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筱芸和初一,他們兩人一邊忙碌一邊說笑的時候,突然陸老二打開了半敞開的地窖口,招唿道;小妹,陳大伯來了,正打算找你說話呢?
聽此,筱芸笑道;哎,來了,陳大伯怎麽來了,這會天氣那麽冷,也不到結算菜金的日子啊?他這會怎麽會來呢?真是奇怪…
筱芸她雖然疑惑,但先前村裏眾人因為賣菜突然得了銀錢,幾乎都高興瘋了,每日就盼著城裏送菜金迴來,然後給他們的錢包塞的滿滿的。
後來,時間久了,大家的錢匣子裏有了底,就覺出有些麻煩了,於是,就決定和城裏的菜金三天一小結了。
菜金有時候,是小刀幾個送迴來,有的時候,就是陳家管事來取菜時,順便幫忙捎帶過來的。
而且菜金,昨日就剛剛結算過了,今天,陳掌櫃又找上門,應該就是有事,要商量了。
想到這裏,筱芸就匆忙洗了手,留下初一負責看地窖,然後她就迴了自家院子裏去了。
今天還特別難得,陸老爹出來走走,沒有埋在他的書堆裏。這會正負責陪著陳掌櫃說話,兩個老親家說起去南邊建作坊的兒女,都是惦記,又互相安慰的,倒也是其樂融融的。
看著他們聊的那麽起勁,筱芸先給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熱茶喝了,眼見這老哥倆兒說的痛快了,這才插口問道;陳伯,你是不是知道,我一會兒要準備燉紅燒肉,所以你這才上山來了?
聽此,陳掌櫃哈哈大笑,也不應聲,之後從袖子裏去拿出一封信,神神秘秘問道;筱芸,你猜,我給你送了什麽來…
看到陳伯那麽神秘的樣子,筱芸眼珠兒一轉,驚喜問道;陳伯,是不是京都那裏來的信了?
說罷,她就要上前取信封,可惜卻被陳掌櫃一手蓋住了。
見此,筱芸嗔怪跺腳說道;啊呀,陳伯,你怎麽還同我一個小女子計較那麽多啊?方才是侄女失禮了,一會兒燉上一鍋紅燒肉,再給陳伯熱一壺好酒,和我爹好好喝幾杯,好不好嗎?
聽完這話後,陳伯才笑道;這還差不多!
陳掌櫃最是喜歡逗弄筱芸了,如今女兒出門在外,他就越發的喜歡把筱芸當作自家的閨女了,見她這個著急的模樣,他也就不逗她了,於是也就鬆了手。
看到陳伯收手了,筱芸就趕緊拆開信,一目十行看完,又捏著厚厚一疊銀票,簡直是歡喜的就要蹦起來了!
這不,她很高興道;都說京都那裏,遍地都是金子,這話說的一點也不錯。這京都的酒樓才開了幾日啊,居然進項這麽多錢了。當然,還是我陳大哥最厲害了,能在京都站穩腳跟,不知多累多辛苦呢,等過年時候,我一定好好敬陳大哥一杯酒才行。
天下當爹的,哪有不喜歡兒子被誇讚的。更何況兒子獨自出門,去闖出一片天下,一直是陳掌櫃的驕傲所在。這會兒聽到筱芸這麽一說,更是高興的合不攏嘴的。
這不,陳掌櫃高興道;哎呀,自家人不要客套。還是你這種菜法子新奇,即便是京都,那裏的貴人也擋不住,整日吃肉膩煩啊。更何況我們的火鍋又是新奇美味的,生意怎麽可能不好呢?
