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貪官斬立決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桓說道:“也算不得極好,行不行還請諸位考量,朕的意思是用貨去換銅錢,就像當初我大宋對遼朝一樣。
遼朝需要大宋大量的生活用品賣到遼朝,遼朝隻能用金銀銅錢來購買,而他們自身又不能生產金銀銅錢,用一分就少一分,而他們的貨物大宋卻基本上不買。
大宋想要的戰馬等戰略物資他們又不賣,由此一來就造成極大的貿易順差,也就是我們大量的東西賣給了遼朝,賺迴了銅錢,而遼朝卻沒有什麽東西賣給我們賺大宋的銅錢。
遼朝的錢就越用越少,最後沒錢了就隻能鑄造鐵錢,用鐵錢私下裏跟大宋的商人交換銅錢。
可是這條路最終也被大宋堵死了,造成遼朝鐵錢泛濫,使得通貨膨脹嚴重,物價飛漲,百姓民不聊生,這也是最後遼朝被迫跟我大宋簽訂澶淵之盟的一個經濟上的原因。
我們可以效仿之前對遼朝貨幣戰的成功經驗,當然不是用來對付敵國,而是用來對付那些不願意接受紙鈔的州縣。
在商家進出州縣的通道設卡,不允許攜金銀銅錢進入這些州縣,做生意隻能攜帶紙幣。
同時組織大量的貨物輸送到這些州縣去出售,換取當地人的銅錢。
這樣一來,當地人銅錢用出去了,賣東西或者幹活掙的錢卻隻能是紙幣,沒有銅錢。
他們開始可能就拒絕出手,但是天長日久也隻能接受事實,這一點跟當初的遼朝是一樣的。
這樣從經濟手段來讓當地人接受紙幣可能要比刀劍更強,更好,至於推遲時間不合適,那樣不作為慢慢會使得局勢不可控。
畢竟到了年底,我們就不能夠有太多時間來應付國內出現的矛盾了,要盡快在金朝入侵之前把金融市場徹底穩定下來。
至少要保證紙幣在全國所有州縣都能暢通無阻的實施使用,不要再造成內耗。”
趙鼎急忙拱手道:“陛下聖明,這一招比溫水煮青蛙更好。”
李綱也哈哈大笑,說道:“是呀,陛下的這招軟刀子的確非常好,試想一下咱們把大量的貨物送到當地去賣,繁榮了當地經濟,當地百姓隻有感激的,不可能說出二話。
這麽多琳琅滿目的東西,他們看著喜歡隻能掏錢來買,而手裏的銅錢用一文就少一文,他們的東西賣給進去的商家,商家手裏隻有紙幣沒有銅錢。
由此一來,銅錢就隻出不進,越來越少,最終他們也隻好接紙幣了。”
李若水等幾個人也連連點頭,李若水說道:“是呀,其實是否接受紙幣隻是一個習慣問題,當他們發現使用紙幣並沒有危險,而且紙幣穩定之後就會逐漸接受的。
這一點,臣這些日子通過對開封百姓的調查走訪深有感觸,當初剛開始推行新紙幣靖康通寶的時候,很多百姓的確非常的焦慮,害怕又像蔡京那樣紙幣大貶值,拿出貨物換成紙幣,最終雞飛蛋打。”
趙桓饒有趣味的望著李若水:“對了,朕還忘了問你,朕讓你監看開封的物價怎麽樣?物價有沒有大幅上升啊?”
