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行穩致遠
媳婦鄧曉陽我叫李朝陽 作者:鄧曉陽與李朝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臨平縣建設局局長商恆華聽到市建築質量監督站的書記孫漢提到退貨兩個字,心中頓時惶恐不安,仿若一隻井底之蛙,原本因頭頂尚有一方藍天而稍感自得,可如今這退貨之說,恰似那方僅存的洞天即將徹底閉合,將他隔絕於市建委的希望之外。人向來怕的不是身處困境,而是身處困境之中而看不到希望。
商恆華出身農村,年輕的時候也是豁出去命的幹,在加上比較機敏,從鄉鎮幹部一路拚搏至縣建設局局長的職位。
雖說奮鬥了大半輩子,依舊隻是個科級幹部,但在這縣城之中,也算是鳳毛麟角的體麵人了。
商恆華深知體麵的生活來的並不體麵,因此格外珍惜。如今鄒新民的一句話,便將自己所有的憧憬擊得粉碎,這讓自己如何能夠接受?
商恆華內心雖煩躁不已,卻仍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孫書記啊,咱倆的交情可不是一天兩天了。你看周書記都說,咱們兩個屬於同病相憐。再說我既然把東西都送了出去,就算辦不成,哪有要迴來的道理?這樣,還請孫書記幫忙再去美言幾句啊,若不行,我再去找一對小瓶嘛!”
孫漢見狀,忍不住勸慰道:“兄弟啊,我不是不願幫忙,你都快 50 了吧?就算來到了市裏,最多也就是解決個中層幹部,一個月工資 200 塊錢,一年下來也就 2000 塊錢,幹到退休也不過能掙個兩萬多塊錢。可你在這上麵的投入,恐怕早已超過這個數了。”
商恆華卻搖了搖頭,歎道:“哎,孫書記,這個時候不能算經濟賬,要算男人的麵子啊,要算領導的尊嚴。我要是就這麽去了鄉鎮,以後可沒臉在臨平縣待下去了。再者說,到了咱們這個年齡不是為了自己,我大兒子當兵,就要迴來了,我們不在位置上,孩子可咋辦?”
孫漢曾在平安縣建設局坐了半年冷板凳,對其中滋味深有體會,不禁對商恆華有些惺惺相惜,感慨道:“商局長,你怎麽能把分管副縣長給得罪了?”
商恆華心中暗自揣測,自己與鄒新民之間的嫌隙,恐怕是源於當初誇下海口要為鄒新民投票,卻最終食言,致使鄒新民丟了顏麵。隻是這話實在難以啟齒,他隻能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隻得說道:“哎呀,這不是搞檔案調動沒匯報嘛!我還以為檔案審查不需要匯報呢,我們張書記和分管的趙副書記、組織部長都沒有意見,現在就卡在了鄒新民那裏。”
孫漢滿臉詫異,說道:“按說不應該啊,分管副縣長沒這個必要啊,肯定是你哪裏得罪了人家?”
商恆華無奈地點點頭:“是啊,孫書記實不相瞞啊,如果不是得罪個人,怎麽可能這次改革把我一腳踢開呀,沒啥說道,都怪咱上麵沒人兒。孫書記,這事就拜托您費心了。”
孫漢也隻好應承下來:“這樣吧,電話裏不好說太多,你現在就來找我,咱們商量好之後,晚上我去周書記家裏拜訪一下。這種事情在電話裏和辦公室裏確實不好說。”
去周書記的家裏,恐怕不好吧?
唉,周書記的家裏,我去過幾次,他在家裏反倒好說話商局長,你也是臨平縣的老人了,也去做做工作嘛,畢竟縣委慶合書記都同意了,他姓鄒的一個常務副縣長橫加阻礙,沒道理嘛。”
掛斷電話後,商恆華心中五味雜陳,對鄒新民滿懷憎恨,對孫漢則是滿心羨慕。他深知自己根本無力撼動鄒新民在臨平縣的地位,畢竟鄒新民的根基深厚,絕非他一個小小科級幹部所能企及。而孫漢能隨意出入周海英的家,這足以表明周海英對孫漢極為信任,不禁暗自思忖,自己何時才能傍上這樣的大腿,在其庇護下得以安穩呢?
