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大越國求和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陽煥迴到皇宮,狠狠一耳光抽在自己寵溺的妃子感聖夫人的臉上,直接把感聖夫人打得摔在了地上。
李陽煥又衝上去狠狠踢了幾腳,罵道:
“都是你這狗東西出的主意,太尉都提醒朕了,讓朕對大宋出兵可以,但不要濫殺無辜。
現在好了,大宋來報複咱們了,你看看外麵的人頭,殺了咱們多少人,咱們殺了他五千,外麵那些人頭,至少有上萬了,都是你出的主意。”
說著又是狠狠幾腳踹在感聖夫人身上。
感聖夫人嗚嗚的哭著,卻不敢還嘴。
就在這時,有侍從跑進來稟報說,派去跟吳哥王朝和占城國談判的使臣迴來了。
李陽煥立刻在議政堂召見使臣。
使臣哭喪著臉把情況向李陽煥說了,——吳哥王朝和占城國都是獅子大張口,而且還滿滿的都是威脅。
李陽煥更是如同澆了一桶冷水,情急之下便決定去找宸英太後商議。
宸英太後此刻已得到了消息,同樣臉色很難看,她沒想到大宋來真格的,真的出兵包圍了昇龍府。
李陽煥臉色很不善,咬牙說道:
“太後,宋軍真的對咱們動手了,他們不怕兩麵開戰,甚至四麵開戰。
如今,北邊兩支大軍已經奪取通農州、文州,東南海域宋軍之前奪取了我永安州,現在十萬鐵騎又兵臨城下。在南邊,他們通過占城的烏州向我南邊進犯,燒殺搶劫,殺了不少邊民。
如今,昇龍城外,他們已經殺了上萬人,割下來的人頭都已經堆成一座座小山了。
太後,現在咱們該當如何?”
他這話擺明了有種興師問罪的意思,讓宸英太後很是惱怒,卻又發不了火,因為是她的主意,結果也是她的強硬態度招來了大宋更為強硬的入侵和報複。
現在該當如何?
她深吸了一口氣,穩住心神,對李陽煥說道:“陛下稍安勿躁,哀家也沒想到大宋真敢兩邊用兵,看來我們之前用力過猛了。
不過大宋人好麵子,而且非常講究所謂仁義,咱們隻要派人去和談一下,給他們賠個禮,並答應把欠的債還他們。
當然一下拿不出錢,跟他們先拖著以後再慢慢還,這樣他們有麵子了,就會退兵。
大宋是不可能把整個大越拿下,他也沒有那麽大胃口,也吃不下,北邊金軍可隨時準備出兵打他呢,還有新建立的劉豫的齊國,隻怕也會趁這個機會出兵來攻打。
所以他不可能長期對咱們用兵,咱們隻要把時間拖下去對咱們就有利。”
聽到宸英太後的分析之後,李陽燦然開始冷靜下來,想一想也覺得是這個道理。
他又問道:“假如吳哥王朝和占城國也同時出兵,咱們該如何?”
宸英太後愣了一下,忙問道:“派去跟他們商議的事怎麽樣了?”
“吳哥王朝開出的價實在是沒辦法答應,他要我們將南邊的六個州全都劃歸他們,而且從今以後要每年向他們進貢白銀三十萬兩,絹十萬匹。
而占城同樣提出,說是讓我們把之前占領他們的三個州縣全都還給他們,並且要做出賠償,數量跟吳哥王朝一樣,他們才會跟我們罷兵。
但他們都不願意跟我們聯合對付大宋朝,他們說的很清楚,大宋跟他們隔著大越國,所以他們是不會越過大越國去打大宋的,他們安全的很,根本沒必要招惹大宋。”
“簡直是豬腦子,難道大宋把咱們大越吞並之後就不會再動他們占城國和吳哥王朝嗎?簡直是笑話。”
“是呀,迴來的使臣也是這麽是跟他們說的,但他們覺得大宋此刻跟金國和西夏開戰,所以大宋朝不可能長期的兩麵開戰,這樣首尾不能兼顧。
他們最多滅掉咱們大越國,就不會再往南的,大宋沒那麽大胃口,這一點倒是跟娘娘你的判斷一致。”
“先答應他們,等他們罷兵,咱們對付了大宋,迴頭再跟他們算賬,先拖下來。”
李陽煥哭喪著臉說道:“吳哥王朝和占城國說了,要先把錢給了,他們才會停戰。”
宸英太一聽不由得也傻眼了。
看來占城國和吳哥王朝也都不是傻子,擺明了不見兔子不撒鷹。
大越國要是能拿出那麽多錢賠給吳哥王朝和占城國,還不如拿著錢去給大宋還債了,還能得到大宋進一步的武器裝備和低息貸款的支持,又何必走出這麽一招來呢?
