們。
是我高麗忍無可忍,被迫還擊,假如大宋能夠投降,退出侵占的高麗領土,並給高麗以足夠的賠償,我們可以放你們走,不會趕盡殺絕。
但如果大宋執迷不悟,那我們就隻有血戰到底,與大宋不死不休了。”
洛媧給氣笑了,道:“對於高麗的無恥和顛倒黑白的伎倆,我大宋是自愧不如的,來之前我就聽說高麗人臉皮厚,黑的能說成白的,今天見了果然如此,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一次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們,你們惹下大禍了,既然你們已經傾國之力來攻打大宋駐軍,那麽大宋與高麗之間的戰爭在那一刻就已經全麵展開。
你好好看一看你的鄰國大和,當初挑戰高大宋的底線,結果如何?現在已經完全並入我大宋的版圖,高麗就是下一個大和,等著瞧吧,甚至比大和還要慘。”
王楷打了一個哆嗦,眼中閃過一抹驚恐,不過轉瞬即逝。
不過他不敢翻臉,來之前他就已經告誡自己要好好說話,隻要能平安退走就是勝利,至於迴去之後該怎樣就怎樣,不能把眼前虧吃了。
“貴使這話嚴重,我們可沒打算跟大宋全麵為敵,隻要大宋承認錯誤,退兵並賠償,我高麗也願意繼續臣服於大宋。”
“晚了,現在你們就等著承受大宋的怒火吧。”
王楷眼見洛媧如此強勢,他也很惱怒,可是卻不敢發火,但話裏已經帶著一些陰冷,說道:“貴使別忘了,我高麗可不是孤軍奮戰,我高麗背後站著的可是金國。
我高麗現在背靠著金國,你們欺負高麗就是欺負金國,金國是不會善罷幹休的,一定會幫助高麗取得反擊大宋這場戰爭的勝利。
現在你們要撤兵,將士們還能平安迴家,等到我高麗把你們團團包圍,刀架在脖子上,那時候你們想投降可就晚了。”
剛說到這,忽然門被推開了,一員大將帶了幾個隨從邁步走了進來:“誰要投降啊?是你嗎?高麗國王。”
王楷大吃了一驚,定睛一看卻不認識,有些驚慌的問道:“你是誰?”
一旁的洛媧確認出來了,驚喜交加,急聲道:“嶽大帥,你怎麽來了?”
同時她又驕傲的對王楷說道:“這位是我大宋京湖戰區統帥嶽飛嶽鵬舉。”
王楷沒見過嶽飛,但是卻聽過他的名頭,對大和的作戰就是由嶽飛全權指揮的,那仗打得漂亮,將整個大和五十萬大軍徹底擊潰。
現在他怎麽會出現在高麗?難道有什麽是他不知道的嗎?
嶽飛隨後的話便解開了這個謎團。
嶽飛說道:“你來的正好,我就省心,不用專門派人去告知你了,我大宋軍隊已經在仁川登陸。”
……
時間迴到兩個月前。
大宋京城。
趙桓坐在禦書房案頭,擺著一份絕密情報,潛伏到金國皇帝身邊擔任知製誥的宇文虛中又一次發來了密報。
吳乞買將實行合縱連橫,派出王儲完顏稟讓高麗動用舉國之力進攻大宋駐軍,挑起全麵戰爭。
趙桓嘴角不禁露出冷笑
他之前還不打算對高麗動手,現在看來這戰鬥沒辦法拖延下去了,還真是樹欲動而風不止,既然如此,那就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趙桓立即召集了禦前軍事會議。
五大戰區統帥,樞密院正副使,正副宰相全都參加了會議。
這種規模的會意味著皇帝趙桓要有大動作,所以每一位主帥心裏都很興奮。
身為統帥,又緊張又興奮的事莫過於陣前了。
趙桓說道:“朕決定對高麗動兵,諸位談談這一戰如何打?”
現在皇帝終於要動手了,人人興奮,並開始整理思緒說了起來。
當然提出的作戰方案有好幾種,趙桓微笑聽。
他其實今天召集禦前軍事會議,最主要是一次通氣,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有這麽件事,而且要全力以赴打好這一仗。
他並不打算真正向這些人征求意見,他有他的思路,經過大和一戰,他已經開始積累經驗和勇氣,那仗也是曆史上所沒有的,但還是取勝了,而且是完勝。
當即一聲號令,高麗軍再次發動了進攻。
而這一次阿魯補已經防著昨天晚上突然出現的那支宋軍的側翼襲擾,特意派出了探馬四處探查,尋找那支軍隊的下落。
但並沒有下落,那支軍隊就好像神兵一般,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了。
戰鬥雖然驚險,但宋軍始終牢牢的守著龜州,讓高麗軍始終無法攻克。
與此同時在高麗都城開京府。
王楷被完顏稟再次扇了兩個耳光之後,接到了完顏稟的命令,強打精神,帶著一波隨從乘船來到江華島,要求與大宋使臣談判。
這是阿魯補下的命令,讓他親自去談判,不許委派別人。
阿魯補用意很簡單,他希望大宋人將王楷扣為人質,這樣一來與高麗之間便結下死仇了,那時才會更加牢牢的綁定高麗。
在金國眼中,王楷並不是不可替代的,即便他被大宋扣為人質,金國正好可以借機再扶植一個傀儡皇帝。
王楷被完顏稟毆打,心裏極其惱怒,不過他的怒火卻依舊是發在大宋的頭上,他咒罵著大宋,高麗的一切災難都是大宋造成的,大宋應該對這一切承擔責任。
所以他來到江華島求見的時候,心裏滿懷怒意。
不過他也知道,江華島是宋軍的地盤,他在這叫囂很可能會被宋軍扣留,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還是老老實實過了這關再說。
大宋使臣依舊是洛媧,得知高麗皇帝來談判,當即便在會客廳接見了他。
“高麗不顧雙方簽訂的協議,傾兵二十萬攻打我駐軍海港龜州,國王殿下這次來給我們一個交代嗎?”
