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公子與伯莎的互動讓腓特烈國王麵露不悅,他冷聲說道:“伯莎公爵,我們不能忽視你們軍隊的英勇表現,這是所有在場者共同見證的。據我了解,你們在戰爭中的損失並不嚴重,完全有能力繼續戰鬥並取得更輝煌的成就。戰爭結束後,我將給予你們隆重的表彰。”


    伯莎迴應道:“尊敬的國王陛下,我之前已經明確表達過,神聖羅馬帝國屬於我們大家,非僅士瓦本公國或我個人所有。我們已經與格林公國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並且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基本上已經使他們屈服。若有必要,我有能力徹底摧毀他們,並將格林公國納入囊中。


    然而,鑒於國王陛下英明決策,下令停止了進攻行動,避免了戰果的進一步擴大。隨後,針對斯提裏亞公國的軍事行動,陛下未予反對,但內心憂慮我方可能獲得過大的利益。在攝政的建議下,若我軍作為先鋒攻占勃艮第王國並奪取其北疆,陛下同樣出於對我方利益增長的擔憂而拒絕了這一提議。鑒於此,我方認為繼續參與戰爭已無必要。


    我已明確表示,我方所進行的戰鬥是出於對國家的忠誠,問心無愧。若陛下不允許我方繼續作戰,那麽未來戰事的責任將不由我方承擔。剩餘的戰鬥,應由陛下親自指揮。”


    此時,腓特烈陛下陷入了困境。他既希望伯莎的軍隊能衝鋒陷陣,又不希望伯莎從中獲得過多的利益,這種矛盾的心態使他難以找到合適的解決策略。無論陛下如何苦口婆心地勸說,伯莎始終不為所動。


    波西米亞國王身為一位驕傲的君主,目睹腓特烈陛下幾乎是在懇求其妹妹伯莎出兵解決問題,卻遭到拒絕,不禁直言不諱地進言:


    “陛下,您完全沒有必要如此謙卑地請求一位公爵。您是國王,更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您的意誌就是命令。實際上,神聖羅馬帝國內部的戰爭已基本結束。東邊的格林公國已被士瓦本公國重創,短期內無法發起大規模進攻。


    斯提裏亞公國在與巴伐利亞公國的戰爭中遭受重創,兵力有限,短期內也難以再戰,他們現在也渴望談判。


    陛下隻需派遣特使與他們進行談判,穩定局勢,便能集中力量收複勃艮第王國。隻要大軍能夠收複勃艮第王國,迴頭再集結大軍迫使格林公國和斯提裏亞公國臣服,接受陛下提出的條件,他們將不得不接受。”


    這番話使腓特烈陛下恍然大悟。他曾經也有過類似的考慮,但對國內局勢的失控仍存有顧慮,因此希望伯莎能幫助解決後顧之憂,卻又不願接受攝政趙桓提出的交換條件。


    現在看來,說服伯莎已無可能,唯有采納波西米亞國王的建議,先穩定這兩個公爵,然後將二十萬大軍投入勃艮第戰場,奪迴勃艮第王國的疆土。


    那樣一來,他們不僅奪迴了勃艮第王國,甚至還擁有著香檳伯國和勃艮第公國兩塊原本屬於法蘭西的領土,神羅帝國的疆土將會進一步擴大。


    當然勃墾第王國的南部現在是在大宋的手裏,要想從大宋手裏奪迴來,難度不是一般大,可能不是軍事上能解決的,最終得通過談判。


    於是他便順著波西米亞國王的話說道:“既然伯莎公爵不願意為國分憂,而且你們的確也已經投入過戰鬥,做出了貢獻,你們現在的想法情有可原。


    所以接下來的戰鬥你們作為後備,在我們前方吃緊情況下,你們再投入戰鬥。”


    實際上他心裏想的是,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對外的,他都不可能把戰鬥打到需要後備軍上來增援的地步,他有自信能夠迅速奪迴勃艮第王國。


    聽到腓特烈這麽說,伯莎當然就不說話了。


    而趙桓卻微笑著對伯莎說道:“你聽清了,國王已經同意,讓你們當後備軍,你們就安心的在後方休養吧。”


    伯莎微笑,點頭答應。


    當即腓特烈對波西米亞王國國王說道:“就勞煩你作為特使去跟斯提裏亞王國談判,告訴他們我們的底線,讓他們知道如果要繼續開戰,等我大軍騰出手來必然滅了他們。”


    波西米亞國王當即便躬身答應。


    腓特烈掃了場中人一眼,說道:“這件事就這麽定了,諸位還有沒有什麽要提交會議討論的?”


    接著目光望向了趙桓。


    趙桓說道:“有件事我想向內閣做個通報。”


    腓特烈不禁皺起了眉頭,他擔心趙桓又給他添麻煩,畢竟他現在全心全意備戰,實在不願再節外生枝。


    他聲音冰冷地對趙桓說道:“有什麽話,攝政王盡管直說。”


    趙桓迴應道:“此前,我們已在全國頒布了帝國機關組織法,並對帝國官員實施了分級管理,建立了國家公務員製度,且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職責宣講。


    如今時限已滿,既然我負責帝國調查局,按照工作安排,我們將派官員對全國公務員進行巡查。若發現違法亂紀、貪贓枉法者,將堅決查處,絕不姑息。


    在此,向內閣通報此事,也希望內閣成員通知各自領地的官員,配合帝國調查局的調查,避免發生不愉快。”


    聽到這番話,腓特烈和幾位領主表情略顯僵硬,他們心中忐忑,不知趙桓的帝國調查局將如何展開工作,是否會動真格。若真如此,恐怕難免引發衝突。畢竟,這些貴族早已習慣貪汙受賄,甚至視其為常態,如今卻要以此治罪,恐怕不少人會遭殃。


    然而,此事早在半年前就已啟動,且當時已達成共識。盡管獅子亨利等人是攝政王趙桓的堅定支持者,但在帝國調查局對全國貴族和公職人員進行巡查一事上,他們仍持保留態度。畢竟,許多親人和朋友都將麵臨調查,他們深知這些人屁股不幹淨,一旦查究,很可能被牽連。


    趙桓自然明白這些人的顧慮,因此他不會急於求成。他並非真想徹底整頓神羅帝國的政治風氣,將其建設得盡善盡美。他的主要目的是借帝國調查局之手,有針對性地整治那些他欲懲治之人,且規模有限,不會引發過多反對聲音。


    於是,趙桓繼續說道:“此次巡查為首次,將以批評教育為主,懲治為輔,即便懲治也會有所選擇,手段上也會審慎考量,請諸位放心。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是我們此次巡視的宗旨和方式。”


    趙桓的話令獅子亨利等人安心不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腓特烈和他的支持者也勉強點頭了,因為這件事早就說好了的,總不能事到臨頭來反悔,而且有了攝政這樣的表態,應該問題不大,遇到事情再商量也是可以的。


    眼見眾人都答應了,趙桓又說道:“對於要進攻勃艮第王國這件事,我有一個中肯的提醒,在進攻勃艮第的同時,要注意路易國王,當心他跟短鬥篷亨利聯手對咱們發動進攻。”


    腓特烈笑了笑說:“不會吧,他們兩個可是死對頭。”


    “有句話叫做,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在利益驅動下,即便是死敵也會聯手共度難關,共同贏取利益。


    所以隻要能夠有利可圖,並且利益大到讓死敵也可以握手言和的時候,他們會聯手,當然這隻是我的個人見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軼並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