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小名河山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讓黃小潤格外的感動,隻是黃小潤的生育出了些麻煩。
因為她是窮苦家孩子出生,父母為了給年邁的奶奶治病,錢財都花在藥費上了,使他們的生活過得極為簡樸,以至於她的營養跟不上,根基不太牢,所以生產的時候出現了困難。
好在趙桓事先有了準備,太醫院女科產科方麵的太醫全都調來了,還從京城請來若幹經驗豐富的穩婆,事先想好了各種應對策略和醫案,並親自詢問。
所以出現的情況也在他們預料之中,很快就得到了解決,最終有驚無險的生下了孩子。
趙桓在黃小潤寢宮的大殿裏等著的時候,穩婆告訴了邵成章,邵成章積極的跑進來,對等候在這的皇帝,皇後和朱德妃三人拱手道:“啟稟官家,黃賢妃生下的是個皇子。”
三個人幾乎同時都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趙桓心滿意足,他其實心底深處希望的就是一個兒子。
如果太子還是這麽頑劣,難堪大任,那麽在適當的時候他一定會廢掉太子,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這不僅是從血脈上,心理上他認可的第一個兒子,他更希望由他來執掌大權。
再一個如果太子不堪大用,讓他來執掌大宋江山,隻會是災難。
當然如果黃賢妃的兒子同樣不堪大用,那就再說。
他也不會為了情感上的一點差異,而把江山交給一個廢物。
趙桓下令給黃賢妃也是一通賞賜,規格跟朱德妃一樣,他必須要注意平衡,人不患寡而患不公,這是天性,普通百姓如此,後宮嬪妃同樣如此,有相互攀比之心,反倒比百姓更加在意。
哪怕多一枚簪子,都會引起無數的猜測,所以趙桓已經學會謹慎的處置後宮的賞賜,包括臨幸嬪妃的頻率和次數,都不刻意的偏朝任何一方。
朱皇後長舒一口氣的原因,是因為多了一個競爭者,反倒使她的兒子太子之位更穩當一些。
因為他們兩個老二老三之間也會產生內訌,會分散對太子的威脅。
而朱德妃其實想法是一樣的,多一個皇子更好,她的兒子多一份平安,至少不會被太子猜忌,因為又多了一個猜忌的對象,再來也就把這種差距分散了,安全係數相應就提高了。
趙桓背著手思索著,其實他早就想好了,該封自己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兒子什麽樣的爵位?這個爵位不能夠比朱德妃的太好,但是要顯得略微珍貴些,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兒子。
不過國公之間的稱號問題倒不大,所以趙桓思索半晌之後,才對中書舍人胡安國說道:“傳旨,封朕的三兒子為秦國公。”
一聽這話,朱皇後反而心生暗喜,因為秦國公肯定比魯國公要強,這就意味著老三後來居上,似乎更得皇帝的順心。
那麽老二和老三之間會不會為此就有些芥蒂,這樣就不會擰成一股繩來對付她的兒子太子趙諶了。
而朱德妃卻也很高興,因為在她的心裏,如果三皇子的封號在自己兒子之上,那就可見三兒子要更受寵一些。
這樣前麵就有一個頂缸的了,太子的火力就會針對老三,而不會針對自己的兒子,這樣自己兒子就能夠更穩妥。
所以兩人也臉上都是笑盈盈的。
邵成章在一旁問趙桓說道:“那秦國公的小名該叫什麽呢?”
趙桓目光望向遠方,目光深邃,一字一句的說道:“朕的心願便是重整山河,所以就叫他山河吧。”
聽到這個小名,更能夠說明同樣說明皇帝對三兒子的器重,能把山河給兒子做小名,是不是意味著這個兒子會是將來皇帝重點培養的對象呢,會讓他承接江山嗎?