聽此,筱芸揚著手裏的銀票,笑道;嗯,就是的,陳大哥的這封信就是及時雨,這幾日,我還想著呢?我們這裏隻賣青菜給酒樓有些不合算,要是咱們也能在城裏開個火鍋店多好。
不想陳大哥這會就送了本錢來,陳大伯,這幾日空閑了,可要幫我再找找好鋪麵,咱們也嚐嚐日進鬥金是什麽滋味。省的陳大哥過年迴來的時候,和咱們顯擺,咱們也和他比賽看看。
聽完筱芸這話後,陳掌櫃很是高興道;嗯,好,有誌氣。
陳掌櫃自小經商,對於賺銀子這事,已經成了一個愛好,這會聽得筱芸這樣說,他就有些坐不住了。
這不,他想起來了些事情,就連忙對筱芸說道;對了,昨日還真聽說有一家酒樓要出兌,本來他們生意就一般,如今各家都采買咱們嶺上的青菜,他們買不起,生意就更差了。不如我去和他們談談,把他們的店盤過來,給咱們開火鍋店正好。
聽此,筱芸好笑道;啊呀,陳伯,不急這一會兒,等我燉好紅燒肉,您和我爹喝一杯再走也不遲啊。
筱芸既然決定留人了,所以就喊了江大娘他們幫忙準備五花肉,趕緊下廚去了。
然而陳掌櫃卻是等不得了,擺手道;嗯,筱芸,紅燒肉什麽時候都能吃得上,好鋪子可等不了。我這就迴去了,哪日火鍋大賣了,咱們再喝慶功酒啊。
聽此,筱芸沒辦法,隻好說道;好,那我讓二哥送你迴去。
筱芸見留不住人,隻好喊了陸老二穿上大棉襖,趕車送陳掌櫃迴去。路上因為剛剛下了一層小雪,必定難以行走。
對於筱芸的安排,陳掌櫃也沒有拒絕的,上了年紀的老人都喜歡小輩兒貼心又孝順的。
老熊嶺十八戶是一家,筱芸也沒有特意瞞著,所以,晚上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知道京都那裏的酒樓賺了大錢,筱芸也決定要在府城裏也開一家賣火鍋的酒樓的事情了。
於是,先前被父母留在家裏的後生們都是激動不已的,都湊上門來問詢此事。
而這邊的筱芸則是一邊燉紅燒肉,一邊琢磨著人手的事,新酒樓若是買下來了,肯定不能完全用酒樓的原班人馬的。做生意虧本,可能有多方麵原因,但人員肯定是問題聚集之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若是之前的人都留下的話,一來怕這些人奴大欺主,二來也怕不好的習慣延續下來,會給生意帶來隱患的。做什麽事情都要防範於未然啊…
但也不能一個人手不留,畢竟新買下來的鋪子沒人比他們這些老人熟悉。這樣合計下來,就是酒樓人手挑揀好的留下來,自己再填補一部分人手進去就好了。
小刀這斷時間,開了雜貨鋪子,經驗也曆練下來了,很有幾分掌櫃的模樣了,如果送去打理酒樓倒也勉強能勝任,當然平日,還要陳掌櫃多多幫忙,至於大堂裏的夥計和後廚也要有自己的人看管才行。
這樣算下來的話,那就是要送四五個人去新酒樓工作去了。
正好,此時上門來探消息的後生足夠了,筱芸見他們望著桌子上的紅燒肉笑個不停的,就讓江大娘取了大陶碗,裝了白米飯,澆上幾勺子紅燒肉,請他們邊吃邊聊了。
這一年來,後生們除了種莊稼,就是修水渠,建院子,守山門的,一直吃著陸家的大鍋飯,這會兒,倒也習慣了,推讓兩句後,大家就抱著大碗開吃了起來。
等到大家都吃飽喝足了,來不及抹去嘴角的油花兒,就眼巴巴望著筱芸,生怕她不準他們去新酒樓似的。
家家戶戶都有當家人,筱芸哪裏好越俎代庖,於是她就道;各位哥哥們,若是家裏的叔伯們都答應,幾個哥哥就可以進城去幫小刀哥開酒樓了。
聽到筱芸這話後,幾個後生們頓時都歡喜的歡唿起來,扔了陶碗就往家裏跑去了。
世人皆有私心,而且老人年歲越大越喜歡把兒孫留在身邊。先前村裏分人手去南邊建作坊,去京都種菜開酒樓。這幾戶人家舍不得兒子,都把兒子留在了家裏。
而如今,眼見京都裏酒樓大火,南邊的作坊聽說也順利開辦了,這幾戶人家就有些後悔了。
玉不琢不成器,好後生不經曆風雨,怎麽成長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呢?
