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麽解釋,韓世忠和大兒子韓彥亮都長舒了一口氣,原來皇帝什麽都準備好了,那還有什麽擔心的。


    隨後趙桓把高遠鴻也叫來了,跟韓彥亮見麵對接。


    高遠鴻知道韓彥亮他們將在大和國的北邊蝦夷地和關東地區駐紮,並建立海港,十分高興。


    因為等到他們準備充分,大半個月後出發的時候,至少在蝦夷地能夠得到補給。


    趙桓把和王叫來,告訴他這次去大和國爭取封地的時候,一定要一塊適合停泊船隻的海港作為封地,也作為大宋在大和國官方船隻往來停泊的海港,下一步獲得補給就主要從這個港口獲得。


    畢竟蝦夷地這些地方剛開始是沒有什麽物資的,可能補充不到更多更需要的東西,從大和國京城附近港口籌措物資補給,會方便得多,比從大宋長途運輸過去要簡單容易而且費用少。


    三人見麵,為下一步的合作進行了初步的商議。商定三天後和王的迎親隊伍將跟著平清盛日本大和使團一起返迴大和國。


    韓世忠的大兒子韓彥亮率五千海軍護航,同時進駐對馬島,並悄無聲息地占據了蝦夷地和關東地區。


    這不需要跟大和商議,因為這兩塊地本來就是無主地,直接去占就是。


    趙桓設酒宴替和王送行。


    大和使臣平清盛也參加了宴會,趙桓為他介紹了進入對馬島的後軍第一旅指揮使韓彥亮。


    酒宴之後趙桓親自送出宮門,他們隊伍已經等候在宮門外,太上皇夫妻也來送別。


    他們的兒子,一眾小王爺和帝姬也都來了,幾個小家夥還對趙桓說以後他們也願意替皇帝遠征,趙桓心情不錯,連聲稱好。


    和王還是很忐忑的,趙桓把泉州剛剛修建的一艘新的排水量千噸級別的大海船調給了和王作為旗艦,命名為宋和號。


    當然也就是大宋跟大和直接聯盟的意思,而韓彥亮的海軍隻有二十多艘大小不一的戰艦,也都是近期建造的,有的還是直接征購的民船。


    畢竟大宋的水師適合海戰的船隻數量不太多,已經分派出去之後就不夠了,而很多民船噸位是夠的,可以達到四五百噸排水量,也是不錯的中型船。


    皇家出錢征購了十來艘加入了艦隊。這個時代的商船跟海船差別不大,因為不需要配置後世戰艦特有的艦炮之類的,商船可以直接拿來作為海戰的戰艦。


    一路沒有遇到大的風浪,他們順利的抵達了大和國南麵的難波京海港。


    難波京就是現在的大阪,在宋朝的時候,大和國的京城是現在的京都,當時叫平安京,是仿效長安和洛陽修建的一座古樸的城池,距離大阪不太遠。


    之前平清盛就已經派人先行趕迴大和,向百河法皇匯報了本次商談的結果。


    同時向大和的攝政藤原忠通也作了稟報,因為在這個時代,皇權已經逐漸旁落,實際權力主要掌握在藤原家藤原忠通手中,作為八歲的大和天皇的攝政王,地位等同於曹操。


    當然白河法皇還是有相當大權力的,要比漢獻帝要強很多,可以說雙方旗鼓相當。


    因此天皇嫁女兒,尤其是嫁給大宋的皇子這麽重要的事,藤原是必須要參與,而且要起主導作用。


    因此藤原忠通也親自陪同鳥羽上皇,和年幼的崇德天皇一起到難波京迎接大宋使團。


    百河法皇派出鳥羽上皇和崇德天皇親自前往難波京海港迎接大宋使團和宋軍海軍的駐軍。


    禮部侍郎譚世積作為此次迎親使團的提舉,帶著幾個禮部的精通大河日語的翻譯隨同前往。


    平清盛給雙方做了介紹,鳥羽上皇很激動。恭敬地表達了對大宋的感激之情,對和王的到來表示真摯的歡迎,對大宋派海軍幫助大和抵禦金朝表示感激。


    而藤原忠通作為攝政,也十分巴結討好的表達了對大宋的敬仰和對和王的歡迎。


    隨後由大和的相關官員與韓彥亮商談駐軍事宜,並率軍前往對馬島駐紮。


    接著鳥羽上皇和八歲的崇德天皇陪同和王登舟,浩浩蕩蕩的車隊前往平安京。


    到達平安京的時候,七十四歲的百河法皇帶著文武百官親自出城迎接。


    和王見了他這位老嶽父,有些哭笑不得。


    因為百河法皇比和王的父親年紀要大了差不多三十歲,做他爺爺都綽綽有餘,誰又能想到隻不過是他的嶽父。


    白河法皇仔細打量了和王,非常滿意,言談舉止,人才相貌都是一等一的。


    當下恭敬的請和王一行進入了平安京,下塌皇家驛站天和驛站,當日便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在宴會之上,千慶子與和王見了麵,並坐在了和王的身邊。


    日本相對大宋還是要開放一些的,不像大宋,要在洞房花燭才能見到新娘子。


    更何況白河法皇還是有些擔心和王看不上他的女兒,先見個麵,兩個人先培養一個感情,興許成親之後會更好一些。


    誰料想,見麵之後和王表情平淡,禮節上無可厚非,不喜不悲,看不出是不是喜歡。


    白河法皇心裏沒底,後來聽說大宋的人知禮,覺得未成婚之前不能看自己未來的妻子,這樣會顯得十分的輕浮和沒有教養。


    這一下,他的心才算是放迴了肚子裏,對和王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其實和王對千慶子還是很滿意的,畢竟是這位白河法皇的女兒,他白河法皇看上的那可都是千嬌百媚,萬裏挑一的女子,這樣的女子生下來的女兒能差到哪去。


    加上皇家嚴格的調教,知書達理,品貌端莊,很是不錯。


    第二天,白河法皇跟禮部侍郎譚世積和和王一起商議婚事,根據事先的商議,由禮部侍郎譚世積提出,能否將和王的封地封在難波京海港或者難波京海港的附近一塊地方,適合船舶停靠的。


    因為難波京是平安京的出海口,如果把這裏分給了和王,京城的船隻進出就不方便了。


    經過商議之後,白河法皇提議將難波京旁邊不遠的大輪田泊作為和王和千慶子夫妻的封地。


    這大輪田泊就是後世的日本神戶,是一個著名的海港,在大宋朝時期,大和國已經開始在這裏修建港口。


    隻是由於日本那個時候經濟太弱,根本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承擔這樣大的建築,所以大輪田泊的海港進度一直很緩慢,修了很多年還沒修好,但是已經可以部分使用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軼並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