所以朱皇後臉色有些僵,朱德飛卻笑得很開心,因為三皇子越得寵,她兒子越安全。
這時從外麵嘰嘰喳喳的跑進幾個人來,卻是蕭妃,是趙桓最年幼的才人,以及其他幾個嬪妃。
他們已經得到消息,跑來祝賀來了,一個個都行禮道謝。
蕭妃剛剛射完箭,臉上紅撲撲的,都還來不及換衣服,便得到消息,於是積極的跑來。
路上就遇到了鄭才人等一夥人,於是便一起來了,他們是不能夠在黃賢妃這裏等候的,隻有得到消息,趕來恭賀。
趙桓看見蕭妃,招手叫她過來,拍了拍自己的寬大的龍榻,讓她坐到自己身邊,然後叫邵成章取了一方帕子,替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說道:“你剛才是不是在射箭?衣服沒換就跑來了。
有那麽著急嗎?一身的汗,現在可是入冬了,寒風一吹容易著涼的。”
眼見皇帝對蕭妃如此親昵,朱皇後等人卻很是歡喜。
在後宮她們的心思都是一致的,最好皇帝生下一大窩的皇子皇女,這樣才好,一來熱鬧,二來人多的時候反而相互之間不可能為了皇權或者別的心生芥蒂。
隻可惜到目前為止,聽說皇帝都還沒有臨幸過蕭妃呢,鄭才人年紀小,就更沒有這個機會了。
這時孩子已經洗幹淨抱了出來,當然是趙桓第一個接過來,親了又親,愛不釋手。
朱皇後打趣說道:“官家,您對小三好像要格外偏心哦,官家先前把議政抱在懷裏,可沒有這麽親了又親的。”
沒等趙桓說話,朱德妃反倒先說了:“哪有啊,官家也親了議政的。”
朱皇後不過隨口一說,經過朱德妃這麽一提醒,也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些故意挑事,便點頭道:“那倒是,百姓愛幺兒,咱們官家也是如此,偏愛小兒子多一點。”
朱德妃又趕緊把蕭妃拉過來說道:“現在說小兒子可太早了,蕭妃都還沒有懷孩子呢,後麵還有這麽多嬪妃。”
一時間蕭妃紅了臉,趕緊掩飾的把孩子從趙桓手裏接過去,也好生的端詳,看著小孩子的樣子,覺得很好玩。
其他才人都圍過來看,很新奇,又有幾分羞怯,想著總有一天自己或許也能抱上這樣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那該多幸福,就看皇帝爺是不是給她們這個恩寵了。
因為她是窮苦家孩子出生,父母為了給年邁的奶奶治病,錢財都花在藥費上了,使他們的生活過得極為簡樸,以至於她的營養跟不上,根基不太牢,所以生產的時候出現了困難。
好在趙桓事先有了準備,太醫院女科產科方麵的太醫全都調來了,還從京城請來若幹經驗豐富的穩婆,事先想好了各種應對策略和醫案,並親自詢問。
所以出現的情況也在他們預料之中,很快就得到了解決,最終有驚無險的生下了孩子。
趙桓在黃小潤寢宮的大殿裏等著的時候,穩婆告訴了邵成章,邵成章積極的跑進來,對等候在這的皇帝,皇後和朱德妃三人拱手道:“啟稟官家,黃賢妃生下的是個皇子。”
三個人幾乎同時都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趙桓心滿意足,他其實心底深處希望的就是一個兒子。
如果太子還是這麽頑劣,難堪大任,那麽在適當的時候他一定會廢掉太子,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這不僅是從血脈上,心理上他認可的第一個兒子,他更希望由他來執掌大權。
再一個如果太子不堪大用,讓他來執掌大宋江山,隻會是災難。
當然如果黃賢妃的兒子同樣不堪大用,那就再說。
他也不會為了情感上的一點差異,而把江山交給一個廢物。
趙桓下令給黃賢妃也是一通賞賜,規格跟朱德妃一樣,他必須要注意平衡,人不患寡而患不公,這是天性,普通百姓如此,後宮嬪妃同樣如此,有相互攀比之心,反倒比百姓更加在意。
哪怕多一枚簪子,都會引起無數的猜測,所以趙桓已經學會謹慎的處置後宮的賞賜,包括臨幸嬪妃的頻率和次數,都不刻意的偏朝任何一方。
朱皇後長舒一口氣的原因,是因為多了一個競爭者,反倒使她的兒子太子之位更穩當一些。
