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門外的中年人,實在忍耐不住的想要發脾氣的時候,他的耳朵卻是突然動了動,轉而一把打開了門扇。走了出去…
倒黴的陸老二因為送了兩趟孩子,剛剛跑迴嶺上時,居然發現事情既然解決了,現在還風平浪靜了。他就覺得自己就好像用了全身力氣,卻一拳頭打在空氣上了。真是不知道該對誰發脾氣才好…
陸老二也是惱的厲害,跳腳嚷了兩句,就讓歡喜的陸老爹給了他一巴掌拍的,然後帶人又來接孩子了。
這會兒眼見師傅臉色黑如鍋底,他難得機靈的趕緊討好笑著上前,說道;哎呀,師傅,如今山下的禍事過去了。我們這就把娃子們接走啊!辛苦師傅了…
中年人聽此,想發脾氣也沒責,也明天這次事情突然,所以他也沒說什麽,隻是擺擺手,甚至連屋子都不想進去,直接指了指門口。
陸老二見此,也明白自己師傅是讓他趕緊把這些小家夥都帶走了,於是趕緊帶人進門,跟他來此的眾人,幾乎都是娃子的親爹,所以幾乎他們一進屋就得到了娃子們的熱烈歡迎了。
這個笑著喊爹,那個扯了嗓子哭個不停的,等他們好不容易把孩子們裝在柳條筐裏,包裹嚴實時,已經過去了小半時辰了。
而這旁的陸老二,生怕師傅拿他撒氣,就趕緊帶人跑路走了。好在他還有良心,大老遠扔了一句話道;師傅,我在屋裏給你留了兩壇子酒,還有我妹妹熏得兔子和雞啊。哪日我來,再給你多偷點兒啊!
中年人本來聽得前幾句,神色還算不錯的,但在聽到陸老二後麵那句話,末尾的那個“偷”字卻讓他又黑了臉。想起當初,他平生第一次被人罵出門,頓時心頭就火苗竄起多高了。
“咣當!”土坯房的兩扇門緊緊關了起來,好似這般就能把那些丟臉之事扔在外邊,被風雪徹底吹走一樣…
事情解決後,眾人該幹嘛幹嘛去了。接孩子的接孩子的,喝酒的喝酒的。
而此時的老熊嶺西邊的趙家,也是剛剛迴到家門,關上院門,趙老頭兒帶著兩個兒子迴來,個個都是凍得臉色青紫,想要脫下羊皮襖時,雙手卻凍的直哆嗦著不會動。
趙老太和兩個兒媳看此,都是心疼的不成,於是都趕緊上前遞了酒壺,之後又幫忙扒下皮襖的。
趙老頭大口大口灌了烈酒後,又遞給了兩個兒子。讓他們也喝口酒暖和暖和些…
見趙老頭喝完酒後,趙老太太就推了他到火爐邊,這才小心翼翼問道;怎麽樣啊,老頭子,咱們三丫她婆家…”
老太太最是心軟,說到一半就歎了氣,雖然問出口,其實是心裏是不報什麽希望了。畢竟那幾百號精兵去攻打老熊嶺的,老熊嶺那些人就算是再怎麽彪悍的不行,怕是也扛不住他們的啊。這會兒怕是血流成河,屍橫遍地了。
不想老頭兒卻是擺手,吩咐道;嗯,趕緊把三丫兒娘倆叫出來吧,老熊嶺沒事了!
聽到趙老頭的話語,大家都疑惑道;沒事了嗎?
兩個兒媳聽得好奇,追問道;那些官兵不是說抓叛賊嗎?先前在房後,我可看到他們過去了,那些刀槍,可太嚇人了。
“是啊,怎麽迴事?”
