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戴上耳麥,走到那個陶瓷浴缸前,耳麥裏立刻傳來一個機械的聲音:
“清代陶瓷浴缸,工藝精湛,手工製作,價值約五十萬人民幣。”
劉浩瞪大了眼睛,心裏一陣狂喜。他沒想到,這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耳麥,竟然真的能識別古董的信息。
“三叔,這玩意兒太神奇了!”劉浩興奮地說道。
劉輝笑了笑,說:“這隻是個開始,以後還會有更多功能。”
劉浩正沉浸在智能耳麥帶來的便利中,耳麥裏機械的聲音讓他信心倍增。
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應對古董店困境的解決方案。
然而,就在他準備向三叔劉輝道謝時,徒弟林曉走了過來。
“師父,您這是……”林曉看著劉浩耳朵上的耳麥,眉頭微皺,語氣中帶著一絲疑惑。
“哦,這是三叔幫我設計的智能耳麥,能自動識別古董的信息,
以後我再也不用擔心迴答不上顧客的問題了!”劉浩興奮地解釋道,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林曉卻並沒有表現出同樣的興奮,反而顯得有些擔憂。
她猶豫了一下,輕聲說道:“師父,我覺得……這樣可能不太合適。”
“不合適?”劉浩愣了一下,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
“為什麽?這耳麥能幫我解決大問題,顧客問什麽我都能答上來,這不是好事嗎?”
林曉搖了搖頭,語氣堅定了幾分:“師父,古董不僅僅是物品,它們背後有曆史、有故事、有情感。
如果隻是機械地介紹年代、工藝和價值,顧客會覺得冷冰冰的,
缺乏藝術氣息。這樣可能會流失一些真正懂古董、愛古董的顧客。”
劉浩皺了皺眉,心裏有些不悅。他覺得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了解決方案,卻被林曉潑了冷水。
他語氣有些生硬地說道:“林曉,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但現在的情況你也看到了,
我對古董一竅不通,再這樣下去,店遲早要關門。這耳麥是我唯一的希望。”
林曉並沒有退縮,反而上前一步,直視著劉浩的眼睛:
“師父,我明白您的難處,但古董店的核心是‘人’,是您與顧客之間的交流。
如果您隻是依賴耳麥,顧客會覺得您不夠真誠,甚至會覺得您對古董沒有熱情。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劉浩沉默了,林曉的話像一根針,刺中了他內心深處的焦慮。
他知道林曉說得有道理,但他又覺得自己別無選擇。
他歎了口氣,語氣軟了下來:“那你說,我該怎麽辦?我總不能一直這樣糊弄下去吧?”
林曉見劉浩態度有所緩和,語氣也柔和了下來:“師父,其實您不必著急。
古董的知識可以慢慢學,但最重要的是您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件古董的故事。”
“您可以先從簡單的開始,比如這個陶瓷浴缸,您可以先了解它的曆史背景,
再結合耳麥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話向顧客介紹。這樣既不會顯得生硬,又能讓顧客感受到您的誠意。”
劉浩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心裏開始動搖。他看了看手中的耳麥,又看了看林曉,
終於下定了決心:“好吧,我聽你的。不過,這耳麥我還是會用,就當是個輔助工具吧。”
林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師父,您能這麽想真是太好了。
我相信,隻要您用心去做,一定能贏得顧客的信任。”
就在這時,店門再次被推開,張許走了進來。
他依舊是那副學者的模樣,手裏拿著筆記本,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
“劉先生,我如約來了。您準備好介紹那個陶瓷浴缸了嗎?”張許問道。
劉浩心裏一緊,下意識地摸了摸耳朵上的耳麥。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他看了看林曉,林曉衝他點了點頭,眼神中充滿了鼓勵。
“張先生,歡迎您再次光臨。”劉浩微笑著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自信,
“關於這個陶瓷浴缸,我想先跟您聊聊它的曆史背景。”
張許挑了挑眉,似乎對劉浩的態度轉變感到意外。他點了點頭,說:“哦?那您請講。”
劉浩走到浴缸旁,耳麥裏傳來機械的聲音:
“清代陶瓷浴缸,工藝精湛,手工製作,價值約五十萬人民幣。”
他並沒有直接複述耳麥的內容,而是結合自己這幾天學到的知識,開始娓娓道來。
“這個浴缸是清代晚期的作品,當時正值陶瓷工藝的鼎盛時期。
它的釉色溫潤,線條流暢,體現了當時工匠們對細節的極致追求。
據說,這個浴缸曾經是一位富商的私人藏品,後來因為家族沒落,才流落到民間。”
張許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表示讚同。他問道:“那它的工藝呢?您能詳細說說嗎?”