思索片刻後,商恆華起身出門,恰好遇到副局長吳剛。商恆華見四下無人,輕聲問道:“吳局長,你們什麽時候出發去市裏?”
吳剛剛從辦公室主任的辦公室出來,此前他已與辦公室主任交底,實行領導幹部負責製,哪個科室的人去市委反映問題,哪個科室的負責人便要承擔責任,實行連坐。
吳剛小心翼翼地環顧四周,確認無人後,才低聲說道:“商局長啊,不是兄弟們不想去,而是縣委談話動搖了軍心。我剛剛和幾個幹部交流,大家都害怕縣委打擊報複啊。”
此時的商恆華自身難保,哪還有心思去管他們去不去市委大院反映問題,隻是隨意地點點頭,說道:“打擊報複的不是縣委,而是咱們的縣政府啊。”
吳剛心中仍存著晉升局長的念想,自然不願在這個時候與商恆華過多牽扯。明眼人都能看出,真正想鼓動大家去反映問題的正是商恆華,這次如此,上次亦是這般。吳剛敷衍道:“商局長啊,這樣,我再去給大家做做工作,如果要去,到時候我通知你。”
周海英難得迴家吃一次晚飯,愛人潘敏看周海英又在擦拭書架上的瓶瓶罐罐,心中頗為不滿,嘟囔道:“也不知道你天天往家裏弄這些瓶瓶罐罐有啥用?”
周海英卻悠然自得,仔細端詳著半書架的古董,頗為得意地說道:“哎,你個婦道人家懂什麽?這些可都是寶貝呀,子孫後代記不住我當了個什麽書記局長,也不會記住老爺子是個什麽副省長,真正讓咱們流芳百世的,反倒是這些玩意兒啊!”
潘敏依舊不滿,反駁道:“我看你差不多就得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些東西 曆經百年千年也不見記住了誰。家裏不愁吃不愁穿,老是搞這些東西,萬一東窗事發,你看爸保不保你。”
周海英卻不以為然,說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話沒錯,但小心駛得萬年船。我最看不慣的就是裝清高的人,“兩楹夢後少真儒,毀譽徒勞豈識渠。”哪有人想不想貪,隻有人敢不敢拿。我為什麽不去省城,而是守在東原這個小地方,這就是咱的根據地啊,在東原,誰敢動我。老爺子的思想僵化,已經跟不上改革開放的形勢了,現在這個時代,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呀。真正留給後人的,真正能夠傳家的不是詩書禮儀,而是傳家寶,什麽是傳家寶?首先你得有寶啊。你要是隻有詩書沒有寶,你親兒子以後都覺得你是累贅。”
話音剛落,便聽到門口傳來敲門聲。周海英心中一緊,起身走出書房,輕輕帶上房門,仍不放心,又用力推了推,才轉身向門口走去。他看了看表,已經八點多了,低聲對愛人說道:“ 開門去吧,古董販子又來了”。
潘敏道:送禮的我可直接趕出去啊,我不會把家裏搞成藏汙納垢的行賄場所。
他愛人白了他一眼,說道:“我最看不慣的就是你們知識分子這種窮酸模樣。快去開門。”
潘梅開門後,看到孫漢一臉微笑地站在門口,孫漢極為恭敬地說道:“嫂子,我周哥在不在?”
潘梅打量了一下孫漢,見他空手而來,心中頓時踏實了不少,趕忙說道:“孫書記,我比你小,海英也比你小,你別張口嫂子閉口哥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快進來吧。”
知道了嫂子,下次我注意。
孫漢進門後,看了看地板,問道:“周哥,要不要換鞋啊?”