李若水忙起身,躬身道:“臣雇傭了不少人對整個市場進行觀察,物價依舊維持在原先的水平,這一個多月來紙幣的推行效果良好,臣對陛下的睿智聰慧深感佩服。”
趙桓點頭說道:“物價隻要保持穩定,或者逐年有緩慢的上升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隨著百姓手裏的錢越來越多,購買力增強,物價應該是會逐漸上升才對,但不能漲幅太大,要有一個緩慢的上升過程。
下一步規範市場的時候,要有專門的價格監督體係來計算出價格指數,這個價格指數應該穩定在年增長不超過百分之三,這樣就是穩妥的。
超過了的話就會出現通貨膨脹,太低於這個數字,甚至達到負值,價格迴落的話,那就要問原因了,是不是因為貨幣量少造成的通貨緊縮?那對市場也是一個負麵影響,並不是好事,那就得增發貨幣了。
總之,市場監管對於價格波動的監管是重中之重,李卿你要在這方麵多加費心。”
李若水又趕緊躬身施了一禮:“臣定當盡心竭力,辦好差事。”
當下財政大臣便對十幾個不願意接受紙幣的州縣進行梳理,並找出進出這些州縣的關鍵通道相關的州縣立刻下文,讓這些州縣設關卡盤查過往商人。
凡是進去的商人不允許攜帶金銀銅錢,隻能在當地州縣兌換成紙幣,同時將當地急需的一些重要物資組織專人長途販運送到這些州縣,便於換出他們的手裏的銅錢。
這一招軟刀子的確很犀利,當地百姓根本不明白出了什麽事。
隻是他們發現市場上的貨物又多又便宜,比以前多多了,價格也很公道,忍不住拿手裏的銅錢去買,可是銅錢花掉之後除了他們的貨物拿去賣,商家卻說隻能隻有紙幣,沒有銅錢。
不僅一家,所有的商家都一樣,銅錢越來越少,百姓卻無可奈何,所以也就時間過了一個月,紙幣便開始在這些州縣通行起來。
百姓發現紙幣用起來要比金銀銅錢方便多了,而且沒有什麽波動,於是逐漸接受了。
在處理紙幣推行問題的同時,趙桓掀起的反腐倡廉、嚴打整治專項行動正向深入推進。
光京城抓捕的貪官汙吏就有上百個,應天府等陪都、二十四路和全國各個大的府州縣也都在開展反腐倡廉、嚴打整治,也抓了不少貪官汙吏。
按照趙桓的聖旨,不管涉及到誰一查到底,所以這一次聲勢非常浩大,而《大宋日報》每一天都有專門的板塊用來報道各地打虎行動的豐碩成果,百姓交口稱讚,拍手稱快。
這一批案件由皇城司負責搜集證據之後,移交給禦史台等三法司查處的貪腐案件,以及由此牽連出的其他一些刑事案件,也先後做出了第一批判決。
按照皇帝的聖旨,都是從重從快懲處,第一批處以斬立決的就有十三個。
這些案件全送到了皇帝趙桓手中,要由皇帝做最後的禦批,死刑案件都要報皇帝作最終禦批。
排在最前麵的就是太師鄭紳和前宰相馮澥。
遼朝需要大宋大量的生活用品賣到遼朝,遼朝隻能用金銀銅錢來購買,而他們自身又不能生產金銀銅錢,用一分就少一分,而他們的貨物大宋卻基本上不買。
大宋想要的戰馬等戰略物資他們又不賣,由此一來就造成極大的貿易順差,也就是我們大量的東西賣給了遼朝,賺迴了銅錢,而遼朝卻沒有什麽東西賣給我們賺大宋的銅錢。
遼朝的錢就越用越少,最後沒錢了就隻能鑄造鐵錢,用鐵錢私下裏跟大宋的商人交換銅錢。
可是這條路最終也被大宋堵死了,造成遼朝鐵錢泛濫,使得通貨膨脹嚴重,物價飛漲,百姓民不聊生,這也是最後遼朝被迫跟我大宋簽訂澶淵之盟的一個經濟上的原因。
我們可以效仿之前對遼朝貨幣戰的成功經驗,當然不是用來對付敵國,而是用來對付那些不願意接受紙鈔的州縣。
在商家進出州縣的通道設卡,不允許攜金銀銅錢進入這些州縣,做生意隻能攜帶紙幣。
同時組織大量的貨物輸送到這些州縣去出售,換取當地人的銅錢。
這樣一來,當地人銅錢用出去了,賣東西或者幹活掙的錢卻隻能是紙幣,沒有銅錢。
他們開始可能就拒絕出手,但是天長日久也隻能接受事實,這一點跟當初的遼朝是一樣的。
這樣從經濟手段來讓當地人接受紙幣可能要比刀劍更強,更好,至於推遲時間不合適,那樣不作為慢慢會使得局勢不可控。
畢竟到了年底,我們就不能夠有太多時間來應付國內出現的矛盾了,要盡快在金朝入侵之前把金融市場徹底穩定下來。
至少要保證紙幣在全國所有州縣都能暢通無阻的實施使用,不要再造成內耗。”
趙鼎急忙拱手道:“陛下聖明,這一招比溫水煮青蛙更好。”
李綱也哈哈大笑,說道:“是呀,陛下的這招軟刀子的確非常好,試想一下咱們把大量的貨物送到當地去賣,繁榮了當地經濟,當地百姓隻有感激的,不可能說出二話。
這麽多琳琅滿目的東西,他們看著喜歡隻能掏錢來買,而手裏的銅錢用一文就少一文,他們的東西賣給進去的商家,商家手裏隻有紙幣沒有銅錢。
由此一來,銅錢就隻出不進,越來越少,最終他們也隻好接紙幣了。”
李若水等幾個人也連連點頭,李若水說道:“是呀,其實是否接受紙幣隻是一個習慣問題,當他們發現使用紙幣並沒有危險,而且紙幣穩定之後就會逐漸接受的。
這一點,臣這些日子通過對開封百姓的調查走訪深有感觸,當初剛開始推行新紙幣靖康通寶的時候,很多百姓的確非常的焦慮,害怕又像蔡京那樣紙幣大貶值,拿出貨物換成紙幣,最終雞飛蛋打。”
趙桓饒有趣味的望著李若水:“對了,朕還忘了問你,朕讓你監看開封的物價怎麽樣?物價有沒有大幅上升啊?”
