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3章 兩個皇太後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者:沐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完顏亮掌控了整個局麵,天亮後他立刻舉行大朝會。
朝堂之上,他登上了九五之尊帝王寶座,文武百官會在大朝殿堂上行三拜九叩大禮。
隨即完顏亮論功行賞,任命功勞第一的宇文虛中為太師,領三省事兼左丞相,任命唐括辯為右丞相,任命完顏秉德和完顏烏帶二人同為平章政事。
其他的跟隨他造反的都是升了官,成為朝廷重臣,宦官大興國封了節度使。
對於死去的皇後裴滿氏,封諡號卓平皇後,將前皇帝完顏亶降為東昏王,隨即大赦天下。
接著完顏亮又給他的長輩冊封。
完顏亮的生母大氏是父親完顏宗幹的妾室,完顏亮的嫡母徒單氏是完顏宗幹的原配夫人。
徒單氏沒有生育子女,對妾室所生的孩子都很疼愛,尤其是喜歡長子完顏充和二兒子完顏亮。
完顏亮當皇帝後,準備把他的嫡母徒單氏和生母大氏都冊封為皇太後。
徒單氏為人非常賢惠,在王府裏眾人都非常敬重她,威望也很高,而完顏亮的生母大氏是一個非常和藹而溫婉的女人。
當完顏亮殺掉了他的哥哥完顏亶,奪取了皇位,自己當了皇帝,這件事傳到了王府,完顏亮的嫡母徒單氏非常的生氣。
雖然皇帝完顏亶隻是她的養子,但母子倆關係相處融洽,完顏亶對這個母親也非常孝敬。
所以徒單氏在完顏亶成為皇帝之後,就被冊封為皇太後,住進了皇宮,皇宮裏的宮女宦官對她都非常的敬重。
她為人和善,但是這件事上她覺得她的兒子完顏亮做得不對,不過完顏亮不是她親生的,但她是嫡母,負有教導之責。
所以在完顏亮來探望她的時候,她板著臉對完顏亮說道:“你這件事做的實在太過分了,雖然你哥哥完顏亶昏庸無道,做錯了事,殺了很多不該殺的人,但他畢竟是皇帝。
你應該采取溫和的手段勸諫他。就算你要奪取他的皇位,也不該把他殺了,把他囚禁起來也是可以的。
你們可是手足啊,你這樣不顧手足之情殺了你哥哥,傳到天下去會被人恥笑的。
怎麽說你都是一個臣子,卻把君王給殺了,這是謀大逆的行為。”
完顏亮臉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本來當了皇帝非常的高興,而且頗為自傲,以為他從此君臨天下,誰也不敢忤逆他了。
結果沒想到一上來第一個忤逆他的居然是他的嫡母,他一向對嫡母就頗有微詞,就因為嫡母不太把他放在眼中,平時關心的主要是皇帝完顏亶。
現在更要為完顏亶說話,還訓斥自己。完顏亮很生氣,但到底忍住了,沒發火,不過這件事他是不會就這麽算了的。
當下完顏亮便把太師宇文虛中給叫來了,說道:“我想立兩個皇太後,你覺得怎麽樣?”
宇文虛中嚇了一大跳,忙問緣由。
完顏亮哼了一聲,說道:“當今皇太後很是有些過分,我本來想廢掉她的,不過她到底是我的嫡母,我不能做的太過了,引天下人恥笑。
但是我又不能讓她騎在我頭上對我吆五喝六的,而且教我養我的其實都是我生母,而不是嫡母,憑什麽我嫡母能當皇太後,而我的生母卻當不了?
難道隻是因為我的父親給了她們不同的名號嗎?那也太不公平了,對我來說我的生母要重要得多。
因此我想立兩個皇太後,把我生母大氏也冊封為皇太後,但我不知道這個規矩行不行?”
完顏亮雖然從小接受漢式教育,但是相比宇文虛中這樣的博學鴻儒而言還是差得遠的。
再說這件事關係重大,他是想得到宇文虛中這樣的博學鴻儒的支持,至少從理論上幫他站穩腳跟。
不過宇文虛中並沒有從禮教上幫他找依據,也找不到這種依據,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後宮之主也同樣如此。
但是宇文虛中知道他必須要維護完顏亮的權威,這是皇帝趙桓提醒他的,隻有這樣,以後才能繼續手握權柄,幫助大宋在金國搞事。
所以他說道:“要說後宮冊立兩個皇太後也不是沒有先例,比如大和國,它的皇後和東宮雖然名字不一樣,但是權力地位是一樣的,實際上都是天皇的皇後,已經傳承很多年,並沒有人質疑。
所以陛下立兩個皇太後,在實踐上並不是沒有可參照的,而且所謂規矩都是人創造的,你是皇帝,乃是天子,天底下還有誰比你更大的呢?