老太太還是擔心,問道;是不是老熊嶺使了銀錢呢?要不,我們還是讓三丫兒娘倆再藏兩日吧,萬一那些官兵再跑來的話怎麽辦?可不是鬧著玩的。
趙老大憨厚,趙老二嘴巴利索,就給老娘說了半晌,之後道;娘,我們是聽著老熊嶺那些鄉親歡唿,然後還有人去山裏接人,這才轉迴來的。娘放心,快把妹妹叫上來吧,畢竟地窖裏也不暖和呢。
老太太聽得老頭兒和兒子都這麽說,也就放了心,於是就趕緊跑去外邊把閨女和外孫喊了上來。
果然,地窖裏雖然有火盆,但還是凍得閨女和外孫臉色發青的。
然而還沒等他們一家人多說幾句,就聽得門扇被敲響。
聽此,趙老大小心問詢了兩句,這才開了門。
原來是劉嬸子帶了兩個村人走了進來,眼見趙三丫兒娘倆平安無事,這才同趙家道謝道;三丫他家男人和公公都跟去南邊建作坊了,她婆婆雖然惦記著她們,但年歲大了,就托我來接人。親家可別挑理,等改日安生了,再讓三丫兒娘倆迴來。
趙家人眼見,老熊嶺眾人這麽看重閨女和外孫,都是歡喜都來不及,哪裏會挑理,很是親切寒暄了一番。
劉嬸子看著那桌上的弓箭和皮襖,免不得多問了幾句。聽得趙家小兒媳說起剛才趙家男人翻山去老熊嶺探情況,聽此,劉嬸子和兩個村人眼裏都是有感激之意。
於是,劉嬸子道;趙老哥,這份心意,我們老熊嶺承下了。今日來匆忙,改日再登門來道謝。
趙家人聽此,說道;嗯,沒事,都是自家人,這時候幫一把是應該的。更何況我們還沒幫上忙呢!
趙老爺子本分,眼見閨女歸心似箭,就道;先迴吧,大夥兒都沒事就好。
於是,劉嬸子就帶了三丫娘倆上了爬犁,兩人村人趕了馬匹,很快就走掉了。
這樣的事,這一晚,陸續在北荌洲外幾個村落和鎮子都發生了。逃難來時匆忙,迴去時候也幹脆。
倒是迅速的讓人隻以為,剛才一切都是南柯一夢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說這邊老熊嶺是如何去接迴剛才去娘家逃難的人了…
而這邊,連夜趕迴州府的巡查隊,也挑撥的整個北荌洲百姓的好奇心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畢竟出城出不去,誰也不敢跑去府衙問問這些士兵,到底殺了多殺老熊嶺的獵戶。
這一晚,不知道有多少人家,沒有睡安生。
所以在第二日一早起來,各家茶樓就開始爆滿,特別是府衙對麵的那家。
簡直可以有人山人海來形容了……
無論何時何地,八卦的力量都是強大的。自持府衙裏有內線的,早早尋了借口派人進去打探。而沒有勢力,但家裏不缺人手的,居然頂風冒雪去了老熊嶺外探看去了。
所以,很快,各方消息就匯總到了一處。
老熊嶺家家戶戶煙筒都冒煙呢,看著如同往常一樣啊,不像遭過兵禍的樣子啊!
“老爺,小的問過府衙裏的小吏了,他們說那個世子爺和唐家公子突然病重,所有士兵都聽那個校尉指揮呢。但是趙大人瞧著倒是很歡喜,昨晚抱著小妾胡天胡地,早起居然就擺了酒席。”
眾人都是聽得疑惑不已道;這…這是什麽原因呢?難道是老熊嶺的人使了什麽邪法或者巫術,直接咒病了世子爺嗎?
既然世子爺生病了,那趙大人這麽歡喜,到底怎麽解釋呢?怪哉怪哉…
“你問我,我哪知道啊!”
眾人議論紛紛,一時間吵得茶樓裏差點兒被掀了房頂。但老掌櫃卻是半點兒也不惱,喊著小夥計上茶,忙的是不亦樂乎的,他還在心裏盼著老熊嶺一定別消停了,多折騰幾次這樣的大事,自家的生意就更上一層樓了。
中午,就在眾人自覺猜不出緣由時,紛紛起身要迴家的時候,居然又有消息傳來。
這不,這會的消息則是………
“聽說,老熊嶺的人現在到處送禮呢?”
“送禮?難道不怕世子爺解了咒,找他們算總賬?”
“不是,聽說收禮的人家都有閨女嫁到老熊嶺,而且昨日收留了閨女和老熊嶺的娃子。人家老熊嶺這是報恩呢!”