李若水忙起身,躬身道:“臣雇傭了不少人對整個市場進行觀察,物價依舊維持在原先的水平,這一個多月來紙幣的推行效果良好,臣對陛下的睿智聰慧深感佩服。”
趙桓點頭說道:“物價隻要保持穩定,或者逐年有緩慢的上升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隨著百姓手裏的錢越來越多,購買力增強,物價應該是會逐漸上升才對,但不能漲幅太大,要有一個緩慢的上升過程。
下一步規範市場的時候,要有專門的價格監督體係來計算出價格指數,這個價格指數應該穩定在年增長不超過百分之三,這樣就是穩妥的。
超過了的話就會出現通貨膨脹,太低於這個數字,甚至達到負值,價格迴落的話,那就要問原因了,是不是因為貨幣量少造成的通貨緊縮?那對市場也是一個負麵影響,並不是好事,那就得增發貨幣了。
總之,市場監管對於價格波動的監管是重中之重,李卿你要在這方麵多加費心。”
李若水又趕緊躬身施了一禮:“臣定當盡心竭力,辦好差事。”
當下財政大臣便對十幾個不願意接受紙幣的州縣進行梳理,並找出進出這些州縣的關鍵通道相關的州縣立刻下文,讓這些州縣設關卡盤查過往商人。
凡是進去的商人不允許攜帶金銀銅錢,隻能在當地州縣兌換成紙幣,同時將當地急需的一些重要物資組織專人長途販運送到這些州縣,便於換出他們的手裏的銅錢。
這一招軟刀子的確很犀利,當地百姓根本不明白出了什麽事。
隻是他們發現市場上的貨物又多又便宜,比以前多多了,價格也很公道,忍不住拿手裏的銅錢去買,可是銅錢花掉之後除了他們的貨物拿去賣,商家卻說隻能隻有紙幣,沒有銅錢。
不僅一家,所有的商家都一樣,銅錢越來越少,百姓卻無可奈何,所以也就時間過了一個月,紙幣便開始在這些州縣通行起來。
百姓發現紙幣用起來要比金銀銅錢方便多了,而且沒有什麽波動,於是逐漸接受了。
在處理紙幣推行問題的同時,趙桓掀起的反腐倡廉、嚴打整治專項行動正向深入推進。
光京城抓捕的貪官汙吏就有上百個,應天府等陪都、二十四路和全國各個大的府州縣也都在開展反腐倡廉、嚴打整治,也抓了不少貪官汙吏。
按照趙桓的聖旨,不管涉及到誰一查到底,所以這一次聲勢非常浩大,而《大宋日報》每一天都有專門的板塊用來報道各地打虎行動的豐碩成果,百姓交口稱讚,拍手稱快。
這一批案件由皇城司負責搜集證據之後,移交給禦史台等三法司查處的貪腐案件,以及由此牽連出的其他一些刑事案件,也先後做出了第一批判決。
按照皇帝的聖旨,都是從重從快懲處,第一批處以斬立決的就有十三個。
這些案件全送到了皇帝趙桓手中,要由皇帝做最後的禦批,死刑案件都要報皇帝作最終禦批。
排在最前麵的就是太師鄭紳和前宰相馮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