周海英如今對孫漢頗為器重,畢竟市建委人數雖不少,但能為自己創造價值的人卻不多。周海英忙說道:“哎呀,能進這個門的都是自家兄弟,不見外,進來說。”
落座後,潘梅十分禮貌地端來一杯茶,便迴到了臥室。孫漢隨即將商恆華遇到的情況向周海英詳細匯報。孫漢說道:“周書記啊,現在的問題出在了縣裏麵。”
周海英始終麵帶微笑,聽完後隻是感歎了一句:“出在了縣裏麵,那就是商恆華自己的問題。不過世道向來如此啊,想辦個事,難啊,群眾如此,幹部也不例外。對於全市各個縣的建設局長,我都算了解,商恆華是從鄉鎮一步一步幹出來的呀,和之前的縣委書記老郭包括縣長羅正財關係不錯,可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了李學武、張慶合,包括那個吳香梅之後啊,他商局長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孫漢連忙附和道:“周書記真是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說到這裏,我還是要由衷地感謝您,如果不是您,我在平安縣也是靠邊站。”
周海英微微點頭,說道:“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啊,不是我們家老爺子在的時候了。商恆華是什麽意思呀?”
孫漢恭敬地迴答:“周書記,商局長的意思是您能不能給縣裏打個招唿?”
周海英聽到這話,臉色微微一沉,端起茶幾上的茶杯,輕抿一口,心中暗自思忖:之前鄒新民帶著林華北來找自己辦事,可林華北卻在背後搞小動作,讓趙東吃了虧。鄒新民和林華北一丘之貉,估計還在為之前高標準公路沒有拿到迴扣的事耿耿於懷。
周海英緩緩說道:“打招唿?以前鄒新民和我關係還不錯,打個招唿,倒也平常。現在人家的老輩子成了正部級的幹部,眼光高啊,就開始拿鼻孔看人了。就臨平縣公安局集資房的事到現在都沒給我迴話,我去找他的話,不一定能辦成啊。
孫漢知道,這些都是周海英的托詞,畢竟隻有這樣,才好抬高價碼。
周海英端著茶杯,幾根手指有節奏的拍打著,說道:不過啊,辦法也不是沒有,臨平縣分管組織的副書記趙東是我的好兄弟。我打個招唿倒也能辦,隻是眼下這個時候,辦事要有誠意啊。”
孫漢趕忙說道:“誠意肯定是有的,商局長也明白,隻要周書記肯幫忙,什麽代價什麽條件都好商量。”
周海英微微一笑,說道:“孫漢啊,那這樣吧,過幾天我安排一下到臨平縣去看一看,順便把這件事和趙東書記講一講,希望他能從中出力。趙東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都比較清高,人家肯定是不收錢的。”
孫漢說道:“周哥啊,這個我明白,等價交換嘛。我看商局長挺著急的,您方不方便直接給趙書記打個電話?”
周海英輕輕搖了搖頭,說道:“這種事情急是沒有用的,趙東隻是副書記,鄒新民又是常務副縣長,兩人的關係也很微妙,我也不好給趙東太大的壓力,說狠話。放心,這事兒我會盡快辦的。”
孫漢出門後,猛然拍了一下大腿,暗自罵道:“糊塗啊,禮還沒上,周海英怎麽可能會辦事呢?”
下樓後,商恆華正在汽車裏觀察情況,看孫漢下了樓,就點著火,昏黃的燈光將前方的路照亮。孫漢沿著燈光徑直走到車旁,拉開車門坐了進去,也不客氣,直接說道:“事答應了,不過這次你也得出血啊,周書記明確說了,你再拿兩個“假瓶子”,不行啊。”
商恆華一邊開車一邊說道:“哎呀,現在怕的就是有東西送不出去。走走走,抓緊時間,去找平安縣的那個販子。”
孫漢看了看表,已經晚上九點過了,說道:“商局長,沒必要那麽著急,明天一早我陪您去平安縣。”
商恆華摸了摸自己的腰包,裏麵鼓鼓囊囊的裝著兩萬塊錢,這可是他家中的壓箱底錢,如今也隻能全部拿出來了。
第二天,陽光明媚,春風和煦,縣委副書記趙東和組織部長鍾瀟虹一同來到張慶合的辦公室,將昨天開會的情況如實匯報。
張慶合問道:“趙東同誌,瀟虹同誌,事情進展順利,你們有什麽體會啊?”