你是九五之尊,你所說的就是至理名言,你的決定都是正確的,本來就不應該被任何人所質疑。
所以臣完全讚同陛下立兩個皇太後的決定,這樣一來陛下的生母也能夠得到應有的尊重,這也是陛下孝道的一個體現。
百善孝為先,又有誰在陛下您行孝道的這件事上有資格說三道四呢?”
聽到宇文虛中這麽說,完顏亮喜笑顏開,連聲稱是。
當下便下旨冊封自己的生母大氏為皇太後,並且表明跟之前的皇太後徒單氏地位完全一樣,均為皇太後。
並且徒單氏依舊住在東宮,稱為永壽宮,而大氏則住在西宮,稱為永寧宮。
完顏亮這道聖旨頒布之後,天下一片嘩然。
有不少人上奏折,勸皇帝不能這麽做,可是這奏折首先要經過宇文虛中審核,簽署意見之後再移交給皇帝。
於是宇文虛中便把這些勸說皇帝的奏折全都壓下來,然後叫大中正司侍卿或者禦史中丞去找他們談話,目的隻有一個,讓他們閉嘴。
這兩招十分的有效,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朝廷大臣,他們最擔心的就是他們的官帽子。
皇親國戚也好,朝廷重臣也罷,幾乎沒有幾個屁股幹淨的,多少都有問題,可是經不起查的。
於是絕大部分人都把自己的奏折撤了迴去了,隻有少部分人非要上訴,甚至要麵見皇帝,與皇帝進行麵對麵辯論。
於是宇文虛中便把這幾個頭鐵的人的奏折交給了完顏亮,並告訴完顏亮,就這麽幾個人上書了,其他人都非常讚同陛下的決定。
完顏亮原先還擔心群情激憤,現在看就這麽兩三個強烈反對,其他人都沒有反對,他之前如芒在背,現在好多了。
不過他把那兩三個人的奏折拿過來看了一眼之後,很是生氣,馬上對宇文虛中說道:“你去把這幾個人抓起來,好好審查,看看這些人有沒有違法犯罪的行為?
如果有,一定要嚴懲,朕剛剛當上皇帝,對於這些目中無人之人,絕不能輕鬆放過,一定要讓他們知道,胡說八道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朝堂之上,他登上了九五之尊帝王寶座,文武百官會在大朝殿堂上行三拜九叩大禮。
隨即完顏亮論功行賞,任命功勞第一的宇文虛中為太師,領三省事兼左丞相,任命唐括辯為右丞相,任命完顏秉德和完顏烏帶二人同為平章政事。
其他的跟隨他造反的都是升了官,成為朝廷重臣,宦官大興國封了節度使。
對於死去的皇後裴滿氏,封諡號卓平皇後,將前皇帝完顏亶降為東昏王,隨即大赦天下。
接著完顏亮又給他的長輩冊封。
完顏亮的生母大氏是父親完顏宗幹的妾室,完顏亮的嫡母徒單氏是完顏宗幹的原配夫人。
徒單氏沒有生育子女,對妾室所生的孩子都很疼愛,尤其是喜歡長子完顏充和二兒子完顏亮。
完顏亮當皇帝後,準備把他的嫡母徒單氏和生母大氏都冊封為皇太後。
徒單氏為人非常賢惠,在王府裏眾人都非常敬重她,威望也很高,而完顏亮的生母大氏是一個非常和藹而溫婉的女人。
當完顏亮殺掉了他的哥哥完顏亶,奪取了皇位,自己當了皇帝,這件事傳到了王府,完顏亮的嫡母徒單氏非常的生氣。
雖然皇帝完顏亶隻是她的養子,但母子倆關係相處融洽,完顏亶對這個母親也非常孝敬。
所以徒單氏在完顏亶成為皇帝之後,就被冊封為皇太後,住進了皇宮,皇宮裏的宮女宦官對她都非常的敬重。
她為人和善,但是這件事上她覺得她的兒子完顏亮做得不對,不過完顏亮不是她親生的,但她是嫡母,負有教導之責。
所以在完顏亮來探望她的時候,她板著臉對完顏亮說道:“你這件事做的實在太過分了,雖然你哥哥完顏亶昏庸無道,做錯了事,殺了很多不該殺的人,但他畢竟是皇帝。
你應該采取溫和的手段勸諫他。就算你要奪取他的皇位,也不該把他殺了,把他囚禁起來也是可以的。
你們可是手足啊,你這樣不顧手足之情殺了你哥哥,傳到天下去會被人恥笑的。
怎麽說你都是一個臣子,卻把君王給殺了,這是謀大逆的行為。”
完顏亮臉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本來當了皇帝非常的高興,而且頗為自傲,以為他從此君臨天下,誰也不敢忤逆他了。
結果沒想到一上來第一個忤逆他的居然是他的嫡母,他一向對嫡母就頗有微詞,就因為嫡母不太把他放在眼中,平時關心的主要是皇帝完顏亶。
現在更要為完顏亶說話,還訓斥自己。完顏亮很生氣,但到底忍住了,沒發火,不過這件事他是不會就這麽算了的。
當下完顏亮便把太師宇文虛中給叫來了,說道:“我想立兩個皇太後,你覺得怎麽樣?”