“啊,原來如此。不過,老熊嶺既然開始送禮了,是篤定自家不會再有事了嗎?還有到底昨日,那事如何解決的呢?”
到底還是有能人,花了大把銀子,終於從府衙裏又打探了消息出來,原來府尹趙大人親口同下邊人說起;都是誤會一場,老熊嶺並沒有窩藏奸細。世子爺和唐公子自覺出了差錯,惹了這場風波,很是愧疚,又經不得天寒地凍,他們都染了風寒,病倒在床了。
這句話,雖然不能解釋一切,卻總算合情合理,又出自北荌洲最高父母官之口,倒是很快平息眾人的好奇心。
當然,這可不包括那些聰明人。但想要打探更多,府衙裏卻是再也沒有半點兒風聲了,甚至兩個在府衙前後門探問的隨從還被士兵們打了一頓。
於是,這事就徹底揭了過去。
對於老熊嶺躲過一劫,這事有人好奇,也有人歡喜,當然也有人後悔不迭的。
劉嬸子昨晚迴去之後,把趙家爺三個的義舉說了個清楚明白。整個老熊嶺上下才知道,昨晚他們居然還有援兵在附近。這讓所有人都是感激莫名,畢竟這世上錦上添花太多了,雪中送炭的人太少了。
這一天一早,筱芸接了初一和他的那些族人,他們躲在當初洗澡溺水的那處溫泉旁邊,倒是沒受什麽罪,一頓飽飯吃下去,就又是一條好漢了。
所以,筱芸就開始攆了他們去山下,照舊讓他們住了陸老二的院子,平日幫忙巡邏守山口,也不至於讓他們閑著無趣。
雖然村裏眾人對這些草原人沒有什麽親近的心思,但也沒把這場大難算在他們頭上。畢竟這次的事件是李得勝和唐二少大半緣由是覬覦暖房這個聚寶盆。
雖然山裏人沒讀過什麽書,但是他們都是恩怨分明的。
對於這次事件,筱芸親自帶著韓姨母在庫房裏挑揀了一些物件,分裝妥當後,然後送了幾撥村裏人出門。
昨日出去躲災的娃子,爺爺或者爹爹在家的,都是親自去謝親家當晚的收留之情。
趙家這裏,則是由老馮爺親自帶人上了門。
兩匹綢緞,兩匹細棉布,兩盒點心,兩條肉,兩壇子,兩包茶葉,外加十兩銀子,整整齊齊放到趙家的桌子上,驚得趙家人連連推辭的。
這不,作為當家的趙家老頭著急道;不成啊,老馮叔,不說三丫兒是我家閨女,就是左鄰右舍住著,有事的時候,幫一把也是應該的。
老馮爺聽此,捋著胡子笑嗬嗬擺手,迴答道;那可不是,患難見人心啊,這次大禍倒是也有幾家親家行事讓人心寒,倒是你們一家厚道仗義。這些謝禮,是我們老熊嶺上下的心意。你們收著吧!
趙家日子過得清貧,兩個兒媳眼見那綢緞花色鮮亮,做成小襖必定好看,那細布也細密柔軟,給孩子做衣褲最適合不過了,還有那肉足夠,夠他們吃上兩個月了,特別是那十兩銀子啊,整整是家裏一年的花銷啊。
她們就忍不住一直盯著公爹和婆婆了,生怕他們真的把這份厚禮推出去。
眼見小輩那副模樣,於是,趙家老兩口對視一眼,都是起身同老馮爺行禮,之後也就不再推辭。
不想老馮爺這會又順道;嗯,趙老哥,是這樣的,我們筱芸說了,明年初,還要建雞場,豬場,還有多種土豆,弄粉條呢,這些都需要人手幫忙的。但你們也知道,我們村裏的後生大半都去南邊了,現在實在忙不開。你們一家若是不嫌棄老熊嶺吵鬧的話,不如你們就搬去嶺下同住吧。房子都好說,到老熊嶺後,咱們大夥兒搭把手,幾日就能建好了,家裏的小子和媳婦兒做工也好,種田也好,都有工錢,娃子還能讀書,筆墨紙硯都是村裏出,不用花家裏錢呢?
“什麽?”