因為他們兩個老二老三之間也會產生內訌,會分散對太子的威脅。
而朱德妃其實想法是一樣的,多一個皇子更好,她的兒子多一份平安,至少不會被太子猜忌,因為又多了一個猜忌的對象,再來也就把這種差距分散了,安全係數相應就提高了。
趙桓背著手思索著,其實他早就想好了,該封自己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兒子什麽樣的爵位?這個爵位不能夠比朱德妃的太好,但是要顯得略微珍貴些,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兒子。
不過國公之間的稱號問題倒不大,所以趙桓思索半晌之後,才對中書舍人胡安國說道:“傳旨,封朕的三兒子為秦國公。”
一聽這話,朱皇後反而心生暗喜,因為秦國公肯定比魯國公要強,這就意味著老三後來居上,似乎更得皇帝的順心。
那麽老二和老三之間會不會為此就有些芥蒂,這樣就不會擰成一股繩來對付她的兒子太子趙諶了。
而朱德妃卻也很高興,因為在她的心裏,如果三皇子的封號在自己兒子之上,那就可見三兒子要更受寵一些。
這樣前麵就有一個頂缸的了,太子的火力就會針對老三,而不會針對自己的兒子,這樣自己兒子就能夠更穩妥。
所以兩人也臉上都是笑盈盈的。
邵成章在一旁問趙桓說道:“那秦國公的小名該叫什麽呢?”
趙桓目光望向遠方,目光深邃,一字一句的說道:“朕的心願便是重整山河,所以就叫他山河吧。”
聽到這個小名,更能夠說明同樣說明皇帝對三兒子的器重,能把山河給兒子做小名,是不是意味著這個兒子會是將來皇帝重點培養的對象呢,會讓他承接江山嗎?
所以朱皇後臉色有些僵,朱德飛卻笑得很開心,因為三皇子越得寵,她兒子越安全。
這時從外麵嘰嘰喳喳的跑進幾個人來,卻是蕭妃,是趙桓最年幼的才人,以及其他幾個嬪妃。
他們已經得到消息,跑來祝賀來了,一個個都行禮道謝。
蕭妃剛剛射完箭,臉上紅撲撲的,都還來不及換衣服,便得到消息,於是積極的跑來。
路上就遇到了鄭才人等一夥人,於是便一起來了,他們是不能夠在黃賢妃這裏等候的,隻有得到消息,趕來恭賀。
趙桓看見蕭妃,招手叫她過來,拍了拍自己的寬大的龍榻,讓她坐到自己身邊,然後叫邵成章取了一方帕子,替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說道:“你剛才是不是在射箭?衣服沒換就跑來了。
有那麽著急嗎?一身的汗,現在可是入冬了,寒風一吹容易著涼的。”
眼見皇帝對蕭妃如此親昵,朱皇後等人卻很是歡喜。
在後宮她們的心思都是一致的,最好皇帝生下一大窩的皇子皇女,這樣才好,一來熱鬧,二來人多的時候反而相互之間不可能為了皇權或者別的心生芥蒂。
隻可惜到目前為止,聽說皇帝都還沒有臨幸過蕭妃呢,鄭才人年紀小,就更沒有這個機會了。
這時孩子已經洗幹淨抱了出來,當然是趙桓第一個接過來,親了又親,愛不釋手。
朱皇後打趣說道:“官家,您對小三好像要格外偏心哦,官家先前把議政抱在懷裏,可沒有這麽親了又親的。”
沒等趙桓說話,朱德妃反倒先說了:“哪有啊,官家也親了議政的。”
朱皇後不過隨口一說,經過朱德妃這麽一提醒,也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些故意挑事,便點頭道:“那倒是,百姓愛幺兒,咱們官家也是如此,偏愛小兒子多一點。”
朱德妃又趕緊把蕭妃拉過來說道:“現在說小兒子可太早了,蕭妃都還沒有懷孩子呢,後麵還有這麽多嬪妃。”
一時間蕭妃紅了臉,趕緊掩飾的把孩子從趙桓手裏接過去,也好生的端詳,看著小孩子的樣子,覺得很好玩。
其他才人都圍過來看,很新奇,又有幾分羞怯,想著總有一天自己或許也能抱上這樣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那該多幸福,就看皇帝爺是不是給她們這個恩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