她也感到有些失算了,看來大宋不像他想象的那麽懦弱,現在的皇帝也不是他印象中的大宋皇帝那麽好說話了。
但是她堅信這件事還沒到最危險的關頭。
於是她穩了穩心神,對李陽煥說道:“既然這樣,咱們就隻有跟大宋講和了,否則三麵受敵,大越國會滅國的。”
出使大宋的左樞密使張伯玉就已經迴到了大越國,當下李陽煥將張伯玉召來,告訴他去宋軍兵營議和。
張伯玉頓時苦了臉,之前他在大宋京城可囂張的很,還警告大宋,如果想跟大越國惹事的話後果自負,現在這話啪啪打臉了。
大宋也說了後果自負,那才是響當當擲地有聲的,現在不就是嗎?四個方向宋軍同時進攻,現在更是十萬鐵騎兵臨昇龍城下。
這個態勢似乎要將大越國一口吞下。
現在,皇帝李陽煥讓他前去議和,他很覺得沒臉,但是轉念一想,這臉自己不丟,那就得丟皇帝的臉,甚至整個國家都將淪陷。
於是咬咬牙隻好答應下來,帶著幾個隨從前往韓世忠兵營,請求議和。
韓世忠吩咐把他帶到中軍大帳。
張伯玉來到中軍大帳,他深深作了個揖,對韓世忠說道:“韓大帥,不知為何上國如此雷霆震怒,要發大兵來滅我鄙國,鄙國到底做錯了什麽?為何不能坐下來好好談談?
若真是鄙國做錯了,鄙國願意改正錯誤,還請上國不要大興刀兵,傷了兩國的和氣。”
他雖然是來議和的,但是話語卻還多少帶著責怪之意。
韓世忠卻懶得跟他囉嗦,韓世忠可不是來談判的,他是來踢交趾的屁股的。
所以韓世忠冷聲道:“少廢話,現在你們要麽開城投降,要麽就等著我打下昇龍,把你們全都抓到開封去。”
張伯玉火氣往上衝,便想反唇相譏,說一句昇龍府可不是那麽好打的,城池高大堅固隻怕不亞於開封。
事實上,昇龍府城防比開封那可差的太遠,韓世忠要打是能夠輕鬆打下來的。
隻是皇帝說了不要打下昇龍,那樣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給他個教訓就可以,還是要實行蠶食的手段。
李陽煥又衝上去狠狠踢了幾腳,罵道:
“都是你這狗東西出的主意,太尉都提醒朕了,讓朕對大宋出兵可以,但不要濫殺無辜。
現在好了,大宋來報複咱們了,你看看外麵的人頭,殺了咱們多少人,咱們殺了他五千,外麵那些人頭,至少有上萬了,都是你出的主意。”
說著又是狠狠幾腳踹在感聖夫人身上。
感聖夫人嗚嗚的哭著,卻不敢還嘴。
就在這時,有侍從跑進來稟報說,派去跟吳哥王朝和占城國談判的使臣迴來了。
李陽煥立刻在議政堂召見使臣。
使臣哭喪著臉把情況向李陽煥說了,——吳哥王朝和占城國都是獅子大張口,而且還滿滿的都是威脅。
李陽煥更是如同澆了一桶冷水,情急之下便決定去找宸英太後商議。
宸英太後此刻已得到了消息,同樣臉色很難看,她沒想到大宋來真格的,真的出兵包圍了昇龍府。
李陽煥臉色很不善,咬牙說道:
“太後,宋軍真的對咱們動手了,他們不怕兩麵開戰,甚至四麵開戰。
如今,北邊兩支大軍已經奪取通農州、文州,東南海域宋軍之前奪取了我永安州,現在十萬鐵騎又兵臨城下。在南邊,他們通過占城的烏州向我南邊進犯,燒殺搶劫,殺了不少邊民。
如今,昇龍城外,他們已經殺了上萬人,割下來的人頭都已經堆成一座座小山了。
太後,現在咱們該當如何?”
他這話擺明了有種興師問罪的意思,讓宸英太後很是惱怒,卻又發不了火,因為是她的主意,結果也是她的強硬態度招來了大宋更為強硬的入侵和報複。
現在該當如何?