於是,當後生們們迴家一說,他們也就立刻馬上同意了…因此,後生們就立刻得了爹娘的支持。
他們甚至等不得第二天,當晚就扛了包裹踩著夜色,趕著最後一刻鍾進城投奔小刀去了。
這左一波,右一波的往外分人手,村裏免不得更安靜了。淘氣小子們,平日招貓逗狗的,還要被老娘拍幾下屁股。如今到好了,老娘們都恨不得,他們整日鬧出點兒動靜才好呢?不然就太安靜了!
好在,村裏還有幾個閨女在,每日都有一上午到陸家跟著韓姨母學針線,算賬的,偶爾也說說大戶人家的規矩和陰私亂事,這倒是讓單純的獵戶姑娘們很快成長起來了。
陳掌櫃本就是商賈出身,陳信又沒少寫信和老爹說京都的生意,幾乎府城裏的酒樓就照著京都的喜氣洋洋照貓畫虎扒了下來。
不過七八天的時間就開張了,和京都那邊剛開業有所不同的,如今老熊嶺的青菜,陳掌櫃的臉麵,可都是府城的金貴之物。
這不,一聽說陳掌櫃幫著陸家開了酒樓,不說別人如何的,一眾同行掌櫃就先來打探虛實了。
不必說,一頓飯吃完,等他們吃飽喝足出了酒樓的門口,眾人互相對視一眼,都是搖頭歎氣。這個冬天,怕是他們各家的生意都要大打折扣了。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這話說的一定也沒錯…
論聰明,他們不如陸家人,論吃食也沒人家新奇美味,不甘心也得退讓啊。
好在,有新菜品加持,生意再差也比以前要好一些,最重要的是,火鍋這吃食也是季節性的生意,冬天紅火,到了春天肯定就要一落千丈了。畢竟沒人會在大夏日裏,喜歡汗流浹背的守著炭盆吃飯。
這麽一想,眾人的心裏也就心理平衡些了。
於是,很快,新酒樓就風靡了整個府城,雖然比之京都那裏的日進鬥金的,稍有不足,但也絕對算是好買賣了。
如今,各家暖房都被老少村人們當眼珠子一樣伺候著,地窖裏麵的蘑菇有劉大石照顧著,作坊也停了產,酒樓有陳掌櫃和小刀。淘氣小子們跟著陸老爹讀書,閨女們則有韓姨母教導著。
這樣算下來,就筱芸最閑了,常常無數次去村裏轉悠,村裏無事又迴家裏溜達。
忙起來的時候,筱芸還曾想著睡幾日懶覺,如今這樣休閑下來又覺得渾身不自在了。當然,她不想承認,她這是孤單了。
因為孤單,越發瘋狂想念那個人,那個一走就沒有音訊的人。
但一個姑娘家,又不能總把男子掛在嘴上,於是就越發沉默了。
獵戶們向來就比較心粗,怎麽會明白姑娘家的心事,眼看筱芸日漸蔫下來,就攆了畢三叔給筱芸開藥,而他們這一番動作則是弄的筱芸哭笑不得。
陸家除了整日泡在書堆的陸老爹,就剩下神經粗大的能跑馬的陸老二,時不時還要鑽進了山林裏,去和他的師傅禍害冬眠的野獸。對此,筱芸當然不用惦記,他受傷,或者凍餓就不錯了。
而青花青玉年紀小不懂事,唯獨江大娘和韓姨母猜出一二,但身為兩個雇工也不好多勸。
於是,筱芸因為有心事,眼見就瘦了下來…
然而這一天,天色黑沉的很早,不必說,晚上又是一場大雪要落下的樣子了。
等筱芸收拾好了灶間,迴去後院的時候,突然覺得身邊周圍環境不對,就停下了腳步,想了想低聲問道;可是有人在此?