趙東看了一眼鍾瀟虹,這種場合自然是職位低的先發言。鍾瀟虹說道:“張書記,在去之前我是有思想包袱的,畢竟之前沒有處理過這種情況。從談話中得到的情況來看,原本昨天下午是有人想著去市委反映情況的,但目前來看,風平浪靜。這說明我們的工作有成效。”
趙東接著說道:“是啊,張書記,昨天我也給組織部的同誌打電話,請他們幫我留意一下,如果市委大院有人聚集,就看是不是咱們臨平縣的幹部。如果是,我們馬上就趕過去。從目前來看,一切正常啊。”
張慶合聽完後十分滿意,說道:“這說明你們的工作確實取得了成績啊,很不錯啊,特別是你們在大會上的講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啊。”
趙東恭敬地說道:“張書記,向您匯報,在去之前我思想上還有包袱,現在,我才理解您說的新一把手多問班子和同誌們的意見到底是什麽意思。您看,這樣有效防止了矛盾外溢啊。整個建設局現在都在圍繞一把手的人選問題打肚皮官司,現在還有誰想著去市委反映問題呢?”
張慶合聽完後笑了笑,說道:“談一個哲學問題吧,矛盾有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你們這次成功地將外部矛盾轉化為內部矛盾了。外部矛盾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內部矛盾就在我們縣委的掌控之中。我們轉移矛盾,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為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隻要轉化為內部矛盾,問題就很好辦了。現在內部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選一個一把手嘛。”
趙東頻頻點頭,略有所思,忙說道:“書記啊,現在看我們都是按照您的思路和方法在不斷探索。鍾部長,快把民主測評表拿給張書記。”
鍾瀟虹連忙打開文件袋,將昨天搞的摸底調研情況,雙手遞給了張慶合。
張慶合接過民主測評摸底調查表,輕輕攤開,說道:“用摸底投票的方式來了解班子情況,很不錯啊,這說明你們是動了腦筋的。吳剛、馮輝和陳建軍這三個人排名靠前,倒也相差不大。嗯,這三個同誌,你們是怎麽考慮的呀?”
趙東將這三個人的表現詳細匯報了一遍,補充道:“張書記,從投票的結果來看,三個人相差不大,但目前來看,陳建軍同誌既沒有詆毀他人,也保持著謙虛之心,相較於其他兩位同誌,是合適人選。”
張慶合有意在這個事情上多鍛煉兩人,點了點頭,說道:“趙書記分析得有一定道理,瀟虹同誌,作為組織部長,你是怎麽考慮的?”
鍾瀟虹說道:“張書記,我也傾向於由陳建軍同誌來擔任第一任建委主任,人年輕又有學曆,還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他擔任建委主任,是合適的。”
張慶合笑了笑,說道:“選拔幹部,主要看五個方麵,那就是德能勤績廉,德是放在第一位的。聽你們兩個介紹,這個陳建軍品德還是很不錯的。我看你們可以觀察一下,然後啟動程序開展考察嘛。”
趙東說道:“好,那我們盡快動議,爭取這周派出考察組?”
張慶合擺了擺手,說道:“這裏又有一個矛盾,那就是三個人的票數都相當,陳建軍同誌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現在開始投票,可能為時尚早啊。很有可能會造成一個後果,那就是吳剛和馮輝兩個人會聯起手來鬥地主。穩上幾天,穩上幾天之後再看情況吧。”
鍾瀟虹有些不解地問道:“張書記,您不是說要盡快嗎?”
張慶合耐心解釋道:“快的前提是穩,蹄疾步穩行穩致遠。直白點講吧,我怕陳建軍同誌太過年輕,不能服眾,現在如果就搞投票,他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從你們剛剛匯報的情況來看,吳剛和馮輝之間在相互較勁,說不定會有一些縣委不掌握的情況暴露出來,這樣才會給優秀的同誌更多的機會。”
趙東和鍾瀟虹聽後,自然明白了張慶合的意思,雖然沒有明說,但實際上是想讓吳剛和馮輝相互爭鬥,從而讓更合適的人脫穎而出。
趙東迴到辦公室不久,便接到了周海英的電話。客套幾句後,周海英直接說道:“趙東啊,這個商恆華同誌是要調到市建委的,現在市建委正缺這種有基層履曆的同誌。再者說,現在隻是人員的檔案審查階段,鄒新民隻是作為分管領導,不應該在人家的材料上橫加阻攔嘛。你作為分管組織的副書記,要發揮作用啊。”
趙東聽到周海英的電話,不禁有些頭疼,猶豫片刻後,說道:“那這樣,我們就正大光明地解決嘛。大周哥,你讓商恆華來找我,我來給他說怎麽辦。”
商恆華出身農村,年輕的時候也是豁出去命的幹,在加上比較機敏,從鄉鎮幹部一路拚搏至縣建設局局長的職位。
雖說奮鬥了大半輩子,依舊隻是個科級幹部,但在這縣城之中,也算是鳳毛麟角的體麵人了。
商恆華深知體麵的生活來的並不體麵,因此格外珍惜。如今鄒新民的一句話,便將自己所有的憧憬擊得粉碎,這讓自己如何能夠接受?