王楷賠了個笑臉,說道:“這件事其實是高麗情非得已,明明知道我高麗正遭遇最大的饑荒卻沒有給予糧食救濟,甚至還屠殺去大宋兵營城堡乞討求助的饑民們。
是我高麗忍無可忍,被迫還擊,假如大宋能夠投降,退出侵占的高麗領土,並給高麗以足夠的賠償,我們可以放你們走,不會趕盡殺絕。
但如果大宋執迷不悟,那我們就隻有血戰到底,與大宋不死不休了。”
洛媧給氣笑了,道:“對於高麗的無恥和顛倒黑白的伎倆,我大宋是自愧不如的,來之前我就聽說高麗人臉皮厚,黑的能說成白的,今天見了果然如此,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一次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們,你們惹下大禍了,既然你們已經傾國之力來攻打大宋駐軍,那麽大宋與高麗之間的戰爭在那一刻就已經全麵展開。
你好好看一看你的鄰國大和,當初挑戰高大宋的底線,結果如何?現在已經完全並入我大宋的版圖,高麗就是下一個大和,等著瞧吧,甚至比大和還要慘。”
王楷打了一個哆嗦,眼中閃過一抹驚恐,不過轉瞬即逝。
不過他不敢翻臉,來之前他就已經告誡自己要好好說話,隻要能平安退走就是勝利,至於迴去之後該怎樣就怎樣,不能把眼前虧吃了。
“貴使這話嚴重,我們可沒打算跟大宋全麵為敵,隻要大宋承認錯誤,退兵並賠償,我高麗也願意繼續臣服於大宋。”
“晚了,現在你們就等著承受大宋的怒火吧。”
王楷眼見洛媧如此強勢,他也很惱怒,可是卻不敢發火,但話裏已經帶著一些陰冷,說道:“貴使別忘了,我高麗可不是孤軍奮戰,我高麗背後站著的可是金國。
我高麗現在背靠著金國,你們欺負高麗就是欺負金國,金國是不會善罷幹休的,一定會幫助高麗取得反擊大宋這場戰爭的勝利。
現在你們要撤兵,將士們還能平安迴家,等到我高麗把你們團團包圍,刀架在脖子上,那時候你們想投降可就晚了。”
剛說到這,忽然門被推開了,一員大將帶了幾個隨從邁步走了進來:“誰要投降啊?是你嗎?高麗國王。”
王楷大吃了一驚,定睛一看卻不認識,有些驚慌的問道:“你是誰?”
一旁的洛媧確認出來了,驚喜交加,急聲道:“嶽大帥,你怎麽來了?”
同時她又驕傲的對王楷說道:“這位是我大宋京湖戰區統帥嶽飛嶽鵬舉。”
王楷沒見過嶽飛,但是卻聽過他的名頭,對大和的作戰就是由嶽飛全權指揮的,那仗打得漂亮,將整個大和五十萬大軍徹底擊潰。
現在他怎麽會出現在高麗?難道有什麽是他不知道的嗎?
嶽飛隨後的話便解開了這個謎團。
嶽飛說道:“你來的正好,我就省心,不用專門派人去告知你了,我大宋軍隊已經在仁川登陸。”
……
時間迴到兩個月前。
大宋京城。
趙桓坐在禦書房案頭,擺著一份絕密情報,潛伏到金國皇帝身邊擔任知製誥的宇文虛中又一次發來了密報。
吳乞買將實行合縱連橫,派出王儲完顏稟讓高麗動用舉國之力進攻大宋駐軍,挑起全麵戰爭。
趙桓嘴角不禁露出冷笑
他之前還不打算對高麗動手,現在看來這戰鬥沒辦法拖延下去了,還真是樹欲動而風不止,既然如此,那就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趙桓立即召集了禦前軍事會議。
五大戰區統帥,樞密院正副使,正副宰相全都參加了會議。
這種規模的會意味著皇帝趙桓要有大動作,所以每一位主帥心裏都很興奮。
身為統帥,又緊張又興奮的事莫過於陣前了。
趙桓說道:“朕決定對高麗動兵,諸位談談這一戰如何打?”
現在皇帝終於要動手了,人人興奮,並開始整理思緒說了起來。
當然提出的作戰方案有好幾種,趙桓微笑聽。
他其實今天召集禦前軍事會議,最主要是一次通氣,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有這麽件事,而且要全力以赴打好這一仗。
他並不打算真正向這些人征求意見,他有他的思路,經過大和一戰,他已經開始積累經驗和勇氣,那仗也是曆史上所沒有的,但還是取勝了,而且是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