劉浩心裏一緊,耳麥裏再次傳來機械的聲音:
“手工製作,采用傳統拉坯工藝,釉麵經過多次燒製,呈現出獨特的青花效果。”
他努力將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語言中,繼續說道:“這個浴缸是純手工製作的,采用了傳統的拉坯工藝。”
“工匠們經過多次燒製,才讓釉麵呈現出這種獨特的青花效果。
每一道工序都凝聚了工匠們的心血,所以它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年代,更在於它的工藝和藝術性。”
張許聽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劉先生,您的介紹非常精彩。看來您對古董的了解比我想象的要深入得多。”
劉浩心裏鬆了一口氣,臉上也露出了真誠的笑容:
“謝謝您的誇獎,我還在學習中,希望能為每一位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張許點了點頭,說:“那這個浴缸,我決定買下了。不過,我還有一個請求。”
“您請說。”劉浩禮貌地迴應。
“我希望您能繼續深入研究古董,因為您的熱情和真誠打動了我。我相信,您的店一定會越來越好。”張許說道。
“清代陶瓷浴缸,工藝精湛,手工製作,價值約五十萬人民幣。”
劉浩瞪大了眼睛,心裏一陣狂喜。他沒想到,這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耳麥,竟然真的能識別古董的信息。
“三叔,這玩意兒太神奇了!”劉浩興奮地說道。
劉輝笑了笑,說:“這隻是個開始,以後還會有更多功能。”
劉浩正沉浸在智能耳麥帶來的便利中,耳麥裏機械的聲音讓他信心倍增。
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應對古董店困境的解決方案。
然而,就在他準備向三叔劉輝道謝時,徒弟林曉走了過來。
“師父,您這是……”林曉看著劉浩耳朵上的耳麥,眉頭微皺,語氣中帶著一絲疑惑。
“哦,這是三叔幫我設計的智能耳麥,能自動識別古董的信息,
以後我再也不用擔心迴答不上顧客的問題了!”劉浩興奮地解釋道,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林曉卻並沒有表現出同樣的興奮,反而顯得有些擔憂。
她猶豫了一下,輕聲說道:“師父,我覺得……這樣可能不太合適。”
“不合適?”劉浩愣了一下,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
“為什麽?這耳麥能幫我解決大問題,顧客問什麽我都能答上來,這不是好事嗎?”
林曉搖了搖頭,語氣堅定了幾分:“師父,古董不僅僅是物品,它們背後有曆史、有故事、有情感。
如果隻是機械地介紹年代、工藝和價值,顧客會覺得冷冰冰的,
缺乏藝術氣息。這樣可能會流失一些真正懂古董、愛古董的顧客。”
劉浩皺了皺眉,心裏有些不悅。他覺得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了解決方案,卻被林曉潑了冷水。
他語氣有些生硬地說道:“林曉,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但現在的情況你也看到了,
我對古董一竅不通,再這樣下去,店遲早要關門。這耳麥是我唯一的希望。”
林曉並沒有退縮,反而上前一步,直視著劉浩的眼睛:
“師父,我明白您的難處,但古董店的核心是‘人’,是您與顧客之間的交流。
如果您隻是依賴耳麥,顧客會覺得您不夠真誠,甚至會覺得您對古董沒有熱情。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劉浩沉默了,林曉的話像一根針,刺中了他內心深處的焦慮。
他知道林曉說得有道理,但他又覺得自己別無選擇。
他歎了口氣,語氣軟了下來:“那你說,我該怎麽辦?我總不能一直這樣糊弄下去吧?”
林曉見劉浩態度有所緩和,語氣也柔和了下來:“師父,其實您不必著急。
古董的知識可以慢慢學,但最重要的是您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件古董的故事。”
“您可以先從簡單的開始,比如這個陶瓷浴缸,您可以先了解它的曆史背景,
再結合耳麥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話向顧客介紹。這樣既不會顯得生硬,又能讓顧客感受到您的誠意。”
劉浩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心裏開始動搖。他看了看手中的耳麥,又看了看林曉,
終於下定了決心:“好吧,我聽你的。不過,這耳麥我還是會用,就當是個輔助工具吧。”
林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師父,您能這麽想真是太好了。
我相信,隻要您用心去做,一定能贏得顧客的信任。”
就在這時,店門再次被推開,張許走了進來。
他依舊是那副學者的模樣,手裏拿著筆記本,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
“劉先生,我如約來了。您準備好介紹那個陶瓷浴缸了嗎?”張許問道。
劉浩心裏一緊,下意識地摸了摸耳朵上的耳麥。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他看了看林曉,林曉衝他點了點頭,眼神中充滿了鼓勵。
“張先生,歡迎您再次光臨。”劉浩微笑著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自信,
“關於這個陶瓷浴缸,我想先跟您聊聊它的曆史背景。”
張許挑了挑眉,似乎對劉浩的態度轉變感到意外。他點了點頭,說:“哦?那您請講。”
劉浩走到浴缸旁,耳麥裏傳來機械的聲音:
“清代陶瓷浴缸,工藝精湛,手工製作,價值約五十萬人民幣。”
他並沒有直接複述耳麥的內容,而是結合自己這幾天學到的知識,開始娓娓道來。
“這個浴缸是清代晚期的作品,當時正值陶瓷工藝的鼎盛時期。
它的釉色溫潤,線條流暢,體現了當時工匠們對細節的極致追求。
據說,這個浴缸曾經是一位富商的私人藏品,後來因為家族沒落,才流落到民間。”
張許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表示讚同。他問道:“那它的工藝呢?您能詳細說說嗎?”
劉浩心裏一緊,耳麥裏再次傳來機械的聲音:
“手工製作,采用傳統拉坯工藝,釉麵經過多次燒製,呈現出獨特的青花效果。”
他努力將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語言中,繼續說道:“這個浴缸是純手工製作的,采用了傳統的拉坯工藝。”
“工匠們經過多次燒製,才讓釉麵呈現出這種獨特的青花效果。
每一道工序都凝聚了工匠們的心血,所以它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年代,更在於它的工藝和藝術性。”
張許聽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劉先生,您的介紹非常精彩。看來您對古董的了解比我想象的要深入得多。”
劉浩心裏鬆了一口氣,臉上也露出了真誠的笑容:
“謝謝您的誇獎,我還在學習中,希望能為每一位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張許點了點頭,說:“那這個浴缸,我決定買下了。不過,我還有一個請求。”
“您請說。”劉浩禮貌地迴應。
“我希望您能繼續深入研究古董,因為您的熱情和真誠打動了我。我相信,您的店一定會越來越好。”張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