商恆華內心雖煩躁不已,卻仍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孫書記啊,咱倆的交情可不是一天兩天了。你看周書記都說,咱們兩個屬於同病相憐。再說我既然把東西都送了出去,就算辦不成,哪有要迴來的道理?這樣,還請孫書記幫忙再去美言幾句啊,若不行,我再去找一對小瓶嘛!”
孫漢見狀,忍不住勸慰道:“兄弟啊,我不是不願幫忙,你都快 50 了吧?就算來到了市裏,最多也就是解決個中層幹部,一個月工資 200 塊錢,一年下來也就 2000 塊錢,幹到退休也不過能掙個兩萬多塊錢。可你在這上麵的投入,恐怕早已超過這個數了。”
商恆華卻搖了搖頭,歎道:“哎,孫書記,這個時候不能算經濟賬,要算男人的麵子啊,要算領導的尊嚴。我要是就這麽去了鄉鎮,以後可沒臉在臨平縣待下去了。再者說,到了咱們這個年齡不是為了自己,我大兒子當兵,就要迴來了,我們不在位置上,孩子可咋辦?”
孫漢曾在平安縣建設局坐了半年冷板凳,對其中滋味深有體會,不禁對商恆華有些惺惺相惜,感慨道:“商局長,你怎麽能把分管副縣長給得罪了?”
商恆華心中暗自揣測,自己與鄒新民之間的嫌隙,恐怕是源於當初誇下海口要為鄒新民投票,卻最終食言,致使鄒新民丟了顏麵。隻是這話實在難以啟齒,他隻能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隻得說道:“哎呀,這不是搞檔案調動沒匯報嘛!我還以為檔案審查不需要匯報呢,我們張書記和分管的趙副書記、組織部長都沒有意見,現在就卡在了鄒新民那裏。”
孫漢滿臉詫異,說道:“按說不應該啊,分管副縣長沒這個必要啊,肯定是你哪裏得罪了人家?”
商恆華無奈地點點頭:“是啊,孫書記實不相瞞啊,如果不是得罪個人,怎麽可能這次改革把我一腳踢開呀,沒啥說道,都怪咱上麵沒人兒。孫書記,這事就拜托您費心了。”
孫漢也隻好應承下來:“這樣吧,電話裏不好說太多,你現在就來找我,咱們商量好之後,晚上我去周書記家裏拜訪一下。這種事情在電話裏和辦公室裏確實不好說。”
去周書記的家裏,恐怕不好吧?
唉,周書記的家裏,我去過幾次,他在家裏反倒好說話商局長,你也是臨平縣的老人了,也去做做工作嘛,畢竟縣委慶合書記都同意了,他姓鄒的一個常務副縣長橫加阻礙,沒道理嘛。”
掛斷電話後,商恆華心中五味雜陳,對鄒新民滿懷憎恨,對孫漢則是滿心羨慕。他深知自己根本無力撼動鄒新民在臨平縣的地位,畢竟鄒新民的根基深厚,絕非他一個小小科級幹部所能企及。而孫漢能隨意出入周海英的家,這足以表明周海英對孫漢極為信任,不禁暗自思忖,自己何時才能傍上這樣的大腿,在其庇護下得以安穩呢?
思索片刻後,商恆華起身出門,恰好遇到副局長吳剛。商恆華見四下無人,輕聲問道:“吳局長,你們什麽時候出發去市裏?”
