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來找康拉德和腓特烈:“能不能派人去催促伯莎女公爵,讓她出兵前來救援,她不能老呆在關隘處不敢過來呀,這算什麽事?難道她想等我們全都死光了,才來為我們收屍嗎?”


    腓特烈對於妹妹在這場戰鬥中不起任何作用大為窩火,之前他很看好妹妹,覺得她善於用兵,而且有足夠大的勇氣。


    如果是這樣,將來倒是可以栽培作為自己的助手,將來兄妹倆團結起來,未必不能主宰神羅帝國。


    可是沒想到剛開始誇妹妹,妹妹就出了一個大昏招,拒絕出兵救援,在他們全線潰逃的時候沒有出兵阻攔突厥人的追擊,在他們陷入包圍的時候,也沒有殺入重重包圍中解救他們。


    而現在,在他們被圍困在耶路撒冷城市即將被攻破時,更沒有出現從後麵襲擊突厥人。根本看不懂了,妹妹這是要做哪樣。


    現在兩位國王跑來找他商議,向妹妹求助,讓她發兵過來解圍,這也是腓特烈的想法,於是毫不猶豫的便答應了。


    馬上親筆寫了一封信,派了心腹帶一隊人,趁著夜色從敵人沒有包圍的南麵城牆出城,繞一大圈然後去尋找伯莎的軍隊,向她求援。


    在這封信裏腓特烈軟硬兼施告訴伯莎,如果她能解圍耶路撒冷,救大家於生死線上,那麽她迴去之後可以不逼伯莎與八王爺離婚,還可以讓康拉德重用於她。


    在信的末尾,康拉德也寫了一小段話,承諾隻要伯莎解了耶路撒冷之圍,他可以按照腓特烈信中所說,將來重用伯莎,並且尊重她與八王爺的婚姻,不再幹預。


    為了增加遊說的分量,路易國王和梅麗桑德也在信的末尾加了自己的意見。


    路易國王是承諾將來迴到法蘭西,願意拿一個城池送給伯莎作為酬謝,除了巴黎之外她可以自己挑。


    而梅麗桑德更是表示願意封伯莎為耶路撒冷攝政女王,與她一起治理耶路撒冷,隻要伯莎願意留在耶路撒冷。


    康拉德和腓特烈沒想到路易國王和梅麗桑德女王居然做出了如此生猛的表態,讓他們覺得他們的表態顯得有些太籠統,不具體。


    生怕這時候會因為他們的原因伯莎不願意來而錯失良機,最終成為俘虜,那可就功虧一簣了。


    於是康拉德跟腓特烈兩人商量之後,又在後麵由康拉德補了一句話,隻要伯莎能夠解了耶路撒冷之圍,康拉德就任命伯莎與腓特烈兄妹倆都作為他這位國王的助理,相當於副國王了。


    也就是在一定條件下,甚至可能會成為康拉德的繼承人,這個表態應該是有非常強大的誘惑力的,幾位國王都加蓋了自己的印章。


    這封信承載著三位國王最後的希望,隻希望伯莎能盡快出兵,解耶路撒冷之圍。


    因為突厥人已經開始進攻了,他們造好了投石機、箭塔、鵝車等攻城器械,開始進攻耶路撒冷。


    而這時耶路撒冷已經沒有任何軍隊可以趕來援助了,因為之前的軍隊全都被動用加入了十字軍,又最終葬身在了耶路撒冷王國北部邊疆那場大會戰之中。


    路易國王、康拉德和腓特烈,包括女王都上陣,各負責一個城牆來鎮守耶路撒冷,拚死抵抗。


    但是他們似乎擋不住突厥人強大的進攻,突厥人的投石機瘋狂的攻擊,將耶路撒冷城最終砸出了一個大缺口,突厥人開始從缺口湧入城中。


    腓特烈率著雇傭軍敢死隊堵住城口狙擊,但是突厥人太多了,腓特烈眼看就有些抵不住了,焦急萬分之下他萬念俱灰,想著這一次隻怕就要交代在這了,怎麽妹妹還沒有帶兵來增援呢?


    而就在這時,突厥人突然退兵,準備著衝擊缺口的士兵全都撤了迴去,並且城外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撤軍的號角。


    這讓腓特烈、路易和康拉德他們喜從天降,突厥人怎麽眼看就要拿下了耶路撒冷,突然就撤兵了,難道是伯莎他們的軍隊殺來了嗎?可是根本沒有看見有援兵到來呀。


    而這時前去送信件的傳令兵迴來了,欣喜的把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告訴了路易國王等人——伯莎和女子軍團在大宋攻城兵的幫助下,正在全力攻打大馬士革,大馬士革即將被拿下。


    這個消息報到了努爾丁和賽福丁麵前,兩人大驚失色。


    如果大馬士革丟了,他們就算拿下耶路撒冷也守不住。因為他們的退路被切斷了,他們與讚吉王朝之間的聯係也會隨之被掐斷,那他們就隻能孤守耶路撒冷,會陷於基督徒的重重包圍之中,最終會走向滅亡。


    他們當然不能夠用大馬士革來交換耶路撒冷。


    因此立刻放棄了進攻耶路撒冷,轉而迅速調頭前去解救大馬士革。


    這讓路易、康拉德和梅麗桑德幾位國王欣喜若狂,望著迅速北撤離開耶路撒冷的突厥人,他們幾個在城樓上又唱又跳,大喊大叫。


    腓特烈最為高興,因為妹妹給他長臉了。


    他對康拉德說道:“國王殿下,我沒想到我妹妹居然有這樣的戰略眼光,她沒有直接率兵前來解圍,而是趁虛進攻大馬士革,逼著突厥人迴兵救援,這一招太高明了,我都想不出來。


    看來我妹妹作為您的助手,將來幫助您征戰天下綽綽有餘。”


    康拉德也是連連點頭,但是卻沒有明確的確認這一點。


    在耶路撒冷被包圍,他們處於生死關頭的時候,讓他答應什麽他都會毫不猶豫,可現在危機解除了,還要不要把這不聽話的女公爵作為他的助手,協助他征戰天下,那就得好好掂量一下了。


    當然答應的事總是要做的,但具體怎麽做可以商量。


    而路易也在心裏嘀咕,當時說話說得太滿,除了巴黎,隨便一個城市都送給伯莎作為迴報,但是現在危機解除,真要割讓法蘭西任何一個城市他也不幹,城市再小他也肉痛。


    這件事迴頭再好好跟伯莎商量,反正都是十字軍,她的救援也是理所應當,實在不應該再要自己的城池。看看能不能用道德綁架的方法讓對方放棄主張。


    梅麗桑德自然也是這麽想的,封伯莎為耶路撒冷的攝政女王?開什麽玩笑,那相當於耶路撒冷都放到她手裏了,情急之下這麽說說也就罷了,真要把這女王之位分一半給伯莎,她可不願意。


    腦海中不停的轉悠著,怎樣說服伯莎放棄耶路撒冷控製攝政女王的想法。


    這一切伯莎並不知道,她拿到了那封信的時候,大馬士革已經攻克在即了。


    她沒有寫迴信,隻是讓傳令兵帶迴口信,說他們在進攻大馬士革,敵軍會撤離對耶路撒冷的包圍。


    這一招八王爺曾說過,叫圍魏救趙,所以耶路撒冷的包圍會很快解除,果不其然便解除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軼並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