院子裏靜默了片刻,不知道,哪裏鑽出一個黑衣人,恭敬的跪倒筱芸身前,雙手呈上一隻小匣子,轉而又瞬間消失的沒了影子。
見此,筱芸驚了一跳,等她迴過神後,看著手裏捏著匣子又覺得好笑,對著空院子添了一句道;灶間籠屜裏留了麻辣兔肉,你們記得早些吃。冷就不好吃了…
說罷,她也不等他們迴應,就快步迴了屋子,等韓姨母聽得動靜開門出來時,院子裏除了北風再沒有任何動靜了。
聽此,筱芸笑道;哎,來了,陳大伯怎麽來了,這會天氣那麽冷,也不到結算菜金的日子啊?他這會怎麽會來呢?真是奇怪…
筱芸她雖然疑惑,但先前村裏眾人因為賣菜突然得了銀錢,幾乎都高興瘋了,每日就盼著城裏送菜金迴來,然後給他們的錢包塞的滿滿的。
後來,時間久了,大家的錢匣子裏有了底,就覺出有些麻煩了,於是,就決定和城裏的菜金三天一小結了。
菜金有時候,是小刀幾個送迴來,有的時候,就是陳家管事來取菜時,順便幫忙捎帶過來的。
而且菜金,昨日就剛剛結算過了,今天,陳掌櫃又找上門,應該就是有事,要商量了。
想到這裏,筱芸就匆忙洗了手,留下初一負責看地窖,然後她就迴了自家院子裏去了。
今天還特別難得,陸老爹出來走走,沒有埋在他的書堆裏。這會正負責陪著陳掌櫃說話,兩個老親家說起去南邊建作坊的兒女,都是惦記,又互相安慰的,倒也是其樂融融的。
看著他們聊的那麽起勁,筱芸先給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熱茶喝了,眼見這老哥倆兒說的痛快了,這才插口問道;陳伯,你是不是知道,我一會兒要準備燉紅燒肉,所以你這才上山來了?
聽此,陳掌櫃哈哈大笑,也不應聲,之後從袖子裏去拿出一封信,神神秘秘問道;筱芸,你猜,我給你送了什麽來…
看到陳伯那麽神秘的樣子,筱芸眼珠兒一轉,驚喜問道;陳伯,是不是京都那裏來的信了?
說罷,她就要上前取信封,可惜卻被陳掌櫃一手蓋住了。
見此,筱芸嗔怪跺腳說道;啊呀,陳伯,你怎麽還同我一個小女子計較那麽多啊?方才是侄女失禮了,一會兒燉上一鍋紅燒肉,再給陳伯熱一壺好酒,和我爹好好喝幾杯,好不好嗎?
聽完這話後,陳伯才笑道;這還差不多!
陳掌櫃最是喜歡逗弄筱芸了,如今女兒出門在外,他就越發的喜歡把筱芸當作自家的閨女了,見她這個著急的模樣,他也就不逗她了,於是也就鬆了手。
看到陳伯收手了,筱芸就趕緊拆開信,一目十行看完,又捏著厚厚一疊銀票,簡直是歡喜的就要蹦起來了!
這不,她很高興道;都說京都那裏,遍地都是金子,這話說的一點也不錯。這京都的酒樓才開了幾日啊,居然進項這麽多錢了。當然,還是我陳大哥最厲害了,能在京都站穩腳跟,不知多累多辛苦呢,等過年時候,我一定好好敬陳大哥一杯酒才行。
天下當爹的,哪有不喜歡兒子被誇讚的。更何況兒子獨自出門,去闖出一片天下,一直是陳掌櫃的驕傲所在。這會兒聽到筱芸這麽一說,更是高興的合不攏嘴的。
這不,陳掌櫃高興道;哎呀,自家人不要客套。還是你這種菜法子新奇,即便是京都,那裏的貴人也擋不住,整日吃肉膩煩啊。更何況我們的火鍋又是新奇美味的,生意怎麽可能不好呢?