吳剛剛從辦公室主任的辦公室出來,此前他已與辦公室主任交底,實行領導幹部負責製,哪個科室的人去市委反映問題,哪個科室的負責人便要承擔責任,實行連坐。
吳剛小心翼翼地環顧四周,確認無人後,才低聲說道:“商局長啊,不是兄弟們不想去,而是縣委談話動搖了軍心。我剛剛和幾個幹部交流,大家都害怕縣委打擊報複啊。”
此時的商恆華自身難保,哪還有心思去管他們去不去市委大院反映問題,隻是隨意地點點頭,說道:“打擊報複的不是縣委,而是咱們的縣政府啊。”
吳剛心中仍存著晉升局長的念想,自然不願在這個時候與商恆華過多牽扯。明眼人都能看出,真正想鼓動大家去反映問題的正是商恆華,這次如此,上次亦是這般。吳剛敷衍道:“商局長啊,這樣,我再去給大家做做工作,如果要去,到時候我通知你。”
周海英難得迴家吃一次晚飯,愛人潘敏看周海英又在擦拭書架上的瓶瓶罐罐,心中頗為不滿,嘟囔道:“也不知道你天天往家裏弄這些瓶瓶罐罐有啥用?”
周海英卻悠然自得,仔細端詳著半書架的古董,頗為得意地說道:“哎,你個婦道人家懂什麽?這些可都是寶貝呀,子孫後代記不住我當了個什麽書記局長,也不會記住老爺子是個什麽副省長,真正讓咱們流芳百世的,反倒是這些玩意兒啊!”
潘敏依舊不滿,反駁道:“我看你差不多就得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些東西 曆經百年千年也不見記住了誰。家裏不愁吃不愁穿,老是搞這些東西,萬一東窗事發,你看爸保不保你。”
周海英卻不以為然,說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話沒錯,但小心駛得萬年船。我最看不慣的就是裝清高的人,“兩楹夢後少真儒,毀譽徒勞豈識渠。”哪有人想不想貪,隻有人敢不敢拿。我為什麽不去省城,而是守在東原這個小地方,這就是咱的根據地啊,在東原,誰敢動我。老爺子的思想僵化,已經跟不上改革開放的形勢了,現在這個時代,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呀。真正留給後人的,真正能夠傳家的不是詩書禮儀,而是傳家寶,什麽是傳家寶?首先你得有寶啊。你要是隻有詩書沒有寶,你親兒子以後都覺得你是累贅。”
話音剛落,便聽到門口傳來敲門聲。周海英心中一緊,起身走出書房,輕輕帶上房門,仍不放心,又用力推了推,才轉身向門口走去。他看了看表,已經八點多了,低聲對愛人說道:“ 開門去吧,古董販子又來了”。
潘敏道:送禮的我可直接趕出去啊,我不會把家裏搞成藏汙納垢的行賄場所。
他愛人白了他一眼,說道:“我最看不慣的就是你們知識分子這種窮酸模樣。快去開門。”
潘梅開門後,看到孫漢一臉微笑地站在門口,孫漢極為恭敬地說道:“嫂子,我周哥在不在?”
潘梅打量了一下孫漢,見他空手而來,心中頓時踏實了不少,趕忙說道:“孫書記,我比你小,海英也比你小,你別張口嫂子閉口哥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快進來吧。”
知道了嫂子,下次我注意。
孫漢進門後,看了看地板,問道:“周哥,要不要換鞋啊?”
周海英如今對孫漢頗為器重,畢竟市建委人數雖不少,但能為自己創造價值的人卻不多。周海英忙說道:“哎呀,能進這個門的都是自家兄弟,不見外,進來說。”
落座後,潘梅十分禮貌地端來一杯茶,便迴到了臥室。孫漢隨即將商恆華遇到的情況向周海英詳細匯報。孫漢說道:“周書記啊,現在的問題出在了縣裏麵。”
周海英始終麵帶微笑,聽完後隻是感歎了一句:“出在了縣裏麵,那就是商恆華自己的問題。不過世道向來如此啊,想辦個事,難啊,群眾如此,幹部也不例外。對於全市各個縣的建設局長,我都算了解,商恆華是從鄉鎮一步一步幹出來的呀,和之前的縣委書記老郭包括縣長羅正財關係不錯,可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了李學武、張慶合,包括那個吳香梅之後啊,他商局長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孫漢連忙附和道:“周書記真是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說到這裏,我還是要由衷地感謝您,如果不是您,我在平安縣也是靠邊站。”
周海英微微點頭,說道:“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啊,不是我們家老爺子在的時候了。商恆華是什麽意思呀?”