宇文虛中嚇了一大跳,忙問緣由。
完顏亮哼了一聲,說道:“當今皇太後很是有些過分,我本來想廢掉她的,不過她到底是我的嫡母,我不能做的太過了,引天下人恥笑。
但是我又不能讓她騎在我頭上對我吆五喝六的,而且教我養我的其實都是我生母,而不是嫡母,憑什麽我嫡母能當皇太後,而我的生母卻當不了?
難道隻是因為我的父親給了她們不同的名號嗎?那也太不公平了,對我來說我的生母要重要得多。
因此我想立兩個皇太後,把我生母大氏也冊封為皇太後,但我不知道這個規矩行不行?”
完顏亮雖然從小接受漢式教育,但是相比宇文虛中這樣的博學鴻儒而言還是差得遠的。
再說這件事關係重大,他是想得到宇文虛中這樣的博學鴻儒的支持,至少從理論上幫他站穩腳跟。
不過宇文虛中並沒有從禮教上幫他找依據,也找不到這種依據,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後宮之主也同樣如此。
但是宇文虛中知道他必須要維護完顏亮的權威,這是皇帝趙桓提醒他的,隻有這樣,以後才能繼續手握權柄,幫助大宋在金國搞事。
所以他說道:“要說後宮冊立兩個皇太後也不是沒有先例,比如大和國,它的皇後和東宮雖然名字不一樣,但是權力地位是一樣的,實際上都是天皇的皇後,已經傳承很多年,並沒有人質疑。
所以陛下立兩個皇太後,在實踐上並不是沒有可參照的,而且所謂規矩都是人創造的,你是皇帝,乃是天子,天底下還有誰比你更大的呢?
你是九五之尊,你所說的就是至理名言,你的決定都是正確的,本來就不應該被任何人所質疑。
所以臣完全讚同陛下立兩個皇太後的決定,這樣一來陛下的生母也能夠得到應有的尊重,這也是陛下孝道的一個體現。
百善孝為先,又有誰在陛下您行孝道的這件事上有資格說三道四呢?”
聽到宇文虛中這麽說,完顏亮喜笑顏開,連聲稱是。
當下便下旨冊封自己的生母大氏為皇太後,並且表明跟之前的皇太後徒單氏地位完全一樣,均為皇太後。
並且徒單氏依舊住在東宮,稱為永壽宮,而大氏則住在西宮,稱為永寧宮。
完顏亮這道聖旨頒布之後,天下一片嘩然。
有不少人上奏折,勸皇帝不能這麽做,可是這奏折首先要經過宇文虛中審核,簽署意見之後再移交給皇帝。
於是宇文虛中便把這些勸說皇帝的奏折全都壓下來,然後叫大中正司侍卿或者禦史中丞去找他們談話,目的隻有一個,讓他們閉嘴。
這兩招十分的有效,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朝廷大臣,他們最擔心的就是他們的官帽子。
皇親國戚也好,朝廷重臣也罷,幾乎沒有幾個屁股幹淨的,多少都有問題,可是經不起查的。
於是絕大部分人都把自己的奏折撤了迴去了,隻有少部分人非要上訴,甚至要麵見皇帝,與皇帝進行麵對麵辯論。
於是宇文虛中便把這幾個頭鐵的人的奏折交給了完顏亮,並告訴完顏亮,就這麽幾個人上書了,其他人都非常讚同陛下的決定。
完顏亮原先還擔心群情激憤,現在看就這麽兩三個強烈反對,其他人都沒有反對,他之前如芒在背,現在好多了。
不過他把那兩三個人的奏折拿過來看了一眼之後,很是生氣,馬上對宇文虛中說道:“你去把這幾個人抓起來,好好審查,看看這些人有沒有違法犯罪的行為?
如果有,一定要嚴懲,朕剛剛當上皇帝,對於這些目中無人之人,絕不能輕鬆放過,一定要讓他們知道,胡說八道要付出應有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