聽此,筱芸揚著手裏的銀票,笑道;嗯,就是的,陳大哥的這封信就是及時雨,這幾日,我還想著呢?我們這裏隻賣青菜給酒樓有些不合算,要是咱們也能在城裏開個火鍋店多好。
不想陳大哥這會就送了本錢來,陳大伯,這幾日空閑了,可要幫我再找找好鋪麵,咱們也嚐嚐日進鬥金是什麽滋味。省的陳大哥過年迴來的時候,和咱們顯擺,咱們也和他比賽看看。
聽完筱芸這話後,陳掌櫃很是高興道;嗯,好,有誌氣。
陳掌櫃自小經商,對於賺銀子這事,已經成了一個愛好,這會聽得筱芸這樣說,他就有些坐不住了。
這不,他想起來了些事情,就連忙對筱芸說道;對了,昨日還真聽說有一家酒樓要出兌,本來他們生意就一般,如今各家都采買咱們嶺上的青菜,他們買不起,生意就更差了。不如我去和他們談談,把他們的店盤過來,給咱們開火鍋店正好。
聽此,筱芸好笑道;啊呀,陳伯,不急這一會兒,等我燉好紅燒肉,您和我爹喝一杯再走也不遲啊。
筱芸既然決定留人了,所以就喊了江大娘他們幫忙準備五花肉,趕緊下廚去了。
然而陳掌櫃卻是等不得了,擺手道;嗯,筱芸,紅燒肉什麽時候都能吃得上,好鋪子可等不了。我這就迴去了,哪日火鍋大賣了,咱們再喝慶功酒啊。
聽此,筱芸沒辦法,隻好說道;好,那我讓二哥送你迴去。
筱芸見留不住人,隻好喊了陸老二穿上大棉襖,趕車送陳掌櫃迴去。路上因為剛剛下了一層小雪,必定難以行走。
對於筱芸的安排,陳掌櫃也沒有拒絕的,上了年紀的老人都喜歡小輩兒貼心又孝順的。
老熊嶺十八戶是一家,筱芸也沒有特意瞞著,所以,晚上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知道京都那裏的酒樓賺了大錢,筱芸也決定要在府城裏也開一家賣火鍋的酒樓的事情了。
於是,先前被父母留在家裏的後生們都是激動不已的,都湊上門來問詢此事。
而這邊的筱芸則是一邊燉紅燒肉,一邊琢磨著人手的事,新酒樓若是買下來了,肯定不能完全用酒樓的原班人馬的。做生意虧本,可能有多方麵原因,但人員肯定是問題聚集之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若是之前的人都留下的話,一來怕這些人奴大欺主,二來也怕不好的習慣延續下來,會給生意帶來隱患的。做什麽事情都要防範於未然啊…
但也不能一個人手不留,畢竟新買下來的鋪子沒人比他們這些老人熟悉。這樣合計下來,就是酒樓人手挑揀好的留下來,自己再填補一部分人手進去就好了。
小刀這斷時間,開了雜貨鋪子,經驗也曆練下來了,很有幾分掌櫃的模樣了,如果送去打理酒樓倒也勉強能勝任,當然平日,還要陳掌櫃多多幫忙,至於大堂裏的夥計和後廚也要有自己的人看管才行。
這樣算下來的話,那就是要送四五個人去新酒樓工作去了。
正好,此時上門來探消息的後生足夠了,筱芸見他們望著桌子上的紅燒肉笑個不停的,就讓江大娘取了大陶碗,裝了白米飯,澆上幾勺子紅燒肉,請他們邊吃邊聊了。
這一年來,後生們除了種莊稼,就是修水渠,建院子,守山門的,一直吃著陸家的大鍋飯,這會兒,倒也習慣了,推讓兩句後,大家就抱著大碗開吃了起來。
等到大家都吃飽喝足了,來不及抹去嘴角的油花兒,就眼巴巴望著筱芸,生怕她不準他們去新酒樓似的。
家家戶戶都有當家人,筱芸哪裏好越俎代庖,於是她就道;各位哥哥們,若是家裏的叔伯們都答應,幾個哥哥就可以進城去幫小刀哥開酒樓了。
聽到筱芸這話後,幾個後生們頓時都歡喜的歡唿起來,扔了陶碗就往家裏跑去了。
世人皆有私心,而且老人年歲越大越喜歡把兒孫留在身邊。先前村裏分人手去南邊建作坊,去京都種菜開酒樓。這幾戶人家舍不得兒子,都把兒子留在了家裏。
而如今,眼見京都裏酒樓大火,南邊的作坊聽說也順利開辦了,這幾戶人家就有些後悔了。
玉不琢不成器,好後生不經曆風雨,怎麽成長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呢?
