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謬矣。
首先,若甄宓真要是求了的話,以她和龐龍的關係,龐龍十有八九會答應。更何況夾擊曹賊,對我們雙方都有利的,他們沒理由不答應的。
其次,若甄宓不願幫我們的忙,她寧願委屈自己,也不願幫我們,那也沒關係,我們可以把她即將嫁入袁家的消息大肆宣揚,尤其是要宣揚得讓龐龍知道。我們還可以告訴龐龍,主公未來會把甄宓夫婦派往與曹賊作戰的最前線,不信龐龍他不關心,不信他不來幫助主公,去說動劉璋共擊曹賊。”
袁紹聽許攸這麽詳細一解釋,這才眉毛舒展,拍手稱善。
“妙,果然是妙計!這有點兒王司徒連環計的味道。”
袁紹說的王司徒,就是已故司徒王允。
王允用貂蟬設下連環計,一女許二夫,和今天許攸這計策倒是有點兒應景。
“據聞這甄宓是蜀中小蔡院長的得意弟子,又有傳聞說小蔡院長和劉璋關係曖昧,如果小蔡院長也知道了消息的話,此事定然更有希望成功。”
許攸又補充道。
遠在數千裏之外的劉璋,肯定做夢也想不到,他自作聰明想以神棍巫師先知的身份,以旁觀者看客的身份,給袁曹之戰下指導棋,結果因為棋手袁紹一時的拙劣表現,局勢竟然演變成不可預知的狀態。而龐龍也因此意外躺槍,被自己的笨蛋師父又給坑了一把。
“先生真乃我河北之中流砥柱,真乃謀國之幹才。”袁紹衷心的誇讚道。
“主公過譽了,愧不敢當。”許攸的戒懼之心,慢慢放下來了。看來袁紹還是比較信任器重自己的。
看到許攸難得這麽謙虛,袁紹有點兒不太習慣,感覺今天的許攸有點兒反常,難道自己什麽地方表現得有問題嗎?袁紹心裏有點兒小嘀咕,但麵上依然如故,笑道:“子遠,咱們相交相知多年,就不用再謙虛了,河北眾人中,你許子遠才是孤起於微末之知己良朋,共過患難之左膀右臂。”
袁紹這麽說,許攸還真是很感動,剛想再表表忠心,又聽袁紹接著說道:“現在外間多有雜音,尤其是像劉璋說的,曹賊掌握著天子掌握著朝廷,等於掌握著大義,我們伐曹,道義上先自弱了。據說,去年天子曾秘密發過一份密詔,號召天下群雄起來幫助陛下清君側,誅滅曹賊。我已經安排人盡快找到這份密詔,如果能找到這份密詔,我們就在道義上占了上風。不過這種道聽途說之事,也難說得準。”
袁紹說到最後,又愁眉不展。
許攸看袁紹這番做派,八成又是想讓自己出主意,背黑鍋。隻好道:“主公,可是想我們自己草擬一份?”
“沒有沒有,”袁紹急忙擺手,義正辭嚴道:“我們既然是正義之師,就不能出此下策。我是這樣想的,我想讓你和譚兒,替我往泰山一趟,去祭告天地,告訴上天,為了天下蒼生,為了漢室江山,我們也是迫不得已這才出兵伐曹。”
“泰山祭天?”
許攸立即袁紹這個想法給震驚了,剛剛逐漸安穩下來的心又再次忐忑不安起來。立即問道:“泰山?泰山可是在兗州境內,附近有泰山賊臧霸率軍鎮守,難以須臾可下,如何能完成主公所托祭天大事?”
臧霸是三國中,不多的將帥之才。
所謂將帥之才,就是能獨自領兵,獨當一麵的。
不是說你武藝高就能獨當一麵的,而是要有很高的軍事素養,不但要有很強的領兵將兵能力,還要通曉兵法,指揮得當才行。
“臧霸乃陶謙舊部,與曹賊定然離心離德貌合神離,你們可以先派人招撫之,若其不效,再出兵討之。”袁紹不以為然,區區臧霸,實在不行就滅了他。
許攸不知道袁紹是怎麽想的,到底是不是在給自己挖坑。要說是挖坑吧,還有袁譚跟著自己,也不太像;要說不是吧,許攸又覺得袁紹這個決定很突兀,有點兒不尋常。
“主公,如此一來,大戰必起,恐有不妥。主公可是已經有了決斷?”