孫漢恭敬地迴答:“周書記,商局長的意思是您能不能給縣裏打個招唿?”
周海英聽到這話,臉色微微一沉,端起茶幾上的茶杯,輕抿一口,心中暗自思忖:之前鄒新民帶著林華北來找自己辦事,可林華北卻在背後搞小動作,讓趙東吃了虧。鄒新民和林華北一丘之貉,估計還在為之前高標準公路沒有拿到迴扣的事耿耿於懷。
周海英緩緩說道:“打招唿?以前鄒新民和我關係還不錯,打個招唿,倒也平常。現在人家的老輩子成了正部級的幹部,眼光高啊,就開始拿鼻孔看人了。就臨平縣公安局集資房的事到現在都沒給我迴話,我去找他的話,不一定能辦成啊。
孫漢知道,這些都是周海英的托詞,畢竟隻有這樣,才好抬高價碼。
周海英端著茶杯,幾根手指有節奏的拍打著,說道:不過啊,辦法也不是沒有,臨平縣分管組織的副書記趙東是我的好兄弟。我打個招唿倒也能辦,隻是眼下這個時候,辦事要有誠意啊。”
孫漢趕忙說道:“誠意肯定是有的,商局長也明白,隻要周書記肯幫忙,什麽代價什麽條件都好商量。”
周海英微微一笑,說道:“孫漢啊,那這樣吧,過幾天我安排一下到臨平縣去看一看,順便把這件事和趙東書記講一講,希望他能從中出力。趙東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都比較清高,人家肯定是不收錢的。”
孫漢說道:“周哥啊,這個我明白,等價交換嘛。我看商局長挺著急的,您方不方便直接給趙書記打個電話?”
周海英輕輕搖了搖頭,說道:“這種事情急是沒有用的,趙東隻是副書記,鄒新民又是常務副縣長,兩人的關係也很微妙,我也不好給趙東太大的壓力,說狠話。放心,這事兒我會盡快辦的。”
孫漢出門後,猛然拍了一下大腿,暗自罵道:“糊塗啊,禮還沒上,周海英怎麽可能會辦事呢?”
下樓後,商恆華正在汽車裏觀察情況,看孫漢下了樓,就點著火,昏黃的燈光將前方的路照亮。孫漢沿著燈光徑直走到車旁,拉開車門坐了進去,也不客氣,直接說道:“事答應了,不過這次你也得出血啊,周書記明確說了,你再拿兩個“假瓶子”,不行啊。”
商恆華一邊開車一邊說道:“哎呀,現在怕的就是有東西送不出去。走走走,抓緊時間,去找平安縣的那個販子。”
孫漢看了看表,已經晚上九點過了,說道:“商局長,沒必要那麽著急,明天一早我陪您去平安縣。”
商恆華摸了摸自己的腰包,裏麵鼓鼓囊囊的裝著兩萬塊錢,這可是他家中的壓箱底錢,如今也隻能全部拿出來了。
第二天,陽光明媚,春風和煦,縣委副書記趙東和組織部長鍾瀟虹一同來到張慶合的辦公室,將昨天開會的情況如實匯報。
張慶合問道:“趙東同誌,瀟虹同誌,事情進展順利,你們有什麽體會啊?”
