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不敢不這樣表態,皇帝把話說出來那可不是輕描淡寫的,假如出現這種情況,張俊不自己抹脖子,皇帝也會砍他的腦袋,還不如自己先表態了。


    趙桓點頭說道:“如此甚好,都是大宋的子民,你們不能說愛民如子,但也要體恤百姓的辛苦,百姓也是人嘛,尤其是我大宋的子民。”


    張俊心頭一動,鼓起勇氣小心的問道:“如果是大越國的那些刁民呢?他們很多看著和善,實際上兇狠的很。


    我聽說在幾十年前仁宗朝出兵大越國的時候,他們表麵上裝成良民順民,背地裏就捅刀子,傷了我們不少士兵。


    後來才下令見人就殺,如此才保證了兵士沒被這些刁民所傷害,不知對於他們是否也不能劫掠?”


    趙桓很是不高興的看了他一眼,說道:“這個還需要朕來教你嗎?保證我軍將士的絕對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如何做你自己不會拿主意嗎?”


    這話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對於威脅到大宋軍隊的敵國民眾,假如懷有敵意,背地裏下手的話,那就當做作戰人員來處置,直接斬殺。


    當然,斬殺敵國有敵意甚至有敵對行為的百姓,這樣的話,皇帝是不會親口說出來的,畢竟對方是手無寸鐵的百姓,得讓他們自己領會。


    張俊大喜,急忙跟曲端看了一眼,曲端也明白了,兩人都長舒了一口氣。


    有了皇帝的這個暗示,他們就放心了,到時打仗時不用束手束腳,隻要是對那些對大宋有敵意的當地百姓,砍了就是了,以絕後患。


    趙桓也的確是這個意思,他想要繼續擴大人口,但也不需要對大宋懷有敵意的人,否則是引狼入室。


    ……


    第二天。


    趙桓召開例行的宰執會議,聽取宰執匯報工作,並作出指示。


    匯報完畢之後,趙桓問他們還有沒有另外的事情要稟報的,沒有就可以散會了。


    範宗尹趕緊起身恭敬的說道:“啟稟陛下,臣想保舉一人為官,不知是否妥當?”


    趙桓懶洋洋的看了他一眼,說道,“你是宰相,堂堂宰相推舉的人應該不會錯的,說說吧。”


    這話帶著幾分調侃,範宗尹怎會聽不出來?漲紅著臉,腰彎得更低了,說道:“臣保舉吳敏吳大人擔任宰相一職,論才能,吳大人當事無雙。


    此前,因為與太宰徐處仁意見不和被彈劾,罷免了宰相,後來又有言官說他依附於蔡京父子,被貶為出知揚州,再貶為崇信軍節度副使,涪州安置,後來又轉到了柳州。


    這幾年他靜思之前所犯錯誤,深有悔悟,臣以為人才難得,可啟用它為朝廷效力,不知妥否?”


    趙桓對著吳敏其實印象還不錯,隻是他穿越過來之後,吳敏已經被罷相,並且被貶官攆出了京城,所以一直沒見著,後來就一直各種事把這茬給忘了。


    現在範宗尹居然推舉啟用罷相吳敏,讓他重新審視這個人。


    吳敏在大宋朝算是一號人物,在金軍準備大舉南進之際,那時皇帝還是宋徽宗,驚恐之下準備離開開封跑到江南去。


    吳敏得知,在朝堂上對群臣說道:“朝廷這是要放棄京師,這實在是有悖天理,咱們寧死不奉詔。”


    宰執們都讚同,跟著吳敏勸阻。


    但是宋徽宗已經下定決心要棄城逃走,見群臣阻攔,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而吳敏跟李綱關係很好,李綱便跟吳敏提了一個建議,說宋徽宗要逃出京城的話,那就請他在離開之前把皇位禪讓給兒子,這樣還有一位皇帝鎮守開封,可以一舉兩得。


    於是吳敏把這個意見向宋徽宗提出了,並推薦了李綱。宋徽宗馬上就答應禪讓皇位給太子趙桓,並任命吳敏為門下侍郎,輔佐新皇帝。宋徽宗還讓吳敏起草詔書。


    太子趙桓驚恐哭鬧中被強行架上了龍位,當上了皇帝,而宋徽宗退位為太上皇。


    所以,吳敏在趙桓當上皇帝這件事上有從龍之功,這一點,身為皇帝的趙桓當然是心懷感激的。


    不過吳敏隨後就犯了一個大錯,讓趙桓也沒有興趣找他迴來了,因為他是個主和派,麵對金人的入侵,他力主議和,割地賠款都可以,換取和平,認為不能打,硬打必然招致亡國。


    他的議和主張與太宰徐處仁產生了激烈衝突,兩人爭執中,徐處仁將毛筆朝吳敏擲了過去,打中了吳敏的臉,吳敏的鼻尖都被染黑了。


    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導致當權的宰相唐恪、耿南仲心生厭惡,便讓禦史中丞李迴彈劾兩人,於是徐處仁和吳敏一起被罷相,才引出後麵的一連串貶官。


    按理說,趙桓應該重用吳敏,可是這吳敏又是個投降派,尤其是在自己皇位還沒有坐穩之時,又麵對金國強大的攻勢,朝野上下議和派和主戰派爭執不休的時候。


    假如那時候啟用議和派吳敏,必然會產生錯誤的導向,會讓群臣認為自己這皇帝偏向於議和,那對整個抗金大局不利,所以趙桓便把這件事放下來了。


    現在,範宗尹保舉吳敏,希望皇帝能重新啟用吳敏,趙桓便想起了這位從龍之功的首輔大臣。


    現在抗金局勢已經明顯好轉,自己已經把金國主力都打的折損大半,一時間無力組織大規模入侵了,而朝廷之中再沒有人敢提議和了,這時候啟用吳敏,不會產生太大的輿論導向的錯誤。


    而且,趙桓還在想一件事,——南征交趾,還缺一個監軍。


    自己讓曲端和張俊兵分東西兩路征討交趾,雖然任命越王趙樞為督軍,但東路和西路軍之間有相當距離,趙樞沒辦法同時監督兩處兵馬,必須兩邊都派有人做督軍才好。


    當然,總的督軍由越王趙樞來掌控,讓他坐鎮東路,然後在西路也要安排一個人做監軍,並負責移民、安撫等事務。


    這個人何不用吳敏呢?


    吳敏曾經當過宰執,也是有很高威信的人,應該能勝任。


    心裏有了主意,趙桓臉上便有了笑容,對範宗尹點頭道:“既然是你推薦的,那朕就啟用他好了。”


    說著轉頭,對中書舍人說道:“傳旨,任命吳敏為觀門殿大學士,廣西宣撫使。”


    範宗尹不由又驚又喜,他原本希望皇帝能把吳敏啟用為一個知州什麽的就已經足夠了,畢竟他之前貶得太狠了,不期望一下能夠有多大的提升。


    沒想到皇帝直接任命吳敏為宣撫使,觀門殿大學士,當真意外之喜。


    其實,他之所以保薦吳敏,也是因為吳敏當初有從龍之功,範宗尹對此非常清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軼並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