“青州乃要地,跨於黃河兩岸,向東可以進擊兗州,向南可以和江東一道夾擊徐州。這樣的戰略要地,非得是能力超凡腹心信重之輩才可以托付,所以孤才托於先生。孤和曹阿瞞必有一戰,而青州乃左翼之重地,非得先生出馬我方心安。”袁紹說得很有些推心置腹,委以重任的感覺。
許攸的疑心再次去了大半,他也是被下午聽到的隻言片語給驚到了,總是有些疑神疑鬼。
“主公有命,自當凜遵。不過,各方還是協調一致較好。而且,祭天之事可稍待,若主公尋天子密詔未果,到時候再做計較也未為晚也。”
許攸又委婉勸道。
袁紹看許攸幾次三番,有些推脫之嫌,隻得又道:“祭天隻是個引子,我意讓你們在青州吸引住曹賊的注意力,然後我軍可以大舉從兗州正麵出擊。子遠隻管放心,具體時間,等我號令即可。這邊不還要尋找密詔,聯絡諸侯,還有實施子遠剛才的連環計,諸事妥當,才會正式開戰。你和譚兒隻管先去青州準備即是。”
袁紹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許攸也找不出更多的理由拒絕了,隻得領命,然後拜辭了袁紹,離開了袁府。
許攸剛一離開,就有兩個身影從屏風後麵轉了出來。
“公與、遠圖,可有什麽發現?”
屏風後麵的兩人,一個是沮授,一個是逢紀。
兩個人剛才正在和袁紹議事,討論劉璋和龐龍的一些建議,正好後來許攸求見。兩人就隻得躲在了屏風後麵。
其實關於劉璋說的:若要伐曹當先殺許攸,不但袁紹莫名其妙,沮授和逢紀也一樣莫名其妙,摸不著頭腦。搞不懂劉璋抽的哪門子瘋,怎麽會讓使者捎迴了這麽一句話。太莫名其妙了。
為啥要先殺許攸?
河北這君臣三人實在想不通,想破腦袋也想不通。(未完待續。)
首先,若甄宓真要是求了的話,以她和龐龍的關係,龐龍十有八九會答應。更何況夾擊曹賊,對我們雙方都有利的,他們沒理由不答應的。
其次,若甄宓不願幫我們的忙,她寧願委屈自己,也不願幫我們,那也沒關係,我們可以把她即將嫁入袁家的消息大肆宣揚,尤其是要宣揚得讓龐龍知道。我們還可以告訴龐龍,主公未來會把甄宓夫婦派往與曹賊作戰的最前線,不信龐龍他不關心,不信他不來幫助主公,去說動劉璋共擊曹賊。”
袁紹聽許攸這麽詳細一解釋,這才眉毛舒展,拍手稱善。
“妙,果然是妙計!這有點兒王司徒連環計的味道。”
袁紹說的王司徒,就是已故司徒王允。
王允用貂蟬設下連環計,一女許二夫,和今天許攸這計策倒是有點兒應景。
“據聞這甄宓是蜀中小蔡院長的得意弟子,又有傳聞說小蔡院長和劉璋關係曖昧,如果小蔡院長也知道了消息的話,此事定然更有希望成功。”
許攸又補充道。
遠在數千裏之外的劉璋,肯定做夢也想不到,他自作聰明想以神棍巫師先知的身份,以旁觀者看客的身份,給袁曹之戰下指導棋,結果因為棋手袁紹一時的拙劣表現,局勢竟然演變成不可預知的狀態。而龐龍也因此意外躺槍,被自己的笨蛋師父又給坑了一把。
“先生真乃我河北之中流砥柱,真乃謀國之幹才。”袁紹衷心的誇讚道。
“主公過譽了,愧不敢當。”許攸的戒懼之心,慢慢放下來了。看來袁紹還是比較信任器重自己的。
看到許攸難得這麽謙虛,袁紹有點兒不太習慣,感覺今天的許攸有點兒反常,難道自己什麽地方表現得有問題嗎?袁紹心裏有點兒小嘀咕,但麵上依然如故,笑道:“子遠,咱們相交相知多年,就不用再謙虛了,河北眾人中,你許子遠才是孤起於微末之知己良朋,共過患難之左膀右臂。”
袁紹這麽說,許攸還真是很感動,剛想再表表忠心,又聽袁紹接著說道:“現在外間多有雜音,尤其是像劉璋說的,曹賊掌握著天子掌握著朝廷,等於掌握著大義,我們伐曹,道義上先自弱了。據說,去年天子曾秘密發過一份密詔,號召天下群雄起來幫助陛下清君側,誅滅曹賊。我已經安排人盡快找到這份密詔,如果能找到這份密詔,我們就在道義上占了上風。不過這種道聽途說之事,也難說得準。”
袁紹說到最後,又愁眉不展。
許攸看袁紹這番做派,八成又是想讓自己出主意,背黑鍋。隻好道:“主公,可是想我們自己草擬一份?”