趙東看了一眼鍾瀟虹,這種場合自然是職位低的先發言。鍾瀟虹說道:“張書記,在去之前我是有思想包袱的,畢竟之前沒有處理過這種情況。從談話中得到的情況來看,原本昨天下午是有人想著去市委反映情況的,但目前來看,風平浪靜。這說明我們的工作有成效。”
趙東接著說道:“是啊,張書記,昨天我也給組織部的同誌打電話,請他們幫我留意一下,如果市委大院有人聚集,就看是不是咱們臨平縣的幹部。如果是,我們馬上就趕過去。從目前來看,一切正常啊。”
張慶合聽完後十分滿意,說道:“這說明你們的工作確實取得了成績啊,很不錯啊,特別是你們在大會上的講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啊。”
趙東恭敬地說道:“張書記,向您匯報,在去之前我思想上還有包袱,現在,我才理解您說的新一把手多問班子和同誌們的意見到底是什麽意思。您看,這樣有效防止了矛盾外溢啊。整個建設局現在都在圍繞一把手的人選問題打肚皮官司,現在還有誰想著去市委反映問題呢?”
張慶合聽完後笑了笑,說道:“談一個哲學問題吧,矛盾有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你們這次成功地將外部矛盾轉化為內部矛盾了。外部矛盾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內部矛盾就在我們縣委的掌控之中。我們轉移矛盾,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為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隻要轉化為內部矛盾,問題就很好辦了。現在內部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選一個一把手嘛。”
趙東頻頻點頭,略有所思,忙說道:“書記啊,現在看我們都是按照您的思路和方法在不斷探索。鍾部長,快把民主測評表拿給張書記。”
鍾瀟虹連忙打開文件袋,將昨天搞的摸底調研情況,雙手遞給了張慶合。
張慶合接過民主測評摸底調查表,輕輕攤開,說道:“用摸底投票的方式來了解班子情況,很不錯啊,這說明你們是動了腦筋的。吳剛、馮輝和陳建軍這三個人排名靠前,倒也相差不大。嗯,這三個同誌,你們是怎麽考慮的呀?”
趙東將這三個人的表現詳細匯報了一遍,補充道:“張書記,從投票的結果來看,三個人相差不大,但目前來看,陳建軍同誌既沒有詆毀他人,也保持著謙虛之心,相較於其他兩位同誌,是合適人選。”
張慶合有意在這個事情上多鍛煉兩人,點了點頭,說道:“趙書記分析得有一定道理,瀟虹同誌,作為組織部長,你是怎麽考慮的?”
鍾瀟虹說道:“張書記,我也傾向於由陳建軍同誌來擔任第一任建委主任,人年輕又有學曆,還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他擔任建委主任,是合適的。”
張慶合笑了笑,說道:“選拔幹部,主要看五個方麵,那就是德能勤績廉,德是放在第一位的。聽你們兩個介紹,這個陳建軍品德還是很不錯的。我看你們可以觀察一下,然後啟動程序開展考察嘛。”
趙東說道:“好,那我們盡快動議,爭取這周派出考察組?”
張慶合擺了擺手,說道:“這裏又有一個矛盾,那就是三個人的票數都相當,陳建軍同誌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現在開始投票,可能為時尚早啊。很有可能會造成一個後果,那就是吳剛和馮輝兩個人會聯起手來鬥地主。穩上幾天,穩上幾天之後再看情況吧。”
鍾瀟虹有些不解地問道:“張書記,您不是說要盡快嗎?”
張慶合耐心解釋道:“快的前提是穩,蹄疾步穩行穩致遠。直白點講吧,我怕陳建軍同誌太過年輕,不能服眾,現在如果就搞投票,他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從你們剛剛匯報的情況來看,吳剛和馮輝之間在相互較勁,說不定會有一些縣委不掌握的情況暴露出來,這樣才會給優秀的同誌更多的機會。”
趙東和鍾瀟虹聽後,自然明白了張慶合的意思,雖然沒有明說,但實際上是想讓吳剛和馮輝相互爭鬥,從而讓更合適的人脫穎而出。
趙東迴到辦公室不久,便接到了周海英的電話。客套幾句後,周海英直接說道:“趙東啊,這個商恆華同誌是要調到市建委的,現在市建委正缺這種有基層履曆的同誌。再者說,現在隻是人員的檔案審查階段,鄒新民隻是作為分管領導,不應該在人家的材料上橫加阻攔嘛。你作為分管組織的副書記,要發揮作用啊。”
趙東聽到周海英的電話,不禁有些頭疼,猶豫片刻後,說道:“那這樣,我們就正大光明地解決嘛。大周哥,你讓商恆華來找我,我來給他說怎麽辦。”