於是,當後生們們迴家一說,他們也就立刻馬上同意了…因此,後生們就立刻得了爹娘的支持。
他們甚至等不得第二天,當晚就扛了包裹踩著夜色,趕著最後一刻鍾進城投奔小刀去了。
這左一波,右一波的往外分人手,村裏免不得更安靜了。淘氣小子們,平日招貓逗狗的,還要被老娘拍幾下屁股。如今到好了,老娘們都恨不得,他們整日鬧出點兒動靜才好呢?不然就太安靜了!
好在,村裏還有幾個閨女在,每日都有一上午到陸家跟著韓姨母學針線,算賬的,偶爾也說說大戶人家的規矩和陰私亂事,這倒是讓單純的獵戶姑娘們很快成長起來了。
陳掌櫃本就是商賈出身,陳信又沒少寫信和老爹說京都的生意,幾乎府城裏的酒樓就照著京都的喜氣洋洋照貓畫虎扒了下來。
不過七八天的時間就開張了,和京都那邊剛開業有所不同的,如今老熊嶺的青菜,陳掌櫃的臉麵,可都是府城的金貴之物。
這不,一聽說陳掌櫃幫著陸家開了酒樓,不說別人如何的,一眾同行掌櫃就先來打探虛實了。
不必說,一頓飯吃完,等他們吃飽喝足出了酒樓的門口,眾人互相對視一眼,都是搖頭歎氣。這個冬天,怕是他們各家的生意都要大打折扣了。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這話說的一定也沒錯…
論聰明,他們不如陸家人,論吃食也沒人家新奇美味,不甘心也得退讓啊。
好在,有新菜品加持,生意再差也比以前要好一些,最重要的是,火鍋這吃食也是季節性的生意,冬天紅火,到了春天肯定就要一落千丈了。畢竟沒人會在大夏日裏,喜歡汗流浹背的守著炭盆吃飯。
這麽一想,眾人的心裏也就心理平衡些了。
於是,很快,新酒樓就風靡了整個府城,雖然比之京都那裏的日進鬥金的,稍有不足,但也絕對算是好買賣了。
如今,各家暖房都被老少村人們當眼珠子一樣伺候著,地窖裏麵的蘑菇有劉大石照顧著,作坊也停了產,酒樓有陳掌櫃和小刀。淘氣小子們跟著陸老爹讀書,閨女們則有韓姨母教導著。
這樣算下來,就筱芸最閑了,常常無數次去村裏轉悠,村裏無事又迴家裏溜達。
忙起來的時候,筱芸還曾想著睡幾日懶覺,如今這樣休閑下來又覺得渾身不自在了。當然,她不想承認,她這是孤單了。
因為孤單,越發瘋狂想念那個人,那個一走就沒有音訊的人。
但一個姑娘家,又不能總把男子掛在嘴上,於是就越發沉默了。
獵戶們向來就比較心粗,怎麽會明白姑娘家的心事,眼看筱芸日漸蔫下來,就攆了畢三叔給筱芸開藥,而他們這一番動作則是弄的筱芸哭笑不得。
陸家除了整日泡在書堆的陸老爹,就剩下神經粗大的能跑馬的陸老二,時不時還要鑽進了山林裏,去和他的師傅禍害冬眠的野獸。對此,筱芸當然不用惦記,他受傷,或者凍餓就不錯了。
而青花青玉年紀小不懂事,唯獨江大娘和韓姨母猜出一二,但身為兩個雇工也不好多勸。
於是,筱芸因為有心事,眼見就瘦了下來…
然而這一天,天色黑沉的很早,不必說,晚上又是一場大雪要落下的樣子了。
等筱芸收拾好了灶間,迴去後院的時候,突然覺得身邊周圍環境不對,就停下了腳步,想了想低聲問道;可是有人在此?
院子裏靜默了片刻,不知道,哪裏鑽出一個黑衣人,恭敬的跪倒筱芸身前,雙手呈上一隻小匣子,轉而又瞬間消失的沒了影子。
見此,筱芸驚了一跳,等她迴過神後,看著手裏捏著匣子又覺得好笑,對著空院子添了一句道;灶間籠屜裏留了麻辣兔肉,你們記得早些吃。冷就不好吃了…
說罷,她也不等他們迴應,就快步迴了屋子,等韓姨母聽得動靜開門出來時,院子裏除了北風再沒有任何動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