她深吸了一口氣,穩住心神,對李陽煥說道:“陛下稍安勿躁,哀家也沒想到大宋真敢兩邊用兵,看來我們之前用力過猛了。
不過大宋人好麵子,而且非常講究所謂仁義,咱們隻要派人去和談一下,給他們賠個禮,並答應把欠的債還他們。
當然一下拿不出錢,跟他們先拖著以後再慢慢還,這樣他們有麵子了,就會退兵。
大宋是不可能把整個大越拿下,他也沒有那麽大胃口,也吃不下,北邊金軍可隨時準備出兵打他呢,還有新建立的劉豫的齊國,隻怕也會趁這個機會出兵來攻打。
所以他不可能長期對咱們用兵,咱們隻要把時間拖下去對咱們就有利。”
聽到宸英太後的分析之後,李陽燦然開始冷靜下來,想一想也覺得是這個道理。
他又問道:“假如吳哥王朝和占城國也同時出兵,咱們該如何?”
宸英太後愣了一下,忙問道:“派去跟他們商議的事怎麽樣了?”
“吳哥王朝開出的價實在是沒辦法答應,他要我們將南邊的六個州全都劃歸他們,而且從今以後要每年向他們進貢白銀三十萬兩,絹十萬匹。
而占城同樣提出,說是讓我們把之前占領他們的三個州縣全都還給他們,並且要做出賠償,數量跟吳哥王朝一樣,他們才會跟我們罷兵。
但他們都不願意跟我們聯合對付大宋朝,他們說的很清楚,大宋跟他們隔著大越國,所以他們是不會越過大越國去打大宋的,他們安全的很,根本沒必要招惹大宋。”
“簡直是豬腦子,難道大宋把咱們大越吞並之後就不會再動他們占城國和吳哥王朝嗎?簡直是笑話。”
“是呀,迴來的使臣也是這麽是跟他們說的,但他們覺得大宋此刻跟金國和西夏開戰,所以大宋朝不可能長期的兩麵開戰,這樣首尾不能兼顧。
他們最多滅掉咱們大越國,就不會再往南的,大宋沒那麽大胃口,這一點倒是跟娘娘你的判斷一致。”
“先答應他們,等他們罷兵,咱們對付了大宋,迴頭再跟他們算賬,先拖下來。”
李陽煥哭喪著臉說道:“吳哥王朝和占城國說了,要先把錢給了,他們才會停戰。”
宸英太一聽不由得也傻眼了。
看來占城國和吳哥王朝也都不是傻子,擺明了不見兔子不撒鷹。
大越國要是能拿出那麽多錢賠給吳哥王朝和占城國,還不如拿著錢去給大宋還債了,還能得到大宋進一步的武器裝備和低息貸款的支持,又何必走出這麽一招來呢?
她也感到有些失算了,看來大宋不像他想象的那麽懦弱,現在的皇帝也不是他印象中的大宋皇帝那麽好說話了。
但是她堅信這件事還沒到最危險的關頭。
於是她穩了穩心神,對李陽煥說道:“既然這樣,咱們就隻有跟大宋講和了,否則三麵受敵,大越國會滅國的。”
出使大宋的左樞密使張伯玉就已經迴到了大越國,當下李陽煥將張伯玉召來,告訴他去宋軍兵營議和。
張伯玉頓時苦了臉,之前他在大宋京城可囂張的很,還警告大宋,如果想跟大越國惹事的話後果自負,現在這話啪啪打臉了。
大宋也說了後果自負,那才是響當當擲地有聲的,現在不就是嗎?四個方向宋軍同時進攻,現在更是十萬鐵騎兵臨昇龍城下。
這個態勢似乎要將大越國一口吞下。
現在,皇帝李陽煥讓他前去議和,他很覺得沒臉,但是轉念一想,這臉自己不丟,那就得丟皇帝的臉,甚至整個國家都將淪陷。
於是咬咬牙隻好答應下來,帶著幾個隨從前往韓世忠兵營,請求議和。
韓世忠吩咐把他帶到中軍大帳。
張伯玉來到中軍大帳,他深深作了個揖,對韓世忠說道:“韓大帥,不知為何上國如此雷霆震怒,要發大兵來滅我鄙國,鄙國到底做錯了什麽?為何不能坐下來好好談談?
若真是鄙國做錯了,鄙國願意改正錯誤,還請上國不要大興刀兵,傷了兩國的和氣。”
他雖然是來議和的,但是話語卻還多少帶著責怪之意。
韓世忠卻懶得跟他囉嗦,韓世忠可不是來談判的,他是來踢交趾的屁股的。
所以韓世忠冷聲道:“少廢話,現在你們要麽開城投降,要麽就等著我打下昇龍,把你們全都抓到開封去。”
張伯玉火氣往上衝,便想反唇相譏,說一句昇龍府可不是那麽好打的,城池高大堅固隻怕不亞於開封。
事實上,昇龍府城防比開封那可差的太遠,韓世忠要打是能夠輕鬆打下來的。
隻是皇帝說了不要打下昇龍,那樣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給他個教訓就可以,還是要實行蠶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