在聽完老馮爺的話後,趙家人都愣住了,之後都是驚喜的站了起來。
一
倒黴的陸老二因為送了兩趟孩子,剛剛跑迴嶺上時,居然發現事情既然解決了,現在還風平浪靜了。他就覺得自己就好像用了全身力氣,卻一拳頭打在空氣上了。真是不知道該對誰發脾氣才好…
陸老二也是惱的厲害,跳腳嚷了兩句,就讓歡喜的陸老爹給了他一巴掌拍的,然後帶人又來接孩子了。
這會兒眼見師傅臉色黑如鍋底,他難得機靈的趕緊討好笑著上前,說道;哎呀,師傅,如今山下的禍事過去了。我們這就把娃子們接走啊!辛苦師傅了…
中年人聽此,想發脾氣也沒責,也明天這次事情突然,所以他也沒說什麽,隻是擺擺手,甚至連屋子都不想進去,直接指了指門口。
陸老二見此,也明白自己師傅是讓他趕緊把這些小家夥都帶走了,於是趕緊帶人進門,跟他來此的眾人,幾乎都是娃子的親爹,所以幾乎他們一進屋就得到了娃子們的熱烈歡迎了。
這個笑著喊爹,那個扯了嗓子哭個不停的,等他們好不容易把孩子們裝在柳條筐裏,包裹嚴實時,已經過去了小半時辰了。
而這旁的陸老二,生怕師傅拿他撒氣,就趕緊帶人跑路走了。好在他還有良心,大老遠扔了一句話道;師傅,我在屋裏給你留了兩壇子酒,還有我妹妹熏得兔子和雞啊。哪日我來,再給你多偷點兒啊!
中年人本來聽得前幾句,神色還算不錯的,但在聽到陸老二後麵那句話,末尾的那個“偷”字卻讓他又黑了臉。想起當初,他平生第一次被人罵出門,頓時心頭就火苗竄起多高了。
“咣當!”土坯房的兩扇門緊緊關了起來,好似這般就能把那些丟臉之事扔在外邊,被風雪徹底吹走一樣…
事情解決後,眾人該幹嘛幹嘛去了。接孩子的接孩子的,喝酒的喝酒的。
而此時的老熊嶺西邊的趙家,也是剛剛迴到家門,關上院門,趙老頭兒帶著兩個兒子迴來,個個都是凍得臉色青紫,想要脫下羊皮襖時,雙手卻凍的直哆嗦著不會動。
趙老太和兩個兒媳看此,都是心疼的不成,於是都趕緊上前遞了酒壺,之後又幫忙扒下皮襖的。
趙老頭大口大口灌了烈酒後,又遞給了兩個兒子。讓他們也喝口酒暖和暖和些…
見趙老頭喝完酒後,趙老太太就推了他到火爐邊,這才小心翼翼問道;怎麽樣啊,老頭子,咱們三丫她婆家…”
老太太最是心軟,說到一半就歎了氣,雖然問出口,其實是心裏是不報什麽希望了。畢竟那幾百號精兵去攻打老熊嶺的,老熊嶺那些人就算是再怎麽彪悍的不行,怕是也扛不住他們的啊。這會兒怕是血流成河,屍橫遍地了。
不想老頭兒卻是擺手,吩咐道;嗯,趕緊把三丫兒娘倆叫出來吧,老熊嶺沒事了!
聽到趙老頭的話語,大家都疑惑道;沒事了嗎?
兩個兒媳聽得好奇,追問道;那些官兵不是說抓叛賊嗎?先前在房後,我可看到他們過去了,那些刀槍,可太嚇人了。
“是啊,怎麽迴事?”