“沒有沒有,”袁紹急忙擺手,義正辭嚴道:“我們既然是正義之師,就不能出此下策。我是這樣想的,我想讓你和譚兒,替我往泰山一趟,去祭告天地,告訴上天,為了天下蒼生,為了漢室江山,我們也是迫不得已這才出兵伐曹。”
“泰山祭天?”
許攸立即袁紹這個想法給震驚了,剛剛逐漸安穩下來的心又再次忐忑不安起來。立即問道:“泰山?泰山可是在兗州境內,附近有泰山賊臧霸率軍鎮守,難以須臾可下,如何能完成主公所托祭天大事?”
臧霸是三國中,不多的將帥之才。
所謂將帥之才,就是能獨自領兵,獨當一麵的。
不是說你武藝高就能獨當一麵的,而是要有很高的軍事素養,不但要有很強的領兵將兵能力,還要通曉兵法,指揮得當才行。
“臧霸乃陶謙舊部,與曹賊定然離心離德貌合神離,你們可以先派人招撫之,若其不效,再出兵討之。”袁紹不以為然,區區臧霸,實在不行就滅了他。
許攸不知道袁紹是怎麽想的,到底是不是在給自己挖坑。要說是挖坑吧,還有袁譚跟著自己,也不太像;要說不是吧,許攸又覺得袁紹這個決定很突兀,有點兒不尋常。
“主公,如此一來,大戰必起,恐有不妥。主公可是已經有了決斷?”
“青州乃要地,跨於黃河兩岸,向東可以進擊兗州,向南可以和江東一道夾擊徐州。這樣的戰略要地,非得是能力超凡腹心信重之輩才可以托付,所以孤才托於先生。孤和曹阿瞞必有一戰,而青州乃左翼之重地,非得先生出馬我方心安。”袁紹說得很有些推心置腹,委以重任的感覺。
許攸的疑心再次去了大半,他也是被下午聽到的隻言片語給驚到了,總是有些疑神疑鬼。
“主公有命,自當凜遵。不過,各方還是協調一致較好。而且,祭天之事可稍待,若主公尋天子密詔未果,到時候再做計較也未為晚也。”
許攸又委婉勸道。
袁紹看許攸幾次三番,有些推脫之嫌,隻得又道:“祭天隻是個引子,我意讓你們在青州吸引住曹賊的注意力,然後我軍可以大舉從兗州正麵出擊。子遠隻管放心,具體時間,等我號令即可。這邊不還要尋找密詔,聯絡諸侯,還有實施子遠剛才的連環計,諸事妥當,才會正式開戰。你和譚兒隻管先去青州準備即是。”
袁紹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許攸也找不出更多的理由拒絕了,隻得領命,然後拜辭了袁紹,離開了袁府。
許攸剛一離開,就有兩個身影從屏風後麵轉了出來。
“公與、遠圖,可有什麽發現?”
屏風後麵的兩人,一個是沮授,一個是逢紀。
兩個人剛才正在和袁紹議事,討論劉璋和龐龍的一些建議,正好後來許攸求見。兩人就隻得躲在了屏風後麵。
其實關於劉璋說的:若要伐曹當先殺許攸,不但袁紹莫名其妙,沮授和逢紀也一樣莫名其妙,摸不著頭腦。搞不懂劉璋抽的哪門子瘋,怎麽會讓使者捎迴了這麽一句話。太莫名其妙了。
為啥要先殺許攸?
河北這君臣三人實在想不通,想破腦袋也想不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