老太太還是擔心,問道;是不是老熊嶺使了銀錢呢?要不,我們還是讓三丫兒娘倆再藏兩日吧,萬一那些官兵再跑來的話怎麽辦?可不是鬧著玩的。
趙老大憨厚,趙老二嘴巴利索,就給老娘說了半晌,之後道;娘,我們是聽著老熊嶺那些鄉親歡唿,然後還有人去山裏接人,這才轉迴來的。娘放心,快把妹妹叫上來吧,畢竟地窖裏也不暖和呢。
老太太聽得老頭兒和兒子都這麽說,也就放了心,於是就趕緊跑去外邊把閨女和外孫喊了上來。
果然,地窖裏雖然有火盆,但還是凍得閨女和外孫臉色發青的。
然而還沒等他們一家人多說幾句,就聽得門扇被敲響。
聽此,趙老大小心問詢了兩句,這才開了門。
原來是劉嬸子帶了兩個村人走了進來,眼見趙三丫兒娘倆平安無事,這才同趙家道謝道;三丫他家男人和公公都跟去南邊建作坊了,她婆婆雖然惦記著她們,但年歲大了,就托我來接人。親家可別挑理,等改日安生了,再讓三丫兒娘倆迴來。
趙家人眼見,老熊嶺眾人這麽看重閨女和外孫,都是歡喜都來不及,哪裏會挑理,很是親切寒暄了一番。
劉嬸子看著那桌上的弓箭和皮襖,免不得多問了幾句。聽得趙家小兒媳說起剛才趙家男人翻山去老熊嶺探情況,聽此,劉嬸子和兩個村人眼裏都是有感激之意。
於是,劉嬸子道;趙老哥,這份心意,我們老熊嶺承下了。今日來匆忙,改日再登門來道謝。
趙家人聽此,說道;嗯,沒事,都是自家人,這時候幫一把是應該的。更何況我們還沒幫上忙呢!
趙老爺子本分,眼見閨女歸心似箭,就道;先迴吧,大夥兒都沒事就好。
於是,劉嬸子就帶了三丫娘倆上了爬犁,兩人村人趕了馬匹,很快就走掉了。
這樣的事,這一晚,陸續在北荌洲外幾個村落和鎮子都發生了。逃難來時匆忙,迴去時候也幹脆。
倒是迅速的讓人隻以為,剛才一切都是南柯一夢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說這邊老熊嶺是如何去接迴剛才去娘家逃難的人了…
而這邊,連夜趕迴州府的巡查隊,也挑撥的整個北荌洲百姓的好奇心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畢竟出城出不去,誰也不敢跑去府衙問問這些士兵,到底殺了多殺老熊嶺的獵戶。
這一晚,不知道有多少人家,沒有睡安生。
所以在第二日一早起來,各家茶樓就開始爆滿,特別是府衙對麵的那家。
簡直可以有人山人海來形容了……
無論何時何地,八卦的力量都是強大的。自持府衙裏有內線的,早早尋了借口派人進去打探。而沒有勢力,但家裏不缺人手的,居然頂風冒雪去了老熊嶺外探看去了。
所以,很快,各方消息就匯總到了一處。
老熊嶺家家戶戶煙筒都冒煙呢,看著如同往常一樣啊,不像遭過兵禍的樣子啊!
“老爺,小的問過府衙裏的小吏了,他們說那個世子爺和唐家公子突然病重,所有士兵都聽那個校尉指揮呢。但是趙大人瞧著倒是很歡喜,昨晚抱著小妾胡天胡地,早起居然就擺了酒席。”
眾人都是聽得疑惑不已道;這…這是什麽原因呢?難道是老熊嶺的人使了什麽邪法或者巫術,直接咒病了世子爺嗎?
既然世子爺生病了,那趙大人這麽歡喜,到底怎麽解釋呢?怪哉怪哉…
“你問我,我哪知道啊!”
眾人議論紛紛,一時間吵得茶樓裏差點兒被掀了房頂。但老掌櫃卻是半點兒也不惱,喊著小夥計上茶,忙的是不亦樂乎的,他還在心裏盼著老熊嶺一定別消停了,多折騰幾次這樣的大事,自家的生意就更上一層樓了。
中午,就在眾人自覺猜不出緣由時,紛紛起身要迴家的時候,居然又有消息傳來。
這不,這會的消息則是………
“聽說,老熊嶺的人現在到處送禮呢?”
“送禮?難道不怕世子爺解了咒,找他們算總賬?”
“不是,聽說收禮的人家都有閨女嫁到老熊嶺,而且昨日收留了閨女和老熊嶺的娃子。人家老熊嶺這是報恩呢!”
“啊,原來如此。不過,老熊嶺既然開始送禮了,是篤定自家不會再有事了嗎?還有到底昨日,那事如何解決的呢?”
到底還是有能人,花了大把銀子,終於從府衙裏又打探了消息出來,原來府尹趙大人親口同下邊人說起;都是誤會一場,老熊嶺並沒有窩藏奸細。世子爺和唐公子自覺出了差錯,惹了這場風波,很是愧疚,又經不得天寒地凍,他們都染了風寒,病倒在床了。
這句話,雖然不能解釋一切,卻總算合情合理,又出自北荌洲最高父母官之口,倒是很快平息眾人的好奇心。
當然,這可不包括那些聰明人。但想要打探更多,府衙裏卻是再也沒有半點兒風聲了,甚至兩個在府衙前後門探問的隨從還被士兵們打了一頓。
於是,這事就徹底揭了過去。
對於老熊嶺躲過一劫,這事有人好奇,也有人歡喜,當然也有人後悔不迭的。
劉嬸子昨晚迴去之後,把趙家爺三個的義舉說了個清楚明白。整個老熊嶺上下才知道,昨晚他們居然還有援兵在附近。這讓所有人都是感激莫名,畢竟這世上錦上添花太多了,雪中送炭的人太少了。
這一天一早,筱芸接了初一和他的那些族人,他們躲在當初洗澡溺水的那處溫泉旁邊,倒是沒受什麽罪,一頓飽飯吃下去,就又是一條好漢了。
所以,筱芸就開始攆了他們去山下,照舊讓他們住了陸老二的院子,平日幫忙巡邏守山口,也不至於讓他們閑著無趣。
雖然村裏眾人對這些草原人沒有什麽親近的心思,但也沒把這場大難算在他們頭上。畢竟這次的事件是李得勝和唐二少大半緣由是覬覦暖房這個聚寶盆。
雖然山裏人沒讀過什麽書,但是他們都是恩怨分明的。
對於這次事件,筱芸親自帶著韓姨母在庫房裏挑揀了一些物件,分裝妥當後,然後送了幾撥村裏人出門。
昨日出去躲災的娃子,爺爺或者爹爹在家的,都是親自去謝親家當晚的收留之情。
趙家這裏,則是由老馮爺親自帶人上了門。
兩匹綢緞,兩匹細棉布,兩盒點心,兩條肉,兩壇子,兩包茶葉,外加十兩銀子,整整齊齊放到趙家的桌子上,驚得趙家人連連推辭的。
這不,作為當家的趙家老頭著急道;不成啊,老馮叔,不說三丫兒是我家閨女,就是左鄰右舍住著,有事的時候,幫一把也是應該的。
老馮爺聽此,捋著胡子笑嗬嗬擺手,迴答道;那可不是,患難見人心啊,這次大禍倒是也有幾家親家行事讓人心寒,倒是你們一家厚道仗義。這些謝禮,是我們老熊嶺上下的心意。你們收著吧!
趙家日子過得清貧,兩個兒媳眼見那綢緞花色鮮亮,做成小襖必定好看,那細布也細密柔軟,給孩子做衣褲最適合不過了,還有那肉足夠,夠他們吃上兩個月了,特別是那十兩銀子啊,整整是家裏一年的花銷啊。
她們就忍不住一直盯著公爹和婆婆了,生怕他們真的把這份厚禮推出去。
眼見小輩那副模樣,於是,趙家老兩口對視一眼,都是起身同老馮爺行禮,之後也就不再推辭。
不想老馮爺這會又順道;嗯,趙老哥,是這樣的,我們筱芸說了,明年初,還要建雞場,豬場,還有多種土豆,弄粉條呢,這些都需要人手幫忙的。但你們也知道,我們村裏的後生大半都去南邊了,現在實在忙不開。你們一家若是不嫌棄老熊嶺吵鬧的話,不如你們就搬去嶺下同住吧。房子都好說,到老熊嶺後,咱們大夥兒搭把手,幾日就能建好了,家裏的小子和媳婦兒做工也好,種田也好,都有工錢,娃子還能讀書,筆墨紙硯都是村裏出,不用花家裏錢呢?
“什麽?”
在聽完老馮爺的話後,趙家人都愣住了,之後都是驚喜的站了起來。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